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法制分类和研究_第1页
汉朝法制分类和研究_第2页
汉朝法制分类和研究_第3页
汉朝法制分类和研究_第4页
汉朝法制分类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朝法制分类和研究第一节 立法活动与封建正统思想的确立第二节 行政法律制度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第四节 民事经济法律制度第五节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汉朝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法律儒家化的内涵和意义。本章教学要求:介绍汉朝的刑事、民事、行政法制、司法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法律史上的地位。本章教学重点:汉朝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与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本章教学难点: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确立与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以及“春秋决狱”的内涵与意义。 第一节 立法活动与封建正统思想的确立一、汉初的立法活动.“约法三章”和九章律 (1)“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2)九

2、章律:“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命萧何参照秦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在秦律六篇基础上增加“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合为九章。一、汉初的立法活动2.傍章律越宫律朝律傍章律:叔孙通制定的礼仪制度方面的法律越宫律:廷尉张汤制定的宫庭警卫方面的法律朝律:御史赵禹制定的朝贺制度的法律 吕后二年律令(张家山汉简)、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敦煌汉简汉朝的主要法律形式.律: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的基本法律.令:皇帝的命令,也叫诏或诏令,是根据特定事 件和特定对象临时发布的,可变更或代替律的规定.科:针对某类事项而制定的单行法规(1)“科,课也,课其不如法者,罪责之也。”(2)“科谓事条”,以具体的条例补

3、充律令.比:“决事比”,一种是比附援用典型案例作为依据,二是比附援用同类或相近的规定。二、文景刑制改革背景-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文帝即位后延续秦商鞅变法后的法律-思想发生变化, 汉初奉行的“无为而治”黄老思想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提高,肉刑过于残酷-汉文帝仁厚贤明二、文景刑制改革1.文帝废肉刑改革 淳于意案(前167) 缇萦上书救父2.景帝改革刑罚 文帝改革的不彻底“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汉书刑法志)二、文景刑制改革一、缇萦随父进京 二、缇萦上书文帝二、文景刑制改革1.汉文帝的刑制改革(1)取消黥、劓、刖刑黥刑 改为 髡钳为城旦舂劓刑 改为 笞三百斩左趾 改为 笞五百斩右趾 改

4、为 弃市(2)取消肉刑与徒刑并施制,取消无期徒刑肉刑与徒刑并施改为髡、耐与徒刑并施如:完(耐)为城旦舂二、文景刑制改革3.汉景帝改革笞刑(1)减轻笞刑 公元前156年 公元前144年笞五百 改为 笞三百 改为 笞二百笞三百 改为 笞二百 改为 笞一百(2)制定箠令-笞杖长5尺,以竹板制成,削平竹节-受刑部位-不得中途换人 二、文景刑制改革意义与结果:标志着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的过渡中国古代刑制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一个转捩点促进/引发法律的儒家化肉刑没有彻底废除 三、封建正统思想的确立:德主刑辅1.从法家到黄老(1)法家之问题(2)黄老思想之兴盛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老子的思想,实为

5、道家和法家思想之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 (3)黄老之穷困三、封建正统思想的确立:德主刑辅2.儒家思想的确立:大一统(1)从贾谊到董仲舒贾谊:年少有为,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20岁汉文帝博士,33卒(2)董仲舒之新儒家思想举贤良对策:“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德主刑辅:阴阳四时 阴阳比例 三纲五常三、封建正统思想的确立:德主刑辅董仲舒“天人三策”:-天人感应,君权天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春秋一统,任德任礼第二节 行政法律制度汉武帝

6、时期-削弱诸侯,加强中央集权-真正创立汉代各项制度 -完善郡县制 -刺史制度 -监察制度1.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2.限制诸侯权力(1)削弱诸侯王自置吏的权限 (2)降低诸侯国官员的地位 (3)削夺诸侯王的赋权 (4)严格限制诸侯王的行为: 阿党、附益、左官酎金律: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的势力,增加酎金的数量,以酎金律惩罚诸侯酎金数量、成色不足的行为。 3.完善郡县制隋书地理志: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1)强化郡的权力设置(2)完善县的设置 (3)高一级政区:刺史部(州)4.刺史制度汉武帝时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刺史一人,负责监

7、察所在州部的郡国。京师的州长官:司隶校尉其他州:刺史-直隶御史大夫-不得干预地方行政“刺史六条”第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第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第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第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玩。第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第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5.监察制度(一)中央西汉初年 御史大夫(监督丞相)西汉武帝 司隶校尉:监察京师及邻近各郡、抓捕人 犯西汉末年 御史台 御史中丞:监督百官、

8、纠察不法、考课百 官、荐举人才(二)地方西汉初年 丞相史:由丞相派出,监察数郡西汉武帝 刺史:狱讼、盗贼、铸伪钱、徭役、吏治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一、主要刑罚原则. 刑事责任年龄(恤刑原则) 汉初,法律规定男子23岁就要登记服徭役,景帝二年改为20岁 汉宣帝元康四年:“自今以来,诸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人,它皆勿坐。”2. 上请贵族官僚犯罪,须上请皇帝/廷尉裁决。 凡上请,一般都会减免刑。 “吏不满六百石,下至墨绶长、相,有罪先请。”3.亲亲得相首匿“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4.先自告除其罪 (1)谋反罪等除外 (2)

9、一人犯数罪,只免自告之罪二、刑罚.死刑 腰斩、弃市,“殊死”.肉刑 汉初:墨、劓、剕、宫、笞、割舌(诽谤骂詈) 文景改革之后:宫、斩右趾、笞.劳役刑:髡钳城旦舂、鬼薪白粲、司寇 罚作:处轻罪犯以一年苦役 复作:经赦免解去“钳赭衣”的刑徒,又犯罪不再加刑,只需再为官府服劳役,满其本罪年月。 “顾山”,即女子犯罪,定罪后释放回家,每月出钱三百,由官府雇人到山上砍伐木材,以代替女犯应服的劳役。 4.赎刑5.禁锢:剥夺罪犯的为官资格 终身不得为官(家族和亲族) 汉文帝:“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6.耻辱刑7.具五刑汉书刑法志:“当夷三族者,皆先鯨,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

10、于市,其诽谤骂詈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8.夷三族汉书刑法志:“其后(文帝),新垣平谋为逆,复行三族之诛。”夷三族:腰斩三族:父母、妻子、同产(夫族、母族、妻族)-张晏注:“同父则为同产,不必同母也。”-离异可免三、主要罪名1.危害专制中央集权的犯罪:(1)“阿党附益”罪:“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为阿党”,即中央派到诸侯国的官员与诸侯结党;“附益,言欲增益诸侯王也”,朝中大臣与诸侯私下结交,“阿媚王侯”。(2)左官罪:官吏与诸侯勾结对抗中央,“舍天子而事诸侯为左官”(3)事国人过律罪:诸侯王每年役使吏民超过限额(4)非正罪:诸侯非以嫡系正宗而继承爵位(免为庶人)(5)僭越罪:诸侯、臣下“

11、逾制”使用器用、服饰等(6)出界罪:诸侯擅自出越其封国国界(出界律)(7)漏泄省中语罪:泄露朝廷机密事宜2. 侵犯君主专制(1)欺谩、诋欺、诬罔罪(2)非议诏书、毁先帝罪(3)怨望诽谤政治罪(4)左道罪:以左道蛊惑民众者,依律处死刑(5)废格诏书罪:官吏不执行皇帝诏令3.侵犯皇帝尊严和安全(1)不敬、大不敬罪:对皇帝轻蔑失礼(2)阑入宫门罪:无凭擅自进入宫门 “阑入殿门,弃市”(3)失阑罪:守门官吏未及时发现或制止阑入者,“犯者,免官”4.针对民众的罪名(1)大逆无道罪(2)群饮罪(3)首匿罪:首匿,指主谋藏匿罪人(4)通行饮食罪:为起义者通情况、当向导、提供饮食(5)见知故纵罪:见人犯法,必

12、须举告,否则为故纵,依律与之同罪第四节 民事经济法律制度(一)所有权 1.“官田” “私田” 2. 拾得遗失物:“得遗物及放失六畜,持诣乡亭、县廷。大者公之,大物没入公家也;小者私之,小物自畀也。”(二)契约 1. 买卖契约:“券书”郑玄:“今时市买,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正之。” 2. 债务契约:禁止高利贷 汉成帝:“贷谷息过律,免。”二年律令杂律:“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敢字贷钱财者,免之。”(三)经济制度1.均输与平准 调剂运输和平抑物价(1)均输:在大司农下设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2)平准:开委府于京师,以笼卖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

13、牟利。2.盐铁专营与算缗、告缗汉书武帝纪:“(元狩四年)初算缗钱。”颜师古:“率缗钱二千而一算”黄宗羲:“汉之武帝,度支不足,至于买爵、贷假、榷酤、算缗、盐铁之事无所不举。”茅盾:“及至算缗钱,一时商人破产者数十万户,蓬蓬勃勃的商业资本势力遂一蹶而不振。”由于大部分商人对征税并不合作,不久汉武帝又下令告缗,鼓励平民互相揭发偷税行为,以偷漏税款的一半作为赏赐。 (四)婚姻家庭制度 1.结婚的程序:遵循“六礼” 2.结婚年龄:汉惠帝:“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3.“一妻多妾制” 实际中允许妻离婚 4.离婚 “七弃” “三不去”继承制度1.爵位继承:嫡长子继承,“非子”“非正” 无继承权

14、2.财产继承: (1)诸子均分 (2)遗嘱继承3.收养制度“初听中官得以养子为后,世袭封爵”第五节 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 1. 中央(1)皇帝(2)廷尉:负责审理 “诏狱”和地方上送的重大、疑难案件(3)“杂治”:重大案件由丞相、御史大夫等会同审理2. 地方 行政与司法合一 州牧:地方最高司法机关 郡守(下设决曹掾)和县令兼理司法(二)诉讼审判制度 1. 起诉:“告劾” “其见知而故不举劾,各与同罪” 限制:(1)严禁越级上告 (2)卑幼不得告尊长,否则为不孝罪 (3)严禁诬告:二年律令:“诬告人以死罪,黥为城旦舂,它各反其罪。” 2. 逮捕(1)对普通人犯罪,有人告发或官吏告劾,随时逮捕。

15、(2)对封建官僚的犯罪,如需逮捕,“有罪先请”3. 审判 (1)“鞫狱”:审理案件 得到口供三日后,再次讯问,为“传复” (2)“断狱”:判决 (3)“读鞫”:宣读判决 (4)“乞鞫”:请求复审或上诉(以三月为限) (5)执行:一般案件由郡县执行,郡有执行死刑权,“秋冬行刑”汉初“断狱报重,常尽三冬之月。” 章帝元和二年(85年)定律:“每以十一月、十二月报囚。”4. 录囚 上级司法机关对在押囚犯复核审录,以检查下级司法机构对案件的审判是否公正,并纠正冤假错案 审判监督制度-皇帝录囚(东汉明帝)-刺史录囚(西汉武帝,“行部录囚徒”)-郡守录囚 春秋决狱 “春秋决狱”是指以儒家经典“故事”或“微

16、言大义”作为处理特定法律案件、定罪量刑的指导原则的司法活动,也称“经义决狱”、“春秋断狱”、“春秋折狱”、“春秋决事”。 “春秋决狱”所处理的案件一般都是政治、司法中的疑难问题。董仲舒首倡,作春秋决狱232事。问题:1. 为什么儒家经典能成为司法审判的依据?2. 董仲舒在“春秋决狱”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3. 为什么以春秋作为“经义决狱”的依据?4. 当儒家经义和法律条文发生冲突时,如何判断和选择?精神:“原心定罪” 春秋繁露精华:“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盐铁论 刑德:“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故其治狱,时有出于律之外者。” 春秋决狱-弥补成文法的不足-注重行为人的主观动机-法律与道德结合-法律儒家化-中华法系法律的儒家化1.立法上请、恤刑、亲亲得相首匿2.司法春秋决狱、秋冬行刑录囚、疑狱奏谳王莽改制 -改货币-改官制-改军制-改地名-改度量衡 “制定则天下自平”“犯令,法至死,制度又不定,吏缘为奸。天下嗷嗷然,陷刑者众。后三年,莽知民怨,下诏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