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和谐课堂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1页
地理学科和谐课堂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2页
地理学科和谐课堂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3页
地理学科和谐课堂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4页
地理学科和谐课堂的几个关键问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学科和谐课堂的几个关键问题 元宝山区平庄矿区中学 李凤玲内容摘要:和谐的课堂才有效,“和”指人生存的权利,靠经济的发展,“谐”指人民主的权力,靠社会的发展。和谐的含义包括两大基本点:一是人人有饭吃,二是人人敢说话,说实话。爱因斯坦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从课堂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入手,实现和谐的地理课堂,达到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境界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一、“情境创设的教学问题情境之于教学如同汤之于盐。现在的学生不同于我们过去,他们非常有主见,不理解不接受,让他们真心的认同一件事情很难。那么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在哪呢?在生活,找到与学生生活紧

2、密联系的例子,找到贴近学生生活的背景、画面,一切就尽在掌握了。举以下几个例子说明: 其一、曾经在包头参加自治区基功大赛时,正好赶上国庆节前夕,讲述的是地图一节的“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这一部分内容,我利用大家都喜欢旅游这一特点,夸赞包头这颗草原明珠,自始至终以参赛后要在包头玩几天为主线,让同学们当向导,从而激发学生在图上获取需要信息的热情,总体说情境创设很成功,也很自然、真实,离学生进,当时用这个引课的也很多,也用旅游这一话题引入,但只是说我们都喜欢旅游,若想去一个地方,应怎样用图呢,相比之下,我就觉得不够到位,效果也差些。其二:大州大洋的情境设计:你知道地球的七兄弟和四姐妹是谁吗?兄弟姐妹的排列

3、顺序如何?按面积排列,他们在哪?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觉,把遥远的地理事物拉近了。例: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一节中关于“苍海桑田”内容用古诗文创设,就有以下几首可用:白居易的香山居士写真诗中写道:勿叹韶华子,俄成皤叟仙。请看东海水,亦变作桑田;李贺 的嘲少年: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白居易的两首浪淘沙,其一是: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山海一时平。其二是: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朝去暮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从而得出的结论是创设情境要注意时代性、生活性,利于合作和自主实践 ,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情境。二、“问题探究的教学问题 我

4、们老是想着探究很难,我们不用把它想得那样高深,其实探究很简单。举下面两个例子说明:例:提出问题:学校有一排树,但是有几棵树的叶子黄了,为什么其中的几棵树叶子黄了?提出假设:1)病虫害,2)过去看上去就是这种颜色;3)秋天到了;4)树种不一样,5)地下水污染,6) 浇灌过多水。验证假设:一步步验证假设,找出真正原因地下水。总结出探究步骤: 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三、“巩固练习的教学问题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要明白:老师知道不重要,关键是学生知道。认知结构实际上是内化了的知识结构,它源于建构主义理论,没有结构就可能出现错误或是知识链的不连续,每个知识点都有自已的认知结构。例如,一个地点的位置:从以下

5、几方面说明,要求是说全:纬度位置;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视角;确定一个区域与所经过特殊纬线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寻找、确定边缘纬线的习惯。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位于大陆东或西部还是内部,距海是远还是近,临海、近海还是深居内陆,濒临的主要海洋。交通位置:强调通达程度,辐射范围,完备程度。地形特征的认知结构:如地形特征,中国、亚洲、欧洲、南美洲等不同区域地形描述角度是不一样。地势从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倾斜方向、起伏状况;地形种类;地形类型的空间分布与组合;有无特殊地形。例:气候的认知结构:主要是看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及类型的分布格局。气温从年均温、温差、年温差大或小、最冷月气温、最热月气温;降水从降水总量,

6、季节分配。我们在讲述知识时应有意识的提练出认知结构,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 四、“知识迁移”的教学问题 建立知识树,知识树会越来越繁茂,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良好的知识结构容易迁移。教师上课前有知识架构,脑中有网络,学生上完课也应有这个知识结构,把知识点融会贯通,千万不要给学生洒一地芝麻。知识树的建立,能培养学生演绎和归纳的思维方法,不能只教果而不教因。例: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原因:西风带,(大气环流视角);北大西洋暖流(洋流视角);地形(南北高,中间低,中部以平原为主),地形视角。用归纳的方法教学,目的是养成分析一个地方气候因素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从大气环流、洋流、下垫面、地形、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归纳适合于地理特征和地理分布规律内容的学习。我们在对教材分析设计时,必须根据学生情况自己进行再设计形成同类知识的系统。良好的知识结构利于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利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一幅图画的美在于它色调构图等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在于它的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振动。那一节课的美在哪儿?就是在以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