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网打尽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所有考点纷繁的考察方式中归纳出的现代文考点分类解析 _第1页
2022年一网打尽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所有考点纷繁的考察方式中归纳出的现代文考点分类解析 _第2页
2022年一网打尽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所有考点纷繁的考察方式中归纳出的现代文考点分类解析 _第3页
2022年一网打尽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所有考点纷繁的考察方式中归纳出的现代文考点分类解析 _第4页
2022年一网打尽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所有考点纷繁的考察方式中归纳出的现代文考点分类解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手法技巧类 :一、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 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 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 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 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 到强烈的艺术感染。(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

2、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 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 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 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 手段。(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 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

3、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概括与具体相结、反面(又叫间接)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神肖像描写以形传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插叙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论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叙后议画龙点睛,点明题旨证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比喻论生动形

4、象,通俗易懂臆直接抒情直抒胸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描写的角度(从那些方面描写的):视、听、触、味、嗅觉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增添或烘托某种环境气氛;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揭示主旨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3)确定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2、某句段对人物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或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一问, 从以下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5)二、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 代、反

5、问、设问、引用、对比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 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 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 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 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 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 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 花白胡子” 代人 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 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

6、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校鲁迅药中写道:“ 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后 一句使用了“ 缩斜的夸张。 夸张要合情合理, 其作用是烘托气 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5对偶:俗称“ 对对子” ,诗歌中叫“ 对仗” 。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 酣畅。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 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 内容、加重

7、感情。7设问:无疑而问,在自问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 考。8反问:也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 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 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 了 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 章的主题。6)衬托 (侧面烘托 )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

8、物, 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 感情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形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趣拟人表达亲切,有情对偶 整齐,有节奏感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排比 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用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设问 突出强调(1)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1)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化抽象为具体, 使人易于理解。(3) 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

9、鲜 明而强烈的印象。(4) 象征(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 物上,表达了 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 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 的主题。(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 正衬” ,相反事物衬托是“ 反 衬” ;以次衬主。(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5) 对偶:使句式整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结构一致, 形式优美, 音韵和谐,(6) 反复: 强调某种意思, 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

10、富有感染力。(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 中心。三、表现手法(写作方法)联想、想像、象征、对 比、衬托(正反)、渲染、烘托、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 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状物 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象征 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 明 衬托 衬托出(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 扬抑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 物 渲染 为行文设置铺垫

11、,营造氛围 对比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以小见大 小中见大,表现人、事语言类:语言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发人深省、 寓意深刻、 引发阅读兴趣、 说理透彻、有说服力、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 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平实的语言赏析词库:(1)、朴实无华(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 如画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 气势纵横(4)、语言简洁,(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6)、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7)、文

12、辞畅达,沉静雅洁(8)、平易省净的语,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 题鲜明突出(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 余味(4)、 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 韵味美(5)、 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 触(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内容厚重(9)、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 耐人寻味(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词句类 :(8)、说理深刻,( 10)、深婉隐

13、约,(12)、行文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 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领(统领)全文、引出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情节发展(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总结 全文、点题、推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 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升华主题(记叙类);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

14、目, 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 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 说明了 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 ,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 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读

15、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7、结构、 特征类 :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 感情,多角度思考。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如下:以某 一事物或某种感情贯串全篇,起到线索作用排开头结尾的谋划详略主次的安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关于伏笔与铺垫:铺垫,后面与前面写的是同一件事情,颇类似与京剧中的垫场,前面武生的表演引出后面的挂帅的 穆桂英,但都是一出戏穆桂英挂帅。伏笔,为避免后文事件的结果来得太突然,前面预先露 一点点,这叫伏笔。关于引用诗词及名句:1、对内容的充实作用;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文化底蕴2、对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巧妙点题3、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11、 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 按地 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 总分 总(掐头去尾)以写事为主的文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按事情、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读书之法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