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的法律的制度_第1页
卫生的法律的制度_第2页
卫生的法律的制度_第3页
卫生的法律的制度_第4页
卫生的法律的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卫生(wishng)管理法学概述 一、卫生法的概念 卫生法是指由国家制定(zhdng)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和保护人体健康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 卫生法规定了卫生部门的组成、职责、权限、活动原如此、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规定了卫生部门与公民个人、社会群体在卫生活动领域的权利和义务,为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医疗卫生单位在行使其职权及卫生业务开展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也保护了广阔人民的合法权益。 第一页,共八十九页。卫生法的特征(tzhng) 1.以保护公民健康权为根本宗旨这是卫生法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也是卫生法区别于其他(qt)法律部门的根本标志。 2.

2、调整内容的广泛性3.调节手段的多样性 4.自然技术属性 5.社会性第二页,共八十九页。二、卫生法的调整(tiozhng)对象 1调整人们在卫生管理活动中所形成(xngchng)的社会关系 2调整人们在卫生开展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3调整人们在卫生组织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4调整人们在卫生效劳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第三页,共八十九页。三、卫生法律(fl)关系 卫生法律关系就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卫生管理和医药卫生预防保健(bojin)效劳过程中,根据卫生法律标准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第四页,共八十九页。四、卫生(wishng)法律关系的构成 法律关系的构成一般包括主体、客体和

3、内容三个方面。卫生法律关系作为法律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xngsh),同样由这三个局部构成。 第五页,共八十九页。1.卫生(wishng)法律关系的主体 1.1国家机关(gujijgun) 1.2企事业单位1.3社会团体1.4公民第六页,共八十九页。2.卫生(wishng)法律关系的内容 卫生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可分为公民的卫生权利和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两种。 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是指我国卫生法规定主体应履行的某种责任(zrn),它表现为负有义务的主体必须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者抑制一定的行为。 第七页,共八十九页。3

4、.卫生(wishng)法律关系的客体 3.1公民的生命健康(jinkng)权利。 3.2卫生行为。分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 3.3物。 第八页,共八十九页。五、卫生法渊源(yunyun) 1.宪法2.卫生法律到目前为止,我国卫生法律已有8部,即?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食品卫生法?、?药品(yopn)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献血法?以及?红十字会法? 3.卫生行政法规和卫生行政规章4.地方性卫生法规和地方性卫生规章5.国际卫生条约或公约 6.卫生技术性标准 第九页,共八十九页。第二节 医疗机构管理(gunl)法律制度 一、医疗机构的概念(ginin) 医疗机构

5、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卫生机构的总称。 第十页,共八十九页。二、医疗机构的分类(fn li) 按医疗机构的功能、任务、规模等,医疗机构可分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村卫生室所;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ln chun)检验中心;专科疾病防治院、专科疾病防治所、专科疾病防治站;护理院、护理站;其他诊疗机构。 第十一页,共八十九页。二、医疗机构的分类(fn li)按医疗机构的性质、社会功能及其承担(chngd

6、n)的任务等,医疗机构可分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 按医疗机构投资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机构分为国有医疗机构、集体医疗机构、个体医疗机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等。 第十二页,共八十九页。三、医疗机构的管理(gunl) 1设置规划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卫生行政部门审批(shnp)医疗机构的依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当地的区域卫生开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开展总体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分三级。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重点是100张床以下的医疗机构的具体配置和布局,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重点是500张床以上的医

7、院、重点医院和重点专科医院、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等医疗机构的配置。 第十三页,共八十九页。医疗机构的管理(gunl)2设置审批 2.1申请申请时应当提交如下文件:设置申请书;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等。 2.2审批卫生行政部门对设置医疗机构的申请,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依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进展审查,对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根本标准(biozhn)的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证书;对不予批准的要以书面形式告知理由。 第十四页,共八十九页。四、医疗机构的登记(dngj) 医疗机构执业都必须进展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执业登记的申请与受理、审

8、核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符合(fh)如下条件:有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符合(fh)医疗机构的根本标准;有适合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有与其开展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五页,共八十九页。医疗机构的登记(dngj)2登记 。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内容包括:类别、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huzh)主要负责人;所有制形式;注册资金资本;效劳方式;诊疗科目;房屋建筑面积、床位牙椅;效劳对象;职工人数;执业许可证登记号医疗机构代码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登记事项。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

9、站还应当核准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 第十六页,共八十九页。医疗机构的登记(dngj)医疗机构停业必须得到登记机关批准。除改建(gijin)、扩建、迁建原因外,其停业时间不得超过1年,否如此视为歇业。医疗机构歇业如此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经登记机关核准后,收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十七页,共八十九页。医疗机构的登记(dngj)2002年全国(qun u)登记注册的医疗机构(不含村卫生室)29.7万个, 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14.2万个,占48%;营利性医疗机构15.2万个,占51%。医疗机构中,医院17844个,社区卫生效劳中心(站)8211个,卫生院46014个,诊所(卫生所、

10、医务室)21.3万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06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839个。 第十八页,共八十九页。五、医疗机构的名称(mngchng) 医疗机构的名称由识别名称和通用名称依次组成。医疗机构的通用名称为:医院、中心卫生院、卫生院、疗养院、妇幼保健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卫生站、卫生室、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急救中心、急救站、临床检验中心、防治院、防治所、防治站、护理院、护理站、中心以及卫生部规定或者认可的其他名称。可以作为医疗机构识别名称的有:地名、单位名称个人姓名(xngmng)、医学学科名称、医学专业和专科名称、诊疗科目名称和其他批准使用的名称。 第十九页,共八十九页

11、。医疗机构的名称(mngchng)医疗机构不得使用如下名称:有损于国家、社会或者公共利益的名称;侵犯他人利益的名称;以外文字母(zm)、汉语拼音组成的名称;以医疗仪器、药品、医用产品命名的名称;含有“疑难病、“专治、“专家、“名医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名称等。医疗机构只准使用一个名称,确有需要,经核准机关核准前方可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但必须确立一个第一名称。医疗机构的名称不得买卖、出借,未经核准机关许可不得转让。 第二十页,共八十九页。六、医疗机构的执业(zh y) 1执业条件 医疗机构在到医疗机构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2、前方可执业。 医疗机构执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标准,按照(nzho)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九页。 2执业(zh y)规如此 一(1)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2)未经医师亲自诊查,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者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未经医师、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为死因不明(b mn)者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只做是否死亡的诊断,不做死亡原因的诊断。如要求进展死亡原因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指派医生对尸体

13、进展解剖和有关死因检查前方能做出死因诊断。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九页。执业(zh y)规如此二(3)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的知情权利。在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应当向患者做必要的解释,征得患者同意,并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及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及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的批准后实施。 医疗机构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cush)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家属,并取得患者家属和有关人员的配合。第二十三页,共八

14、十九页。执业(zh y)规如此三(4)发生医疗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5)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6)必须按照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不得使用假劣药品、过期和失效药品以及违禁(wijn)药品。 (7)必须按照人民政府或者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详列细项,并出具收据。 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九页。3内部(nib)管理规如此一 1医疗机构的印章、银行账户、牌匾以及医疗文件中使用的名称应当与核准登记的医疗机构名称一样。标有医疗标准标识的票据和病历本册以及处方笺、各种( zhn)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证明文书单

15、、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不得买卖、出借和转让。医疗机构不得冒用标有其他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和病历本册以及处方笺、各种( zhn)检查的申请本、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 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九页。内部(nib)管理规如此二2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15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 3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处理污水和废弃物,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医疗机构除按常规开展诊疗活动之外,还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预防保健(bojin)工作,承担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

16、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九页。七、医疗机构的监视(jinsh)管理 1监视管理部门及其职权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视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的监视管理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对军队(jndu)的医疗机构实施监视管理。 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医疗机构监视管理办公室,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在医疗机构的监视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医务管理学会和卫生工作者协会等学术性和行业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九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视管

17、理(gunl)职权 负责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和校验;二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进展(jnzhn)检查指导;负责组织对医疗机构的评审;对违反医疗机构管理的行为给予处分。 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九页。2医疗机构评审(pn shn) 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pn shn)制度,由专家组成的评审(pn shn)委员会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评审(pn shn)方法和评审(pn shn)标准,对医疗机构的根本标准、效劳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进展综合评价。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其成员由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疗、医技、护理和财务等有关专家组成。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评审委

18、员会的评审意见,对到达评审标准的医疗机构,发给评审合格证书。对未到达评审标准的医疗机构,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九页。第三节执业医师(ysh)法律制度 一、执业医师法的概念 执业医师法是指为加强医师队伍建设,提高医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和保护人民健康活动,而由特定的方法主体制定的法律标准的总称。 医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bojin)机构包括方案生育技术效劳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第三十页,共八十九页。二、执业医师工作(gngzu)的管理 ?执业医师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医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

19、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工作。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医师可以依法组织和参加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受卫生部委托负责筹建中国医师协会,以促进医师管理从行政管理为主向行业自律性管理为主的转变。 军队(jndu)的医师工作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主管。军队(jndu)各级政治机关、后勤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级医师的管理工作。 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九页。三、执业(zh y)医师资格考试 我国医师资格考试的种类包括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两种。考试的类别分为临床医师、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师、口腔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四类。考试方式(fngsh)分为实践

20、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 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九页。1医师资格报考(boko)的条件 1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xul),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的;2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xul),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2年的;3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xul),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5年的。 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九页。2助理医师资格报考(boko)条件 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bojin)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第三十四

21、页,共八十九页。3军队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kosh)的条件 军队人员(rnyun)具有?执业医师法?第九、十条规定的条件的,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军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人员的实践技能考试,由总部军兵种、军区以及其他相当等级的单位以下简称军区级单位政治机关干部部门、后勤机关卫生部门组织实施。 军队人员的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和有关考试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总后勤部卫生部。 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九页。4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kosh)的条件 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进3年的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

22、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向村民提供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效劳的乡村医生,符合上述(shngsh)条件的,也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九页。四、执业(zh y)医师执业(zh y)注册 我国?执业医师(ysh)法?规定,国家实行医师(ysh)执业注册制度。卫生部负责全国医师(ysh)执业注册监视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是医师(ysh)执业注册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ysh)执业注册监视管理工作。凡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均可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师执业注册。卫生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注册

23、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展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注册并发给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执业证书?。 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九页。执业医师(ysh)执业不予注册 l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2因受刑事处分(xn sh ch fn),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 3受撤消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分,自处分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4甲类、乙类传染病传染期、精神病发病期以及身体残疾等健康状况不适宜或者不能胜任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工作的。 5重新申请注册,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或组织考核不合格的。6卫生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十八页,共

24、八十九页。执业医师(ysh)注册医师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非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者,不得从事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医师注册后有?执业医师法?规定情形的,应当办理(bnl)注销注册和变更注册。 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九页。关于(guny)个体行医的法律规定 执业医师法规定,个体行医(xng y)必须具备的条件为:1有执业医师资格;2执业满5年;3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任何单位或个人未取得许可证的不得擅自行医。个体开业医师、中医师应当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依法执业。 第四十页,共八十九页。五、执业(z

25、h y)医师的考核 医师考核是指医疗机构或者有关组织对医师的考核,它是对医师进展管理(gunl)的重要的一环。考核的结果将作为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对医师进展奖惩、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培训等项管理(gunl)的依据。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执业医师法?负责指导、检查和监视医师考核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者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医师协会或者其他医学专业组织负责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进展定期考核。 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九页。执业医师(ysh)的考核医师考核标准是医师的执业(zh y)标准,包括医师的执业(zh y)规如此以及医师的其他行业标准

26、。医师考核实行定期考核,平时考核是定期考核的依据。考核内容包括:1业务水平,医师从事本职工作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2工作成绩,医师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3职业道德,考察医师是否遵守医德标准。 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九页。六、执业(zh y)医师的培训 医师(ysh)的培训是指以提高医师(ysh)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为目的的各种教育和训练活动。 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九页。七、医师的权利(qunl)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所规定的医师的权利和义务,是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产生并由执业医师法所设定,是一种(y zhn)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九页。1医师(ysh)的权利 1在注册的执业范围

27、内,进展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bojin)方案。这是医师从事执业活动应享有的根本权利,即医师的处方、诊断和治疗权。 2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根本条件。3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九页。医师(ysh)的权利4参加专业培训,承受继续医学教育。 6获得工资(gngz)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7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第四十六页,共八十九页。2医师(ysh)执业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

28、技术操作标准。 2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hunzh)效劳。 3关心、保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4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展健康教育。 第四十七页,共八十九页。3医师(ysh)执业规如此 执业规如此是指医师在执业活动中遵循的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的医师执业应遵守(znshu)的标准、标准及执业医师行为准如此。?执业医师法?规定了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签署医学证明文件和填写医学文件的职业规如此。 第四十八页,共八十九页。第四节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fl)制度 一、医疗事故的概念 医

29、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现、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标准、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一主体(zht)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二行为的违法性三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事故1.doc 第四十九页,共八十九页。二、医疗事故的分级(fn j) 根据?条例?和?医疗事故的分级标准试行(shxng)?的规定,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的不同,医疗事故可以分为四级。 第五十页,共八十九页。一一级医疗事故 一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其中它又分为甲等(ji dn)和乙等。甲等(ji dn)是指造成患者死亡;乙等是指造成患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30、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如:植物人状态、极重度智能障碍等。 第五十一页,共八十九页。二二级医疗事故 二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害(snhi)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根据对患者人身的损害(snhi)程度的不同,它又可以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 第五十二页,共八十九页。三三级医疗事故 三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它又可以(ky)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等级。 第五十三页,共八十九页。四四级医疗事故 四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zo chn)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它对患者的人身损害程度比前三级医疗事故轻微。相当于

31、?条例?实行以前的医疗过失。 第五十四页,共八十九页。三、医疗事故的处置(chzh) 1.执行医疗事故的报告制度(zhd)2.按法定要求封存病历和现场实物等证据 第五十五页,共八十九页。四、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及其组成人员 1鉴定机构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机构是医学会。其中,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由设区的市级地方(dfng)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收辖的县市地方(dfng)医学会负责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dfng)医学会负责再次鉴定工作;当出现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时,中华医学会必要时可以组织技术鉴定工作。 第五十六页,共八十九页。一医疗

32、事故技术鉴定机构(jgu)及其组成人员2.组成人员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建立专家库。只有进人专家库的人员才有资格进展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专家库中的人员应当是具备如下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一是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受聘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的人员;二是具备高级技术任职资格的法医。同时上述人员的健康状况还必须能够胜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其聘任(pnrn)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 第五十七页,共八十九页。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原如此(rc) 1依法独立鉴定原如此(rc)2合议原如此3回避原如此第五十八页,共八十九页。三鉴定(j

33、indng)的程序 1鉴定的提起(t q) 一是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进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书面移交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二是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当事人只能够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的申请,而不能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的申请后对需要进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而以书面移交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第五十九页,共八十九页。1鉴定(jindng)的提起三是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shmin)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

34、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第六十页,共八十九页。2鉴定(jindng)的受理 医学会应当首先(shuxin)审查已经提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否符合受理的法定条件以及有没有不予受理的情形。符合受理条件的,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辩论。 第六十一页,共八十九页。3成立(chngl)专家鉴定组 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相关专业的专家,由医患双方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用机抽取。在特殊情况下,医学会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需要

35、,可以组织医患双方在其他医学会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鉴定或者函件咨询。 从专家库随机抽取的专家鉴定组人数为单数,涉及(shj)的主要学科的专家一般不得少于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如果涉及(shj)到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 第六十二页,共八十九页。4收集(shuj)材料、调查取证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首先应当向医疗机构收集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在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其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的,由患者提供。同时,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和其他

36、相关组织、个人(grn)进展调查取证。 第六十三页,共八十九页。5听取陈述(chnsh)辩论、做出鉴定结论 专家鉴定组应当认真审查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cilio),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辩论并进展核实。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cilio)、陈述及辩论进展讨论之后,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根底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做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医学会必须在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辩论之日起四十五天内做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第六十四页,共八十九页。6再次鉴定(jindng)与重新鉴定(jind

37、ng)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方法?第四十条规定,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shnqng)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shnqng),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收取鉴定费用。鉴定费用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六十五页,共八十九页。五、医疗事故赔偿(pichng) ?条例?第四十六条明确了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解决的三种途径:医患双方协商(xishng)解决、卫生行政部

38、门进展行政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六十六页,共八十九页。一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kol)的因素 1医疗事故等级。 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chngd)。 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第六十七页,共八十九页。二医疗事故赔偿的工程、标准(biozhn)和方式 1.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展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不包括原发病(f bng)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根本医疗费用支付。 1.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

39、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第六十八页,共八十九页。二医疗事故赔偿的工程、标准(biozhn)和方式1.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1.4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pn jn n z)计算。 1.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 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第六十九页,共八十九页。二医疗事故赔偿的工程(gngchng)、标准和方式1.6残疾用具费。

40、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1.7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1.8被抚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抚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所居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bmn)16周岁的抚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抚养20年; 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第七十页,共八十九页。二医疗事故赔偿的工程、标准(biozhn)和方式1.9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须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pngj)支付。 1.10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

41、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1.11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第七十一页,共八十九页。2医疗事故赔偿(pichng)的方式 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实行一次性结算,即医疗事故赔偿数额按照(nzho)条例规定的标准和工程一次算清,医疗事故赔偿费用由医疗机构一次性支付。 第七十二页,共八十九页。第五节 传染病防治法 一、传染病防治法概述 传染病防治法是国家制定的在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和。传染病是指由各种

42、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防治就是运用现代医学的成就,对各种致病因素实施相应的预防对策,同时对已发生的传染病积极(jj)治疗,加强管理,防止疫情的蔓延和扩大。 第七十三页,共八十九页。二、传染病的预防(yfng)和控制 一传染病的预防主要包括社会预防和重点预防两大措施。具体包括: 1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发动全体公民自觉与传染病做斗争。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各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3有方案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保护水源,防止污染。 4实行有方案的预防接种制度。5严格执行各项卫生制度,对易使传染病扩散的行业搞好重点预防措施。6控制(kngzh)传染

43、源、预防传染病扩散、对患有规定的传染病的病人或者病源携带者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 。7加强对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加强自然疫源地的建设工程审批。 第七十四页,共八十九页。二疫情的报告(bogo)和公布 1疫情报告人 任何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有义务及时向附近的医院、卫生院或者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及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的人,必须按规定的时限内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各级政府有关主管人员和从事(cngsh)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视管理的人员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隐瞒、谎报疫情。 第七十五页,共八十

44、九页。二疫情的报告(bogo)和公布2疫情报告方式(fngsh) 责任报告人在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后,应依法认真填写疫情报告卡工程,在法定的时限内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并另做疫情登记备查。在报告疫情的同时还应尽快采取传染病防治措施,控制疫情传播。 第七十六页,共八十九页。二疫情(yqng)的报告和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如实公布全国疫情(yqng)并随时通报重大疫情(yqng),并可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疫情(yqng)。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除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yqng)外,还可授权卫生防疫机构公布

45、。 市、地级市、地以下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防疫机构、在工作需要时可介绍当地传染病发生、流行与防治情况。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定期与相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交换疫情,遇有重要疫情时应随时通报。已经公布的疫情均可进展学术交流。 第七十七页,共八十九页。三传染病的控制(kngzh) 对传染病的疫情的处理由卫生防疫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实行分级分工管理。 1控制传染源。 1.1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分类1.2对除艾滋病病人、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1.3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

46、诊断前,在指定的场所进展医学观察。1.4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1.5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淋病、梅毒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必须按照有关规定(gudng)承受检疫、医学检查和防治措施。 第七十八页,共八十九页。三传染病的控制(kngzh)2切断传播途径 。地方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发现本地区发生从未有过的传染病或者国家已宣布消除的传染病时,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向当地政府报告。为控制传染病爆发、流行,必要时当地政府可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批准,采取紧急措施。县级以上政府在接到报告时,应当在24

47、小时内做出决定。 紧急措施的撤销和解除,由原决定机关(jgun)根据有关规定决定并宣布。 第七十九页,共八十九页。三传染病的控制(kngzh)3宣布疫区 甲类、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在疫区内实行紧急措施,并可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防疫。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 解除(jich)疫区封锁的决定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第八十页,共八十九页。三传染病的控制(kngzh)4对尸体的处理 对于患鼠疫、霍乱和炭疽病死亡的病人尸体,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负责消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