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论证会2007年1月5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汇 报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学院一、行业背景2005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为3982.73亿元,占同年深圳工业总产值的58未来4年,深圳电子信息行业开发、设计、产业管理、销售、服务类新增人才需求每年保持在1.8万人以上,专科层次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占75专业设置了数字音视频、微电子、光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四个专业方向,带动专业群包括:应用电子技术、智能仪器仪表、通信技术、医疗电子工程专业二、建设目标1、立足电子制造行业,瞄准德国FH办学模式,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国内有
2、一定影响的知名专业,成为深圳乃至广东电子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建立一支素质过硬,兼职教师达到比例50、拥有多名行业技术大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3、以电子产业项目为导向,制定课程标准,构建创新型电子课程体系;4、建立“仿真型”实训环境,成为华南地区电子人才培养和技能鉴定基地。三、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基本知识专 业 知 识专业预习实专业基本技能实习校内生产性实训企业顶岗实 习技术应用与创新实习企业订申实训(校内实训与企业顶岗)职 业 道 德 与 职 业 素 质 训 导全部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达到半年以上 四、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企业数量:至2008年9月,与100家以上企业建立紧密联系
3、校企双赢: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接收毕业生、企业技术人员受聘兼职教师、校企业共建实训室、专业为企业培训员工、学生实习承担一定生产任务、专业教师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五、专业预实习时间安排:第1学期寒假至第2学期实习内容:以生产、测试为具体操作为主训练目的:职业素质训导,操作能力培养具体操作:学生轮流到岗,保证企业持续生产学生管理:企业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共同管理六、企业顶岗实习时间安排:第5、6学期实习内容:以生产、测试、品质管理、研发辅助等训练目的:职业素质训导,专业能力培养具体操作:学生分散到不同的企业学生管理: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管理课程置换:企业实习与选修学分互换 七、校内“生产性”实训以SMT为
4、重心开展,生产实际产品将实际产品分解形成项目作为专业实训室训练内容,使专业实训室具有“生产性”实训的特色八、订单培养赛意法微电子班康佳音视频班针对行业的订单培养九、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训学生独立完成实际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多数创新项目来自于企业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创新项目的比例不断增加十、课程项目化改革以实际电子产品项目作为专业实训课程内容以实际产品分解后的项目作为专业基础实训课内容编写讲义:以实际教学课程中对项目进行验证,修改编写材料:固化成果(如:电子技术原理与项目训练)主要课程:教材及成果; 10门核心课程、28门一般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 3门省精品课程、5本教材、引进2门国际课程标准十一、实训
5、室建设中央财政经费集中建设“生产性”实训室和创新实训室,地方财政经费用于建设其它实训室新建数字电视、微电子、光电子实训室具有生产性的实训的功能十二、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95 兼职教师比例:50出国进修、到国内知名学府及研究机构学校到企业参与实际课程到学生实习企业参与生产管理、熟悉相应的岗位承担企业技术项目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校企人员交流课程体系建设印刷课程体系印后印刷印刷色彩数字印刷技术印前图像处理图形制作与排版印前综合训练印刷原理与工艺印刷设备胶印机操作印后加工工艺印刷企业管理生产实习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其余为校级精品或重点课程;3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6、 3部部级规划教材;开发100个实训项目;开发”CTP技师、高能技师“技能培训与考试认证标准1套,“网版印刷工“中。高级技能考试与认证标准1套等印刷印前 通过面向校内开展印刷服务、承接校外业 务等,开发与建设CTP、数码印刷、胶印 机操作等一批可供学生校内生产型实训的 实践项目和岗位,确保校内生产性实训达 到80%以上; 建设100家长期稳定的可开展”顶岗实习“的 校外实习基地; 与中华商务、劲嘉集团、国际彩印等大型 印刷企事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2、与海德堡等国际知名企事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共建生产型、共享型印刷技术中心 与海德堡公司的全方位合作 聘海德堡华南总裁谭浩辉先生为媒体学院院
7、长; 取得海德堡资助800万元。建立海德堡印刷技术 中心; 课程内容全面引进海德堡最新? 与Esko建立包装技术中心; 与柯达、Agfa等建立色彩与图像技术实验室 3、 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建立融技术 研发、产品检测、培训认证于一体的区域性印 刷技术服务平台 作为深圳印刷行业协会高新技术、标准化与 测试委员会主任单位和培训工作委会副主任 单位,面向社会开展研发、检测、培训与认 证等,培训认证规模达到2000人次/年; 与深圳劳动部门合作,共同开发CTP技师/高 级技师等认证项目和考核标准 依托现有的由广东省印刷协授权在我校建立 的印 刷检测中心,创建国家胶印刷包装检测中心 研究与推广IS
8、O12647、Gracol等国际印刷通 用标准,制定深圳印刷业标准4、 建立全国印刷师资培训基地师资培训项目数字印前技术色彩管理技术现代胶印技术预期效益分析项目预期效益辐射带动专业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印刷设备与工艺、包装技术与设计、出版与发行专业群规模在校生达1100人培训认证规模2000人/年取得社会资助800万元以上横向项目开发50万元/年资金分配 单位:万元项目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合计实训条件22310991322师资队伍60160220课程体系14296238合计42513551780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汇报 2007年01月05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
9、运用技术专业总体目标 培养能跟踪汽车新技术发展的一专多能型汽车维修 诊断高技能人才,建设既掌握汽车综合诊断与维修核心能力、又能胜任汽车运用与服务行业不同就业位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1. 进行汽车维修诊断专项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民族工改革; 2. 建设善于传授与应用汽车技术的专项技能型老师队伍 3. 建设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与职业素质训导“五位一体”的汽车技术实训室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建设项目 建设以汽车维修诊断核心技能为公共平台。辐射专业群的专项技模块化课程体系; 建设以任务为目标、工学结合的项目型课程及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建设善于传授和应用汽车技术的专项技能型师资队
10、 伍; 建设以汽车技术专项技能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工位 式”的汽车技术实训室; 以重点专业为基础。提高专业群、师资、教学的条件和水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以专项技能模块为课程建设重点。在2年内完成10门专业核心与主干课程建设; 引进美国汽车维修资格认证协会的ASE认证体系。融 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 健全专业课程质量监控措施; 是建立与职业技能认证高度融合的实践技能考核体系; 2 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 经费投入:112万元(中央88万,地方32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项目型课程与共享型资源库建设 2年内建立50家校外挂牌实习基地和100家以上实
11、习 企业; 在学生实习前落实就业岗位; 组成校企课程建设小组; 接受深圳市汽车服务企业进驻实训室,建立销售服务中心(点); 建设一个能为同类专业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为汽车技术专业人才职前培训和职后提供自主学习平台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经费投入:68万元(中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专业带头人和优秀骨干老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选拔优秀老师出国进修或访问; 建设专业老师轮岗实习制度; 1 每5年脱产实习半年; 2 每年假期企业实习10天以上。 鼓励老师开展汽车技术的应用研究; 从协议企业每年聘请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很高实 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专业的兼职教师,2008
12、年兼 职教师数达到81人。 经费投入:180万元(中央50万、地方130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按专项技能划分实训教学区域单元,按照企业工位模式设立学生实训工位; 规划建设汽车技术标准化实训分室,形成可推广的实训标准; 引入国内外汽车专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成为融合国内外知名汽车运用相关专业证书的技能鉴定中心; 建设深圳市汽车与交通技术转移基地:深圳市汽车电子产品检测公共平台;承担技术转移与产业化任务;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中心。 与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共建汽车技术与营销培训中心。 经费投入:815万(中央341万,地方444万,其他30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运用技术专
13、业专业群建设 共享专业课程资源; 带动其他专业师资教学水平提高; 建设融合专业群的汽车技术实训室。 经费投入:600万元(地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 及“现代流通业”专业群建设 2007年1月 深圳一、建设背景深圳港及临港产业群 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四、中国第二位; 全国操作水平最高、效益最好的港口; 全港产业群迅速发展; 柱产业。 深圳唯一的港航人才培养基地 “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年份招生规模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199540100万TEU80195万TEU120 1300万TEU20071201600万TEU深圳唯一的港航人才培养基地“深圳经济的增长
14、点在哪里,我们的专业就办到哪里”深圳支柱产业国际大港国际大港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继续改革与发展二、建设目标创建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的港口与航运 管理专业,同时带动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商品流通管理等专业群的发展。培养适应深圳从国际大港向国际强国转 型的“双通型”国际化港航管理高技能人才。“双通型”人才是指既熟悉国内商务和企业环境,又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化企业的运作规则,并掌握国际最新技术,同时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三、建设内容 1、开发港航业职业能力标准; 2、构建“双通型”从才培养方案 3、建设港航专业资源库; 4、建设适应“双通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 专兼职师资队伍; 5、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6、建设“港航与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项目计划总投入76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346万元地方财政418万元1、研制港航业职业能力标准港航业人才结构、数量、质量总体需求组建专家团队行业专家教育专家岗位能力分析确定标准框架岗位任务分析职业能力标准参照相关国家标准2、构建”双通型“人才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