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第 PAGE 12 页( 共 NUMPAGES 12 页)南阳市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南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生态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有庞大的植物生态资源和动物资源,整个南阳可以说是一个尚待开发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宝库。因此,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于南阳市来说是十分必要的。1 南阳地区旅游资源状况1.1 自然风光优美“南阳美,惹人醉,不思归”。古柏苍翠,松竹长青的武侯祠中古朴的诸葛草庐让人们流连忘返;当汽车行驶在连绵起伏的山间的公路上,油绿透亮的树叶在阳光下青翠欲滴,远眺一望无际的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波光粼粼。游艇
2、渔舟荡漾在绿波之上,人绕水转,山随人移,人如在画中行走。南阳曾经被人们说是:“南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自然风光无限好,文化深厚堪无双,待到休闲时,还来游南阳”。1.2 自然资源丰富南阳区域广阔,矿物产丰富。目前已发现有价值的各类矿床矿点452处、80余种,储量大、品位高的大型矿床14处、中型矿床23处、小型矿床49处。天然碱、蓝石棉、高铝矿物等,储量位居全国之冠;独山玉、银、松香、黄大理石全国独具优势;石油、金、铜、钒、钛在省内占有重要位置。 全市探明储量的矿藏有66种,其中天然碱储量8514万吨、蓝石棉储量5800万吨、银金属储量2729吨、蓝晶石储量498万吨、红柱石储量450万吨、金红石储
3、量255万吨、黄金金属储量122吨、大理石储量25000万立方米、石墨储量2158万吨。其它矿种,如“独山玉”,花色品种多,被誉为“南阳翡翠”,驰名中外;钒、白云岩等具有潜在优势,镍、钴、钨、钯、铌、钽、铍、镓、镉、铀、镁、盐、铁、铜、油页岩、蛇纹石等都有一定藏量。同时,位于南阳城区的地热开发已经起步。 全市宜林面积达1821万亩,有林面积1384万亩,占全省的34.1%,森林覆盖率达29%,是全省主要的用材林基地,拥有植物资源1500多种,森林野生动物50多种。区内山场广阔、土特产品繁多,软毛猕猴桃属世界4大良种之一,年产量占世界的70%;油桐年产量居全省首位;生漆年产量占全省的50%以上;
4、蜂蜜、木耳、猴头、板栗、核桃、柞蚕久负盛名;山茱萸、辛荑花、天麻、杜仲、山楂、琥珀、桔梗、金银花、柴胡、茯苓等名贵中药材驰名中外,其中,山茱萸产量约占全国的80%,居全国之冠,辛荑花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杜仲有2000多万株。南阳草场牧坡面积大,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南阳黄牛是全国5大良种牛之一,历年出栏和存栏头数均居全国首位。1.3 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个性鲜明、底蕴丰厚的地方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地方文化的底蕴、个性决定着旅游业的兴衰。底蕴丰厚,辐射力强的文化,能满足游客的多元心理需求。个性鲜明、感染力强的文化,能对游客产生强烈的感知刺激,使旅游业兴旺发达;反之,底蕴薄弱,
5、没有个性的文化,满足不了游客的心理需求,引不起游客的注意和兴趣,就谈不上旅游的发展。因此,文化底蕴是旅游业的灵魂。南阳地区不仅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还有浓郁纯朴的民俗风情,都使南阳地区人文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内涵丰富,并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相互辉映,赋予了南阳地区旅游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巨大的潜力。 1.3.1猿人文化发源地豫西南的南阳,早在50万年前“南召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猿人文化,留下了南召杏花山猿人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南阳西汉时“贾遍天下,富冠海内”,经济繁荣,同时文化也得到了大力发展,近几年从汉墓中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砖,展示出博大雄厚的汉文化,而且光武帝刘秀发迹
6、于此,南阳成为帝都之乡,遗址伴随着传说故事,遍布城乡;新野是三国刘、关、张屯兵之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火烧博望,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三国文化等。1.3.2 浪漫飘逸的楚文化南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汉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文气息浓郁的地方。她地处中原,位于黄河与长江流域分界地带,南北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铸就了质朴、亲和、自强、进取的独特文化气质,既有南方文化的浪漫灵秀特征,又具有北方文化的博大厚重,由此变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1.3.3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南阳是一方沃土。汉代南阳郡是全国大郡,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悠久的历史使南阳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由此形成了种类丰富、独具特色的文化
7、资源。南阳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94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80余处,文物藏品达10万余件。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桐柏盘古庙会、南阳大调曲子、三弦书、镇平玉雕工艺等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孙光生、周成顺、程建坤3人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 1.3.4 当代文化多姿多彩,文化建设日新月异南阳是经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同时是闻名中外的戏剧之乡、曲艺之乡和楹联之乡。文化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形式多样。这里有以南召猿人遗址、邓州八里岗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桐柏革命老区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享誉全国乃至
8、世界的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军事家彭雪枫、哲学家冯友兰、发明家王永民、著名作家二月河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博大精深;以武侯祠、内乡县衙、社旗山陕会馆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玉雕、烙画、手工织毯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桐柏皮影、淅川民歌、新野猴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南阳是河南省曲剧的发源地之一,宛梆、越调、大调曲、三弦书独具魅力。2 南阳市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2.1 旅游产业发展观念落后传统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是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多地生产物质财富的活动。受这种发展观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旅游接待和创汇的世界排位、年增长率,各省和主要旅游城市的接待人次、创汇的排位,旅行社、
9、星级饭店的百强排序,一直在强化和突出旅游产业规模和增长速度1。在这种传统观念下制定的政策、方针以及据此开展的旅游经营活动,必然会带来一些影响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和后果。如果单纯以投入的数量来促进旅游收入的增长,采取以耗费自然资源为手段的增长方式,则不能对自然资源在旅游收入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给予明确的定位,不会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是有限的供给系统,从而难免会一味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将由此带来的风险转嫁给未来、后代。这种做法忽视了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基础的自然法则,没有将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的关系纳入经济发展中去思考,从而难免会造成对资源、环境的破坏。2.2
10、旅游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南阳市旅游景区的宏观管理格局可以简单概括为“政出多头,体制不清”。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各类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资源仍分别归建设、林业、环保、文化、文物、宗教、海洋、地质、旅游等部门行使管理权,并按其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地域范围等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县级,分别由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管理2 。必要时成立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如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局)、文物管理委员会(或文管所)等,作为国家资源所有者代表,统一实施管理权。这些景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确定开发利用方针,制定和审批发展与保护规划并监督其实施,审
11、核有关开发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方案,有的甚至代表政府管理区域内的民政事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政管理部门对各种类型的旅游景区进行统筹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交叉管理、重复管理的现象,造成旅游资源所有者虚位,造成与旅游资源相关的权、责、利不明,一些特定利益集团为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可能滥用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采取掠夺性开发,不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严重影响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3 旅游产业相关法律缺失旅游产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年轻产业,这一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急切需要旅游法制的保护与规范。有关旅游业的法律法规既是规范和约束旅游者、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所涉及的各有关行业和部门的行为
12、,也是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手段。尽管当前我国旅游业的立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远远落后于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态势,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缺失现象。从旅游者方面看,最明显的表现是缺乏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对其行为的规范。与此同时,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行为,特别是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并没有在法律法规中得到明显体现。从旅游企业来看,一些企业的不法行为对相关利益主体造成损失,导致外部不经济现象。2.4 旅游产业规划存在缺陷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旅游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已涉及众多的风景区的开发与管理活动。但从执行情况来看,效果似乎并不是很好。规划中的安排和规定对开发者的约束力低
13、,保护资源的力度弱。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旅游规划与目的地整体规划不协调。第二,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难以协调。第三,规划权缺乏有效界定。第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边开发,边建设,边规划”的道路,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出发点,许多旅游景点在规划之时就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考虑环保设施的配套开发,而环境保护管理又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严重的旅游污染问题。3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1 强化意识,保护环境强化人们旅游生态意识和共同美化环境意识,合理开发、利用、美化旅游资源环境,切实保护目前和未来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旅游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自然美的深化和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完
14、美结合,高层次地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共同进化,确保旅游资源的永久利用和旅游经济产业的高效运转与持续发展3。3.2 公平发展,永续利用 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确保当代人和世代人都能享有优美的旅游环境、高效的旅游经济效益和充分满足的旅游需求;确保各国各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公平使用,鼓励各国各地区充分发挥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加资源类型和旅游产品互补机率,共同保护、美化旅游环境,共同为各国各地区的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共同享受全世界的自然美景和人类文明,并通过旅游活动,实现旅游资源和旅游消费更加多样化和高级化。 3.3 效益协调,继承发展正确理解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
15、济效应,树立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忧患意识,合理确定旅游容量,适度控制旅游发展规模, 切实保持旅游容量动态平衡,高效地利用旅游资源,不断地推出高品位的旅游产品, 高水平地进行经营管理,从而在不冲击环境生态效益和不损害下一代人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旅游经济的高效益和旅游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协调,保证旅游业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运行和旅游地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的继承发展4。4 南阳市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构想南阳市旅游产业离不开自然、文化等旅游资源,如何有效的保护这些资源并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是我们应该大力研究的问题,主要要处理好以下关系:4.1 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注意合理有序的开发旅游资源,以
16、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保护为中心,编制旅游开发的长期规划5。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从自然环境的特征入手,组织各部门结构人员做好旅游资源的全面调查,进行科学论证,制定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管理与保护的总体战略规划。学习发达地区的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先进理念,切忌盲目开发与扩大规模。各旅游开发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到国内外的旅游先进的开发地,学习自然资源保护的先进理念,多批次,全面的考察学习,不要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环境保护的某一个细节,而应该注重其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整体关系层面。成立旅游环境监测第三方机构,独立于旅游开发部门和政府部门之外,这样才不会受到旅游开发企业部门的利益驱动
17、,才能够保持旅游环境监测的客观性、公正性,做到严格监督旅游资源开发的各个环境,建立健全快速的旅游信息网络,一旦出现旅游环境监测问题,以四级标志给相应的部门反馈旅游环境告警信息,提供给旅游开发部门和政府部门决策,旅游环境监测机构有权利对反馈的结果给予考核,如果反馈不及时,不充分的,按照相应的地方旅游环境监测条例给予处罚。4.2 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我们应当首先充分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南阳地区旅游产业特点。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是为不同社会制度服务的。它首先表现为国家可利用经济的、政治的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其次,使市场竞争对价格、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并且产权关系的界限特别
18、明显;再次,各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根据南阳地区市场经济的特点,制定出适合南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我们应当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实质上就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合理确定环境和资源的价格,从影响成本和价格,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行为选择,促进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如何合理的利用环境和资源,那么资源环境和服务就会同其他要素一样. 在市场上受到同等对待,并因此确保各要素配置的经济有效性。在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的作法,要“有效地利用经济手段和其他面向市场的方法来
19、促进可持续发展”。4.3 地方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地方文化是地方居民在生产劳动中智慧创造的结晶,贯穿着地方发展的历史和演变过程,包括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和美学特征,在旅游产业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6。4.3.1营造地方文化氛围,提高旅游品位营造地方文化氛围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地方文化遗址,无论是秦砖汉瓦,唐城宋墙,或者是明街清访,都蕴涵着过去的辉煌,标志着地方先人走过的历程,其中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负载着地方先人创造历史的真实信息。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涉及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生性还包括遗产的人无我有的个性特征。4.3.2 赋予客观物体以文化内涵客观物体本无文化可言,
20、它只是大自然的造化,在旅游者面前仅是像什么而已,即使有吸引人的地方,也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开发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客观景物的特点,使它呈现出文化色彩,如,西峡境内的寺山,镇平与内乡交界的踢脚山,本是地壳运动形成的两个山包,很难引起旅游者的兴趣,若导游把当地流传此二山是二郎担山撵太阳时丢下的,山下还压着太阳的传说附会与它,两座山就增添了文化内涵。赋予的方式很多,客观景物可以根据它的造型,赋予它不同的文化意味。还可以用人力改造和设计的方法。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是旅游景点红火的前提,开发旅游资源不能忽视。4.3.3 拓展地方文化传播渠道,推动旅游业发展要有效的传播地方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才能在
21、文化力的较量中取得胜利7。4.3.3.1 以旅游商品为载体传播旅游商品是指具有地方文化内涵被旅游者购买的产品,它源自地方传统文化和本地资源,经过探索,改进而展示出魅力,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民族性、纪念性和“礼轻情意重”的可馈赠性等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文化传播功能。如南阳地方文化中的烙画、独山玉雕等,极富地方特色,文化韵味极浓,特别是烙画和独山玉雕,作为礼品,既美观大方,又品位高雅,作为陈设,富有装饰功能,显得青春、雅致。4.3.3.2导游讲解的动态传播导游是地方文化的无形载体,更是地方文化的代言人,他们必须具有宽泛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一定的表达能力,能道出地方文化的神韵,对他所导游线路的文化
22、现象了如指掌,抓着地方文脉,理解其精髓,融入到语言中,才能引起游客的旅游兴趣。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大多是传统的、历史的,是一种静态物象,只有通过讲解,才能显示出文化意味,由静变动,才有鼓动性。如,医圣祠张仲景陵墓,仅是砖砌的墓丘,导游若把张仲景墓上的土能治病、人们包土治病、看墓人怕墓丘受损用砖砌的传说讲出来,它就具备了文化韵味,就会引来更多的游客。因此,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导游队伍,是地方文化动态传播的最佳路径。4.3.3.3 游客的“现身说法”传播 游客传播异地文化最有说服力和感召力,但是他们必须身临其境后满意度非常高,才能起到良好的传播作用。这就要求旅游开发者,首先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品位。随
23、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旅游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会越来越高,游客的旅游目的不会仅仅停留在休闲、观景上,因此,旅游开发者要有优化和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品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独,显示出个性,游客感到新、奇、雅,才能激发出旅游的兴趣,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如,南阳汉文化,游客身临其境,会把他带到两千年前的汉代社会,伏羲女娲交尾图、升仙图、舞乐百戏图生气盎然,各具形态的陶狗等,给人一种新鲜和神秘感,彰显出南阳汉文化独特的韵味,游客就会把这种文化信息传播开去。其次,优化旅游设施和旅游环境。旅游设施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旅游心情,设施科学、合理,游客心情愉悦,就会激发旅游的兴趣。只有激起游客的游兴,游客才会把地方文化
24、传播四方,不断扩大客源市场,旅游业才能得到持续发展。4.4 多渠道筹集旅游资源开发资金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创汇的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依靠雄厚的经济基础。目前南阳地区是农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发展旅游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资金。为了解决资金不足,一是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争取国家中部崛起的项目资金和国债的支持。二是组建旅游股份公司,实行资本运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旅游企业上市的步伐,利用上市增强融资功能,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南阳名副其实的优势支柱产业。三是从现有的旅游收入中提出一定的比例,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基金,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促使旅游
25、业的可持续发展。4.5 采取可持续消费方式: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的核心这是因为不可持续消费方式会引起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引起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玻坏。因此,要想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可持续消费方式。大量事实证明,中国不能重复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绝对不能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重污染为代价来换取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决不能搞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消费资源的高消费。南阳地区消费方式应坚持可持续方式,同时也应注意对到南阳旅游的旅游者传播这种可持续消费方式的观念。鼓励旅游者注意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健康的消费方式。4.6 提高旅游人
26、才素质,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南阳要发展旅游业,人才是关键,要提高人才素质,必须培养大量的旅游人才8。必须加入更多的旅游投入,建立旅游人才的培养基地,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开放型的办学模式。同时对现有旅游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升旅游体验的满意度,提高南阳旅游产业的服务水平。5 结束语 南阳地区要想保持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就必须牢固树立积极进取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观,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旅游发展观和旅游投入观,树立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方位”多维合作、“立体型”系统协调的发展观,确立旅游可持续
27、发展的生态意识和行为意识,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加强地域间协作和跨地区资源配置,推进各精品旅游景区和黄金旅游线路联网,确保各方面的人、财、物及各种旅游要素的最佳利用,促进政府行为、市场行为与公众行为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统一,实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参 考 文 献1 李学鑫.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对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6-24.2 孙恒有.入世对河南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省情与统计.2003(2):37-39.3 孙子文.21世纪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3):70-72.4 姜英朝,田慧霞,潘运伟.河南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9):229-231.5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2001.16(1):106-112.6 曹诗图,汪胜华,胡春梅.三峡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7 朱琳.河南旅游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3-6.8 杨蕴.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5-12.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部编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题型经典
- 低妆感放大真颜值
- 2021-2026年中国果蔬汁饮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无机复合材料合作协议书
- 苹果手机供货合同范本
- 2025年液压泵项目评估报告
- 2025年中国当归种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河沙开采合同范本
- 实验渔船合同范本
- 2025年轧钢导卫装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护理工作十四五规划
- 产后抑郁症讲课课件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研究
- 汽车行业维修记录管理制度
-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 城市自来水厂课程设计
- 重庆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智慧城市数据采集标准规范
- 【人教版】《劳动教育》七上 劳动项目一 疏通厨房下水管道 课件
- 2024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FSD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及未来展望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银行人工智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