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讲信息组织_第1页
6第六讲信息组织_第2页
6第六讲信息组织_第3页
6第六讲信息组织_第4页
6第六讲信息组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讲信息组织11 信息组织概述基本名词术语1信息组织的必要性2信息组织的专业含义、要求及目的321.1 信息组织的必要性信息空间的信息环境信息检索需求的多样化信息检索技术的进步信息组织环境获取信息的方法和工具调解用户需求与检索的矛盾效劳于信息检索的信息增值过程信息超载,信息垃圾,信息爆炸专业的高度选择性、内容的精良性和时间的紧迫性手工检索机械检索计算机检索31.1 信息组织的必要性下游信息的基础理论信息的本质、特征、种 类、传播等中游上游信息资源开发信息的搜集、组织、 加工等信息的利用和效劳信息的上游信息的中游信息的下游信息管理活动情报工作者用户41.2 信息组织的含义 信息组织(infor

2、mation organization) 信息组织,即信息序化或信息整序,也就是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及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 51.2 信息组织的含义内容相同或相关的集中;集中的信息要呈现某种秩序;相关信息单元之间关系明确。按照不同用户的信息活动确定信息的传递方向;根据信息环境开展变化调整信息流向。信息流向明确化控制信息流动的速度;把握信息传递的时机。信息流速适度化信息组织根本要求是实现信息的无序向有序转换信息内容有序化61.2 信息组织的含义 信息组织的专业目的减少社会信息流的

3、混乱程度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建立信息产品与用户的联系节省社会信息活动的总成本71.3 信息组织的学科开展基础信息组织发展的理论基础1信息组织发展的方法学基础2信息组织的发展研究38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客观性系统性根本原则AB现代化D目的性C9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理论基础方法基础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知识组织论信息自组织论语言学知识分类概念逻辑信息组织 在其开展过程中,不断从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中汲取营养。系统科学论101.3.1系统原理信息组织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将无序的零散的信息层次化、结构化,形成一种有序的体系或系统,因此,系统科学是信息组织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信息组织

4、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信息组织系统中,如果将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组织成一个系统,建立起内在的关联,那么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将大于各个信息单元的功能之总和。也就是说,这将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如此,在信息组织活动中,类目体系的展开、主题词族的编制、信息的分析等都表达着系统的思想。基于这一原理,信息组织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方便检索的信息系统。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11在信息组织系统中,如果将大量的、分散的、杂乱的信息组织成一个系统,建立起内在的关联,那么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将大于各个信息单元的功能之总和。也就是说,这将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如此,在信息组织活

5、动中,类目体系的展开、主题词族的编制、信息的分析等都表达着系统的思想。基于这一原理,信息组织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方便检索的信息系统。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121.3.2语言学原理具体而言,信息组织中的语言问题重要性在于:(1)信息描述和信息揭示中需要运用大量的语言工具。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某些动物虽然也能说人话,有时似乎也能“理解人类语言,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它们对人类语言的使用仅仅是动物高级条件反射。只有人才能准确识别、记忆和领会语言。人对事物的认识几乎都要转化语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不能为其他人所了解。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13(2)信息组织

6、的对象都是用语言描述的各种各样的具有语义性和准语义性的信息。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对事物的准确认识。(3)在信息组织的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上,信息的编码、算法语言、程序语言、机器语言运用和自然语言理解和处理都充分表达了语言的重要作用。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141.3.3 逻辑学原理信息组织是一种智力活动,离不开人的逻辑思维,信息组织本身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概念是思维的元素,逻辑则是思维的规则。所以信息组织自然包含相应的逻辑学问题。实践证明,逻辑思维越强的信息组织者其信息组织工作也越好。事实上,信息组织是对信息对象的各个元素(按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划分),经过从事物到概念再到语言的层层递进的分析之

7、后,运用科学思维使之序化的一个复杂的过程。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151概念的关系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其内涵是它所指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按照概念之间是否存在共有的外延,概念关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第一、相容关系是指至少有一局部外延系统得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的类型有同一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等。(1)同一关系,即具有相同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如计算机与电脑、土豆和马铃薯、山芋和红薯、西红柿和番茄、鲁迅和周树人等。其逻辑关系可以表示为 。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16(2)包含关系,也称属种关系,指一个概念在另一个概念外延之中,并且是另一个概念的组成局部。ABAB1.3 信息

8、组织的根本原理AB17第二、不相容关系可以分为不同论域之间的不相容关系和同一论域中的不相容关系。其逻辑关系可以表示为 :(1)矛盾关系。指外延之和等于上位概念外延的两个不相容概念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两个概念之间互斥。(2)反对关系。(3)并列关系。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18概念的划分、分析和综合是信息组织中使用十分普遍的方法。信息组织就是将所组织的信息对象从概念平面转换到语词平面再到转换到标记平面,即用语词标记和符号标记来表达概念。要正确地表达概念就要利用概念逻辑方法分析和认识各种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一个概念只用一个标识表达,一个标记只表达一个概念的一一对应关系。1.3 信息组织的根本

9、原理192概念的划分概念的外延,反映的是具有某些特有属性的一类事物。要对概念进行正确的划分,还必须遵守以下划分规则。划分必须是相应相称的。每次划分必须根据同一个标准。划分出来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201.3.4知识分类原理1科学分类的意义和原则什么是科学分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而它的重要性正是在这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27页)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21 1)科学分类的意义科

10、学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工作,它对于促进科学事业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1)揭示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反映了各学科在科学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了一个符合时代的科学开展水平的科学整体结构,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原理提供了科学的论证和说明。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22 (2)从方法论上,对于指导科学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通过科学分类,使得每一门科学在科学总体系中都有确定的位置,这样便可以从其相同学科中得到方法上的启迪,从而促进科学研究事业的开展。(3)有助于认识科学开展的规律性,掌握科研的开展方向。由于科学分类揭示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因此有

11、助于预见新学科的产生,同时也可以预见到新学科产生对科学研究和人们的实践会产生如何的影响,有助于掌握科研的开展方向。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23 (4)为科学规划和组织科学研究机构,拟订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案,以及图书分类等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2)科学分类的原则(1)客观原则(2)开展原则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242科学分类的开展(1)古代分类思想古代西方许多有名的学者都对知识进行过分类,其中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最有影响。(2)培根的分类思想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15611620年)首先对近代早期开展的自然科学作了系统的描述。他把科学分为:历史(History):自然史(Natural

12、 History)、文明史(Civil History)诗歌(Poetry):叙事诗(Narrative)、戏剧诗(Dramatic)和寓言诗(Parabolical)哲学(Philosophy):人类哲学(Human Philosophy)、文化哲学(Civil Philosophy)、神学(Theology)(3)圣西门和黑格尔的分类思想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25 (4)恩格斯的分类思想恩格斯把科学分为:数学、力学和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社会科学和关于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5)毛泽东的分类思想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说过:“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

13、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263现代科学的总体结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处于同一层次。和哲学相比,它也是一门具有特殊性(5)科学分类开展趋势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自然科学数 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哲学274科学分类的几种典型体系(1)文献分类体系文献分类是知识分类中最重要的应用,因为文献是人类知识最完整、最系统的记录,对它的整序要求也最高。(2)百科全书知识分类体系 (3)大学学科分类体系(4)科研工程分类体系1.3 信息组

14、织的根本原理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分类(2007年版): G:管理科学部G0109: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G0111:互联网管理理论与技术G0112:评价理论与技术G0113:预测理论与技术G0114:数量经济分析理论与方法G0115:金融工程G0116:复杂性研究*G0117:知识管理G0118:其它G01:管理科学与工程G0101:管理科学与管理思想史G0102:一般管理理论G0103:运筹与管理*G0104:决策理论与技术G0105:对策理论与技术G0106:行为心理与管理G0105:组织行为与组织理论G0107:管理系统与工程*G0108:工业工程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291

15、.3.5事物分类原理组织机构分类法(2) 物品分类法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tandard Industrial Trade Classification, SITIC):由联合国制定,主要用于国际贸易统计。SITIC将商品分为10个大类。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HS):这是世界海关组织制定的水平分类编码体系,它在各国海关统计、商品统计、进出口管理及国家贸易中使用最为广泛。HS将商品分为45个大类。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30联合国主要产品分类(Carolina Population C

16、enter,CPC):这是国际招标、商品贸易、投资等领域的重要分类法,其大类为10个。全国工农业产品分类与代码(GB7635-87):它是我国最权威的产品、物资分类法,把各类产品分为23大类,分类原则是按照工农业产品的属性进行的,适当兼顾部门管理、生产流通领域的需要。大体以三次产业的顺序排列。由于中国“入世的原因,这个分类体系不能满足对效劳贸易的统计要求。2001年根据主要产品分类(CPC)修订为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其显著特点是,将商品分为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产品,适应了当前国际效劳贸易迅速开展的需要。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311.3 信息组织的根本原理321.4信息组织的方法1.4.1

17、信息组织方法的类型1宏观层次方法和微观层次方法2形式、内容和效用的方法(1)形式信息组织(2)内容信息组织常用的内容特征组织法有分类法、主题法(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元素结构法、逻辑法等(3)效用信息组织3描述、揭示、分析和存贮的方法4文献实体组织和信息内容组织方法5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331.4.2信息组织方法的完整体系按照上述思想,我们将信息组织方法分为四大类,见以下图:第一类方法是思维方法,它是一种普遍方法,不仅信息组织活动受其指导和控制,其它如科学研究活动也受其指导和作用,属哲学层次的信息组织方法。第二类方法是学科的一般方法,代表性的是“老三论和“新三论。老三论是“系统论

18、、“信息论、“控制论,新三论是“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论或“突变论。这些方法在信息组织中有相当广泛的应用。1.4信息组织的方法34第三类是信息领域的理论方法。属上述的第三层次的第一类,如布拉德福定律、齐夫定律、罗特卡定律等,是信息科学领域的一般方法。第四类信息组织的具体方法,是信息组织学科特有的,包括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次的信息组织方法,这类方法是构成信息组织方法的主体,反映了事物的不同特征属性。这里主题法和分类法是信息组织的两个主要方法,人们对其研究和使用最多,其它方法都是属于附属地位。1.4信息组织的方法35思维方法综合、分析、归纳、推理学科一般方法老三论、新三论信息领域一般方法

19、布拉德福定律、齐夫定律、罗特卡定律信息组织具体方法语法组织方法、语义组织方法、语用组织方法信息组织方法1.4信息组织的方法361.4信息组织的过程与方法优化选择确定标识组织排序比较法分析法核查法引用摘录法专家评估法信息外在特征加工著录信息内容特征加工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字顺组织法号码组织法时空组织法超文本组织法信息组织活动过程改编重组汇编法摘要法综述法37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 从宏观上,按照信息组织的对象把信息组织分为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工具。信息组织的类型检索语言类型 按检索工具的对象 按检索工具的途径 按检索工具的组配方式 按检索工具组配的方式文献目录索引机读数据库网络

20、搜索引擎依据信息资源外部特征依据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资源单元方式标识单元方式先组式后组式382.1信息组织开展的历史实践 信息组织的开展主要是与信息管理的整体开展和信息组织的理论方法及信息技术的开展紧密联系的。无论是我国还是国外,信息组织都经历了长期的开展历史。在文献管理活动中,分类法和主题法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国内外的产生和开展是信息组织实践活动和规模的集中反映 。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392.1信息组织开展的历史实践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402.1信息组织开展的历史实践古代信息组织实践 近代信息组织实践现代信息组织实践国外信息组织的历史实践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41数字信息环境下信息组织

21、的变化1数字网络环境下传统信息组织方式的开展2网络环境下对信息资源新的组织方式的开发3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422.2信息组织的开展现状数字信息环境下信息组织的要求1)能根据语义、应用和结构需要对任何信息内容进行定义、标记、描述、识别、验证和解释;2)能运用逻辑、语义、语法或结构方法对这些信息内容进行指向、确认、检索和传递;3)能运用逻辑、语义、语法或结构方法对这些信息内容及其集合进行过滤、析取、链接、合并、集成或重组;4)能按照语义关系、知识体系、应用需要或用户对象对信息内容组织格式和表现形式进行定义、标记、识别和转换;5)能以计算机可识别、解析和理解的方式实现上述功能,支持智能代理对信息

22、内容及其交流处理过程的自动处理;6)能在多语种分布式开放式环境中实现上述能力;7)能根据用户的具体需要和应用环境调整上述能力及其实现方式,能根据新的媒提醒式、文献形式、技术能力和系统形态调整和开展上述能力及其实现方式,能以方便、经济和灵活的方式实现上述能力及其调整。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43机读化国际通用性兼容性灵活性基于关键词语言的搜索引擎利用现有词表组织网络信息 MARC格式为适应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而修订字段主题法机读目录分类法数字网络环境下传统信息组织方式的开展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44信息组织的新技术1从信息组织到知识组织2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452.3从信息组织到知识组织网格

23、技术信息过滤信息组织的新技术信息构建网格是把整个因特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各种资源的全面共享。用简单的话讲,网格是高性能计算机、数据源、因特网三种技术的有机组合和开展,它与因特网相比具有高性能、一体化、知识生产、资源共享等技术优点。 信息构建就是从信息复杂的状态中抽取本质要点,并将这些要点以清晰美观易用的方式提交给用户。 信息过滤是指计算机根据用户提供的一个过滤需求(user profile),从动态变化的信息流(比方web)中自动检索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 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462.3从信息组织到知识组织知识组织和科学系统图书馆的知识组织知识组织方面最高级别的国际协会

24、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Knowledge Organization成立Jesse H.Shera(1965.1966)国际知识组织协会(1989)H.E.Bliss(1929.1933)图书馆与知识组织文献与知识组织知识组织在国外的形成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472.3从信息组织到知识组织 ISKO国际大会届次 时间 地点 主题 第一届 1990德国达姆施塔特 知识组织工具与人类交往第二届 1992印度马德拉斯 知识组织与认知范式第三届 1994丹麦哥本哈根 知识组织与质量控制第四届 1996美国华盛顿 知识组织与变革第五届 1998法国里尔 知识组织的结构与联系

25、第六届 2000加拿大多伦多 知识组织的动态性和稳定第七届 2002西班牙格兰纳达 21世纪知识描述与组织的挑战:跨学科知识的整合第八届 2004英国伦敦 知识组织与信息社会的全球化第九届2006 奥地利维也纳 全球学习社会下的知识组织 第十届2008加拿大蒙特利尔 知识组织中的文化与身份 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482.3从信息组织到知识组织 知识组织在国内的形成 蒋永福认为是袁翰青教授1964年在“现代文献工作根本概念一文中最早使用“知识组织概念,刘洪波认为是刘迅1985年首次将“知识的组织作为图书馆情报学研究的一个内容提出。也有人谈到:“知识组织思想可追溯到我国1983年公布的文献著录总

26、则中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这一定义将文献主体界定为知识物化的产物,基于图书馆内部活动的全过程是一个对文献依据知识内容进行的组织过程,刘洪波指出图书馆内部活动是一种知识组织活动。但无论知识组织最早提出者是哪位学者,都可以看出我国有关知识组织的研究是从概念的提出而逐渐开始。 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492.3从信息组织到知识组织 知识组织的内涵 知识组织的根本原理是以固定的方式方法把知识客体中的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揭示出来,并把被揭示的知识按一定的方式编排成序,以便于人们利用。其中,知识因子是知识组织的根本单位,一个概念、一个词语、一件事物都可以成为知识因子;知识关联是若干个知识因子间建立起来的特

27、定联系。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502.3从信息组织到知识组织知识组织方法体系知识表示知识重组知识聚类知识存检知识编辑知识布局知识监控2 信息组织的开展与实践51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 类 类名 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组事物的对象的集合。 表示类目概念的名称称做类名。52 分类的概念 分类的原理 分类是指人们认识事物、区别事物,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事物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人们根据事物的属性对其进行区分和类聚的过程。依据事物的属性区分或分组,把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对象集中在一起;按照区分出来的对象集合的关系排列次序,并在这些类中进一步按照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区分和组织。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

28、53 信息资源分类 信息资源分类是指根据信息资源内容的学科属性与相关的其他特征,对各种类型的资源予以系统地组织揭示、区分,并进行组织的一种方法。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揭示信息资源区分信息资源组织信息资源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54信息描述 信息描述,亦称信息源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源的外部特征、物质形态(和主题内容)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信息描述的结果,是获得描述记录亦即元数据,用作信息源的代替物(surrogate或representation)组织检索系统。 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55题名/作者:信息组织 主编周宁 丛编题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ISBN

29、号:7-307-03434-4 出版发行项: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12 载体信息:368页 21cm CNY17.00 个人名称等同责任者:周宁中图图书分类法类号:G203 论题主题:信息管理-高等学校-教材论题主题:高等学校-信息管理-教材论题主题:教材-信息管理-高等学校附注项:有书目 (第356-361页) 和索引 (第362-367页)。附注项:本书系统地讲述信息资源描述与组织的理论与方法。在因特网迅猛开展、数字化信息资源已成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今天, 本书着眼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开展的需要, 重点讨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描述与组织。书中吸收了国际上该领域的最新成果,

30、 并理论联系实际, 列举了大量实例, 且理论性与实用性兼顾, 反映了信息组织工作的时代特征。内容附注项:本书系统地讲述信息资源描述与组织的理论与方法。在因特网迅猛开展、数字化信息资源已成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今天, 本书着眼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开展的需要, 重点讨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描述与组织。书中吸收了国际上该领域的最新成果, 并理论联系实际, 列举了大量实例, 且理论性与实用性兼顾, 反映了信息组织工作的时代特征。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56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57按照分类法的编制方式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半分面分类法分类法类型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58

31、 将类目体系组织成一个树状结构,按照划分的层次,逐级列出相近的子目,并在线性形式显示时,以缩格表示类目的等级关系。类目展开系统;分类结构显示直观;标记简明,号码单纯特点不能充分揭示细小专深主题;类具有一定的凝固性;无法根据现代科学开展自动生成新类;大型类表管理困难缺点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编制方式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59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样例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文化理论G02文化哲学G03文化的民族性G04比较文化学G05文化与其他学科的关系G07文化地理学G09文化史代表性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60 在类表中按照范畴列出各种根本概念,并分别配

32、以相应号码,使用时,先分析对象的主题,根据主题分析的结果,通过相应概念的组配表达文献主题内容,以这些类目标识的组合,表示该主题在分类体系中的次序。标引专指;标记表达性强,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组配次序;可以表达新产生的复杂主题类表的篇幅小,便于管理、修订。特点类目体系具有隐含性,直观性差;标引难度高;号码冗长,不适合组织文献排架。缺点分面组配式分类法编制方式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61分面组配式分类法样例伦敦分类法研究小组编制的专业分面分类法中,图书馆学分面分类法就可用图书馆类型、 资料、 操作、学科、地区、时代等特征进行划分,从而产生6组类目,即6个组面。每一组面还可用同一系列的更细的标准进行

33、划分,分为两个或多个亚面。如图书馆类型面可以再划分为以下几个亚面: 图书馆类型 按上属机构分 公共图书馆 高等学校图书馆 按用户分 儿童图书馆 盲人图书馆 按规模分 大型图书馆 中型图书馆 小型图书馆 62 以列表式类表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同时广泛采用组配方法,可以到达分面类表同等标引水平。 列表的管理修订工作量大; 类目组配符号标记复杂、冗长。列举组配式分类法缺点编制方式半分面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UDC)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63半分面式分类法样例主表分为以下10大类: 0总论 1哲学、心理学 2宗教、神学 3社会科学 4(1964年以前为语言学) 5数学和自然科学 6应用科学

34、 7艺术 8语言学、文学 9地理、历史 国际十进分类法(UDC)主表采用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的体系结构在利用附分表过程中采用组配式。643.2 类目体系主表 根本部类是分类法合理展开对知识范畴所作的最概括、最本质的划分。根本部类中图法杜威法布利斯书目分类法中国档案分类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理性知识想象知识记忆知识哲学科学历史技术和艺术政治科学文化经济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653.2 类目体系主表 它是分类法列出的第一级类目,也是分类法整体框架的表达。根本大类(根本大纲)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2个根本大类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哲学C 社会科学总

35、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Z 综合性图书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66简表详表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67地区中国时代中国民族主题和资源类型世界 亚洲各国 东亚各国 中国 蒙古 朝鲜 东南亚各国 非洲各国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三代 春秋封建社会 战国 秦、汉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汉族蒙古族理论与方法论 方针、政策 哲学原理 现状及发展 一般复分表实例复分表作用:有利于节省主表

36、的篇幅;增强类目表的灵活性;增强分类法的内在规律性。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68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一级类)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二级类) G25图书馆学、目录学、图书馆事业 (三级类) G250 图书馆学(四级类) G251 图书馆管理(四级类) G252 读者工作(四级类) G253 图书馆采访和藏书组织(四级类) G254 文献标引与编目(四级类) G254.0 文献检索语言(总论) (五级类) G254.1 分类法 (五级类) G254.2 主题法 (五级类) G254.3 文献编目 (五级类) G254.34各种编目方式(六级类) G254.341 集中编目 (七级类

37、) 层累标记制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69分面标记制例如按照冒号分类法,“1950年印度数学书目这一文献主题的类号是Ba.44N5,其中“B表示数字,“a表示书目,“.44表示印度,“N5表示1950年。 顺序标记制按标记符号本身固有顺序依次为每个类目配号的标记制度。 它只反映类 目排列的先后次序,不显示类表的层次结构。顺序标记制可分为整数顺序制、小数顺序制和字母顺序制3种。例如, 伦敦教育分类法采用的是字母顺序制: Tab异常儿童 Tap残疾 Tas身体残废 Teb盲人 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70类目注释 P4 大气科学(气象学) 大气科学是研究地球大气中各种现象的形成原因、时间、

38、空间 分布和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效劳的一门学科。 依总论复分表分。 含义性注释O513 低温特性 比热、输运过程、磁性、临界等现象入此。 内容范围注释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71类目注释 “A1/49(特殊分类规定)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的科学专 著,均按学科内容,在有关类下作互见,用“a加以标志。 例:列宁论图书馆在本大类编号为A267,互见编号 为:G25a。 类目特性注释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72类目注释 K 历史、地理 总论历史与兼论史地的著作入此。 地理入K9。 类目关系注释 O659.37 工业气体分析 宜入TQ116.02。分。 类

39、目关系注释 A42 毛泽东单行著作 见A12注。 类目关系注释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73类目注释 N01 科学研究的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依世界地区表分。 分类方法注释 Q958.3 动物的地带分布 仿Q151分。 分类方法注释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74杜威十进分类法DDC 22体系结构000 Computer science, Knowledge & systems 计算机科学, 知识 &系统010 Bibliographies 目录学020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s 图书馆与信息科学030 Encyclopedias & books of fa

40、cts 普通百科全书040 Unassigned 未指定050 Magazines, journals & serials 杂志, 期刊 & 连续性出版品060 Associations, organizations & museums 会社, 组织与博物馆学070 News media, journalism & publishing 新闻媒体、新闻业与出版业080 Quotations 论集090 Manuscripts & rare books 原始手稿与善本书100 Philosophy 哲学110 Metaphysics 形而上学(玄学、抽象论)120 Epistemology认识论

41、130 Parapsychology & occultism心灵玄学 & 神秘学140 Philosophical schools of thought 哲学派别的观点150 Psychology 心理学160 Logic 论理学170 Ethics 伦理学180 Ancient, medieval & Oriental philosophy 古代、中世纪与东方哲学190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近代西方哲学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75杜威十进分类法200 Religion 宗教210 Philosophy & theory of religion 宗教的哲理和

42、理论220 The Bible 圣经230 Christianity & Christian theology 基督教与基督教徒的神学240 Christian practice & observance 基督教的实践与遵守行为准则250 Christian pastoral practice & religious orders 基督教的神职工作与地方教会260 Christian organization, social work & worship 基督教的组织, 社会与礼拜仪式270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基督教的历史280 Christian denomin

43、ations 基督教之教派290 Other religions 其它宗教300 Social sciences, sociology & anthropology 社会科学, 社会学, 人类学310 Statistics 统计学320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学330 Economics 经济学340 Law 法律350 Public administration & military science 公共行政、政府行政机关与军事科学(兵学)360 Social problems & social services 社会问题与社会效劳370 Education 教育380 C

44、ommerce, communications & transportation 商业贸易、通讯与运输390 Customs, etiquette & folklore 风俗、礼节、民俗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杜威十进分类法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76400 Language 语言410 Linguistics 语言文字学420 English & Old English languages 英语与古老的英语(盎格鲁萨克逊语言)430 German & related languages 德语(日耳曼语, 条顿民族) & 相关语言440 French & related languag

45、es 法语(罗曼斯语) & 相关语言450 Italian, Romanian & related languages 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 & 相关语言460 Spanish & Portuguese languages 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470 Latin & Italic languages 拉丁语 & 意大利语480 Classical & modern Greek languages 古希腊语 & 现代希腊语490 Other languages 其它语言500 Science 自然科学510 Mathematics 数学520 Astronomy 天文学530 Physics 物理

46、学540 Chemistry 化学550 Earth sciences & geology 地球科学与地质学560 Fossils & prehistoric life 化石与史前生活570 Life sciences ; Biology 生命科学 ; 生物学580 Plants (Botany) 植物学590 Animals(Zoology) 动物学杜威十进分类法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77600 Technology 应用科学 (工艺学)610 Medicine & health 医学与健康620 Engineering 工程学630 Agriculture 农业640 Home &

47、family management 家与家庭的管理(家政与家务)650 Management & public relations 管理与公共关系660 Chemical engineering 化学工程670 Manufacturing 制造工业680 Manufacture for specific uses 特定用途产品之制造690 Buildings & construction 建筑物与建造术700 Arts 艺术、美术710 Landscaping & area planning 景观美化与地区规划720 Architecture 建筑术730 Sculpture, ceramic

48、s & metalwork 雕塑, 制陶与金属制品740 Drawing & decorative arts 图画(描绘、素描、制图)与装饰性艺术750 Painting 绘画艺术(油画、水彩画等)760 Graphic arts 平面艺术(制版、印刷)770 Photography & computer art 摄影术与计算机艺术780 Music 音乐790 Sports, games & entertainment 运动, 游戏与休闲娱乐杜威十进分类法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78800 Literature, rhetoric & criticism 文学, 修辞学与评论810 Am

49、erican literature in English 美国英语文学820 English & Old English literatures 英语与古英语文学(盎格鲁萨克逊语的文学)830 German & related literatures 德语文学(日耳曼语文学)与相关文学840 French & related literatures 法语文学(罗曼斯语文学)与相关文学850 Italian, Romanian related literatures 意大利语文学、罗马尼亚语文学与相关文学860 Spanish & Portuguese literatures 西班牙语与葡萄牙语

50、文学870 Latin & Italic literatures 拉丁语文与意大利语文学880 Classical & modern Greek literatures 古典与现代希腊语文学890 Other Literatures 其它语言文学900 History 历史910 Geography & travel 地理与旅游920 Biography & genealogy 传记与宗谱930 History of ancient world (to ca. 499) 古代世界历史(约公元499年以前)940 History of Europe 欧洲历史950 History of Asia

51、 亚洲历史960 History of Africa 非洲历史970 History of North America 北美洲历史980 History of South America 南美洲历史990 History of other areas 其它区域历史杜威十进分类法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79标记符号 DDC采用阿拉伯数字作标记符号,并采用小数制(即十进制)的层累标记制。以三位数(000999)形成前三级的等级结构。在三位数中,凡带“0 的号码均表示总论性类目:后二位为“0 的号码表示一级类(大类),末一位为“0 的号码表示二级类,凡末尾不带“0 的三位数号码均属三级类。凡在三

52、位数之后展开的号码,均须在三位数后面加一小数点隔开。例如: 600应用科学 630农业 631农业经营 631.5作物栽培 杜威十进分类法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80主表分为以下10大类: 0总论 1哲学、心理学 2宗教、神学 3社会科学 4(1964年以前为语言学) 5数学和自然科学 6应用科学 7艺术 8语言学、文学 9地理、历史 国际十进分类法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81标记符号 UDC 采用单纯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符号。它用个位数(09)标记一级类,十位数(0099)标记二级类,百位数(000999) 标记三级类,以下每扩展(细分) 一级,就加一位数。每三位数字后加一小数点。如:

53、 6应用科学、医学、技术 62 工程、技术(总论) 621机械工程总论、核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制造 621.3电工程、电技术、电气工程 621.39 电信技术 621.396无线电通讯设备和方法 621.396.9雷达 国际十进分类法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82LCC体系结构:A 综合性著作 M 音乐B 哲学、宗教 N 美术C 历史的辅助科学 P 语言、文字D 世界及旧世界史 Q 科学E-F美洲历史 R 医学G 地理、人类学 S 农业、畜牧业H 社会科学 T 工艺J 政治学 U 军事科学K 法律 V 海军科学L 教育 Z 目录学、图书馆学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83

54、标记符号美国国会分类法采用字母加阿拉伯数字混合而成。大类以一个字母代表,除I、O、W、X、Y五个字母尚未使用之外,其余将知识分为二十一个大类。每一个大类下,下级类目再在上级类目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字母,如二级类目,用双字母表示,三级类目用三个字母表示。阿拉伯数字是从1到9999,按算术次序递进,必要时可以加小数点复分,小数点以后的顺序,以十进制展开。小数点后面的复分,有些用数字复分,有些用卡特号复分,也有些同时使用数字及卡特号。 T 工艺 TA 工程总论、土木工程 TC 水利工程 TD 卫生工程与市政工程 TS 制造 TS 1490 纺织 TS 1493 机器、织布机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3 信息组

55、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84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2个根本大类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哲学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Z 综合性图书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85中图法电子版界面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86标记符号中图法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用一个字母标志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

56、的序列。在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下类目的划分。同时,“工业技术图书为适应其需要,对其下一级类目的复分,也采用了字母标志,即工业技术所属的二级类,采用双字母。数字的编号顺序,采用小数制,即首先顺序字母后的第一位数字,然后顺序第二位,以下类推。分类号码的排列,严格按照小数制的排列方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分类法87元数据 元数据(Metadata:The data which defines the form of data stored in a database. Metadata can be thought of as “data about data.)是定义存储在数

57、据库中数据的形式的数据, 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数据的结构化数据。 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元数据88元数据的含义是逐步开展的,早期的元数据主 要指网络信息的描述数据,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如用HTML标引网页的数据);其后,逐步扩大到各种以电子形式存在的信息的描述数据(如MARC和DC)。由于传统的书目数据与数字信息的描述数据本质上并无不同。因此,目前元数据这一术语实际上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信息源的描述记录。 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元数据89 元数据的描述成分,通常是从信息源中抽取出来的用于说明其特征的数据,如题名、版本、出版数据,相关说明等。实际上,元数据是一种电子环境中使用的著录数据。因此,

58、我们将元数据与描述记录、文献记录作为同义词使用。一个元数据款目构成一个信息源的根本描述记录,是检索系统的根本构成单元,它可以代表信息源本身(文献本身)用来组织目录、索引、数据库、搜索引擎等检索系统。 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元数据90作用一:识别 确认并对要进行组织的信息进行个别描述,使用户能识别被组织的信息对象。 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信息描述的作用91 HTML 语言中对书名和责任者的标示分别为: 经济法基础 李育成 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的标示为: 经济法基础/李育成编著 并分别标明检索点I. 经和II.李 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信息描述的作用92 CN MARC的描述为: 2001

59、b$a经济法基础$f李育成编著 (200字段为题名与责任说明) 701b1$a李育成(701为等同责任字段) 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信息描述的作用93作用二:定位 提供信息资源位置的信息,以使用户访问并使用。 如:传统文献集合中信息资源的排列位置、数据库中的位置、网址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信息描述的作用94作用三:检索 通过在描述数据中提供检索点,便于用户对资源的检索和利用。 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信息描述的作用95作用四:选择 通过记录信息资源的特征,诸如主题、作者、类型、物理形式、层次和日期等,供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进行判断,决定是否使用该资源。 3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信息描述的作用9

60、64.1主题法概述主题法与分类法1主题法的类型划分24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主题法97 主题及主题词 主题法 主题是指信息资源论述的主题对象,包括事物、问题、现象等。 经过选择,用来表达信息资源主题的语词,称为主题词。 主题法是指直接以表达主题内容的语词作检索标识、以字顺为主要检索途径,并通过参照系统等方法揭示词间关系的标引和检索信息资源的方法。4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主题法98直接以语词作为检索标识 以字顺作为主要检索途径以特定的事物、问题、现象,即主题为中心集中信息资源通过详尽的参照系统等方式揭示主题词之间关系主题法特征4 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主题法99主题概念表达的形式及效果不同 标识所揭示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