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二)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的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
2、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和条件管理等。(05考)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一)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二、事故、事
3、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二)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 (一)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三、安全、本质安全 (一)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指的是“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 (二)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 2 方面的内容: 失误安全功能 故障安全功能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
4、工艺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预防原理 1. 预防原理的含义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是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强制原理 1.强制原理的含义采用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强制管理。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与控制包括事故预防和事故控
5、制两部分内容,前者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后者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对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一是纵向方面,即从上到下所有类型的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在建立责任制时,可首先将本单位从负责人一直到岗位工人分成相应的层级;然后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作出规定。二是横的方面,即各职能部门(包括党、政、工、团)的安全生产职责。在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时,可按照本单位职能部门设置,分别对其在
6、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作出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在安全生产责任制纵的方面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种人员: 1.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2.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负责人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3.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对本机构职责范围内安全生产负责;其他工作人员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 4.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5.岗位工人对本岗位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1.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2.
7、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3. 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安全生产检查 4. 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5. 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硬件系统主要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安全检查对象的确定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对于危险性大、易发生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一般应重点检查: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压力容器、起重、电气设备、高处作业和本企业易发生工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其作业人员;造成职业中毒或职业病的尘毒点及其作业人员;直接
8、管理重要危险点和有害点的部门及其负责人。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1、熟悉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2、熟悉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及发放要求3、掌握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一、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一)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分类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劳动保护用品分类(一)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分类2. 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未列入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如一般的工作服、手套等1. 头部防护用品 2.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3. 眼面部防护用品 4. 听觉器官
9、防护用品5. 手部防护用品 6. 足部防护用品7. 躯干防护用品 8. 护肤用品(二)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部位分类劳动保护用品分类(三)按劳动防护用品用途分类1、 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 防坠落用品 防冲击用品 防触电用品 防机械外伤用品 防酸碱用品 防水用品 防寒用品防尘用品 防毒用品防噪声用品 防振动用品防辐射用品 防高低温用品2、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可分为: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1.使用前应做一次外观检查 2.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使用,不得超极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指定、经检测部门认可(国家标准)和检测不达标的产品;不能随便代替及以次充好。 3.严格按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安全预评价
10、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 安全预评价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评价内容: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安全验收评价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
11、种检查性安全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内容包括:全面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危险识别、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的影响范围,分析事故的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概率;对发现的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整改的优先度进行排序;提出整改措施与建议。安全评价的分类专项安全评价 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
12、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专项安全评价。安全评价的程序安全评价定性、定量评价准 备危险识别安全对策措施编制评价报告现场勘察、资料收集危险、有害性分析、辨识危险源识别事故单元划分评价方法选择、确定定性、定量分析危险分级安全对策措施应急预案作出评价结论结论及建议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因素、事故机制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安全评价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有害因素的过程。 主要内容: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以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目的目的识别危险的来源确定和衡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
13、以接受。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了解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2、熟悉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 6 大类。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6.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 20 类。
14、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爆破 火药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一)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1.对照、经验法(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进行) 2.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是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第三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2
15、.对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3.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一)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定性安全评价法 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评价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 属于定性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安全评价方法分类(二)其他安全评价分类法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 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演绎推理评
16、价法按照安全评价的目的分 分为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法、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法、事故后果安全评价法按照评价对象不同分 分为设备(设施或工艺)故障率评价法、人员失误率评价法、物质系数评价法、系统危险性评价法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1、了解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与特点;3、掌握事故应急救援管理过程(四个层次:预防、准备、响应、恢复)。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控、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
17、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重大事故往往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的特点因而决定了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 1. 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2. 应急活动的复杂性 3. 后果易猝变、激化和放大。因此,为尽可能降低重大事故的后果及影响,减少重大事故所导致的损失,要求应急救援行动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和有效。事故的应急管理的过程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应急过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一)预防: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尽可能防止事故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假
18、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措施,降低或减缓事故影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 (二)准备:包括应急体系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 (三)响应: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 (四)恢复: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 1. 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1)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是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 (2)有利于作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3)成为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通
19、过编制基本预案,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 (4)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协调; (5)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 2. 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 (1)重大危险普查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情况等 (2)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自然条件及其影响 (3)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指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 (4)本地区以往灾难事故的的发生情况 (5)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6)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内容包括 1.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预测、辨识、评估; 2.规定应急救
20、援各方组织的详情职责; 3.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 4.应急救援中可用的资源(人、物、经费); 5.在紧急情况或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 6.现场恢复;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一)方针与原则 是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反映了应急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 (二)应急策划 应急策划包括危险分析、资源分析和法律法规要求3个二级要素。(三)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依据应急策划的结果开展,包括个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的明确、应急资源的准备、公众教育、应急人员培训、预案演练和互助协议的签署等。 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按相应的过程可分为 6 个一级关键要素: 方针与原
21、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年考全面考虑的要素)第二节 事故应急预案的策划与编制五、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及编制要求(四)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包括: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于志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五)现场恢复 也为紧急恢复,是事故被控制后所进行的短期恢复。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但仍有潜在危险。主要内容包括: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撤离和交接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监测;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
22、等。 (六)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1、了解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要求;2、熟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类型、任务及实施过程;3、了解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效果的评审方法及内容。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演练一、演练的类型 (一)桌面演练(口头演练,在会议室进行) (二)功能演练(开展有限的现场活动,在应急指挥中心或现场指挥部进行) (三)全面演练(真实、实战性演练)确定哪种演练方法是应考虑的因素: 1、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制定工作的进展情况 2、本辖区面临风险的性质和大小 3、本辖区现有应急响应能力 4、应急演练成本及自己筹措状况 5、有关政府部门对应急演练工作的态度 6、应急组织投入的资源状况 7、国家及地
23、方政府部门颁布的有关应急演练的规定。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演练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演练四、演练结果的评价 (一)不足项(应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纠正) (二)整改项(应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 (三)改进项(不必一定要求予以纠正)三、演练实施的基本过程演练准备阶段、 演练实施阶段、演练总结阶段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下图。二、演练的参与人员 (一)参演人员 (二)控制人员 (三)模拟人员 (四)评价人员 (五)观摩人员策划小组演练准备阶段演练实施阶段演练总结阶段确定演练日期确定演练目标和演示范围编写演练方案确定演练现场规则指定评价人员 安排后勤人员准备和分发评价人员工作文件培训评价人员讲解演练方案与演练活动记
24、录参演组织的演练表现评价人员访谈演练参与人员汇报与协商编写书面评价报告演练参与人员自我评价举行公开会议通报不足项编写演练总结报告评价和报告补救措施追踪整改项的纠正事故报告、调查、分析与处理第一节 事故的报告第二节 事故调查第三节 事故分析第四节 事故处理第五节 事故防范措施的制定事故的报告1、了解事故报告的规定;2、熟悉事故报告的范围、时限、内容、方式。第一节 事故的报告一、事故报告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对事故的报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
25、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慌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慌报或者拖延不报。事故的报告事故快报事故快报的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 2)事故发生地的行政区划;3)事故发生的地点、区域;4)发生事故的单位全称,经济类型,生产经营规模;5)发生事故的车辆、船舶、飞行器、容器的牌号、名称及核载、实载情况;6)事故类型;7)发生事故单位的安全评估等级和持证情况;8)事故现场总人
26、数和伤亡人数; 9)事故简要情况;10)事故抢救和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赶赴现场组织事故抢救的有关情况。一、掌握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的分析方法;二、熟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伤亡事故分类等有关标准;三、掌握伤亡事故的分类。第三节 事故分析事故分析的基本步骤(一)整理和阅读材料(二)按以下 7 项内容进行分析 受伤部位; 受伤性质; 起因物; 致害物 ;伤害方式; 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三)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四)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五)确定事故的责任者。第三节 事故分析直接原因分析 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间接原因分析属于下列情况者为
27、间接原因:技术和设计上缺陷;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操作安全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其他。第三节 事故分析事故分类1.依照造成事故的责任不同,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类。责任事故:指由于人们违背自然规律、违反法令、法规、条例、规程等不良行为造成的事故。非责任事故:指不可抗拒自然因素或目前科学无法预测的原因造成的事故。2.依照事故造成的后果不同,分为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两类。第三节 事故分析事故分类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执行。(前面已经讲过按事故类别分为20
28、类 )按伤害程度可分为:轻伤、重伤、死亡。一、了解事故性质认定的原则和程序;二、熟悉事故责任认定和处理的依据;三、掌握事故性质的认定方法。事故调查处理原则(一)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原则 以事实为依据,依法律为准绳,严肃认真对待,不得有丝毫疏漏。(二)“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三)公正、公开原则 公正: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依法律为准绳,既不住包庇事故责任人,也不得借机对事故责任人打击报复,更不得冤枉无辜。 公开: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作用:引起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吸取事故教训;挽回影响。(四)分级管理原则 事故调查处理依照事故的严重级别来进行事故责任分析 进行责任分析的目的是使责任者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事故责任分为: 1.直接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