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12月25日发布2022年1月1日实施预案编号:LWJT-YA-01预案版本号:2022版SDLWJT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修订小组审核:批准:SDLWJT有限公司发布书为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提高SDLWJT有限公司人员对突发 性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能够迅速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防止事故 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 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编制导则(GB/T2963
2、9-2020)等法律、法规及指导性文件的有关规定,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修订了SDLWJT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预案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附件等内容。SDLWJT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已通过内部评审且已经过 桌面推演检验准以颁布。希望各岗位人员要认真学习,并认真贯彻落实执 行。批准人:发布日期:2021年12月25日2021年11月21日sdlijtOHOLW字2021) 9号关于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修订小组的通知为进一步贯彻执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708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第88号令,应急管理部令 (2019)第2号修订
3、)、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山东省人民政 府令第341号),为加强我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生产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修订小组。修订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如下:一、修订小组人员组成组长:YYC副组长:FYL成 员:HGW、LY、LYJ、WX、FCZ、CRR二、修订小组职责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我公司的安全生产技术资料,分析我 公司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后果 及衍生事故,并对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依据我 公司已有的应急能力,结合我公司的风险因素和周边环境情况,配备相应 的应急队伍和救援物资等应急保障设施。依据我公司风险评估及应急能力
4、 评估结果,修订SDLWJT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SDLWJT有限公司3.4 响应启动17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2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11概述12资料收集13风险评估14应急资源调查15应急预案编制26桌面推演27应急预案评审28批准实施2 HYPERLINK l bookmark35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综合应急预案41 总则41.1编制依据41.3适用范围61.4响应分级61.5应急工作原则71.6 实施主体8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82.1应急组织机构组成82.2 职责
5、93 应急响应123.1信息报告123.2信息处置与研判133.3预警15应急处置203.6应急支援213.7 响应终止214后期处置214. 1 污染物处理214.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214.3生产秩序恢复224.4善后赔偿224.5事故调查22应急救援评估225应急保障225.1通信与信息保障225.2应急队伍保障235.3物资装备保障235.4其他应急保障23 HYPERLINK l bookmark175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章专项应急预案25、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51. 1适用范围251.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53响应启动251.4处置措施271.5应急保障32
6、二、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32.1适用范围33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32.3响应启动332.4处置措施352.5应急保障36三、天然气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73.1适用范围373.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73响应启动373.4处置措施393.5应急保障42四、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34.1适用范围434.2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433响应启动434. 4 应急处置措施455应急保障48五、有限空间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95.1适用范围495.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93响应启动495.4应急处置措施515. 5应急保障54 HYPERLINK l bookmark368 o Current Doc
7、ument 第四章现场处置方案551触电伤害现场处置方案552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73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04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25起重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46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67中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8 HYPERLINK l bookmark371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五章附件、附图70附件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70附件2风险评估的结果74附件3预案体系与衔接75附件4应急物资装备清单76附件5应急通讯联系方式77附件6信息接收、处理、上报格式化文本78附件7应急器材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83附件8现场救护人工呼吸的方法84附件9关键的路线、标识
8、和图纸85附件10有关协议或者备忘录90附件11功能组及事故应急处置卡92附件12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106附件13应急资源调查报告128SDLWJT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一章应急预案编制程序1概述为加强SDLWJT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充分发挥公司指 挥、协调作用,确保应急预案快速启动、高效运行,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 最大限度的预控和减少突发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障员工的健康 与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确保生产安全。根据公司安全生产实际, 特编制本预案。SDLWJT有限公司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资料 收集、风险辨识评估、应急资源调查、应急预
9、案编制、桌面推演、应急预 案论证评估、评审和批准实施8个步骤。2资料收集公司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相关资料,包括:a)适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技术标准及 规范性文件;b)周边地质、地形、环境情况及气象、水文、交通资料;c)现场功能区划分、建(构)筑物平面布置及安全距离资料;d)企业工艺流程、工艺参数、作业条件、设备装置及风险评估资料;e)本企业历史事故与隐患、国内外同行业事故资料;f)YT县应急管理局、WL镇及周边企业、单位应急预案。3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辨识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可能发生 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别;分析各种事故类别发生的可能
10、性、危害后果和影响 范围;评估确定相应事故类别的风险等级。4应急资源调查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本公司应急队伍、装备、 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辨识、评估结果, 进一步完善应急保障措施。公司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本单位以及周边单位和 政府部门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包括:a)本单位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b)针对生产过程及存在的风险可采取的监测、监控、报警手段;C)上级单位、当地政府及周边企业可提供的应急资源;d)可协调使用的医疗、消防、专业抢险救援机构及其他社会化应急救 援力量。5应急预案编制依据事故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结果
11、,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 生产规模及处置特点,合理确立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结合组织管理体系 及部门业务职能划分,科学设定本单位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依据事 故可能的危害程度和区域范围,结合应急处置权限及能力,清晰界定本单 位的响应分级标准,制定相应层级的应急处置措施;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 确定事故信息报告、响应分级与启动、指挥权移交、警戒疏散方面的内容, 落实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6桌面推演按照应急预案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应急响应程序,结合有关经验教训, 相关部门及其人员可采取桌面演练的形式,模拟生产安全事故应对过程, 逐步分析讨论并形成记录,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完善应急预
12、 案。7应急预案评审本公司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公司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组织论证评估。 应急预案论证评估通过推演的方式开展,参加应急预案论证评估的人员包 括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专家。8批准实施应急预案论证合格后,由本公司主要负责人YYC签发实施。SDLWJT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局令第21号) 第一章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依据主要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八十八号,2021年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 十九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 2018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
13、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 四号,2018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 号,2013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八一号,2021年修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708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令第88号,根据应急管理部2号令修订)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急管理部6号令)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SDLWJT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
14、故应急预案 关于贯彻实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鲁安监函字(2009) 113号)关于印发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 124号)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41号)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 令第311号)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342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17年1月18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JN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办法(市人民政府第64号令)关于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工
15、作的通知(鲁安办发(2021) 9号)相关标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GB/T13861-200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AQ/T9007-20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018年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GB/38315-201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33942-201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
16、范(GB50140-2005)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18)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440-2008)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提出的其它要求。1.3适用范围现适用于SDLWJT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 救援工作,主要针对火灾、容器爆炸、粉尘爆炸、有限空间作业、触电、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车辆伤害、起重伤害、灼烫等突发性生 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如果遇到超出公司处置能力的事故或险情, 在启动本预案的同时,应及时上报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待政府应急管理部 门组织的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前,本公司暂按本预 案的方案进行人员施
17、救和事故抢险;待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应急领导小 组和应急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现场应急指挥权上移,由政府应急管 理部门组织的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指挥,按照现场指挥部确定的应急 方案进行应急救援。1.4响应分级按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将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三级:响应分级事故等级处置方式响应条件I级应急 响应严重事故(社会级)要启动综合应急 预案,并通知外 部相关部门。必 要时,由上级部 门决定启动相关 预案。整个公司发生的较大及以上人身、设备事故和环境 污染事故、火灾事故、触电事故,造成1人及以上人员 死亡等;或者5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出本公司处 置能力和权限,
18、影响可能波及公司周边企事业单位、社 区和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活动的状态。事故态势不可控制,应及时向政府部门及应急救援 中心等社会力量及时求助增援。II级应急响应一般事故 (企业级)启动综合应急预 案或专项应急预 案,由应急救援 小组组长统一指 挥,进行处置未造成人员死亡,造成1人及以上人员受伤,设备 设施严重损害,或者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 损失。事故超出部门、车间的控制能力,处于本公司处 置能力可控范围内,未波及公司周边正常生产、生活活 动的状态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作业人员造成严重威胁,需要 调动全公司的资源进行控制。响应分级事故等级处置方式响应条件III级应急 响应小型事故 (现场级
19、)启动现场处置方 案,由现场领导 统一指挥,进行 处置(1)在事故发生的初期,事故尚处于部门、车间可控状 态,或者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影响未波及公司内 其他单位。(2)对班组的生产安全和作业人员造成严重威胁,需要 调动全班组的资源进行控制。1.5应急工作原则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好事 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应急救援的物资储备、队伍培训、 预案演练等工作,遇到事故能及时投入到抢险救援的行动中,进行高效的 应急救援工作。2)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优先、防止和控 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能
20、力 及自我保护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企业的应急救 援力量抢险救援。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建立健全事 件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公司要充分依靠当地公安、消防、交通、医疗等 救援力量,认真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公司统一领导、 分级响应、快速反应、联动协调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单位之 间的沟通协调,提高各单位、各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充分发挥各单位义 务消防队的作用,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 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5)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技术,
21、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 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 力,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加 强对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技能培训,经常或定期进行演习,做好对职工的 安全宣传和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自我防范、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事故的 能力。6)资源共享,责权一致。各单位、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各类事故的信息 交流机制,整合现有内部网络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共享、科学有效的防范 体系。妥善处理应急措施与常规管理的关系,合理把握应急措施的运用范 围和实施力度;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 落实、常备不懈的保障体系,避免重复购置和浪费
22、,使应急工作规范化、 制度化,各单位、各部门及有关人员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及本预案的规定行 使权力,履行职责,严禁在应急工作中渎职失职、推诿扯皮。6实施主体对已经或者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自救;待政府 相应的应急管理部门到达后,按照政府的预案进行施救。对已经或者可能发生的一般事故或小型事故,立即启动本预案,由应急领 导小组按本预案的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救援。7应急程序事故预防一应急准备一应急疏散一应急救援一应急抢险一应急恢复一事故 调查与处理一事故再教育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1应急组织机构组成公司应急体系见下图:图2-1应急组织体系图2.2职责为确保事故状态下的统一指挥,快速响应与协
23、调联动,公司成立应急 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是公司应急响应和应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对 公司事故灾害应急及抢险救灾负有全面领导责任,应督促、领导全公司共 同搞好事故灾害应急工作;负责审定公司预防事故灾害,抗灾工作计划及 应急对策并负责督促落实、检查;对在抗灾抢险工作中有重大贡献的人员 提出奖励方案,对酿成重大事故或导致事态扩大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发生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时,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和处理公司抢险抗灾 应急工作;负责领导公司事故灾害应急准备和灾后的恢复生产及善后处理 工作并负责决定和实施应急状态下的起始、实施、组织和解除。应急领导 小组的组成如下:总指挥:YYC (总经理)副总指挥
24、:FYL当总指挥外出或因故不能当场时,由副总指挥代行指挥职责。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和6个应急响应组,应急办公室设在综合办 公室。应急办公室主任由副总指挥担任。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救护组、治安警戒组、事故抢险组、通讯联络组、 后勤保障组、技术专家组。2. 1应急总指挥(YYC):1)分析应急事件的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应急事件类型、级别、潜 在后果、现有资源确定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行动类型、级别;2)指挥、协调应急行动;3)与企业外应急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4)直接监督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5)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6)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25、7)应急反应行动类型、级别的启动;8)应急评估、确定提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9)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10)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2.2.2应急副总指挥:(FYL):1)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工作;2)向应急总指挥提出减缓应急事件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3)保持与事故现场总指挥的直接联络;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应急操作;5)组织公司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厂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辨识、评估;6)定期检查各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7)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做好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应急事件应急
26、处理中资源共享、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2.2.3应急办公室(FYL兼任)1)负责组织公司各类应急预案制定和修订工作;2)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应急办公室的日常知识和安排;3)负责公司日常的值班,处理往来电话等并做好相关记录,向应急领 导小组报告;4)接警、记录并及时准确地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情况;5)根据要求通知相关人员集中;6)根据应急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网络系统;7)在应急情况下保持正常值班,区分应急信息和正常信息,做好应急 信息传递工作;8)在应急过程中:根据报警判断态势发展,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提出进入应 急管理状态的建议;传达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指令;在发生事故时
27、,与政府应急机构、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联络;按照 应急管理小组领导的授权和法规要求,向政府主管部门作初次报告;应急处理过程中建立各小组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根据事件进展, 及时召集应急人员联席会议,沟通传达相关信息。2. 4技术专家组:对事故抢险救灾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对事故现场提出控制灾害损 失的有效方案;负责协调事故现场设备、设施技术鉴定工作;负责配合调 查组调取有关技术资料和技术方面的认定工作;参与事故调查,并对事故 发生的技术方面原因出具技术报告。2. 2. 5现场救护组:现场救护组负责事故状态下对事故现场伤员抢救和搜寻工作,对伤员 进行现场救护、包扎、止血、人工呼吸等急救,将重症伤员
28、向医院转送, 医护人员到达后协助医护人员工作。2. 6事故抢险组:事故抢险组负责进行现场设备、设施状态确认,按照应急预案和公司 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进行现场处理和抢险,避免事态扩大,尽量减小损失。2. 2. 7治安警戒组:治安警戒组负责根据分析数据及事态的实际情况,组织事发地人员安 全撤离,防止与应急救援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障道路的畅通,维持现场 秩序。2. 2. 8通讯联络组:通讯联络组负责提供抢险人员交通便利;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通 信器材,提供通讯支持,并根据授权对外进行信息披露;负责应急知识的 宣传;2. 2. 9后勤保障组:后勤保障组负责落实应急所需资金、提供抢险人员的食品、饮水等物
29、 资保障;分析财务风险和应对策略,确定突发事件时候在公司保险范围内, 对于保险范围内的事件在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递交出险通知书,处理有关 人身及财产保险和理赔等后续事务。3应急响应3.1信息报告1)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设立值班室,保证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24小 时应急电话:05*-6*o2)突发安全事故时,事故发现人员立即报告应急值班人员,应急值班 人员接警后,立即将警情报告应急救援副总指挥、总指挥。3)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类别、地点和相关设施;事 故情况简单描述;遇险人员人数;现场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4)应急救援副总指挥、总指挥事故报告后,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时, 立即发出启动本预
30、案的指令;应急值班人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 即向各救援小组成员下达赶赴现场指令。5)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指令的各救援小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抢 救排险。6)根据事故类别及时向事故发生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7)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 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WL镇应急办公室、YT县应急管 理局。8)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YT县应急管理局或JN 市应急管理局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出现新情况 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 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9)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事故
31、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b事故的简要经过;c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d已经采取的措施;e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3.2信息处置与研判1、I级应急响应I级应急响应(整个公司发生的较大及以上人身、设备事故和环境污染 事故、火灾事故、粉尘爆炸似事故、触电事故,造成1人及以上人员死亡 等,或者5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出本公司处置能力和权限,影响可 能波及公司周边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活动的状态。事 故态势不可控制,应及时向政府部门及应急救援中心等社会力量及时求助 增援)。1)值班人员(或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现场状况, 提出救援
32、意见,请求公安、消防、医院等单位救援并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 报告。公司应急办公室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履行职责。2)现场人员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3)通知周边单位、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4)组织人员进行警戒,非救援人员不得进入危险区域。清点现场人员 人数,抢救伤员,搜寻失踪人员。5)按公司应急组织的指令开展救援工作。2、II级应急响应II级应急响应(未造成人员死亡,造成1人及以上人员受伤,设备设施 严重损害,或者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事故超出部门、 车间的控制能力,处于本公司处置能力可控范围内,未波及公司周边正常 生产、生活活动的状态。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作业人员造成严重威胁,需 要调
33、动全公司的资源进行控制)。1)值班人员(或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现场状况, 提出救援意见。公司应急办公室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履行职责。2)现场人员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3)通知事故单位周边区域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4)组织人员进行警戒,非救援人员不得进入危险区域。5)清点现场人员人数,抢救伤员,搜寻失踪人员。6)根据实际情况,按应急指挥的指令开展救援工作。3、III级应急响应III级应急响应(在事故发生的初期,事故尚处于部门、车间可控状态,或 者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影响未波及公司内其他单位。对班组的生产 安全和作业人员造成严重威胁,需要调动全班组的资源进行控制)。1)值班人员
34、(或现场人员)应立即向部门、车间领导报告现场状况,提 出救援意见。部门、车间领导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履行职责。2)现场人员应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3)组织人员进行警戒,非救援人员不得进入危险区域。4)清点现场人员人数,抢救伤员,搜寻失踪人员。5)根据实际情况,按应急指挥的指令开展救援工作。4、注意事项1)若未达到响应启动条件,应急领导小组可作出预警启动的决策,做好 响应准备,实时跟踪事态发展。2)响应启动后,应注意跟踪事态发展,科学分析处置需求,及时调整响 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过度响应。3.3预警公司应从制度建立、技术实现、业务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各项作业活 动的安全预防和预警机制。加强对安全防
35、护工作和日常生产安全教育和应 急处置准备工作的监督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3.3.1预警启动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公司预警信息的发布,由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并实施。应急领导小组接 到报警后,应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汇报(总指挥电话不通时,依次向副指挥、 成员汇报),若具备预警条件时,应急领导小组应下达应急预警指令,按 照应急领导小组的要求,向公司有关单位发出预警信号。预警信息发布方式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用固话、手 机、广播、书面文件、微信群等方式向有关单位发出预警信号。预警信息发布内容应急领导小组发布预警信息时,预警信息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主要方面: 险情的基本情况,包括险
36、情地点、发生时间、险情原因、险情后果及可 能影响的范围;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明确预警级别和可能 调整预警级别的说明;解除预警的说明。3.3.2响应准备队伍准备。各应急救援队伍在识别出的危险地域或潜在紧急状态发生 后,通讯联络组迅速通知公司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集结,随时做好应急响 应准备。物资、装备、后勤准备。后勤保障组按照应急物资和装备使用条件迅 速准备应急物资的运输,并做好一切后勤事务、工具材料及抢救物资的供 应。通信准备。通讯联络组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加强事态发展情况 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3.3.3预警解除预警解除的条件当现场险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预警解除条件:(1)
37、险情己经得到有效的控制,己不构成事故发生条件。(2)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已无发生事故的征兆和迹象。预警解除的要求预警解除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预警解除前,应通过应急技术组安全评估,确保解除条件可靠;(2)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及时消除预警信息,恢复正常的安全生产管理;(3)预警解除时,需要通过可靠解除渠道,避免谣言的传播和干扰。预警解除责任人预警的解除按照“谁发布、谁解除”的原则执行。预警解除的责任人,执行以下规定:(1)对严重事故险情的预警,由相应的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决定并宣布 解除。(2)对一般事故险情的预警,由公司应急总指挥决定,由应急领导小 组发布。3.4响应启动341响应级别确定按
38、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原则上分为现场级(III 级)黄色、企业级(II级)橙色、社会级(I级)红色,因此有III级响应 级别。1、现场级(III级)事故响应适应与较小事故或单一事故。如:机械伤害、触电、小面积火灾等, 公司能及时处理。2、企业级(II级)事故响应标准适应与威胁性程度很高,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 失,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事故。如:小面积火灾控制不当,引起大面积 火灾时,此类事故依靠公司自己的力量可以解决,但是当事故范围扩大时 应及时向外部力量求援。3、社会级(I级)事故响应标准适应与威胁性程度很严重,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群死群伤和财产损特 别严重,
39、对社会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事故。如:公司发生大范围火灾等。 此类事故依靠公司自己的力量无法应对,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援。3.4.2响应程序应急响应的程序为应急会议召开、信息上报、资源协调、信息公开、 后勤及财力保障工作等。具体如下:1)应急会议召开。在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事故基本 情况,及时发出事故警报或信号。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警后立即召开应急 会议,视情况及时启动相应预案,商讨应急处置措施。2)信息上报。负责人于1小时内报告WL镇应急办公室、YT县应急管 理局。I级响应,由负责人上报地方政府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启动应急 预案;II级响应,由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3)资源协调。在应
40、急预案启动后,后勤保障组要及时调配救援所需的 应急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为应急救援提供物质保障。4)信息公开企业一般事故不需要进行信息发布,涉及需要进行信息发布时,应由 上级主管部门指定信息发布部门及人员,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 自发布、散布有关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公开的信息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 及时准确。信息公开内容: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事故的损失和人员伤 亡情况;事故的影响等。5)后勤及财力保障应急预案响应后,应急领导小组要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险救援组和 救援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并保障应急救援所需资金及时到位。图3-1 SDLWJT有限公司
41、应急响应流程图3.5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现场处置人员不能有效控制事故状态发展,公司应立即 启动本预案,通知有关人员到位,进行事故救援: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启动III级响应,及时进行应急处置并向应 急领导小组报告。现场处置过程中首先要做好人员的疏散工作,防止事故扩大,若有人 员被困要做好人员的搜救工作。现场做好警戒工作,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 险区域。若有人员受伤或停止呼气要做好伤口包扎和心脏复苏工作。在进 行事故救援时要佩戴好劳保用品,避免盲目施救。若事故扩大要及时向有 关部门报告获取技术支持。同时要做好现场检测、工程抢险和情况跟踪等 工作,同时要避免造成环境污染。1)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派人赶往
42、事故现场,了解事故现场情况,调动必 要资源开展救援行动。各突发事故发生后,由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工 作的指挥与协调,通知有关单位、部门及应急抢救队伍赶赴事故现场进行 事故抢险救护工作;召集、调动抢救力量,公司员工接到现场应急指挥部指令后,立即 响应,派遣事故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等迅速到达指定位置聚集,并听从现 场总指挥的安排;应急领导小组按本预案确立的基本原则、响应程序,迅速组织应急 救援力量进行应急抢救,并且要与参加应急行动的各岗位人员保持通信畅 通;当现场现有应急力量和资源不能满足应急行动要求时,及时向上级 主管单位报告请求支援;事故发生时,必须保护现场,对危险地区周边进行警
43、戒封闭,按本 预案营救、急救伤员和保护财产。如若发生特殊险情时,应急领导小组在 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医疗卫生救助事故发生时,先拨打120并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 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工作。2)事故发生后,按照各类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置。3.6应急支援当事故态势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急领导小组应迅速报 告相关应急管理部门局,按程序请求支持。3.7响应终止当事故现场得以控制,人员救援终结,排除安全、环境等次生、衍生 事故隐患后,生产系统已处于恢复生产阶段时,由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 急救援工作结束,并根据事故级别来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或周边企业及
44、相 关人员。应急终结后,现场指挥部根据对现场应急工作和效果进行评估、 总结,连同对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保障工作提出的改进建议,整理成书 面材料,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事故和应急救援过程情况。4后期处置4.1污染物处理事故抢救抢险结束后,由应急办公室牵头,事故部门和应急抢险队伍对 现场进行清洗、消毒,对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置。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向全单位通报 事故情况。单位员工要以稳定生产经营为目标,不信谣、不传谣。综合办 公室要充分利用板报、会议等形式,正确引导舆论,消除事故带来的消极 影响。同时综合办公室要密切关注媒体及网络、及时将社会舆论情况向
45、单 位汇报。3生产秩序恢复事故抢救结束后,经事故调查组同意,进入生产秩序恢复阶段。生产科 要制定生产开工计划,以确保恢复生产时的安全。4.4善后赔偿生产安全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 抚恤、补助或补偿;紧急调集有关单位的物资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及时调 拨救助资金和物资进行补充;随后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疫病防治和 环境污染消除工作,并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 工作。4.5事故调查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事故进行调查,对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 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找出有待改进的地方,拿 出调查评估报告,向有关部门报告。根据发生
46、事故的严重程度。一般事故 按单位事故处理制度由应急办公室牵头组成事故调查组。如政府派出调查 组,则单位各部门负责配合政府调查组的工作。4. 6应急救援评估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总结等文件,组织相 关部门对抢险过程、救援能力、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组织人员对预案进行修订。5应急保障5.1通信与信息保障为保障信息畅通,涉及本预案人员采用手机等多种渠道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应急指挥人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确保能够及时沟通信息。 具体见附件。5.2应急队伍保障公司各职工有义务、有责任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工作和配合工作, 根据预案的要求,切实做好应对生产安全事
47、故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 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公司员工 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应急指挥部下设6个专业应急小组,人员由公司各部门领导、员工 组成,进行应急基本技能的培训,保证在应急状态下的应急行动需求。队 伍集结后需向应急领导小组通报人数实际到位情况。为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与所在地附近的消防单位、医院等保持联系 畅通,寻求必要的外部事故应急救援力量的支持。5.3物资装备保障为保证应急工作及时有效,公司配备了各种装备器材并建立了台账, 安排专人每月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及时更新,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本着“随用随补”的原则,保证各类
48、应急物资处于良好、可靠备用状态。 应急物资和装备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运输及使用条件见附件。5.4其他应急保障5.4.1经费保障公司财务部按照法规标准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 于各公司监控设备定期检测、应急救援物资采购、完善和改进企业应急救 援体系建设、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救援演练等。公司负责人及财务部门应 确保应急费用专款专用O5.4.2交通运输保障在应急响应时,利用公司内的机动车辆资源,提供交通支持,保证及 时调运有关应急救援人员、装备和物资。5.4.3治安保障公司负责保卫的部门负责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要 物资和设备的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必要
49、时,请求上级公 安部门支援。5.4.4技术保障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人才资源和技术设备设施资源,提供在应急状态 下的技术支持。5.4.5医疗保障公司配有常用医用药箱,可以对伤员进行基本紧急处理。伤员救治与 转送实行就近的原则,公司附近有WL镇卫生院,可以作为本企业医疗救援 依托。一般伤害现场紧急处理,依据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医 疗救护相关内容。5.4.6后勤保障综合办公室能够及时快速地组织应急救援物资和其它有关资源送达指 定的事故现场,并随时准备对事故现场进行其它增援。第三章专项应急预案一、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般等级的火灾事故后所采取 的
50、应急处置措施。电气等设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火灾事故引起的人员伤 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本预案是针对火灾事故的应急响应而制定,是在综合应急预案基础上 充分考虑了火灾事故易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损失的危险,从而对火灾事 故应急的形式、处置措施等进行更具体的阐述。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o1.3响应启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通过电话报警。事故发生后,事 故单位应立即上报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摸清事故情况后立即向公司应 急领导小组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由总指挥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总指挥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启
51、动上级应急预案。1报警方法1)公司设置了电话进行信息联系。2)在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可以通过大声呼救电话等报警系统进行报 警。3)报警联络:05*-6*1.3.2事故报告内容事发单位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报告及报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名称事故发生时人员的伤亡程度及财产损失情况一一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简要经过一一已经采取的救助措施和救助要求事故报告单位、人员、通讯方法事故的发展变化趋势3. 3应急响应响应分级详见“综合应急预案第3. 2节”。专项应急预案启动II级应急响应,现场发生较大规模的火灾事故,但 事故影响和危害性尚未超越公司边界,动用本公
52、司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即可 有效处理的生产安全事故,本公司所有应急救援力量进入现场应急状态。扩大应急的基本条件和原则:扩大或提高应急响应级别的主要依据 是:事故灾难的危险程度;事故灾难的影响范围;事故灾难的控制 事态能力。根据现场情况,总指挥决定扩大的范围后,立即按程序上报, 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1.3.4信息上报、信息公开事故信息,一般由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及政府主 要应急的部门进行事故信息报告。特殊情况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向 上级主管部门上报信息,由上级主管部门指定发言人对外发布信息。未经 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散布有关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 事故信息报告应言
53、简意赅,用词规范,逻辑严密,条理清楚。一般包括以 下要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 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的影响范围、发展 趋势及采取的处置措施;事故报告单位等。一般情况下,采用公司内部电 话报告。紧急情况下,可先用手机报告,之后采用文字报告。1. 3. 5物资装备保障后勤保障组负责落实应急所需的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应急操作,并 提供应急所需资金、提供抢险人员的食品、饮水等物资保障;必要时,应 急总指挥可协调社会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1.4处置措施1. 4. 1应急处置指导原则1 .值班人员(或现场人员)发现着火,应立即向
54、本公司应急办公室报 告现场状况,提出救援意见,视情况请求公安、消防、医疗等救援。夜间 向夜间值班领导报告。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第一时间向总指挥报告。本公司应急办 公室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履行职责。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根据事故分级决定是否立即启动本预案, 并通知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及各应急救援工作组组长,组长立即组织 各应急救援队员到位。发生特大事故时,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总指挥的指令,向 YT县应急管理局报告并请求紧急救援,向附近单位求援。听从上级救援工 作命令,服从上级指挥。1.4.2火灾事故处置措施:1.火灾事故的一般处置措施公司发生火灾事故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应急处置。(1
55、)火情侦查通过火情侦查,确认以下情况:被困人员情况;可燃物数量、燃烧时间、 部位、形式、蔓延方向、火势范围与阶段、对毗邻威胁程度;控制路线、SDLWJT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构筑物损坏程度;确定攻防路线、阵地;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有害物 质向周边的扩散情况;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等情况。警戒疏散火灾事故发生后,警戒疏散组应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的决定,根据现场火情 状况,设置火灾警戒区及警戒标志,按要求进行现场警戒、人员疏散和交 通管制,维护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火灾警戒区。警戒疏散应做好以下工作:发生火灾时,应急人员在各自分工区域内及时引导人员疏散,并消除 大家的恐惧心理,沉着冷静地将人
56、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告知人们各区域疏散指示标志的位置和颜色,可以暂避的安全地带的 位置,疏散的先后次序,疏散过程中自我防护的方法。在疏散过程中出现混乱堵塞现象时,要内外合作,强行疏导,将拥堵 在出口的人拉离出口,阻止人流,把跌倒的人及时扶起,防止踩伤和绊倒 他人加重堵塞;若火势临近,还要利用灭火器堵截火势,掩护疏散。屋内通道被火封堵无法使用时,利用消防设备将被围困人员有序地接 下来,必要时可破拆砖墙开辟抢救通道。在火场若发现受伤人员,应组织他们相互搀扶尽可能一次救出;若不 能一次救出,将最需要的受伤人员首先救出,伤害严重确己无法救治或己 死亡者安置于较安全地带暂候。脱险的人员可能会重返火场抢救亲
57、人和财物,要派人加强管理,防止 他们重返火场影响疏散,妨碍救人和灭火。人员施救被困人员自救: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时,被困人员首先要强令 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地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 撤离险地;火场的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而且烟雾会挡住被困人员的视线, 28SDLWJT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因此,被困人员遇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在浓烟 中应尽量采取低姿势爬行,火灾中产生的浓烟由于热空气的上升的作用, 大量的浓烟将漂浮在上层,因此在火灾中离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还应该 有空气,因此浓烟中尽量采取低姿势爬行,头部尽量贴近地面。救援人员施救:火灾发生后,
58、救援人员在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下,携带救 生器材迅速进入现场对被困人员进行施救;施救过程中,受困人员可能无 法辨识方向,因此,进入火场区域的救援人员,应主动呼喊,搜寻被困人 员;施救过程中,对发现的神志清醒,但在烟雾中辨不清方向或找不到出 口的被困人员,可以指明可用通道,让其自行脱险,也可直接带领他们撤 出;对因惊吓、烟熏、火烧而昏迷的人员,要用背、抱、抬的方法把他们 抢救出来;救援人员施救过程中,要随时注意险情,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防止出现自身伤亡情况,同时,要采用正确的施救方法,不要盲目施救, 防止危害扩大;对抢救出来的人员要清点人数,认真核对,切实查清被困 人员是否全部救出,对未救出的人员
59、,再按上述要求,继续进行营救。现场救护火灾事故中,可能出现的人身伤害事故主要有火焰烧伤、烟气中毒窒 息、因逃生出现的骨折及其他伤害。因此,对从火场救出的伤员,在医务人员尚未赶到现场前,或者尚未送到 医院前,应尽快将其转移至安全地点,调集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救护。 对火焰烧伤人员的救护原则是,尽快脱去着火或灼热的衣服,先除去上因, 保护创面,维持呼吸道畅通,再组织转送医院治疗。对于烟气中毒窒息者,应迅速将伤员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和安静; 对已出现窒息的伤者,应速送医院进行气管切开术;对于呼吸、心跳骤停 者,应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救生术。火灾中逃生的碰撞和踩踏,可能会导致人员骨折。对于骨折伤者,
60、应先固SDLWJT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再搬动,对颈椎或腰椎损伤着,需进行颈部固定术,并由三人平托伤员 至木板上,取仰卧位。禁止随意搬动伤员,禁止用软担架,禁止抱、背伤 员。对火灾造成的其他伤情,应采取针对性现场救护:对反应精神失常和 其他因惊吓、慌张所致的暂时性精神疾病,应给予安慰剂和镇静剂;对心 脏病发作者,应当在确定其病情稳定后再行搬运。使用交通工具运送伤员的途中,应密切注意伤员的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 情况。对病情较重者需补液;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不平的地段车速不宜 过快,以避免因颠簸使伤者的伤情加重或导致其他伤害事故发生。火场控制在实施灭火前,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对火灾现场进行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装载机和和挖掘机组合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蒸馏单甘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菊粉提取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 2025-2030中国苯乙烯马来酸酐(SMA)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芒硝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航空金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天然气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媒体电商平台代运营服务合作协议
- 2025-2030中国脱盐乳清粉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生字词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 地坪漆专项施工方案及流程
-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表
- 水工艺与工程新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小学三年级下册 译林版英语:期中复习重点整合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电缆敷设施工技术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重难点施工技术分享与讨论
- 航天禁(限)用工艺目录(2021版)-发文稿(公开)
- MOOC 机械设计基础-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极兔速递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考评员考试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