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存悼亡,感今怀昔——《江城子》与《鹧鸪天》对比阅读--张飞教语文_第1页
抚存悼亡,感今怀昔——《江城子》与《鹧鸪天》对比阅读--张飞教语文_第2页
抚存悼亡,感今怀昔——《江城子》与《鹧鸪天》对比阅读--张飞教语文_第3页
抚存悼亡,感今怀昔——《江城子》与《鹧鸪天》对比阅读--张飞教语文_第4页
抚存悼亡,感今怀昔——《江城子》与《鹧鸪天》对比阅读--张飞教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抚存悼亡,感今怀昔江城子与鹏鸽天比照阅读-张飞教语文抚存悼亡,感今怀昔江城子与鹦鸽天比照 阅读 (2011-1-14 10:48:00)张飞2推荐抚存悼亡,感今怀昔江城子与鹏鸽天比照阅读安徽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张飞【阅读与鉴赏】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鹏鸽天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 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珑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 复挑灯夜补衣。悼亡,自从晋朝潘岳写了 3首悼

2、念亡妻的悼亡诗之后, 成了悼念自己亡妻的专用词。宋人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 的鹏鸽天,都是词人为悼念亡妻而作,是中国古代悼亡 诗词的代表作品。江城子是苏轼知密州时为悼念妻子王弗而作,其时其妻 已去世十年。鹦鸽天抒写词人贺铸对亡妻赵氏的深挚追 怀。两首词情真意切,哀怨凄婉。它们作为同时代同题材并 传不朽的名篇,在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上有以下共同点: 一、运用比照手法,以梦境或往事来渲染现实的凄凉。这两首悼亡诗词都运用了比照的方式,以往日的美好来反衬 现在的凄凉。不同的是前者是虚实比照,后者那么是今昔比照。江城子的开篇便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作者首先 从博大的时间和空间上设置现实背景。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3、“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那么是一种突破时空 与生死的界限的设想,但同时也是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 和精神折磨的真实写照。这是一首记梦词。真正写到梦的是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 行”五句。这几句当然是写梦,但何尝不是往日夫妻生活情 境的再现?虚实比照,今昔对照,痛何如哉!鹏鸽天的开篇“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就是鲜明的今昔对照。物是人非,怎能不感慨万端!下片“旧 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二句,“旧栖”、“新垄”、“空床”、“听雨”,渲染了眼前凄 凉气氛,抒发了寂寞痛苦深情。末句“挑灯夜补衣”是对往 事的回忆,可见妻子勤劳

4、贤慧,对丈夫温存体贴。既写到今 日寂寞痛苦,又写到过去的温馨,今昔对照中可见夫妻情深。 二、运用细节描写彰显伉俪情深。这两首词都有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江城子词的细节描写即“小轩窗,正梳妆”的梦境。作 者工笔描绘那的温存梦境,那情景,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 容貌,依稀当年,正梳妆打扮。而夫妻相见,只能“相顾 无言,唯有泪千行” !这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 这几句,情节上,有起有伏;感情上,有喜有悲。这是怎样 的生离死别啊!鹏鸽天词的细节描写是末句的“谁复挑灯夜补衣”。回 忆妻子健在时为自己挑灯补衣的细节,生动表现了妻子的勤 劳和对自己的体贴,沉痛地表现出对亡妻患难与共、相濡以 沫之情的深

5、切怀念。有人批评说,作者怀念的不是妻子而是 奴婢。这是不对的。作者选取这样的细节,正为了表现往日 夫妻情深,从而反衬如今“空床卧听南窗雨”的孤独与凄凉, 突出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三、抒写对亡妻的悼念之情的同时,寄寓了自己的身世遭遇 和人生感慨。读苏轼的亡妻王氏墓志铭,我们可知王弗是一位贤良聪 颖、通情达理的贤内助。苏轼作江城子时已四十岁,在 妻子逝后的十年间,他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屡遭迁谪,仕 途坎坷,备尝艰辛。在政治上受挫的苏轼,自然希望能向这 样一位通晓人情世故的爱妻倾诉衷肠。而“十年生死两茫 茫” “千里孤坟”,时间、空间、生死相隔,对于亡妻长期 怀念的精神折磨,对于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

6、际,对于岁 月的流逝和体态的衰老,词人只能付诸“无处话凄凉”的吟 唱。贺铸出身贵族,但空怀报国之心而无报国之门,终生沉抑下 僚,郁郁不得志。其妻赵氏是皇族千金,但能不畏劳苦,勤 俭持家,体贴丈夫,因此夫妻感情很好。晚年丧妻的贺铸, 面对官场的失意,面对鳏居生活的孤苦与凄凉,重游苏州故 地,又怎能不感慨万千?词中以半死桐和失伴的鸳鸯为喻, 抒发失偶之痛楚,也抒发人生感慨。又以露水为喻,慨叹人 生短促,功名如梦,委婉地将自己不得志的蹉跖人生寓于其 中,感情内隐而沉郁。当然,这两首词的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创作原因看, 苏词缘于梦境,贺词缘于故地重游;从修辞手法看,苏词运 用较突出的是想象和假设,

7、贺词那么以比兴见长;从抒情方式 看,苏词多采用的是直接抒情,贺词抒情方式相比之下就显 得更加委婉、含蓄,从艺术特色看,苏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贺词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从语言特色看,苏词质朴流畅,贺 词含蓄厚实。这些前人多有论述,这里便不再一一赘述。【拓展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遣悲怀之一元稹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意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蕾,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注释:本诗是元稹悼念亡妻韦氏所作,韦氏原为太子少保 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与元稹,七年后便早逝了。谢公:东晋宰相谢安,最爱其侄女谢道镉。这里以谢道镉 比太子少

8、保韦夏卿。黔娄:春秋时齐国贫士。(1)开篇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2)本诗的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了反衬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下列问题。风入松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 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 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注释:吴文英,南宋词人。本词为悼念亡姬而作。瘗(y1):埋葬。庾信有瘗花铭。铭:文体的一种。(1) “听风听雨过清明”一句中“听”字有何妙处?这一 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2)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评点本词时说:“最巧

9、妙的是黄 蜂频扑秋千索两句。”这两句是吴文英词作中的名句,请你谈一谈这两句妙在何处。【参考答案】1、(1)一、二句借用典故,以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福指 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土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 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 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同时也以领起中间四句。(2)反衬手法是本诗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一、二句以韦氏 出身高贵反衬她安贫乐苦的贤淑美德。末两句极写今日之富 贵以反衬过去的贫困,以突出诗人思念亡妻的无尽哀愁。2、(1)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白天对风雨 中落花,不忍见,但不能不听到;晚上那么为花无眠、以听风 听雨为常。起句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细腻的情愫, 连续刮风下雨,意境凄凉。写出了词人在清明节前后,听风 听雨,愁风愁雨的惜花伤春情绪,为后面的抒情奠定了基础。(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