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具体案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19e40614395a73cf922f9ce8bb1cbc/b719e40614395a73cf922f9ce8bb1cbc1.gif)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具体案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19e40614395a73cf922f9ce8bb1cbc/b719e40614395a73cf922f9ce8bb1cbc2.gif)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具体案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19e40614395a73cf922f9ce8bb1cbc/b719e40614395a73cf922f9ce8bb1cbc3.gif)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具体案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19e40614395a73cf922f9ce8bb1cbc/b719e40614395a73cf922f9ce8bb1cbc4.gif)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具体案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19e40614395a73cf922f9ce8bb1cbc/b719e40614395a73cf922f9ce8bb1cb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53/53广东省电信广州市分公司 TIME yyyy年M月d日 2021年1月10日视频监控系统建议方案目 录 TOC o 1-4 h z u HYPERLINK l _Toc2161659391.项目总体概述 PAGEREF _Toc216165939 h 4HYPERLINK l _Toc2161659401.1.项目背景 PAGEREF _Toc216165940 h 4HYPERLINK l _Toc2161659411.2.项目建设容 PAGEREF _Toc216165941 h 4HYPERLINK l _Toc2161659422.项目技术方案 PAGEREF _Toc2
2、16165942 h 6HYPERLINK l _Toc2161659432.1.系统设计方案 PAGEREF _Toc216165943 h 6HYPERLINK l _Toc2161659442.1.1.设计方案概述 PAGEREF _Toc216165944 h 6HYPERLINK l _Toc2161659452.1.1.1.系统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216165945 h 7HYPERLINK l _Toc2161659462.1.1.2.系统设计标准规 PAGEREF _Toc216165946 h 7HYPERLINK l _Toc2161659472.1.1.3.
3、系统功能 PAGEREF _Toc216165947 h 8HYPERLINK l _Toc2161659482.1.2.摄像机布点设计 PAGEREF _Toc216165948 h 9HYPERLINK l _Toc2161659492.1.2.1.监控前端设备组成与功能 PAGEREF _Toc216165949 h 10HYPERLINK l _Toc2161659502.1.2.2.前端点布点位置 PAGEREF _Toc216165950 h 10HYPERLINK l _Toc2161659512.1.2.3.前端摄像系统设计重点 PAGEREF _Toc216165951 h
4、11HYPERLINK l _Toc2161659522.1.3.监控中心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216165952 h 19HYPERLINK l _Toc2161659532.1.3.1.监控中心系统结构 PAGEREF _Toc216165953 h 19HYPERLINK l _Toc2161659542.1.3.2.监控中心特点 PAGEREF _Toc216165954 h 20HYPERLINK l _Toc2161659552.1.3.3.监控中心主要配置 PAGEREF _Toc216165955 h 21HYPERLINK l _Toc2161659562.1.3
5、.4.监控中心功能 PAGEREF _Toc216165956 h 21HYPERLINK l _Toc2161659572.1.3.5.视频数据存储设计 PAGEREF _Toc216165957 h 22HYPERLINK l _Toc2161659582.1.4.传输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216165958 h 22HYPERLINK l _Toc2161659592.1.4.1.传输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216165959 h 23HYPERLINK l _Toc2161659602.1.4.2.前端接入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216165960 h
6、23HYPERLINK l _Toc2161659612.1.4.3.传输线路设计 PAGEREF _Toc216165961 h 23HYPERLINK l _Toc2161659622.1.5.供配电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216165962 h 25HYPERLINK l _Toc2161659632.1.5.1.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216165963 h 25HYPERLINK l _Toc2161659642.1.5.2.视频监控供电系统的特点 PAGEREF _Toc216165964 h 26HYPERLINK l _Toc2161659652.1.5.3
7、.前端设备供电 PAGEREF _Toc216165965 h 26HYPERLINK l _Toc2161659662.1.5.4.监控中心供电 PAGEREF _Toc216165966 h 29HYPERLINK l _Toc2161659672.1.6.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216165967 h 29HYPERLINK l _Toc2161659682.1.6.1.雷击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216165968 h 30HYPERLINK l _Toc2161659692.1.6.2.系统设计依据 PAGEREF _Toc216165969 h 31HY
8、PERLINK l _Toc2161659702.1.6.3.系统设计容 PAGEREF _Toc216165970 h 31HYPERLINK l _Toc2161659712.1.6.4.具体设计方案 PAGEREF _Toc216165971 h 33HYPERLINK l _Toc2161659722.2.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PAGEREF _Toc216165972 h 35HYPERLINK l _Toc2161659733.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PAGEREF _Toc216165973 h 41HYPERLINK l _Toc2161659743.1.大客户一站式服务 PAGEREF
9、 _Toc216165974 h 41HYPERLINK l _Toc2161659753.2.维护服务容 PAGEREF _Toc216165975 h 42HYPERLINK l _Toc2161659763.3.保障体系结构 PAGEREF _Toc216165976 h 43HYPERLINK l _Toc2161659773.4.完善的支撑系统 PAGEREF _Toc216165977 h 44HYPERLINK l _Toc2161659783.5.维护修复时限承诺 PAGEREF _Toc216165978 h 45HYPERLINK l _Toc2161659794.系统培训
10、方案 PAGEREF _Toc216165979 h 46HYPERLINK l _Toc2161659804.1.现场培训 PAGEREF _Toc216165980 h 46HYPERLINK l _Toc2161659814.1.1.参观系统 PAGEREF _Toc216165981 h 46HYPERLINK l _Toc2161659824.1.2.系统使用培训 PAGEREF _Toc216165982 h 46HYPERLINK l _Toc2161659834.1.3.电子监控基础培训 PAGEREF _Toc216165983 h 47HYPERLINK l _Toc216
11、1659844.1.4.系统交接培训 PAGEREF _Toc216165984 h 47HYPERLINK l _Toc2161659854.1.5.系统维护与管理培训 PAGEREF _Toc216165985 h 47HYPERLINK l _Toc2161659875.电信介绍 PAGEREF _Toc216165987 h 48HYPERLINK l _Toc2161659886.1.中国电信股份分公司简介 PAGEREF _Toc216165988 h 48HYPERLINK l _Toc2161659896.2.电信近期视频监控成功案例 PAGEREF _Toc216165989
12、 h 52HYPERLINK l _Toc2161659906.3.电信安防系统施工资质 PAGEREF _Toc216165990 h 53HYPERLINK l _Toc2161659916.4.电信客户名录 PAGEREF _Toc216165991 h 54项目总体概述项目背景社区安全管理是和谐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为配合市建设“和谐”、“平安”的目标,通过在各个社区全面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快速提升社区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创造适宜居住、适宜创业和安全稳定的和谐环境。根据 珠江社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我方多年来视频监控项目建设经验,为贵社区制定以下视频监控方案。该社区视频监控系
13、统将与入市黄埔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配合在一起,并可能会将四个社区的视频监控录像上传到市黄埔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中,因此建设这四个社区的视频监控系统是依照“平安”安全防技术体系的要求制定,是一种先进的、防能力极强的综合系统,它可以通过控制摄像机与其辅助设备直接观看被监视场所的情况,一目了然。通过该系统,居委会和社区治安联防人员可以对社区的情况进行监控,与时发现社区的盗抢行为,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调解居民矛盾冲突,促进社区和谐稳定。项目建设容本项目建设围包括下沙、新溪、裕丰围攻与珠江四个社区32个监控点和四个监控中心的建设,具体监控点如下:项目技术方案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概述本系统总共
14、包括三部分容:前端摄像系统、传输系统、监控中心系统三大部分。本项目主要建设 珠江四个村社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共32个前端监控点,通过光纤/视频电缆接入到社区监控中心,进入数字硬盘录像机,然后再通过监视器显示,进行实时监控。由于前端32个点分布在四个村,并在每个村设立监控中心,因此进入每个村监控中心的前端点机对比较少,综合考虑成本,也就没有必要使用矩阵进行操作控制。视频信号进入硬盘录像机后,可以直接通过监控软件、老鼠标与键盘进行操作控制。视频信号进入数字硬盘录像机(DVR)进行压缩存储后,DVR再与交换机连接,可连接城市视频专网,为上级部门提供经过压缩存储的数字视频信号,供历史视频信号查询之用。此
15、外,社区监控中心可通过专线连接至黄埔相应的派出所监控中心,上传模拟信号。其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系统设计原则在方案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场的特殊要求,所以系统方案设计时必须从紧密结合市的现有资源,以现有的网络结构与房屋布局出发,结合实际使用需要,以与国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方向,参考国其他省市监控技术建设的经验,借鉴其部分建设经验,在设计中中国电信遵循以下几项总体原则:实用性:根据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指引的要求,满足下沙四个社区对街道重点区域的24小时实时监控和互联互控、资源共享的应用需求,避免提出高于实际需要的建设需求和实施手段。先进性:采用成熟、先进的,能够满足当前和较长一段时期市社会
16、治安视频监控建设和发展要求的技术和设备。安全性:系统建设不仅要充分满足防火、防水、防雷击、防静电、防破坏和抗干扰等要求,而且要满足公安系统信息安全的要求。易维护性:便于维护和管理,有利于故障检查和排除,使得维护的工作量和资金投入得到妥善的控制。开放性:利于硬、软件的兼容,便于系统的升级和扩充。可靠性:采用成熟、稳定的产品和技术,重点部位采用容错和备份措施,保证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经济性:不盲目追求产品档次,避免需求膨胀,在满足以上设计原则时优先选用性能价格比高的技术方案和产品。上述系统设计的原则将自始自终贯穿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系统设计标准规在本系统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中,我方将严格遵守下述文
17、件、国家与行业有关标准规等隐性要求(如有矛盾,以最新的文件为准),以此为尺度标准,建设好本项目系统工程。政府文件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指导性技术文件城市报警监控系统建设方案设计要素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指引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规省技防管理条例省技防系统工程检测收费标准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指引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总体设计方案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前端建设规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安全防工程技术规 (GB 50348-2004)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系统验收规则(
18、GA308-2001)视频安防系统技术要求 (GB/T367-2001)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50198-94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198-94)计算站场安全要求GB9361-1998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与验收规SJ/T30003-93邮电通信网光纤数据传输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暂行技术规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系统接地的形式与安全技术要求YD14050-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94 关于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的通告信部无1999363号系统功能图像监控功能本项目选用的前端监控摄像设备具备高清晰度,色彩明晰,低照度,昼夜彩色黑白自动
19、转换等功能,同时满足操控灵敏快捷等性能指标,可以对各监控区域实施24小时监控,不论在白天还是晚上或恶劣天气,均能在监控中心观察到前端现场的图像,并根据监控的需要,调整摄像机监控的角度和围,达到最佳的监控效果,满足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的要求。在监控室,通过监视器能显示所有接入监控点的图像信号。 在监控室,只要用鼠标或键盘就能实现对前端信号在监视器上进行显示切换,且如前端可控,还可通过鼠标或键盘来实现控制。在社区监控中心,能够用键盘远程调用显示敏感监控点的实时视频信号,并能通过键盘实现控制。在各监控中心、监控室,接入城市视频专网的监控电脑经过授权,可通过监控软件调用显示非敏感视频信号的实时图像,并能实
20、现对前端的控制。在各监控中心、监控室,接入城市视频专网的监控电脑经过授权,可通过监控软件调用显示非敏感视频信号的录像。在市公安局、各公安分局监控中心,社区监控室,接入金盾网的监控电脑经过授权,可通过监控软件调用显示敏感视频信号的实时图像,并能实现对前端的控制。图像存储和备份功能监控中心采用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对视频图像进行数字化转化,并通过硬盘对图像进行存储备份,同时对于重要的图像还可采用光盘刻录机刻录光盘进行存储。先进的DVR还具有网络接口功能,可通过光纤连接城市视频专网,通过权限设置实现远程图像的调看、远程录像资料的回放和备份、录像控制、云台控制。对录像进行数字化存储,根据治安需求,存储格
21、式为D1, 存储时间15天。录像保存达到25帧/路/秒。摄像机布点设计监控前端设备组成与功能前端摄像采集部分是视频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它布置在被监视场所的某一位置上,使其视角能覆盖整个被监视的各个部位。由匀速球机(包含彩色/黑白摄像机、室外全天候防护罩、全方位无级变速云台、解码器)、卡墙支架、传输设备(发射部分)、避雷器、接地等组成。功能与应用完成模拟视频监视信号的采集和传输。接受监控中心发出的云台、镜头等控制指令,控制现场镜头的光圈、焦距、变倍,云台的上、下、左、右运动和远端的电源、摄像机开关等;防雷设备对摄像机、光端机、电源等设备和控制信号、视频信号进行保护。前端点布
22、点位置前端点布点位置表如下:前端摄像系统设计重点前端监控点直接面对需要监控的对象,前端监控点的选择是否准确、设备性能好坏、设备的安全防护等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监控效果,因此,前端设备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重点之一,如何做好前端监控点的防雷保护,摄像机方向、球机周围是否有遮挡,集中箱的布点与安装等都是了前端系统的设计重点。黄埔区是雷区,防雷接地非常重要,具体方案将在后面描述。设备箱设计与安装设备箱基本参数1)设备箱应能放置光端机、光纤终端盒、供电设备与防雷接地装置等前端设备。2)箱体大小应根据光端机与其它配套设备的数量和尺寸来设计,应与杆体大小协调,应保证有充足的空间,方便设备安装和维护。3)箱体材料
23、应符合下列要求:用于箱体的金属材料,应具备抵抗腐蚀与电化学反应的能力。箱体宜采用优质冷轧钢板。箱体背板厚度应不小于1.2mm,其余面板厚度应不小于1.0mm。4)箱体表面应喷涂防锈油漆,颜色应采用浅灰色;箱门应喷写“治安监控”字样,字体统一,颜色应采用警用蓝色。5)箱体进线孔必须有胶套保护,以防止各种线缆被刮伤。6)设备箱应根据安装方式,提供相应的安装附件。设备箱环境适应性与机械性能措施1)温度适应性设备箱在经过高温和模拟太阳辐射试验后,不应出现以下缺陷:箱体的翘曲、损伤或损坏、永久变形。门、窗与孔口盖板等活动部件开关不灵活或闭锁不可靠。涂层、密封等部位的膨胀、开裂、脱落。安装件、紧固件的弯曲
24、、松动、移位或损坏。金属件的锈蚀或涂覆层脱落。其它缺陷。2)防盐雾腐蚀经盐雾试验后,金属机柜应无腐蚀现象。3)防水箱体应符合GB 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中的IPX5防水等级要求。箱体所有进出线口必须带防水锁扣。4)散热箱体底板应冲孔,孔应均匀分布,利于散热和排水;箱体左右两侧与中央上部宜开散热孔,可使用冲孔或百页式。5)防尘设备箱的防尘等级应符合GB 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中的IP4X防尘等级要求。6)防凝露当设备箱暴露在湿度围为5%100%的外部环境中时,设备箱部设备在运行前或运行后应避免凝露产生。当箱设备工作时,不应在设备上形成凝露或凝露滴落在设备上。7)防风设备箱在正常使
25、用状态下,应可承受60m/s的强风破坏。8)防雷设备箱应考虑防雷模块安装位置,且设备箱部应有接地的接线柱,方便对外壳的接地保护。9)设备箱的散热孔洞应加装不锈钢纱网,防止虫、鼠等龃齿类动物侵入。10)机械性能要求箱体在经过机械试验和防风试验后,不应出现下列缺陷:出现影响形状、配合和功能的变形或损坏,如铰链、锁具、插销等功能损坏。脱层、翘曲、戳穿、损坏和永久变形。门开、关不灵活,不可靠。密封部位的膨胀、开裂、脱落。安装件、紧固件的弯曲、松动、移位或损坏。门、盖板等活动部件转动不灵活、关(锁)不住、卡死。设备箱安全性措施1)一般要求箱体应避免在装配、安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身安全隐患,诸
26、如锋边、毛刺等。箱体的抗电压要求能达到GB 4942.2-19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中的IP34 等级要求。周围环境温度为55时,金属材料箱体表面不应超过75。箱体不允许使用无防松装置的螺纹连接作为结构和承载连接。2)接地保护要求箱体应设置接地排,接地排孔洞数能满足箱所有设备接地要求。接地连接点应有清晰的接地标识。3)锁具要求所有外门应使用锁具,抗破坏性能应符合GA/T 73-1994机械防盗锁中的B级要求。设备箱安装措施1)设备箱可在监控杆或挂墙安装。2)挂杆安装要求杆体(特别是利用原有灯杆时)承重性必须能支撑设备箱的重量。箱体应用膨胀螺栓或抱箍固定在杆上,安装牢固。设备箱在杆体上的进线开
27、孔位置应不低于3 米,以防止被盗与被破坏。3)挂墙安装要求应选择钢筋混凝土墙壁、墙厚大于或等于180mm 的实心粘土砖墙或者其他能承受50kg 的壁挂重量的墙壁。不宜选用砂土墙、石墙或空心粘土砖墙。安装设备箱的位置不应有腐蚀性、有毒性的烟尘和气体。设备箱应避免直射,以防止箱温度过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设备箱安装高度应不低于3m。设备箱安装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方式。摄像机配置与安装摄像机基本要求1)摄像机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摄像机制式:PAL 制。摄像机不能产生肉眼能觉察的色偏、色漂移、画面扭曲或滚动、干扰条纹等现象。2)摄像机可靠性要求摄像机应具有高可靠性、安全性。能满足用户24
28、小时不间断工作。3)摄像机配套附件的基本要求室外防护罩包括室外球形护罩、角装护罩、坡形护罩,室外护罩,要求满足全天候工作条件。支架:室外防护罩支架(包括挂墙安装的支架和顶棚安装的支架),其相应的承重应与摄像机与护罩匹配。摄像机选型1) 应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选用不同类型的摄像机。2)在室外固定监视、晚上摄像机周围环境灯光较好的情况下,宜选用固定普通摄像机。3)在强逆光环境(如室外直射与非直射场景或室对着大厅门、窗户等)下,宜选用宽动态摄像机。4)在晚上重要路口、街道低照度环境下,宜选用低照度摄像机。5)在室外大围、长距离监视的环境,宜选用高速智能球、一体化摄像机。6)根据摄像机监视距离与监视效果
29、要求,选配摄像机时应重点考虑镜头焦距,并且要考虑与镜头光通量与CCD 灵敏度的适配。7)对重点监控围,摄像机应做到无缝覆盖。通过摄像机接续配合,尽量减少盲区。摄像机安装1)在选定摄像机位置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监控杆的高度和横臂的长度以保证摄像机视野;2)摄像机的安装位置、摄像方向与照明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装的高度:室外离地不宜低于3.5m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损伤。镜头视场,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应避免逆光安装;3)根据工作环境应选配
30、相应的摄像机防护套。4)根据摄像机的安装位置与负载能力要求对摄像机支架进行选型,需要特殊定制的支架制作应符合相关支架的标准要求。5)在室外安装的摄像机应加防雷装置。6)在高压带电设备附近架设摄像机时,应根据带电设备的要求,确定安全距离。7)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m 左右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并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8)摄像机与其配套装置,如镜头、防护罩、支架等,安装应牢固,运转应灵活,应注意防破坏,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9)在电磁干扰环境下,摄像机安装应与地绝缘隔离。10)信号线和电源线应分别引入,外露部分用软管保护,且不能影响云台的转动。11)固定
31、摄像机在特定部位上的支承装置,可采用摄像机托架或云台,云台的安装应牢固,转动时无晃动。12)当一台摄像机需监视多个不同方向的场景时,应配置自动调焦装置和遥控电动云台,云台的转动角度围须满足监视需求。防雷设备和接地装置的设计与安装防雷接地基本要求1)雷电防护区的划分、雷电防护级别的区分,应按照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GB 50343-2004 第3、4 章的相关规定执行。2)室外安装前端设备(摄像机等),应安装在直击雷防护区(LPZOB)。3)凡安装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的前端设备,应在监控杆上安装避雷针。4)室外视频监控点的系统接地应按共用接地和均压等电位原理进行设计。5)室外的前
32、端监控系统,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在高山岩石的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m 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0。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宜采用换土法、降阻剂法或其它新技术、新材料降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浪涌保护器选型1)应根据不同应用场合选用按8/20 波形设计的相应标称放电电流的浪涌保护器。2)摄像机视频线为屏蔽线时,摄像机端不接地,雷电浪涌保护器应以视频线的屏蔽层作为等电位参考点,在电源线和视频线上安装二合一浪涌保护器,有云台控制线的安装三合一或多合一浪涌保护器,其标称放电电流应不小于5kA。3)摄像机视频线为非屏蔽线时,电源线、视频线和信号控制线的雷电浪涌保护器宜合装在一起,摄像机机壳与SPD 的接地汇
33、集端相连。SPD 的标称放电电流应不小于5kA。4)前端设备其与终端设备不在同一接地系统或在室外传输的信号线、电源线,其相应的接口应安装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5kA 的雷电浪涌保护器。5)解码器与摄像机分离且传输线未穿钢管屏蔽的应在解码器输入、输出端上安装相应的电涌防护器。6)置于户外的前端设备的供电线路、视音频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等应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线缆。接地体选型1)应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因素,选用合适的接地体材料,采取合理的防腐措施。2)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采用50mmx50mmx5mm 热镀锌角钢,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水平接地体宜采用40mmx4mm 热镀锌扁钢,地线引入线的截面不应小于
34、100mm2,如果采用扁钢其厚度不应小于4mm。3)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应不短于2.5m。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应为垂直接地体长度的两倍,当地方受限时可适当减小。4)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采取热镀锌、镀铜等防腐措施。地区属于偏酸的土壤,PH 值在4.56.5 之间。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防腐,镀锌厚度应不小于100m。5)地网使用年限应保证5 年以上,使用期限接地电阻应符合系统防雷接地要求。浪涌保护期安装措施1)置于户外的前端设备的供电线路、视音频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宜穿管埋地敷设,管应至少两端接地。2)为防止高电位反击设备,摄像机的信号线、控制线、电源线的输入、输出端口应分别安装适配的信号线浪涌保护
35、器、控制线浪涌保护器与电源线浪涌保护器。3)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SPD)的安装应符合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中第6.5.1 条的规定。4)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SPD)的安装应符合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中第6.5.3 条的规定。5)浪涌保护器连接线敷设应符合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中第5.4.1 条的规定。6)浪涌保护器应安装牢固,其位置与布线正确。接地体安装措施1)接地体的安装应与监控杆基础的施工一起考虑实施。2)接地体的安装应符合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中第6.2.1 条与第6.
36、2.2 条的规定。3)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与地线引入线之间的焊接与连接应符合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中第6.2.4 条与第6.2.5条的规定。4)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中第6.3 节的规定。5)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安装应符合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中第6.4 节的规定。前端设备供电设计配套供电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配套供电系统的设计应从全局着手,综合考虑电力负荷,负载能力,电力传输距离,设备电气特性。并结合前端现场以与后端监控中心的实际环境来进行设计。综合考虑,前端建议采用分布式供
37、电方式,条件较成熟的采用区域集中供电方式,并在前端进行转换变电。具体设计见下文。监控中心系统设计各村的社区监控中心负责对本项目围的整个视频监控系统运行情况的进行全面监控、用户管理、权限管理与运行维护等工作。监控中心设在各村的社区,前端视频信号包括敏感视频资源和非敏感视频资源,均在监控中心实现显示、存储和上传,监控中心操控设备对前端摄像机进行控制,同时通过网络交换机接入城市视频专网,实现视频信号的共享。在监控室,通过监视器能显示所有接入监控点的图像信号。在监控室,只用鼠标或键盘就能实现对所有信号在监视器的显示切换,可通过该鼠标或键盘来实现对前端监控设备的控制。监控中心系统结构本系统社区监控中心实
38、时视频显示以模拟视频信号为主、视频信号的存储回放则采用数字方式完成。视频信号资源进入监控中心后接入数字硬盘录像机(DVR)进行数字存储,并通过DVR接入到监视器上进行显示。在各监控中心、监控室,接入城市视频专网的监控电脑经过授权,可通过监控软件调用显示非敏感视频信号的实时图像,并能实现对前端的控制,并能完成对历史录像进行视频回放。各村社区监控室可通过光纤连接至社区监控中心实现互联互控,本项目不包括上传光纤建设。监控中心特点本项目监控系统具备以下特点:实用方便灵活:可灵活部署,灵活扩展,灵活升级,灵活应用。系统实用性:在建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需求调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功能完备,切合实际,能有
39、效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社会治安视频监控业务工作需求。易实施性: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尽量降低工程实施难度。易操作性:各监控中心的所有用户终端要提供清晰、简洁、友好的中文操作界面,操控简便、灵活,易学易用,便于管理和维护。信息安全可靠:采用源代码完全开放的Linux系统,可杜绝了程序后门;利用大容量数据库进行检索和存储数据,同时开放第三方认证接口;文件加密传输存储。具体包括,信息安全:要严格设置用户使用权限审批方式。各级用户只能调看本权限围的视频信息。传输安全:视频信息的传输要注意防止用户非法提取或篡改。存储安全:要注意重要数据的备份,基本信息在基层监控中心存储,重要信息要在上层监控中心进行备份。设备
40、安全:全市视频监控系统的设备必须满足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设备选型要选先进成熟的市场主流产品,要求安全可靠,保证系统不间断运行。对关键的设备、数据和接口应该采用冗余设计,要具有故障检测、系统恢复等功能。网络可靠性:传输网络的性能要满足视频监控的可靠性要求,保证视频图像质量、视频传输时延、网络故障修复时限达到规定的指标。设备可靠性:要求采用成熟、稳定和通用的技术和设备,关键部分应有备份、冗余措施,有较强的容错和系统恢复能力,能够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管理维护容易:易管理性: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管理性,对用户权限管理、网络管理、设备管理提出要求并给出实现方式。易维护性: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
41、断与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现故障时,应能得到与时、快速的维护、故障管理以与电路调度等。在中心平台集中管理设备和用户,同时系统能够动态感知设备状态,发现异常时能自动识别并报警;用户在中心就可以对位于不同地区的终端进行实时远程维护、对用户密码账号、操作权限在中心集中统一认证、机构组织管理、分类角色授权、并对操作数据完整记录,操作、维护简单易行。易于扩展:采用结构化设计,系统规模和功能易于扩充,系统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对网络带宽、接口数量、数据库容量都作一定的预留,并且可以通过设备在线升级、扩容等方式实现系统的扩展。监控中心主要配置 珠江四个村的社区监控室需配置DVR、机柜、监控器、光端机等。数字录像
42、机(DVR):实现本地数据存储、图像格式转换(从模拟转变成数字)、云台镜头控制、传感/报警;是局部末梢型监控中心的主要监控设备。先进的DVR还具有网络接口功能,通过专用光纤网络与其它监控转用中心连接,通过权限设置实现远程图像的调看、远程录像资料的回放和备份、录像控制、云台控制。监控器:用于监控图像的显示数字视频光端机:实现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长距离传送,将光纤和视频电缆的传输信号进行相互转换。监控中心功能本项目建设的四个监控中心主要有以下功能:画面显示:系统可实现全屏、四、九、十六等多画面实时监视,各状态下均可切换到全屏监视。在同时有大小画面的时候,点击或双击画面可灵活切换大、小屏幕显示状态设
43、备控制:可控制远端云台、镜头,并对其他可控外部设备进行操作控制。对云台上、下、左、右、和自动旋转;镜头的缩放、聚焦、光圈调整以与自动巡航。抓拍管理:管理员设定存储图片路径后,使用者可以抓拍实时图片、也可以抓拍回放图片,管理员可自行更改图片的存放路径。图像可作为线索证据,文档素材,打印等用途。查询、回放:多条件组合方式查询。如以现场监控摄像机名称、日期时间作为条件进行查询,从中选取需要的录像进行回放。对查询到的录像文件提供完整的回放功能,包括播放与暂停、显示录像时间、抓拍图像、画面全屏等功能。用户也可以拖动播放滑块,对视频进行手工的快速搜索。重要的录像资料可以另行分类保存。视频存储功能:在监控中
44、心完成对视频的存储,存储实现不少于15天,也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优化配置。导出查询录像:系统提供导出录像功能,把重要的录像文件,按录像类型、日期时间、摄像机编号、摄像机名称等条件导出来,转储(备份)到硬盘、光盘等储存介质,通过文件播放器回放。安全机制:对用户进行分级权限验证。不同级别用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以确保系统和信息的安全性。视频数据存储设计本项目所有监控视频中汇集到名村的社区监控中心,并进行本地的统一录像,采用DVR本地存储的方式。根据监控需要,录像采用数字硬盘录像D1的格式进行录像,录像资料的保存天数在15天。监控图像是否清晰,对日常管理与案发后录像回放和处理非常重要,本系统采用现今
45、先进的H.264压缩方式的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存储系统,图像清晰可靠。传输系统设计传输系统工程包括各监控点接入线路和上传模拟与数字图像线路的管线敷设、光缆架空敷设、光纤熔接、设备取电、光端机等建设容。本项目所有的传输线缆基本按照300米以采用视频电缆、300米以上采用光纤进行建设,并根据社区的环境特点,主要采用光缆传输,并且全部采取架空的方式走线。传输系统概述本项目工程的传输系统建设容主要包括下面容:前端监控点接入监控中心线路。本项目工程总共建设 珠江四个村社区共32个监控点,接入线路的建设包括管线敷设、光缆架空敷设、光纤熔接、设备取电、光端机等。前端接入系统设计在本项目中,前端的摄像点到社区有
46、一定的距离,根据电信丰富的视频监控建设经验,根据距离的远近和同轴电缆的特性,电信将前端摄像机接入社区监控室分为如下两种:直接接入社区监控室:距社区监控室最远距离在300米的,我们根据距离远近,并在充分确保没有强电干扰和其他不利影响的前提下,视频信号采用同轴电缆SYV75-5直接从摄像机接入社区监控室,控制信号统一采用RVVP4*1.0。由于强电干扰在项目建设完成之后仍有可能会出现,因此在不确定不会出现强电干扰的情况下,尽量不用电缆的传输方式。间接接入社区监控室:距社区监控室超过300米,采用光纤方式接入监控中心;考虑到该项目的特殊性,可以在监控点较集中的道路、区域安装集中箱,相邻半径在1003
47、00米的摄像枪通过同轴电缆汇聚到集中箱,汇集到多路视频光端机上,转换后通过光纤接入到社区监控室。同时对云台/电动变焦镜头的控制信号采用多芯信号电缆或超五类数据线(网络双绞线)进行远程传输接入。传输线路设计在本项目中,室外监控点所有摄像机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光纤或者视频电缆的方式进行接入。根据各监控点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接入每个智能快球的线路包括:视频同轴电缆、控制信号线和电源线,单模光纤接入时视频电缆和控制信号线接入同一芯光纤,光纤链路前后端分别安装光端发射机和接收机。所有前端监控摄像机均通过传输接入设备线路传输接入所属的村的社区监控室,并通过模拟与数字把视频信号共享至社区监控中心,安装端须经
48、过视频/控制信号电缆经光端发射机进行视频/控制信号的电/光转换远程传输,监控中心接入端经过光端接收机进行视频/控制信号的光/电转换接入(见下图)。前端信号接入电缆传输前端监控点到监控中心距离在300米时,并在充分确保没有强电干扰和其他不利影响的前提下,采用同轴电缆。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传输电缆的型号应根据传输距离的长短进行合理的选择。视频信号传输选用外导体径为9mm的同轴电缆,并采用聚乙烯外套的,如SYV75-5电缆。控制信号传输选用带护套多芯线; 电源线与视频信号、控制电缆分开敷设。各种电缆的敷设采取防潮、防腐蚀、防鼠和防破坏等措施。电缆传输时要进行防雷和防电磁辐射干扰处理。光缆传输对于前端监
49、控设备的接入,主要是指摄像头端光端机到监控室端光端机采用光纤方式接入。经现场查看,由于各村的监控点分布都比较散,集起来传输的可能性小,因此只能每个点都架空布放一条四芯光缆。供配电系统设计设计原则配套供电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配套供电系统的设计应从全局着手,综合考虑电力负荷,负载能力,电力传输距离,设备电气特性。并结合前端现场以与后端监控中心的实际环境来进行设计。配套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如下:实用性要求结合本系统的现场环境特点以与系统中各级设备的电气性能。作到实用,适用。稳定性要求供电系统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以确保监控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和设备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行。安全性要求供电
50、系统的各个环节均具备绝缘保护措施。经济性设计出合理的电力供应网络,尽可能的节约供电线路投入成本。可维护性所有电力线路的敷设,电源设备的端接,电源的分配均要考虑到维护方便,易于检修。确保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维护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检测到问题并与时修复。视频监控供电系统的特点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前端设备的一般特点:监控点数量多、分布广、站点环境差异大:为了达到应有的监控效果而不得不将大量监控点建在十字路口、广场、水道两侧甚至水道中等,从而不仅导致交流供电难度大,还导致雷击的机率升高、高温高湿致使设备运行稳定性与寿命降低、故障率升高等。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前端监控设备的上述一般特点导致供电保证和维护工
51、作不仅工作量加大,而且难度也加大,一些供电故障和事件处理对维护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前端设备供电前端摄像机要求的供电电源一般有三种:直流12、直流24或交流220,监控系统的供电通用方式有四种:集中式供电方式,分布式供电(单点)、电源远供和PoE供电。前端供电由于受到现场条件的限制,取电设计难度较大,对此,可以灵活采取多种方案。集中式供电方案设备的电源都由控制室或多个前端设备形成一个中心汇接局集中供给。系统的电源由中心UPS统一输出,经开关电源配电柜屏引出专用回路。考虑系统相当多一部分为一体机快球,根据工程经验,快球在控制转动和变焦时对电流的要求会瞬间增大(普通摄像机无此问题),若采用
52、低电压供电方式会存在快球控制反应停滞问题. 根据系统对供电的要求,本系统采用在线式集中UPS 220V供电方式, 以解决过远距离的电流衰减和快球运动时对电流要求瞬间过高的问题,UPS供电采用在线交互式结构。由于UPS的逆变器和输出总是处于接通状态,对电源有滤波与稳压、调压作用,具有高效、可靠与优越的电源保护功能等优点。分布式供电(单点)摄像机等前端设备在安装位置附近取电源。建议各建设单位协调供电所、交通、公路、环保、城管等相关部门,根据各个监控点的实际情况,就近从相关部门的市政供电、路灯用电、交通供电、环保供电等线路中,提供各监控点的电源。电源远供利用电信运营商接入网或局端机房现有的48V电源
53、(二次电源或后备电源)作为输入,经过远供系统的局端模块进行DC/DC变换和电源隔离,将输出的直流电源加载到双绞线上,利用电信运营商的线路资源,将直流电源进行传递给远端的室外摄像机。远端模块具有UPS功能,即远端模块有市电220v交流输入接口,在市电正常时,远端模块可以将市电直接送入监控点:市电不正常时,远端模块自动切换直流电压对摄像机供电。远供电源的安全性:采用专业的通讯电源模块化设计,局端设备输出直流电压正、负极对地采用悬浮设计,避免人体意外碰触时对地触电发生。远端模块可选AC/DC功能,主用UPS功能时,远供直流高压关闭,通讯线路上微安级的检测电流;具有交流供电切换为直流供电时的智能自启动
54、功能。输出空载时,局端电源设备停机保护并发出告警指示,防止安装和维护中带电误操作而引发的意外触电情况。线路短路时,局端电源设备自动侦测并提供停机与告警,与时发现线路故障避免事故隐患。限流功能:供电线路单根电流超过350mA局端电源可以自动侦测并停机,告警。与时发现线路故障避免事故隐患。线路开路时,局端电源设备可以自动侦测并提供停机与告警。供电线路发生单根开路时,也可以停机与告警。局端电源设备可以侦测强电入侵信号并关机保护,避免设备损坏。远供电源示意图PoE供电许多网络视频产品均支持PoE(以太网供电)功能,在专用PoE交换机的配合下,即使在无法提供电源的特殊情况下,用户依然可以利用以太网线将电
55、流输送到IP摄像机,灵活方便的实施监控方案,有效保护了中小企业用户的投资。支持长距离的以太网供电 随着监控前端设备(摄像头、高速球、周界报警器等)的设计耗电量越来越低,以太网供电(PoE)成为其供电方式的首选。普通以太网只能支持100米围设备供电,这大大限制了该技术的使用。以视频监控为例,有了LRE长距离以太网芯片,对1000米以外的网络摄像机通过网络供电成为可能,这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进一步集成化,为施工布线与设备选址带来极大的方便。如果在供电端使用不间断电源(UPS),还可以缩短停机时间、简化维护作业。“PoE+LRE”成为在复杂、恶劣环境下视频监控方案的首选。值得注意的是,从设备成本的角度
56、讲,使用“PoE+LRE”的网络高速球,与常规的使用“摄像机+云台+电源控制盒”的成本是不相上下的。供电方案比较供电方案主要优点缺点适用围集中式供电集中管理、维护,高效、可靠成本高、建网速度慢较集中的市区主要路段、出入口等监控点分布式供电成本低安全性、可靠性相对较低,协调工作量大较分散的监控点通信电缆远供安全可靠,建网速度快损耗量较大,较难提供瞬间过高电流无法就近取电或集中供电条件不成熟的普通摄像机PoE成本低传输距离短离监控中心较近的监控点综合考虑,同时结合实际查勘情况,前端建议采用分布式供电方式,即就近取电,并在前端进行转换变电。监控中心供电 机房区供电分成二部分,其中一部分供市电负荷:空
57、调机、抽风机、市电插座,照明系统供电,第二部分供一套UPS,做独立运行,分别供给服务器、交换机与其它网络设备负荷用电,同时还为应急照明灯具供电。UPS带有备用蓄电池组,市电断电时继续给UPS逆变器供电,保证设备用电,市电与蓄电池组供电之间切换时间为零秒。 本项目监控中心,由于监控设备比较少,只有1台DVR与1台监视器。综合考虑成本,没有必在用UPS供电。可直接用市电即可。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本项目的防雷接地系统符合用户的以下要求:防雷与接地设备均为国外知名品牌。前端监控点既需防止雷电过电压对设备的侵害,同时要防止直击雷。防雷和接地方案对前端沿杆引上摄像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应穿管屏蔽,同时在设备前的每
58、条线路上加装合适的避雷器,如电源线、视频线、信号线和云台控制线。根据前端设备所在地域的不同,分为重点和一般防雷区域。其中,重点防雷区域达到以下要求:电涌防护器的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10KA;电涌防护器的接地连接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10mm2。;安防系统所有设备均应在避雷针保护区域。一般防雷区域达到以下要求:电涌防护器的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5KA;电涌防护器的接地连接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8mm2;安防系统所有设备均应在避雷针保护区域。系统前端的接地需要采用一点接地方式,接地母线采用铜质线,接地线不得形成封闭回路,不得与强电的电网零线短接或混接;前端设备防雷接地网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要小于10欧
59、姆。雷击风险分析据研究汇总,雷击破坏途径主要有一下三方面:直击雷:直击雷的电流峰值可达200KA,无论是在泄放时的路径还是下地时的高电位,都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处在城市中的交通干线上的监控支撑杆是其附近雷击的接闪点。如果没有避雷针保护,这势必大大增加了它遭受雷击的概率。雷电直接击在露天的摄像机上造成设备损坏;雷电直接击在架空线缆上造成线缆熔断。雷电波侵入:电视监控系统的电源线、信号传输或进入监控室的金属管线遭到雷击或雷电感应时,雷电波沿这些金属导线侵入设备,造成电位差使设备损坏。雷电感应:当雷击中避雷针时,在引下线周围会产生很强的瞬变电磁场。处在电磁场中的监控设备和传输线路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
60、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当有带电的雷云出现时,在雷云下的建筑物和传输线路上都会感应出与雷云相反的电荷。这种感应电荷在电压架空线路上可达100KV,信号线路上可4060KV。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研究表明:静电感应方式引起的浪涌数倍于电磁感应引起的浪涌。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称为感应雷,又叫二次雷击。它对设备的损害没有直击雷来的猛然,但它要比直击雷发生的概率大得多,按有关部门的统计感应雷造成的雷击事故约占雷击事故总和的80。根据以上现状分析,立杆摄像枪系统容易遭受直击雷和感应雷雷的干扰;监控机房容易遭受感应雷的干扰。电信认为社会治安监控防雷系统存在以下雷害隐患:监控机房电源线和控制线路输出若无防雷保护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玩竞技桌与座椅出租考核试卷
- 游戏美术风格与视觉传达考核试卷
- 砖瓦制造机械的能效优化考核试卷
- 砼结构构件的预制与现浇结合技术考核试卷
- 窗帘行业法律法规与标准考核试卷
- 温州大学《美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辽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学期3月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第一中学2025届全国新高三下学期开学大联考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鞍山市第二十六中学2025年初三模拟检测试题(一)物理试题含解析
-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Hadoop+spark大数据分析技术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食堂改造与装修设计方案
- 关于公司企业进行人员总量控制的实施方案
- 物流运输托运单模板
-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地二十五项反措
- 油田结垢机理及防治技术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 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方案
- 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范本)
- 抗滑桩设计计算(验算)Word版
- DCP决策评审要素
-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贸易增加值核算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