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共29张PPT)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共29张PPT)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共29张PPT)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共29张PPT)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共29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VS地方)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疆裂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诸侯王表1.汉朝1.汉朝汉武帝:推恩令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2.唐朝边镇兵49万中央军9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后梁:朱温, 原任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存勖, 原任河东节度使后晋:石敬瑭, 原任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 原任河东节度使后周:郭威, 原任邺都留守将军五代建立者简历 共性何在? 对北宋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影响何在?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宰相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

2、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3.宋朝措施兵:权:钱:杯酒释兵权抽调精兵充实中央禁军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中央掌控地方财权北宋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影响是什么?宋太祖赵匡胤你有答案了吗?说说看吧利: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弊: 造成“三冗” “二积”后患(P13页历史纵横)蒙古帝国图元与北宋疆域比较图 疆域问题? 民族问题? 前车之鉴?4.元朝请结合上图及课本知识思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内容,行省制度的实行有什么作用?作用:(1)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2)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3)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 西汉前202年-9年魏晋220-589年唐朝618-907年宋朝960-1127年元朝1271-1368年郡国并行 推恩令 节度使 藩镇割据收兵权于中央;文官管理地方,通判监督;限制地方赋税收入行省制度,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中央逐渐战胜地方中央集权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专制主义的强化(君权VS相权)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 司马迁史记卷五七周勃附子亚夫传上述材料说明汉初丞相地位如何,有何影响?丞相

4、位高权重,国家大政要先听丞相意见。威胁皇权。问题生成:1.汉朝姓名离任原因任职时间窦婴免职年月许昌免职年月田蚡去世年月薛泽免职年月公孙弘去世年月李蔡畏罪自杀年严青翟畏罪自杀年月赵周下狱死年月石庆去世年月公孙贺下狱死年月刘屈髦田千秋下狱腰斩昭帝时死年年思考表中宰相离任的原因说明了什么问题?皇 帝中朝外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特点:相权一分为二1.汉朝作用: 1.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和监督,加强了皇权。 2.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地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对后世影响深远。吏皇帝尚书省执行命令

5、门下省审核政令中书省起草政令提交上奏同意后提交审议封驳通过审议户工礼兵刑2.唐朝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大臣丙负责执行。历史重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皇 帝三司度支、盐铁、户部(财政)中书门下(行政)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军事)(二府)3.宋朝特点:分割宰相权力中书省皇帝吏户礼兵刑工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元朝汉朝唐朝宋朝元朝连 连 看将下列官职和朝代正确的连接在一起宣慰司三司使侍中节度使从汉至元政治制度

6、的演变 西汉前202年-9年魏晋220-589年唐朝618-907年宋朝960-1127年元朝1271-1368年郡国并行 推恩令 内外朝制度三省体制节度使 藩镇割据三省六部制收兵权于中央;文官管理地方,通判监督;限制地方赋税收入中书门下行使相权;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行省制度,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权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制度选官制度变化选官制度的变化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苏东坡论养士朝代选官制夏商周战国至秦汉魏晋隋至清世官制(世卿世禄)“以客出仕”;军功爵制察举制(举

7、荐孝廉)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标准血缘军功孝廉门第才学谢生,出身名门王族,父亲在朝中担任大官。欧阳生,出身寒微,高大俊朗,才学渊博,能言善辩,高中榜眼。陈生,儒生,为人正直,是当地有名的孝子。汉朝魏晋南北朝唐宋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限制了徇私舞弊,促进公平;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即可(科举) 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根据材料指出科举制有哪些进步性?材

8、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科举制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什么问题?逐渐僵化,钳制了思想,强化了专制,阻碍了科技的进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西汉前202年-9年魏晋220-589年唐朝618-907年宋朝960-1127年元朝1271-1368年郡国并行 推恩令 内外朝制度察举制三省体制九品中正制节度使 藩镇割据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隋朝创立)收兵权于中央;文官管理地方,通判监督;限制地方赋税收入中书门下行使相权;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行省制度,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权中央逐渐战胜地方

9、君权逐渐战胜相权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制度选官制度变化趋于公开、公正、公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vs相权中央vs地方本课小结:结论:皇权逐步加强,相权日益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强化,地方权力逐渐削弱1、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 ( ) A、削藩 B、郡国制 C、推恩令 D、分封制C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 ) A、郡县制的实行B、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C、三省六部制的推行D、行省制度的创立D3、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 )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B4、唐朝中期,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