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其中甲、戊、辛”是“地支”,“午、戌、丑、亥”为“天干”。B我国

2、古时候,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C古人常用一些特定字词表示谦逊的态度。“敝”用于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敝处”;“敢”用于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敢烦”。D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按阳历算在每年四月,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因“万物至此皆齐而清明”而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等。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水是生命之源。在文学创作中,灵感来源于水的作品经久不息。B好朋友遇到困难,他却爱莫能助,不能施以援手,内心感到十分遗憾。C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D他的演讲抛砖引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发了现场听

3、众的热烈讨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演讲赛场上,选手们信心十足,夸夸其谈,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B当代中学生无时无刻都要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敢于向困难挑战。C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D在“语文主题阅读”活动中,同学们煞费心机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的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zin)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B一丈青大娘一听见孙子呱(g)呱坠地的啼声,喜泪如雨,又烧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许愿。洗三那天,

4、亲手杀了一只羊和三只鸡,摆了个小宴;满月那天,更杀了一口猪和六只鸭,大宴乡亲。C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ch)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D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mn)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5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繁星水的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是

5、冰心受到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写成的。B“好事情”是阿廖沙外祖父的房客。他沉默寡言,热爱科学。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的时候,他总回答一句:“好事情。”C“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了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他”是老舍笔下的祥子。D“我有一种丹,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只要两块钱一盒”名医陈莲河荐药的原因是想让我们用最少的钱治愈父亲的病。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019年3月11日,中国植树节设立40周年暨首枚植树节纪念邮票在京发布。首枚植树节纪念邮票,画面由双手、绿叶、城镇乡村、河流山川和飞鸟白云等构成。我国古代就有在清明节插柳植树的传统。1915年7月,

6、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确定每年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如今,我国森林覆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2%提高到目前的21.66%,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为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植树节逐渐成为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

7、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符的一项是A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由中国邮政发行,邮票面值1.20元。B1915年、1928年、1979年,是我国植树节发展的重要年份。C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21.66%,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阅读(材料一),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图标有什么寓意?请简要分析。3阅读以上材料,我国植树节的意义有哪些?请简要概括。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求之不得,_。(关雎)水

8、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与君离别意,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年少万兜鍪,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日光下澈,_,_。(柳宗元小石潭记)醉翁亭记中描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8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径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了蝇拂子,便站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好大阔路上撞见。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

9、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水浒传)武松为什么要打蒋门神?二、阅读9古诗文阅读夜归丁卯桥村舍许浑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丁卯桥:地名。许浑:字用晦。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等。紫蒲:紫色的蒲草。水槛:临水的栏杆。下面有关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A本诗首联点明了诗人此行的时间、地点。B本诗颔联动静结合,庭院空寂,人已归宿,远远听见犬吠声,突出了夜晚的静谧。C尾联中的“还”与首联中的“归”相呼应,且和诗题相照应。D本诗仅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的向往以及归家的喜悦之情。E“自有还家计”表明了诗人早有归隐田园

10、的打算,此次归家愉悦之情也油然而生。“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中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请选择角度进行赏析。_10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划线词作注释。(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_)(2)小大之狱(_)(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4)安陵君其许寡人(_)(5)宠辱偕忘(_)(6)望西都,意踌躇(_)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拯救“失写症”尹长森针对如何规范、重视中国汉字书写的问题,近日,成都某机构进行了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301人中,只有38.1%的受访者每天都会写字,而62.8%的受访者遭遇过提笔忘字的困扰,调查中的成都嘉和小学有42.3%的学生不能完全把基本的汉字书写

11、正确,可见,“失写症”成为亟待重视的社会现实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呼吁“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百余位政协委员联名倡议,唤起民众对汉字的重视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拯救“失写症”,需要在传承中重视汉字的文化内涵,在与当代文化结合的过程中谋求创新发展,让汉字焕发魅力。这是汉字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一大动力。正确认知汉字和书法的文化内涵是基础。汉字不只是书写和表达工具。古人造字时,把传统伦理道德的标准融入其中,方正的汉字满整端直、安静敦重,通过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匀称的结构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美观、灵动、天真,能给人一种品德教育。阴阳相生、刚柔相济、虚实相间、计白当黑、带燥方润、将

12、浓遂枯等等,汉字重要表现形式的书法中常见的矛盾关系无不体现对立统一的哲学观念。“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等原则,体现出了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的形象和道德指引。当下社会充满着变化和诱惑,浮躁已成为当前文艺领域最突出的问题。这种氛围导致人们坐不稳、静不下。当此之时,接触优雅的汉字、养心的书法,能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向美向善。一段时间以来,有人打着“创新书法”的旗号刻意求怪、博出位,所书的汉字给人以歪歪扭扭、龇牙咧嘴的印象,看不懂、摸不透。这就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造成了错误印象和行为引导,开始萌生“写不好也罢了”“不写也罢了”的想法。书法一定不能“任性”地“创新

13、”。试看中国历代优秀书法,哪个不是眉目清秀、结构匀称?历史上每次被人们认同的书体创新,例如近现代的启功新米字格书体、刘炳森的隶书等,又哪个不是讲究“法度”和线条美?千百年来的中国书法,无不继承着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书法创新须“入得其内,出乎其上”,在掌握传统书法用笔和汉字结构的前提下,与当今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反映人民精神面貌,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事实上,书法不否定阴柔美和残缺美,但刻意求怪的“审丑”书法绝不应该成为主流。黑格尔曾说: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当下民众的“失写症”不仅仅是技术变革和民众不重视的结果,更与审美教育缺失、文化创新能力不足

14、等相关。拯救“失写症”,关键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作答。2选文第段的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选文第段和第段位置能否调换?请简述其理由。12锄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

15、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 要在这

16、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 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 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 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

17、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 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

18、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 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

19、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1结合全文,说说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2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

20、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联系你的阅读经验,探究“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4下列选项中对小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B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C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D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

21、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1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说经典梁衡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不但文字的经典这样,就是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是这样。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侈炼不够,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阴,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当然,经典也有呕心沥血、积久而成的。像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宣判,一

22、画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还是苦修所得,总之它达到了那个水平,它如铜镜愈磨愈亮,要是一只纸糊灯笼呢?用三五次就破了。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原因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绝后的效果;三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文化的发展总是一层一层,积累而成。在这个积累过程中要有个性,能占一席之地必得有新的创造。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的欧、颜、柳、赵,王羲之的行书、宋擞宗的瘦金书都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因为在这之前没有过,实现了“空前”,有里程碑的效果。它们是永远的参照点。经典又是绝后的,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不能复制它。后人时时想起、品位、研究经典

23、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借鉴它,以便去创造自己新的经典。就像爱因斯坦超越牛顿,爱因斯坦和牛顿都不失为经典。齐白石谈到别人学他的画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因为每一个经典都有它那个时代、环境及创造者的个性烙印。你只能创造你自己的高峰。唯其这种“绝后”性,才使它高标青史,成为永远的经典。我们时经典的重复不只是表面的阅读,更是一次新的挖据。经典所以总能让人重复、不忘、总要提起,是因为它对后人有启示和指导价值。经典都矩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有哲理的内涵,唯理性才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只有理性的东西才经得起一遍一遍地挖掘、印证,而它又总能在新的条件下释放出新的能量。如天然放射性铀矿一样,有释放不完

24、的能量。范仲淹说:“先炙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迁说:“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都是永远的经典,早超出了当时的具体所指而有了哲理的永恒。就是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小提琴曲梁祝中爱的旋律,还有毕加索油画中的哲理,张旭狂草中的张力也都远远超出自身的艺术价值而有了生命的启示。总之,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丰富的内涵,每一次重复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像一块糖,因为有甜味人才会去嚼。能经得起人反复咀嚼而味终不淡,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一块黄土,风一吹雨一打就碎,而一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1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经典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

25、段的论证思路。3第段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三、语言表述1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趁热吃是没错的,但是食物在温度超过65以上的情况下会损伤口腔和食道黏膜。吃饭时狼吞虎咽,进食量过大会引发肠胃疾病,而且会加重肠胃负担。边吃饭边玩手机,是很多人纠正不了的性格。吃饭时注意力完全被手机吸引,也容易出现过量进食,从而使身体肥胖。第处语意重复,应删去 。第处语序不当,应将 与 互换位置。第处搭配不当,应把 改为 。第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加上 。四、写作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我登山,不是因为山在那里,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一一(奥地利)托马斯布本多尔夫链

26、接:托马斯布本多尔夫,世界顶级单人徒手攀岩家。他12岁时开始登山,此后的30多年来,他有90余次首次徒手攀登世界险峰的记录,在该领域创造了许多世界记录,事实上,他还是一位用6部著作思索着哲学和自然科学命题的作家,登顶后他停留山顶的时间往往很短,兴奋狂喜的留念照也很少,他说:“上山的时候,我只想着该怎样迈出下一步,考虑这些无数的步伐会把我引向何处。我完全沉浸在攀登的过程之中,也许有生以来第一次超越了自我。”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A【解析】A项,“甲、戊、辛”是天干,“午、戌、丑、亥”是地支。2

27、、B【解析】A经久不息:经过长时间停不下来。可改为“绵绵不绝”等。B爱莫能助: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运用正确。C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明显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D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谦辞,不能用于别人身上。也与“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矛盾。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C项运用恰当。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A项夸夸其谈:形

28、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含贬义,与语境不符。B项无时无刻:没有时刻。常与否定词连用,指时时刻刻、随时的意思,与语境不符。D项煞费心机:为达到某个目的费尽心思,多含贬义,形容学习不合适。4、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项错误,黏(zin)汗-nin;B项正确;C项错误,吹毛求疵(ch)- c;D项错误,魅(mn)力-mi。故选B。5、D【解析】D错误,陈莲河的骗在于常给患者推荐自己炼制的丸散和丹药。6、1C2两只张开的手像树干,五指像树枝,寓意人人植树,共同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 树叶围绕城镇乡村、河流山川、飞鸟白云,寓意绿色的地球美好的家园。3纪念孙中山;传承民族传统(彰显中华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29、。【解析】1这是一道信息筛选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能力。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C项有误,“超过”言过其实,“森林面积”偷换概念,原文是“人工林”。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本题,应将图标里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可结合着题干中的活动主题,联系社会现实,从图标创作意图角度答出其寓意即可。树干为两只托起的手,象征人人亲手植绿播绿;树干枝头上方是生机盎然的绿叶,层层绿叶中点缀了城镇乡村、河流山川和飞鸟白云,寓意通过植树造林,共同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3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

30、,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从“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植树节逐渐成为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7、(1)寤寐思服 (2)山岛竦峙 (3)同是宦游人 (4)念天地之悠悠 (5)随君直到夜郎西 (6)我报路长嗟日暮 (7)坐断东南战未休 (8)枯藤老树昏鸦 (9)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10)(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

31、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寤寐”“竦峙”“佁”“暝”等字词的书写。8、要替施恩夺回快活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水浒传,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蒋门神是个恶霸,强抢豪夺,占了施恩的快活林,后来,武松来到孟州,因为得了施恩

32、的好处,替施恩出气报仇,醉打了蒋门神,帮施恩收回了快活林。二、阅读9、BD 从视觉所见,渲染了一种温暖恬静的氛围,烘托归来时心情的轻松愉悦。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B有误,颔联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以声衬静,更显其静;D有误,尾联中的“自有”“还家”“计”等词语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的向往以及归家的喜悦之情,不只是通过景物描写。(2)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根据景物,分析其表达效果。“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是说菖蒲出水很高,使水边的栏杆(水槛)显得低了,深秋时节红叶飘零,落了很多在船上。紫蒲是指紫色的菖蒲,一种水生植物,

33、开紫色花的就叫紫菖蒲,紫蒲是简称。本诗颈联选用“紫蒲”“红叶”色彩明丽的意象,从视觉所见,渲染了一种温暖恬静的氛围,烘托归来时心情的轻松愉悦。10、(1)功效 (2)诉讼事件 (3)给予,赠送 (4)表示祈使语气 (5)一起 (6)心绪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义。这几个都是课内文言文中的,需要重点识记。要注意“狱”,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古义是“诉讼事件”;“遗”在这里的读音是wi,意思是“给予”;“其”用在这里是一个语气词,表示期望。11、1拯救“失写症”,关键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2对比论证、举例论证(作答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得分),作用:通过举例对比,自然引

34、出论证的话题:“失写症成为亟待重视的社会现实问题”,为后面的论述作铺垫。3不能调换,因为第段紧承第段,从反面论证“审丑”书法的错误观点;第段开头一句照应第段内容,从正面举例论证;如果调换了位置,就不符合文段“先反后正”的逻辑论证顺序【解析】1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此文的中心论点在结尾总结出来的:拯救“失写症”,关键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2考查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议论文

35、中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论点或分论点。表述形式一般为:引出文章的论点(论题)+作为事实或道理论证证明中心论点+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此文第段举“成都某机构进行了一项调查”的例子,引出论证的话题:“失写症成为亟待重视的社会现实问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将受访人数书写情况进行对比,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3考查文段的调换。议论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文段一般不能调换,理由一般是与上下文相照应,或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来安排的。第段是从反面论证“审丑”书法的错误观点;紧承第段。并且第段开头一句照应第段内容。也就是这两段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故而不能调换。12、1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

36、和精神;锄喻示劳动者和土地的亲密关系;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2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资基础;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3六安爷层面: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小说主旨层面: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精神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4C【解析】1本

37、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小说标题含义的解题思路: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比喻象征意义。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解答时在理解标题“锄”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在作用方面,可从六安爷对土地的感情、故事情节、主题等角度概括作答。本文标题“锄”是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2本题考查语言艺术的魅力。数量词的使用能让表达更有力度,更震撼。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能够更好地突出百亩园对百姓的贡献,突出六安爷对土地

38、的不舍,也与现代工业进驻农村,田地荒芜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主题。3本题主要考查关键语句对小说的人物及主题的理解。作答时应抓住“不是锄地”“是过瘾”等词语,体会六安爷的内心世界,他是在抓住最后的机会与土地告别,读来令人唏嘘,也表现了他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守护。从中不难看出小说的主题,即现代科技对农村产生的冲击,引发作者的思考。4A“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错,文本没有体现“孤僻”。B“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错,属于主题扩大,小说所表达的是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D“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错,应该是表现了六安爷对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固守。13、1经典是内涵

39、丰富,经得起重复的怍品;它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性(个性);无法复制的创造性;永恒(理性)的指导性(生命启示)。2示例一:首先提出经典经得起重复的原因是具有指导价值的观点,并分析其指导价值是上升到理性的,有着永恒性。然后以范仲淹、司马迁的名言,达芬奇等古今中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来印证经典都是具有永恒指导性的。示例二:首先明确分论点:经典经得起重复的原因是具有指导价值;强调其指导价值是上升到理性的;并运用比喻论证,进一步强调其指导的永恒性;最后运用举例论证,以范仲淹、司马迁的名言,达芬奇等古今中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印证经典有着永恒指导性。示例三:首先明确分论点:经典经得起重复的原因是具有指导价值;然

40、后强调其指导价值是上升到理性的,有着永恒性;接着以范仲淹、司马迁的名言印证经典的永恒指导性;而且列举达芬奇等古今中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进一步印证经典都是超越自身艺术价值具有着永恒指导性。3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先举爱因斯坦超越牛顿、两人都成为经典的事例,再引用齐白石的名言,论证了经典具有“绝后”性(独特个性)无法复制。【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筛选符合题意的内容概括作答。本题作答可依据“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在这之前没有过,实现了空前,有里程碑的效果经典又是绝后的,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不能复制它”“它对后人有启示和

41、指导价值”“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丰富的内涵,每一次重复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等语句来概括作答。2试题分析: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文章第6段,首先明确分论点经典所以总能让人重复、不忘、总要提起,是因为它对后人有启示和指导价值;接着对这一分论点进行分析,强调其指导价值是上升到理性的;然后再运用比喻论证,进一步强调其指导的永恒性;最后运用举例论证,以范仲淹、司马迁的名言,达芬奇等古今中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印证经典有着永恒指导性。据此理解分析作答。3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文章第5段先列举爱因斯坦超越牛顿、两人都成为经典的事例,再引用齐白石的“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的名言,论证了经典具有“绝后”性,才使它高标青史,成为永远的经典。从而论证了“经典又是绝后的,你可以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