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李黎20071302068】倒立摆实验报告_第1页
[论文]【李黎20071302068】倒立摆实验报告_第2页
[论文]【李黎20071302068】倒立摆实验报告_第3页
[论文]【李黎20071302068】倒立摆实验报告_第4页
[论文]【李黎20071302068】倒立摆实验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 业 实 验 报 告学生姓名李黎学号20071302068指导老师唐春森实验名称直线一级倒立摆PID控制实验实验时间2010.04.28实验内容、装置简图、实验过程及结果:(实验指示书由有关教研室制订)一、实验内容1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直线一级倒立摆的仿真系统,调节PID参数直到获得满意的阶跃响应;2利用仿真得到的PID参数进行实物控制,并对参数作相应微调以获得满意的实际控制效果。二、实验装置1实验装置介绍图1所示的是本实验所用的倒立摆装置。其中铝制小车由AC交流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和齿条机构来驱 动。小车可以沿不锈钢导轨做往复运动。小车位移通过一个与电机齿轮啮合的光电编码

2、器测得。摆杆安装在小车上面的轴关节上,并可以绕轴做旋转运动。图1 直线一级倒立摆实验装置图上面的倒立摆控制实验仪器,包括:摆杆机构、滑块导轨机构基座,其特征在于:蜗杆通过轴承固定于基座上,与之啮合的涡轮扇的轴通过轴承固定于动座下边,大皮带轮轴一端联接电机,另一端电位计由支座固定于动座上并电机共轴,大皮带轮与2个小皮带轮通过皮带连结,并通过轴承固定于动座之上;滑块固定联接于皮带轮之间的皮带上,同时滑块与动座固定的导轨动配合;摆杆机构通过下摆支座与滑块绞接;控制箱连电位计、电机。2模型分析对于典型倒立摆系统,虽然其本身存在非线性、不确定、耦合、开环不稳定、约束限制等特性,但在忽略掉一些次要因素后,

3、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典型的运动的刚体结构,可以在惯性坐标系内应用经典力学理论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图2 直线一级倒立摆模型图2是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中小车和摆杆的受力分析图。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推出摆杆与垂直向上方向之间的夹角与小车位移x之间的传递函数关系为:由于本实验装置为固高科技提供的直线一级倒立摆装置,采用的都是以小车的加速度为系统输入。因此令小车的加速度,则摆杆与垂直向上方向之间的夹角与小车位移x之间的传递函数关系为:将固高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参数:摆杆质量, 摆杆转动轴心到杆质心的长度,摆杆惯量带入上式得直线一级倒立摆的模型为:三、实验过程1. 在Simulink中建立如图3所示的直线

4、一级倒立摆模型,其中PID Controller1是PID控制器模块,Transfer Fun1是倒立摆的传递函数。图3 直线一级倒立摆仿真模型2. 双击结构中的PID Controller模块,打开PID参数设置窗口(图4)。图4模型中PID参数设置窗口3. 调节Kp、Ki、Kd参数,进行仿真实验,从Scope中观察系统的阶跃响应波形(图5),直到曲线满足条件:响应速度快,稳定时间短,超调量小为止。图5 系统阶跃响应的仿真曲线4. 仿真完成后进入实物控制,打开直线一级倒立摆PID 控制界面(图6)。(进入MATLAB Simulink 实时控制工具箱“Googol Education Pro

5、ducts”打开“Inverted PendulumLinear Inverted PendulumLinear 1-Stage IP Experiment PIDExperiments”中的“PID Control Dem)图6 直线一级倒立摆的实物控制系统结构5双击结构中的PID Controller模块,打开类似于图4的PID参数设置窗口,把仿真得到的参数输入PID 控制器,点击“OK”保存参数。6点击编译程序,完成后点击使计算机和倒立摆建立连接。然后点击运行程序,缓慢提起倒立摆的摆杆到竖直向上的位置,在程序进入自动控制后松开,当小车运动到正负限位的位置时,用工具挡一下摆杆,使小车反向运

6、动, 在上述仿真得基础上,再微调KP、KI、KD参数的值, 直到倒立摆得到比较稳定的效果为止。四、结果从图6模块Scope1中观察到系统某一时段的实时运行曲线如图7所示,上面曲线表示倒立摆(小车)位置,下面曲线表示倒立摆相对角度。这段曲线表明,即使在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使得小车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倒立摆相对角度始终围绕着一个定值,在一个范围内变化;如果时间足够长,相对角度将会达到一个定值并保持恒定,即进入稳定状态。图7 实物控制系统的实时运行曲线分析:从PID的参数仿真实验来看,在PID三个参数中,P的作用是比例增大,系统响应快,对提高稳态精度有益,但过大易引起过度的振荡,降低相对稳定性。D对改善动态性能和抑制超调有利,但过大,反而会引入噪声干扰。主要消除或减弱稳态误差,但会延长调整时间。因此,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