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况和既存老馆的重新改建再利用_第1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况和既存老馆的重新改建再利用_第2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况和既存老馆的重新改建再利用_第3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况和既存老馆的重新改建再利用_第4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况和既存老馆的重新改建再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概况和既存老馆的重新改建再利用五十年代新中国十大建筑之一“革历博”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城市位置图城市位置图旧杂志照片原状鸟瞰图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建筑平面图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议,由文化部批准,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03年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了馆名。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突出重点的要求,加强宣传文化 事业的基本建设。要

2、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于重要的宣传文化单位和直接为群众服务的文化设施建设上。在城市建设中,要配套搞好公共文化设施。大中城市应重点 建设好图书馆、博物馆,有条件的还应建设科技馆。县、乡应主要建设综合性的文化馆、文化站。要以提高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覆盖率为重点,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网 建设。有计划地建成国家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国家博物馆规划及建筑设计中的几大命题:天安门广场周围,已经增添了国家大剧院这样的时尚骄子。原址改扩建的新国博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与公安部大楼比邻而居。如何让59年老十大建筑之一的中国革命和历史博物馆经过脱胎换骨后继续投入天安门广场、这极富政治和国家象

3、征意义的城市空间的怀抱?国家博物馆规划及建筑设计中的几大命题:2.时间间隔五十多年、规模体量相差几倍的新老馆建筑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对待既存的老馆?国家博物馆规划及建筑设计中的几大命题: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如何实现合理的功能布局、成功把握空间设计和各种复杂的交通流线?2004年8月国际竞赛方案中标2004年2月至6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组织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工程建筑设计方案招标”,国际招标征集了十个设计方案,经过由张锦秋、陈晓丽、宣祥鎏、齐康、周畅、彭一刚、沈世钊、胡元明、韩勇、朱凤瀚、姜丰义、高崇理、李保国等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的评审,确定了三个入围方案:4号方案中国建筑科学

4、研究院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8号方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英国福斯特及合伙人公司9号方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美国KPF公司国际招标第一轮评标全部投标方案包括三个入围方案进行了公开展示,听取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国际招标公众展示三个入围方案的比选4号方案该方案较好保留了原建筑的西、南、北立面和东立面的大部分,新旧结合较好,与人民大会堂、公安部大楼从体量、造型上相协调,但新建屋檐与原建筑屋檐如何协调需认真推敲。展览与办公区域相互独立,采用“点线结合”、“空间立体放射式”的创新参观流线组织方式,适应不同类型的观众需要,但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入口大厅仍需进行运营管理方案的细致研究。三个入围方案

5、的比选8号方案该设计的特点在于将展览空间基本建在东侧用地上,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建筑,包括绿化庭院的形态,布局清晰。但东侧新建部分体量过高、过大,与东侧相邻的公安部大楼相映形成“胡同”,易给行人和道路造成压迫感;观众进入展厅之前的流线过长。入口门厅巨大的台阶占用了太多的空间,实际用途不大。另外地下文物库放在庭院地下,不够安全。地下室布局也有待研究和改进。东侧建筑体量庞大,与公安部在对位关系上也略嫌压迫,局促。三个入围方案的比选8号方案三个入围方案的比选8号方案三个入围方案的比选9号方案该方案较大的问题是三座巨大的玻璃大厅功能单一,造价昂贵,能耗高,突出屋面也太高,与展览空间分离,没有起到应有的“

6、共享”作用。 三个玻璃盒子纯粹为了装饰,与周边环境不协调,且造价较高。展览厅空间形态单一,也缺乏灵活性。展厅集中在东侧,距新开路较近,许多辅助入口面对城市道路,影响城市交通。观众进入展厅以前的流线过长,庭院设计应再通透宽敞一些等。三个入围方案的比选9号方案经过评标委员会的第二轮评审,于2004年8月15日,最终确定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设计联合体合作的4号方案为中标方案。国际招标第二轮评标中标方案中标方案人民大会堂博物馆现有建筑前中国革命博物馆前中国历史博物馆西入口,北入口北入口西入口位于中间的建筑阻隔了两个主入口中央大厅和礼堂拆除及保留新的入口大厅公众的空间入口大厅飘逸的大屋顶入口大厅上空的基本陈列厅和大屋顶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继承的探索入口大厅新建展厅部分基本陈列区(眺望北京古城风貌)中标方案外观透视效果05-06年方案论证过程回顾分析第二轮评估方案论证背景情况 鉴于国家博物馆工程属国家重大文化建设工程,且位于天安门地区,社会影响大,为慎重起见,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