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充电安全操作规程完整_第1页
铅酸蓄电池充电安全操作规程完整_第2页
铅酸蓄电池充电安全操作规程完整_第3页
铅酸蓄电池充电安全操作规程完整_第4页
铅酸蓄电池充电安全操作规程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d.wd.wd.铅酸蓄电池充电安全操作规程充电前的准备工作: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橡胶手套,系橡胶围裙,穿胶鞋。提前做好中和溶液碳酸钠溶液,以防电解液灼伤时使用。由于蓄电池大量放电、或长期存放导致电池亏电,因此应定期从设备上拆下蓄电池,在充电间对蓄电池进展补充充电。补充充电一般每个月进展一次,以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进入冬天时最好进展一次补充充电。充电前应先用万用电表测量电池的电压并进展记录,以便根据各电池的亏电情况确定充电方案。检查交流电源是否符合使用要求,电源应为220V,50Hz交流电。先接蓄电池,将充电机“+极接至蓄电池 “+极,充电机“-极接至蓄电池“极接线柱上

2、,注意防止负载短路。选择充电电压。假设充电电池为12V,那么电压选择档应旋转到12V档,假设充电电池为24V,那么电压选择档应旋转到24V档,不得选错,否那么将损坏充电机或蓄电池。充电操作:初 充 电 、 补 充 充电 常 采 用 恒 流 充 电 恒 流 充 电是 在 一 定 的 时 间 段 始 终 以 一 定 不 变 的 电 流 对 电 池 进 行 充 电, 其 优 点 是 充 电 比 较 完 全, 但 是 后 期 电 流 几 乎 全 部 被 消 耗 在 水 的 分 解 和 热 的 发 生 上。补 充 充 电 电 流 为 0.1C20A 如 60Ah蓄 电 池 用 6A,充 电 时 间 为

3、3 5 h,或 根 据 存 放 时 间 长 短 确 定 充 电 时 间。维护充电常 采 用 恒 压充 电恒 压 充 电 是 始 终 以 一 定 不 变 的 电 压 对 电 池 进 行 充 电, 其 优 点 是 气 体 产 生 很 少 , 耗 水 量 小 , 存 在 充 电 不 完 全 的 缺 点。单体电压通常设定在2.32.4V12 V电池为13.814.4 V,6 V电池为6.97.2 V,直到充足电为止。将充电机电流选择档位调至最低档位。确保红、黑夹没有接触才可以通电,否那么会造成短路并损坏机器;充电采用二步充电法:即第一步采用0.1C20A充电至12 V电池为13.814.4 V,6 V

4、电池为6.97.2 V时。转入第二步充电,第二步充电采用0.05C20A至充电完毕。接通220V电源,逐档调节充电电流,至最大充电电流0.1C20A,进展第一步充电。即:对于12V,54Ah电池其充电电流为0.1x54=5.4A,对于12V,150Ah电池其充电电流为0.1x150=15A当电池电压到达13.814.4V时,转入第二步充电,第二步充电最大电流为0.05C20A。即对于12V,54Ah电池其充电电流为0.0511x54=2.7A,对于12V,150Ah电池其充电电流为0.05x150=7.5A充足电后,最后对电池进展一次均衡充电,以保证单格均衡。方法为:将充足电的电池,用0.03

5、5C20A电流充电(即12V,54Ah电池充电电流为0.035x54=1.89A;12V,150Ah电池充电电流为0.035x150=5.25A);当电池冒出均匀气泡,温度上升时,停顿充电1小时;如此重复34次,单格电池都能冒出均匀气泡,并且电池电压电液密度趋于不变时完毕。充电时间确实定:补充电时间与电池电压对应关系(参考):电池电压 补充电时间12.55-12.45V 2小时12.45-12.35V 3小时12.35-12.20V 4小时12.20-12.05V 5小时12.05-11.95V 6小时11.95-11.80V 7小时11.80-11.65V 8小时11.65-11.50V 9

6、小时11.50-11.30V 10小时11.30-11.00V 12小时11.00V以下 14小时充电完毕后,检查蓄电池电眼免维护蓄电池颜色。电眼显示为绿色,说明蓄电池已充足电。如果电眼为黑色检查充电连线是否接牢,连接点是否清洁,充电电压是否到达16伏,并继续补充电。假设发现电眼免维护蓄电池发白,有可能是电眼中有气泡,可轻微摇晃电池将气泡赶走。假设摇晃后仍然发白,应更换该蓄电池。对于蓄电池电压低于11.0伏的蓄电池,补充电初期可能会出现蓄电池充不进电现象。因为严重亏电蓄电池,蓄电池内比重已接近纯水,蓄电池内阻很大,随着蓄电池充电的进展,蓄电池内硫酸比重上升,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可以逐步恢复正常。充

7、电过程中,如发生蓄电池排气孔喷酸,应立即停顿充电。充电过程中,蓄电池温度超过45度时,停顿充电至电池温度降到室温后,将充电电流减半,继续充电。蓄电池补充电过程中,每小时检查一次电眼状态。蓄电池电眼显示绿色,说明蓄电池已充足电,停顿充电。电池充足电充电完毕判定标志:电池单格内有大量气泡产生。电池单体电压在2.62.8V12 V电池为15.616.8 V,6 V电池为7.88.4 V,且在2h以上测定不变。电液密度达1.285g/ml25,且在2h以上测定不变。蓄电池状态判定标准:测量电池电压判定:电池端电压V不良原因处理12.50以上正常12.5011.00充电缺乏补充电11.00 10.00充

8、电缺乏补充电短路电池需更换10.00以下充电缺乏补充电短路或逆接、电池需更换电压值V充电水平%12.7212.6010012.457512.305012.1525观察放电指示器判定:放电指示不良原因处理绿色或白色区正常黄色区充电缺乏补充电红色区充电缺乏或短路补充电后再试验测量液体比重判定25电解液比重及状况电池容量比不良原因处理1.30以上初加液错误调整比重补液错误调整比重1.261.28约100%良好1.25 1.23约75%充电缺乏补充电初加液错误或漏夜充电后再调整比重单格比重低为短路电池需更换1.22 1.20约50%1.19 1.17 约25%小于1.16 接近0% 过放电极板严重硫化

9、电池需更换初加液错误充电后再调整比重电池完全无电充电缺乏补充电单格比重低为短路电池需更换液面在最低液面线下极板生白补水缺乏或不及时补液充电,严重更换。电解液颜色混浊过充电电池需更换参加不纯物电池需更换本卷须知:充电机:在工作中,假设发生不正常声响、气味、振动或其他故障,应立即停顿工作进展检查;充电机在工作中,不得进展任何修理工作;蓄电池: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普通充电时间均为3h。不同容量、不同批次的蓄电池应分开充电。充电过程中,严防电解液温度超过45,严防过量充电。当电解液温度接近45时减半电流或停顿充电。使用多个电池时,要注意电池间的连接正确无误,注意不要短路。电池假设需并联使用,一般不要

10、超过三组只并联。 使用过程中应防止强烈震动或机械损伤。 电池不可在密闭或者高温的环境下使用建议循环使用温度为 5 35 。请勿使用化学清洗剂清洗电池,电池的清扫请用尽量拧干的湿抹布进展,请不要使用干布或掸子等。 请不要让雨水淋到蓄电池,或者将电池放入水中。. 使用上、下带有通气孔的电池容器以便散热。 . 请勿在同箱中混用容量不同,新旧不同,厂家不同的电池。 制止随意拆装电池,以免不安全,如不慎电池壳破裂,接触到硫酸,请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请就医。充电间应通风良好,不得有明火。工作完毕后,关掉电源,开关回到原位。定期维护与保养蓄电池维护与保养:每月应认真地用蒸馏水擦拭一次外表,直至外表含外壳不

11、呈酸性为止。每半月应认真地检查连结条、极柱及输出连线的接触情况和结实程度,彻底去除金属部位如接线端子的氧化物和锈蚀,更换金属部位的凡士林油。及时进展电解液密度的检查和调整。电解液液位低时应及时添加蒸馏水至正常液位,制止添加硫酸!对蓄电池测量用的仪表如密度计、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车上的显示仪表进展检查和校验,以免由于仪表不准确,导致蓄电池维护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根据气侯季节的变化,按说明书的要求,调整电解液密度也称换季。及时检查和排除蓄电池的故障。 充电机的维护与保养。定期清洁充电机外壳及各元器件。经常检查各指示仪表、指示灯,各指示仪表应反响灵敏,示值正确。每日都应检查接地线是否连接可靠,各绝缘体之间绝缘状况是否良好。定期检查各连接螺栓、螺母是否连接牢靠。定期检查各零部件,如有损坏应予修复或更换;如有松动,应予紧固。电池的储存蓄电池应存储低温、枯燥、通清洁的环境中,防止热源,阳光直射。经常保持蓄电池外表的清洁。发现外表有灰尘和酸液时,应及时擦拭,擦拭时可先用沾有苏打水的擦布擦拭一遍,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经常用蒸馏水清洗排气栓,保持通气良好。蓄电池充电期间应用带湿的拖把擦净地面,在清洁、绝缘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地面洒水,保持室内的湿度,以减少电池中水分的蒸发。电池应充足电存放。并且常温下每隔1 2个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