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电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_第1页
三门峡电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_第2页
三门峡电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_第3页
三门峡电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_第4页
三门峡电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咨询/三门峡电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08390673 第一章 项目总论 PAGEREF _Toc108390673 h 6 HYPERLINK l _Toc108390674 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 PAGEREF _Toc108390674 h 6 HYPERLINK l _Toc108390675 二、 编制原则 PAGEREF _Toc108390675 h 6 HYPERLINK l _Toc108390676 三、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108390676 h 7 HYPERLINK l _Toc1

2、08390677 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 PAGEREF _Toc108390677 h 8 HYPERLINK l _Toc108390678 五、 项目建设背景 PAGEREF _Toc108390678 h 8 HYPERLINK l _Toc108390679 六、 结论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679 h 8 HYPERLINK l _Toc108390680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PAGEREF _Toc108390680 h 10 HYPERLINK l _Toc108390681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PAGEREF _Toc108390681 h 13 H

3、YPERLINK l _Toc108390682 一、 风光基地成为风电装机主力军,“五大六小”发电集团目标清晰 PAGEREF _Toc108390682 h 13 HYPERLINK l _Toc108390683 二、 国补时代退出,远海化、大型化、规模化成为趋势 PAGEREF _Toc108390683 h 15 HYPERLINK l _Toc108390684 三、 碳中和趋势明确,海上风电市场空间广阔 PAGEREF _Toc108390684 h 17 HYPERLINK l _Toc108390685 四、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PAGEREF _

4、Toc108390685 h 18 HYPERLINK l _Toc108390686 五、 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 PAGEREF _Toc108390686 h 20 HYPERLINK l _Toc108390687 第三章 选址方案 PAGEREF _Toc108390687 h 23 HYPERLINK l _Toc108390688 一、 项目选址原则 PAGEREF _Toc108390688 h 23 HYPERLINK l _Toc108390689 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108390689 h 23 HYPERLINK l _Toc

5、108390690 三、 进一步激发推动转型创新发展的动能 PAGEREF _Toc108390690 h 25 HYPERLINK l _Toc108390691 四、 建成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重要支撑区 PAGEREF _Toc108390691 h 28 HYPERLINK l _Toc108390692 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PAGEREF _Toc108390692 h 31 HYPERLINK l _Toc108390693 第四章 建筑技术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693 h 32 HYPERLINK l _Toc108390694 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6、 PAGEREF _Toc108390694 h 32 HYPERLINK l _Toc108390695 二、 建设方案 PAGEREF _Toc108390695 h 33 HYPERLINK l _Toc108390696 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PAGEREF _Toc108390696 h 34 HYPERLINK l _Toc108390697 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PAGEREF _Toc108390697 h 34 HYPERLINK l _Toc108390698 第五章 产品方案 PAGEREF _Toc108390698 h 36 HYPERLINK l _Toc10839

7、0699 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PAGEREF _Toc108390699 h 36 HYPERLINK l _Toc108390700 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PAGEREF _Toc108390700 h 36 HYPERLINK l _Toc108390701 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 PAGEREF _Toc108390701 h 37 HYPERLINK l _Toc108390702 第六章 发展规划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02 h 38 HYPERLINK l _Toc108390703 一、 公司发展规划 PAGEREF _Toc108390703

8、h 38 HYPERLINK l _Toc108390704 二、 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108390704 h 39 HYPERLINK l _Toc108390705 第七章 法人治理 PAGEREF _Toc108390705 h 41 HYPERLINK l _Toc108390706 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PAGEREF _Toc108390706 h 41 HYPERLINK l _Toc108390707 二、 董事 PAGEREF _Toc108390707 h 44 HYPERLINK l _Toc108390708 三、 高级管理人员 PAGEREF _Toc1

9、08390708 h 50 HYPERLINK l _Toc108390709 四、 监事 PAGEREF _Toc108390709 h 53 HYPERLINK l _Toc108390710 第八章 SWOT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10 h 56 HYPERLINK l _Toc108390711 一、 优势分析(S) PAGEREF _Toc108390711 h 56 HYPERLINK l _Toc108390712 二、 劣势分析(W) PAGEREF _Toc108390712 h 58 HYPERLINK l _Toc108390713 三、 机会分析(O

10、) PAGEREF _Toc108390713 h 58 HYPERLINK l _Toc108390714 四、 威胁分析(T) PAGEREF _Toc108390714 h 59 HYPERLINK l _Toc108390715 第九章 技术方案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15 h 65 HYPERLINK l _Toc108390716 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16 h 65 HYPERLINK l _Toc108390717 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17 h 67 HYPERLINK l _

11、Toc108390718 三、 质量管理 PAGEREF _Toc108390718 h 68 HYPERLINK l _Toc108390719 四、 设备选型方案 PAGEREF _Toc108390719 h 69 HYPERLINK l _Toc108390720 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PAGEREF _Toc108390720 h 70 HYPERLINK l _Toc108390721 第十章 项目环境保护 PAGEREF _Toc108390721 h 72 HYPERLINK l _Toc108390722 一、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108390722 h 72 H

12、YPERLINK l _Toc108390723 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23 h 72 HYPERLINK l _Toc108390724 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24 h 73 HYPERLINK l _Toc108390725 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25 h 73 HYPERLINK l _Toc108390726 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26 h 74 HYPERLINK l _Toc108390727 六、

13、 环境管理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27 h 75 HYPERLINK l _Toc108390728 七、 结论 PAGEREF _Toc108390728 h 76 HYPERLINK l _Toc108390729 八、 建议 PAGEREF _Toc108390729 h 76 HYPERLINK l _Toc108390730 第十一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30 h 78 HYPERLINK l _Toc108390731 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PAGEREF _Toc108390731 h 78 HYPERLINK

14、 l _Toc108390732 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PAGEREF _Toc108390732 h 78 HYPERLINK l _Toc108390733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 PAGEREF _Toc108390733 h 80 HYPERLINK l _Toc108390734 一、 人力资源配置 PAGEREF _Toc108390734 h 80 HYPERLINK l _Toc108390735 劳动定员一览表 PAGEREF _Toc108390735 h 80 HYPERLINK l _Toc108390736 二、 员工技能培训 PAGEREF

15、_Toc108390736 h 80 HYPERLINK l _Toc108390737 第十三章 项目投资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37 h 83 HYPERLINK l _Toc108390738 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 PAGEREF _Toc108390738 h 83 HYPERLINK l _Toc108390739 二、 建设投资估算 PAGEREF _Toc108390739 h 83 HYPERLINK l _Toc108390740 建设投资估算表 PAGEREF _Toc108390740 h 85 HYPERLINK l _Toc108390741

16、三、 建设期利息 PAGEREF _Toc108390741 h 85 HYPERLINK l _Toc108390742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PAGEREF _Toc108390742 h 86 HYPERLINK l _Toc108390743 四、 流动资金 PAGEREF _Toc108390743 h 87 HYPERLINK l _Toc108390744 流动资金估算表 PAGEREF _Toc108390744 h 87 HYPERLINK l _Toc108390745 五、 项目总投资 PAGEREF _Toc108390745 h 88 HYPERLINK l _Toc10

17、8390746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PAGEREF _Toc108390746 h 88 HYPERLINK l _Toc108390747 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PAGEREF _Toc108390747 h 89 HYPERLINK l _Toc108390748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PAGEREF _Toc108390748 h 90 HYPERLINK l _Toc108390749 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 PAGEREF _Toc108390749 h 91 HYPERLINK l _Toc108390750 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PAGEREF _Toc10839075

18、0 h 91 HYPERLINK l _Toc108390751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PAGEREF _Toc108390751 h 91 HYPERLINK l _Toc108390752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PAGEREF _Toc108390752 h 92 HYPERLINK l _Toc108390753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PAGEREF _Toc108390753 h 93 HYPERLINK l _Toc108390754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PAGEREF _Toc108390754 h 94 HYPERLINK l _Toc108390755

1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PAGEREF _Toc108390755 h 96 HYPERLINK l _Toc108390756 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56 h 96 HYPERLINK l _Toc108390757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PAGEREF _Toc108390757 h 98 HYPERLINK l _Toc108390758 三、 偿债能力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58 h 99 HYPERLINK l _Toc108390759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PAGEREF _Toc108390759 h 100 HYPERLINK

20、 l _Toc108390760 第十五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 PAGEREF _Toc108390760 h 102 HYPERLINK l _Toc108390761 一、 项目招标依据 PAGEREF _Toc108390761 h 102 HYPERLINK l _Toc108390762 二、 项目招标范围 PAGEREF _Toc108390762 h 102 HYPERLINK l _Toc108390763 三、 招标要求 PAGEREF _Toc108390763 h 103 HYPERLINK l _Toc108390764 四、 招标组织方式 PAGEREF _Toc10

21、8390764 h 103 HYPERLINK l _Toc108390765 五、 招标信息发布 PAGEREF _Toc108390765 h 103 HYPERLINK l _Toc108390766 第十六章 总结说明 PAGEREF _Toc108390766 h 104 HYPERLINK l _Toc108390767 第十七章 补充表格 PAGEREF _Toc108390767 h 107 HYPERLINK l _Toc108390768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PAGEREF _Toc108390768 h 107 HYPERLINK l _Toc108390769 建设投资

22、估算表 PAGEREF _Toc108390769 h 108 HYPERLINK l _Toc108390770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PAGEREF _Toc108390770 h 109 HYPERLINK l _Toc108390771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PAGEREF _Toc108390771 h 110 HYPERLINK l _Toc108390772 流动资金估算表 PAGEREF _Toc108390772 h 111 HYPERLINK l _Toc108390773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PAGEREF _Toc108390773 h 112 HYPERLINK l _To

23、c108390774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PAGEREF _Toc108390774 h 113 HYPERLINK l _Toc108390775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PAGEREF _Toc108390775 h 114 HYPERLINK l _Toc108390776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PAGEREF _Toc108390776 h 114 HYPERLINK l _Toc10839077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PAGEREF _Toc108390777 h 115 HYPERLINK l _Toc108390778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PAGEREF _T

24、oc108390778 h 116 HYPERLINK l _Toc108390779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PAGEREF _Toc108390779 h 118项目总论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三门峡电缆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有限责任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编制原则本项目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保证本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1、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

25、节能减排,在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做好投资费用的控制。2、根据市场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操作安全稳妥,投资经济适度的原则。3、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节能设计规范,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4、根据拟建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安全,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原则进行布置;同时遵循国家安全、消防等有关规范。5、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等方面,本着“三同时”原则,设计上充分考虑装置在上述各方面投资,使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贯穿工程的全过程。做到以

26、新代劳,统一治理,安全生产,文明管理。编制依据1、承办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报告的委托;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3、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4、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政策;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编制范围及内容本报告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概况、市场需求预测和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计划、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依据。项目建设背景在细分市场中,电力电缆以及电气装备用电缆市场需求最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我国电力电缆

27、、通信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缆、绕组线、裸电线市场需求占比分别为39%、8%、22%、13%、15%。受益于近年来海上风电、新能源汽车以及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用电缆的市场需求相较于2018年有所提升。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18.00亩。(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正常运营后,可形成年产xxx千米电缆的生产能力。(三)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四)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7852.9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347.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83%;建设期利息1

28、67.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4%;流动资金1337.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03%。(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7852.99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4429.33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3423.66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60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2795.01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343.91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2.90%。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73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62

29、79.86万元(产值)。(七)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行的。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本项目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2000.00约18.00亩1.1总建筑面积20559.061.

30、2基底面积768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39.932总投资万元7852.992.1建设投资万元6347.732.1.1工程费用万元5459.912.1.2其他费用万元756.732.1.3预备费万元131.092.2建设期利息万元167.762.3流动资金万元1337.503资金筹措万元7852.993.1自筹资金万元4429.333.2银行贷款万元3423.664营业收入万元160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2795.016利润总额万元3125.217净利润万元2343.918所得税万元781.309增值税万元664.8310税金及附加万元79.7811纳税总额万元152

31、5.9112工业增加值万元5117.7613盈亏平衡点万元6279.86产值14回收期年5.7315内部收益率22.9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3086.52所得税后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风光基地成为风电装机主力军,“五大六小”发电集团目标清晰风光大基地将成为风电装机主力军,第二批风光基地项目正抓紧启动。根据2021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大幅提升风电、光伏的发电规模,构建各类电源协调互补的现代化清洁能源体系,未来我国将持续开发包括水电、风电、光伏等电源在内的多个清洁能源基地,进而形成9大集风光(水火)储于一体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32、以及5大海上风电基地。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到2030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千瓦;其中,“十四五”、“十五五”时期风光基地总装机规划分别为2亿千瓦、2.55亿千瓦。风光大基地建设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的通知,第一批风光基地项目合计97.05GW。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2022年一季度,第一批约1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开工约8400万千瓦。2022年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

33、子政策措施,提出抓紧启动第二批风光基地项目。分散式风电提上日程,提供风电装机增量弹性。2021年10月“风电伙伴行动零碳城市富美乡村启动仪式”中发布了风电伙伴行动具体方案,明确表示“十四五”期间,在全国100个县,优选5000个村,安装1万台风机,总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为5000个村集体带来稳定持久收益,惠及农村人300万以上。“十四五”“十五五”老旧机组改造增量可观。我国风电发展较早,发展初期风电机组以兆瓦级以下为主,全生命运行周期在1015年,如今这些老旧机组都面临着设备老化、运行故障等问题,且早期建设的风场项目风资源相对较好,因此实行老旧机组改造势在必行。根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我

34、国在运兆瓦级以下风电机组有11000余台,分别在1989年至2013年间投运,分布于22个省(市、自治区),总装机约870万千瓦。此外,还有部分集中在2006-2013年投运,单机11.3MW的非主流机组1250台,总装机容量216万千瓦。据能源研究所ERI分析数据,预计“十四五”我国风电累计退役机组将超过120万千瓦,全国更新改造机组需求将超过2000万千瓦,预计“十五五”风电机组更新退役技改更新规模约4000万千瓦。响应双碳号召,“五大六小”发电集团装机热情高涨。由于风电、光伏项目的投资成本较高,需要以资本金+债务融资方式进行初始投资,且审批手续繁琐,我国央企、国企资金实力强、融资成本低,

35、一直是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的主力军,以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和国家电投五大集团,以及三峡集团、中广核、华润电力、国投电力、中节能和中核六小集团为主。据风能专委会CWEA统计,五大集团“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装机规划达357387GW,六小集团装机规划达193203GW。除此之外,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和中国石油仍有小部分新能源装机规划,合计约83.5GW。风能企业发布宣言,“十四五”年均装机量有望保持50GW以上。2020年10月北京风能大会中,400余家风能企业联合发布北京风能宣言,保证“十四五”期间年均保证风电新增装机50GW以上,2025年后年均新增风电装机6

36、0GW以上,至2030年装机总量达到8亿千瓦。国补时代退出,远海化、大型化、规模化成为趋势国补退出,海上风电迎来快速成长期。相较于陆上风电,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较晚,且增加了海缆、基础桩、海上工程等零部件及步骤,施工难度较大,造价普遍较高,长期以来需要依靠电价补贴维持投资回报率。2020年1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增海上风电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按规定完成核准(备案)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的存量海上风力发电项目,按相应价格政策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受此影响,2021年末迎来海上风电的抢装行情,2021全年

37、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16.90GW,同比增长452.29%,创历史新高;累计装机量达到26.39GW。2022年起,随着海风技术与经验的成熟,风机、海缆、基础平台等造价成本的下降有望提升运营的盈利性,“十四五”海上风电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海风由近海走向远海。海上风电场可以分为潮间带、潮下带滩涂、近海以及深海风电场,其中潮间带和潮下带滩涂风电场水深5m以下,近海风电场水深550m,深海风电场水深50m以上。我国潮间带和近海风电开发技术较为成熟,2018年装机项目平均水深12m,平均离岸距离20km。从2022年初以来海缆招标项目来看,青洲一、二、四项目离岸距离分别为50、55、55km,海风项目远

38、海化趋势明显。风机大型化趋势明显。20112021年,海上单机功率实现翻倍增长,新增风机平均容量从2.7MW增加至5.6MW;而参考2022年以来海风项目风机机组招标信息来看,招标机型已扩大至89MW,个别项目将采用1011MW机型。海风建设逐步规范,进入集中连片开发阶段。2021年11月16日,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表示:打造百万级或千万级海上风电基地,连片开发,形成集约化发展优势,可以减少同质化工作,促进开发平价,还可以支撑地方政府产业,形成产业链同步发展态势,打造利益共同体。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风电处处长胡小峰表示:规划推进海上风电项目集中连片开发,分

39、为项目、集群、基地三个层次,单体项目规模原则上不小于100万千瓦,由单体项目组成百万千瓦级的海上风电集群,由海上风电集群组成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碳中和趋势明确,海上风电市场空间广阔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97个国家于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召开的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届会议上通过了巴黎协定。协定在一年内便生效,旨在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以内,同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以内的措施。为此,各国陆续提出碳中和目标,目前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包括:已实现碳中和的2个国家,已立法的6个国家,处于立法中状态的包括欧盟和

40、其他5个国家。另外,有20个国家(包括欧盟国家)发布了正式的政策宣示,100个国家/地区提出目标但尚在讨论中。气候雄心峰会提出2030年风光装机目标。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表示,“中国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中方已经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我愿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

41、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双碳”政策目标下,风电、光伏作为较为成熟的清洁能源方案,“十四五”期间有望保持较高的装机增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对标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找出路,推进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支撑。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深入推进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从产业规划、国资公司、功能园区、产业基金、合作院所、服务机构、龙头企业、公共平台、品牌盛会等多个方面,全面构

42、建完善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培育机制。通过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探索黄河金三角次区域合作等多种途径,破解企业用电成本高等难题。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市县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收入征管制度改革,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和基层公共服务保障,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体制改革。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引导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灵活。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充分发挥不同类别国资国企的功能作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43、,持续开展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暨“一联三帮”专项行动,探索建立有效征集企业意见、推动政策落实的机制平台,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积极构建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审批流程深度再造,完善“一窗受理”机制,推进“不见面”审批方式,全面提高审批质效。完善承诺制和跟踪服务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健全失信行为认定、失信联合惩戒等机制,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实行营商环境“一票否决”制,严格落实“四挂钩”制度。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

44、。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门峡开放创新联动区。申建三门峡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力争升级为三门峡综合保税区。申建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级铜箔产品质量检验认证及研发中心。完善综合性通关平台服务体系,加强与港口、航空、铁路等口岸全方位合作。围绕畅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引进、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龙头企业。积极融入全省空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协同”建设和全省陆港“一核多极”联动发展体系,申建离岸港口。支持本专科院校设立对外开放相关专业。加快培育开放型经济体制。强化互联网思维,做大基金招商、做实园区招商、做优以商招商、做精专业招商

45、,通过企业并购、发展飞地经济等方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针对重点产业分类制定精准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相关政策。制定完善签约项目跟踪落地机制和招商后续考核监管制度。积极对接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加强与港澳台、东部沿海地区、“一带一路”沿线、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城市合作交流,通过融入国家大战略、建设省际大枢纽、构筑开放大平台,打造内陆特色化开放新高地。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扩大优质产品服务供给,适应和创造更多市场需求,打通关键堵点拓展更广流通空间,努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

46、撑。精准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保持投资合理稳定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抓好产业项目,加快补齐交通、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公共卫生、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短板。聚焦“两新一重”、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和国有资本导向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型的投资增长机制、“亩均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坚持精准招商与延链补链相结合,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与实效。推动在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设立三门峡飞地科创园。全力拓展消费需求。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激

47、活潜在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加强需求侧管理。实施产业链横向整合和纵向延伸工程,在畅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大循环的同时,突出组织好市域内企业供需对接。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和品牌打造工程,扩大优质产品服务供给。推动智慧商圈、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形成若干主题鲜明商业地标和体验中心,建设区域商贸中心城市。推进以节能环保建筑、新能源汽车应用等为重点的绿色消费。加快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消费生态体系,培育引领性强、知名度高的消费新平台。健全物流基础设施和体系。鼓励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支持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全面优化消费体验。统筹推进现代

48、交通体系建设。加强交通骨架、密度和衔接建设,优化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空间布局。发挥浩吉铁路、三洋铁路功能,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畅通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通道。实施“通江达海”工程,实现与沿江沿海地区多渠道联通。实施“路网提升”工程,推动实施运三客运专线、规划研究三门峡至十堰高铁等重大工程,推动陇海铁路取直改造、国道209城区段改线以及三门峡铁路综合枢纽物流园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货物运输“公转铁”建设。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加快实施连霍呼北联络线、渑池至淅川渑洛段、观音堂至夏县、灵宝至丹凤、卢氏至栾川、卢氏至洛南等项目,实现与周边地市县县贯通。不断完善城市路网、县乡公路、农村道

49、路体系,打通市内交通“微循环”。实施“空中联通”工程,推进通用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选址方案项目选址原则所选场址应避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特别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性目标。项目建设区域地理条件较好,基础设施等配套较为完善,并且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建设区基本情况三门峡,河南省地级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黄土塬为主,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总面积10496平方千米,辖2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门峡市常住人口为2034872人。三门峡有“五山四岭一分川”之称,西接关中,北邻三晋

50、,东守中原,境内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郑西高铁横贯东西,209国道、三(门峡)淅(川)高速公路和浩吉铁路连通南北,是连接豫晋陕三省、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同时,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国文化都发源于此。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20年,三门峡市全年生产总值145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9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687.3亿元,增长3.4%;第三产业增加值616.5亿元,增长2.7%。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

51、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日益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前进道路上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研判三门峡市发展的“时”与“势”,辩证把握前进道路上的“危”和“机”。从机遇和条件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等政策优势叠加,省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支持三门峡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三门峡市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体系较为完备,枢纽和腹地支撑处于强势地位,特色农业识别度高,生态屏障作用更加凸显,白天

52、鹅等城市品牌已经形成,干部队伍士气高涨,有利于三门峡市找准定位、精准发力,抢占发展制高点,更好地服务新发展格局。从困难和挑战看,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三门峡市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层次不够高、人口规模和结构不够合理、开放意识不够强等问题仍然存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存在薄弱环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还比较繁重,资源配置效率和治理效能还需不断提升。综合研判,三门峡市正处于发展位势巩固强化、动能转换加速突破、治理能力系统加速提升的重要阶段,矛盾风险挑战加速演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内在向上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方位新机遇,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

53、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善于打破常规、创新突破,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五彩三门峡”“三地五中心”建设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三门峡开好局、起好步,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贡献强劲三门峡力量。进一步激发推动转型创新发展的

54、动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锻造长板与补齐短板齐头并进、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相互促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强化科教兴市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施研发投入总量和高科技企业数量“两个倍增计划”,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实施创新龙头企业、高端领军人才“双渠道汇聚”战略,依托创新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依托高端领军人才建设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机构。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科研攻关,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建设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建强用好产业技术研究院

55、体系。深化科技创新平台链条建设,打造市级科研服务共享平台,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积极融入、协同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承担、积极参与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专项。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小升高”培育行动,扎实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以及“雏鹰”“瞪羚”“隐形冠军”培育工程。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中心体系,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知识产权联盟,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争出一些“独门绝技”。实施企业家素质专项培训工程,支持企业家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

56、创新、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健全落实“1+8”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全面推行“人才+项目”模式,切实提升人才公共服务能级。完善科创团队引进政策,更加注重以团队为重点的创新资源引进、落地机制。深化院地院企合作,围绕主导产业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实习基地,增强对本地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吸引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建好中关村三门峡科技城和人才公寓,下大力气解决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的问题。实施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专项行动。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企业主导、政府跟踪服务的人才引进和课题研究新模式。实行创新成果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

57、,全面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汇聚力。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政策与产业、财政等政策有机衔接。细化落实对孵化期、初创期企业和首台套设备的具体支持举措。完善“科技贷”、知识产权抵押等推广应用的体制机制,鼓励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健全“首席科学家”“首席技师”等制度。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支持军民融合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创新成果双向转化应用。建成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重要支撑区坚持“引领金三角

58、、支撑郑洛西、融入新格局、建设现代化”,因势借力构建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科技和金融为两翼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生态协同化。(一)着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倍增、基础再造、品牌打造“四大工程”。深化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逐一制定具有国际视野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发展试点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速,大幅度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微升小、小升规、规上市、企上云”。谋划实施高山农业、大健康、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的提质升级专项。(二)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59、实施培强做大新材料产业战略,培育一批头部企业和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平台,聚集一批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组建一批产业基金,把新材料产业打造为三门峡市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以铝板带箔、汽车轻量化铝材、航空铝材、陶铝等为代表的铝基新材料产业,以尖端电解铜箔、压延铜箔、挠性覆铜板、高端铜型材、纳米级铜粉为代表的铜基材料产业,以三甲基镓、三甲基铝等为重点的光电新材料产业,以等离子膜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培育壮大以致密刚玉为代表的高端耐火材料、以杜仲橡胶为代表的生物材料产业。积极发展高精(纯)材料、化工材料、碳基材料。(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

60、业态、新模式。加力打造现代黄金产业、新能源和装备制造等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精细化工、新基建、生物医药、储能应用等新兴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特种新能源汽车工业基地。大力发展以充电桩、锂离子电池、可穿戴设备为重点的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推动5G基础网络、生产和服务基地建设,打造500亿级5G产业集群。支持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数据等应用推广。(四)提高“六链”同构水平建设主导产业综合性数字化平台,打造产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强化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政策链、金融链、信息链融合发展。实施政府、龙头企业“双链长”“双向承诺”制,完善配套产业和配套企业,一链一策推动产业链条现代化。实施头部企业培育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