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北省区域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练习试题(二)含答案_第1页
2023届湖北省区域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练习试题(二)含答案_第2页
2023届湖北省区域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练习试题(二)含答案_第3页
2023届湖北省区域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练习试题(二)含答案_第4页
2023届湖北省区域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练习试题(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PAGE 页码12页/总NUMPAGES 总页数12页2023届湖北省区域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练习试题(二)一、选一选1. 的相反数是( )A. B. 2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得结果【详解】因为-2+2=0,所以-2的相反数是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求相反数,熟记相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2a+3b5a+bB. 2a3b(ab)C. 2a2b2ab20D. 3ab3ba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逐一判断可得,能合并同类项的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时候注意,括号前是-号,去完括号以后符号,全部改变.【详解】解

2、:A、2a、3b没有是同类项,没有能合并,此选项错误;B、2a-3b-(a-b),此选项错误;C、2a2b、-2ab2没有是同类项,没有能合并,此选项错误;D、3ab-3ba=0,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加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同类项得定义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3. 已知2x3y2和x3my2是同类项,则式子4m24的值是( )A. 20B. 20C. 28D. 28【答案】B【解析】【详解】解:2x3y2与x3my2的和是单项式,2x3y2与x3my2是同类项,3m=3,解得m=1,所以,4m-24=41-24=4-24=-20故选B.4. 若2(a3)的值与4互为相反数,

3、则a的值为()A. 1B. C. 5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2(a3)40解得:a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及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反数的性质5. 解方程步骤如下:去括号,得移项,得合并同类项,得化系数为1,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分析:根据移项可得4xx2x=4+1,因此错误详解:4(x1)x=2(x+),去括号,得:4x4x=2x+1,移项,得:4xx2x=4+1,合并同类项,得:x=5,错误的一步是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方程,关键是正确掌握一元方程

4、的解法,注意移项要变号6. 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个数是(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进而判断图形形状,即可得出小正方体的个数【详解】解:综合三视图,我们可以得出,这个几何模型的底层有3+1=4个小正方体第二有1个小正方体,因此搭成这个几何体模型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4+1=5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掌握口诀“俯视图打地基,正视图疯狂盖,左视图

5、拆违章”是解题的关键7. 下列画图的语句中,正确的为( )A. 画直线AB=10cmB. 画射线OB=10cmC. 延长射线BA到C,使BA=BCD. 过直线AB外一点画一条直线和直线AB相交【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解析:A.直线没有长度,错误;B.射线没有长度,错误;C.射线没有长度,错误;D.正确故选D8. 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分析:根据数轴上点从左到右的顺序即为点表示的数从小到大的顺序;解:根据数轴上点从左到右的顺序即为点表示的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可得:;故选A点睛: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6、在解题时常常利用数轴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关系,其利用了数轴上的点从左到右的顺序即为点表示的数从小到大的顺序9. 儿子今年12岁,父亲今年39岁,()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年龄的2倍A. 5年后B. 9年后C. 12年后D. 15年后【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设x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根据题意可得:2(12+x)=39+x去括号可得:24+2x=39+x,解得:x=15.10. 已知: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点、分别是、中点,如果,那么线段的长度为( )A. B. C. 或D. 或【答案】D【解析】【分析】分情况讨论,点C在点B右边,或点C在点B左边,根据中点的性质求解线段长度【详解】

7、解:如图,M是AB的中点,N是BC的中点,;如图,M是AB的中点,N是BC的中点,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与线段中点有关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中点的性质,以及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二、填 空 题11. 若一个角余角是它的2倍,这个角的补角为_【答案】150【解析】【详解】解: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为(90-x),90-x=2x解得:x=30,180-30=150,答:这个角的补角为150,故答案为15012. 若关于x的方程3x+2b+1=x-(3b+2)的解是1,则b=_.【答案】-1【解析】【详解】把方程的解x=1代入3x+2b+1=x-(3b+2)可得3+2b+1=1-3b-2,解得

8、b=-1.故答案为-1.13. 如果(a2)xa2+6=0是关于x的一元方程,那么a=_【答案】3【解析】【详解】(a2)xa2+6=0是关于x的一元方程,a-2=1,a-20,a=3.故答案是:3.14. 如图,用灰白两色正方形瓷砖铺设地面,第个图案中白色瓷砖块数为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答案】【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图案找出规律,即可求解【详解】解:第1个图案中白色瓷砖块数为,第2个图案中白色瓷砖块数为,第3个图案中白色瓷砖块数为,第n个图案中白色瓷砖块数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图形规律,根据题干图案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5. 单项式的系数是_,次数为_【答案】 .

9、. 3次【解析】【分析】单项式的次数是所含所有字母指数的和,系数就是前面的数字,由此即可求解【详解】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为所含字母指数的和,故次数是3.故答案为,3.16. 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b|cb|ba|_【答案】abc【解析】【详解】先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出其符号,再去值符号,合并同类项即可,即可由图可知,cb0a,可求c+b0,b-a0,因此原式=-b+c+b+a-b=a+c-b.故答案为a+c-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整式的加减,熟知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 如图所示,图中有6个数按一定的规律填入,后因没有慎,一滴墨水涂

10、掉了一个数,你认为这个数是_【答案】5或26#26或5【解析】【详解】解:按逆时针方向有8-6=2;11-8=3;15-11=4;这个数可能是20+6=26或6-1=5故答案为:5或2618. 如图,C,D,E是线段AB上的三个点,下面关于线段CE的表示:CE=CD+DE; CE=BCEB;CE=CD+BDAC; CE=AE+BCAB其中正确的是_(填序号)【答案】【解析】【详解】解:CE=CD+DE正确,正确,错误,正确正确故答案为:三、解 答 题(共40分)19. 计算(1); (2)1(1)+0450.1(2)3【答案】(1)8;(2)3【解析】【详解】解:(1)原式=-10+2=-8;

11、(2)原式=-1+0-0.5(-8)=-1+4=320. 解方程(1)3(x+2)1=x3; (2)【答案】(1)x=4;(2)【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试题解析:(1)3(x+2)1=x3去括号得:3x+6-1=x-3,移项合并得:2x=-8,解得:x=-4;(2)去分母得:3x+3-6=4-2x,移项合并得:5x=7,解得:x=1.421. 先化简,再求值: (4x2-4y2)-3(x2y2+x2)+3(x2y2+y2),其中x=-1,y=2【答案】-3【解析】【分析】先根

12、据去括号法则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完成化简,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4x2-4y2)-3(x2y2+x2)+3(x2y2+y2)=4x2-4y2-3x2y2-3x2+3x2y2+3y2=x2-y2 当 x=-1,y=2时,原式=(-1)2-22=-322. 用大小两台拖拉机耕地,每小时共耕地30亩.已知大拖拉机的效率是小拖拉机的1.5倍,问小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亩?【答案】12【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大小两台拖拉机耕地,每小时共耕地30亩列方程求解.试题解析:设小拖拉机每小时耕地x亩,那么大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5x亩,得x+1.5x=30.解得x=12.答:小拖拉机每小时耕地12亩.2

13、3. 如图,P是线段AB上一点,AB=12cm,C、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cm/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运动的时间为t.(1)当t=1时,PD=2AC,请求出AP的长;(2)当t=2时,PD=2AC,请求出AP的长;(3)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求出AP的长;(4)在(3)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PQ的长.【答案】(1)4cm;(2)4cm;(3)4cm;(4)4cm或12cm【解析】【分析】(1) 观察图形可以看出,图中的线段PC和线段BD的长分别代表动点C和D的运动路程. 利用“路程等于速度

14、与时间之积”的关系可以得到线段PC和线段BD的长,进而发现BD=2PC. 条件PD=2AC,可以得到PB=2AP. 根据上述关系以及线段AB的长,可以求得线段AP的长.(2) 利用“路程等于速度与时间之积”的关系题目中给出的运动时间,可以求得线段PC和线段BD的长,进而发现BD=2PC. 根据BD=2PC和PD=2AC的关系,依照第(1)小题的思路,可以求得线段AP的长.(3) 利用“路程等于速度与时间之积”的关系可知,只要运动时间一致,点C与点D运动路程的关系与它们运动速度的关系一致.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运动速度的关系,可以得到BD=2PC. 这样,本小题的思路就与前两个小题的思路一致了. 于

15、是,依照第(1)小题的思路,可以求得线段AP的长.(4) 由于题目中没有指明点Q与线段AB的位置关系,所以应该按照点Q在线段AB上以及点Q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求解. 首先,根据题意和相关的条件画出相应的示意图. 根据图中各线段之间的关系并条件AQ-BQ=PQ,得到AP和BQ之间的关系,借助前面几个小题的结论,即可求得线段PQ的长.【详解】(1) 因为点C从P出发以1(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1(s),所以(cm).因为点D从B出发以2(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1(s),所以(cm).故BD=2PC.因为PD=2AC,BD=2PC,所以BD+PD=2(

16、PC+AC),即PB=2AP.故AB=AP+PB=3AP.因为AB=12cm,所以(cm).(2) 因为点C从P出发以1(cm/s)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2(s),所以(cm).因为点D从B出发以2(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2(s),所以(cm).故BD=2PC.因为PD=2AC,BD=2PC,所以BD+PD=2(PC+AC),即PB=2AP.故AB=AP+PB=3AP.因为AB=12cm,所以(cm).(3) 因为点C从P出发以1(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s),所以(cm).因为点D从B出发以2(cm/s)的速度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s),所以(cm).故BD=2PC.因为PD=2AC,BD=2PC,所以BD+PD=2(PC+AC),即PB=2AP.故AB=AP+PB=3AP.因为AB=12cm,所以(cm).(4) 本题需要对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i) 点Q在线段AB上(如图).因AQ-BQ=PQ,所以AQ=PQ+BQ.因为AQ=AP+PQ,所以AP=BQ.因为,所以.故.因为AB=12cm,所以(cm).(i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