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能力提升演练11 力学实验中常考的3个问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7caed85ab7c6d38559422f4b9914f2/137caed85ab7c6d38559422f4b9914f21.gif)
![二轮复习能力提升演练11 力学实验中常考的3个问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7caed85ab7c6d38559422f4b9914f2/137caed85ab7c6d38559422f4b9914f22.gif)
![二轮复习能力提升演练11 力学实验中常考的3个问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7caed85ab7c6d38559422f4b9914f2/137caed85ab7c6d38559422f4b9914f23.gif)
![二轮复习能力提升演练11 力学实验中常考的3个问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7caed85ab7c6d38559422f4b9914f2/137caed85ab7c6d38559422f4b9914f24.gif)
![二轮复习能力提升演练11 力学实验中常考的3个问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7caed85ab7c6d38559422f4b9914f2/137caed85ab7c6d38559422f4b9914f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能力提升演练11力学实验中常考的3个问题1读出图1117甲、乙中给出的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示数,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_mm,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cm.图1117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 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1118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 m/s2,那么图1118(1)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veq oal(2,B)2gsOB,乙同学用vBeq f(sAC,2T).其中所选择方法正
2、确的是_(填“甲”或“乙”)同学(2)同学丙想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进一步计算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此他计算出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_m/s2,从而计算出阻力f_N.(3)若同学丁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_.(填“能”或“不能”)3图1119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图1119A将长
3、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BM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CM
4、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gDM4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3)图1120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 cm、sBC4.65 cm、sCD5.08 cm、sDE5.49 cm,sEF5.91 cm,sFG6.34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1120 图11214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
5、计了如图112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_(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h/cm20.030.040.050.060.0s/cm19.528.539.048.056.5(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0 kg、M0.50 kg.根据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的测量
6、结果_(选填“偏大”或“偏小”)5某探究小组利用如图1122甲所示装置探究平抛运动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在斜槽轨道的末端安装一个光电门B,调节激光束与球心等高,斜槽末端水平地面上依次铺有白纸、复写纸,让小球从斜槽上固定位置A点无初速释放,通过光电门后落在地面的复写纸上,在白纸上留下打击印重复实验多次,测得小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时间为2.50103 s计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直径为d_cm,由此可知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B_m/s;(2)实验测得轨道离地面的高度h0.441 m,小球的平均落点P到轨道末端正下方O点的距离x0.591 m,则由平抛运动计算小球的平
7、抛初速度v0_m/s;(3)实验只要满足_,就可以认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平抛运动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图11226在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如图1123所示则图1123(1)该实验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在安装时首先要_,其次钩码和小车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2)实验中,除位移、速度外,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3)在上述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某同学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1124所示,则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1124 图11257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将橡皮条的一
8、端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OA、OB,O为两细绳与橡皮条的结点,细绳OA跨过钉在木板上的光滑的钉子C,下端挂重力已知的钩码,细绳OB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如图1125所示,可以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调整橡皮条与两细绳的结点O的位置(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_A两细绳的夹角必须成90,以便于算出两细绳的合力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D只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时结点O到达的位置应与用钩码、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相同(2)图中OC与橡皮条延长线的夹角为,细绳OB与橡皮条延
9、长线的夹角为,且9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A增加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减小,同时减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B增加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增大,同时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C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左移动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增大,同时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D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左移动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减小,同时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8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过程中x随t变化的规律,某实验小组经过实验和计算得到表中的实验数据.物体运动的起止点所测的物理量测量次数12345AB时间t(s)0.891.241.521.
10、761.97时间二次方t2(s2)0.791.542.313.103.88位移x(m)0.250.500.75图11251.001.25 现根据表格数据,请你在如图1126所示的坐标系中,纵、横轴分别选择合适的物理量和标度作出关系图线图1126同时请你根据图线,分析得出物体从AB的过程中x随t2变化的关系式是_.参考答案:训练11力学实验中常考的3个问题1解析本题考查螺旋测微器与游标卡尺的读数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部分读数为5.0 mm,可动刻度部分读数为0.485 mm,故读数为5.485 mm;游标卡尺主尺读数为41 mm,游标尺读数为0.20 mm,所以游标卡尺读数为41.20 mm4.12
11、0 cm.答案5.4854.1202解析本题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1)由于纸带与限位孔之间有摩擦,故重物下落时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利用vBeq f(sAC,2T)计算B点瞬时速度的方法正确(2)根据yBCyABaT2可得a9.5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ma,解得f0.06 N.(3)根据EpEk即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其动能的增加量可知,能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答案(1)乙(2)9.50.06(3)能3解析(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则需要平衡摩擦力,并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平衡摩擦力的方法是只让小车牵引纸带
12、(撤去砂及砂桶),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垫高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工作如果打出纸带上的点迹分布均匀,则说明小车做匀速运动故选项B正确、选项A、C错误(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砂及砂桶的总重力,则Mm,且尽可能地多做几组故选项C最合理(3)根据题意,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 s,根据saT2,得,sDEsAB3a1T2sEFsBC3a2T2sFGsCD3a3T2所以小车的加速度aeq f(a1a2a3,3)eq f(sDEsEFsFGsABsBCsCD,9T2)0.42 m/s2.答案(1)B(2)C(3)0.424解析(1)A释放后
13、撞到滑轮是因为B对A做的功过多或A克服摩擦力做功少,若要不撞滑轮则可减少B对A做的功或增大摩擦力做的功,方法有减小B的质量或减小h(B下落的高度);增大A的质量或增大O到滑轮的距离;亦可增加细线长度,任选两法即可(2)见下图(3)设A到O点时速度为v,则PO段有:v202a1h,OQ段有:0v22a2s,故sh图象的斜率keq f(s,h)eq f(a1,a2),由牛顿运动定律知:在PO段:Mgmg(Mm)a1,得a1eq f(Mgmg,Mm),OQ段:mgma2,a2g,将a1、a2代入keq f(a1,a2)可得:eq f(M,kMmm),由图象得出keq f(39,40),代入上式可得0
14、.4.(4)因滑轮轴摩擦产生的效果相当于A与桌面间摩擦力比实际的大,即导致测量结果偏大答案(1)减小B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的质量;降低B的起始高度)(2)见解析图(3)0.4(4)偏大5解析以斜槽末端为重力势能的零点,则小球平抛的初动能就等于小球运动时的机械能,也就等于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认为是守恒的),因此以平抛运动计算得到的初动能(初速度)如果近似等于用光电门测得初动能(初速度),则可认为此过程机械能守恒(1)d0.50 cm;vBeq f(d,t)eq f(0.005 0,2.50103) m/s2.00 m/s;(2)由平抛运动得xv0t,heq f(1,2)gt2,解得v
15、0 x eq r(f(g,2h)1.97 m/s答案(1)0.502.00(2)1.97(3)势能减少量动能增加量6解析(1)本实验在安装仪器时首先要平衡摩擦力,其次为减小实验误差,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Mm)a,即aeq f(mg,Mm),只有当Mm时,aeq f(mg,M).(2)由(1)可以看出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3)由纸带上对应点可以读出小车匀速运动时veq f(x,T)eq f(28 mm,0.02 s)1.40 m/s.答案(1)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3)1.407解析(1)两细绳的拉力大小是用作图法求得的不是计算出来的,两细绳的夹角没有必要成90,同时,橡皮条也没有必要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选项A、B均错误;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是为了保证所有力在同一平面内,选项C正确;两次拉动的结果都是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作用效果相同,选项D正确(2)O点受到细绳OA的拉力F1、细绳OB的拉力F2和橡皮条的拉力F3的作用三力平衡,则F1与F2的合力F3F3,方向与F3的方向相反如图甲所示,增加钩码的个数时,细绳OA的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长腰孔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小儿肾病综合征》课件
- 《迪拜帆船酒店》课件
- 肿瘤的病理诊断基础-3-1课件
- 《怎样种植红辣椒》课件
- 《研究方法论》课件
- 《疼痛注射疗法》课件
- 车身选择上复习试题及答案
- 《伦敦奥运场馆先睹》课件
- 【语文】《答司马谏议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浙江共同富裕哪些值得关注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元宵节猜灯谜PPT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章信息率失真函数
- 锦州市主要环境问题论文
- 东风4型内燃机车检修规程
- 空间几何向量法之点到平面的距离
- 药品经营企业GSP计算机系统培训PPT课件
-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
- 变频器变频altivar71说明书
- 反激式变压器计算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