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志青木川卷_第1页
宁强县志青木川卷_第2页
宁强县志青木川卷_第3页
宁强县志青木川卷_第4页
宁强县志青木川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编 概述青木川镇位于陕西省宁强县西南角,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东临安乐河镇西北,南接广坪镇,西邻四川省青川县,北倚甘肃省陇南市和康县和武都区,系得陇望蜀,“一脚踏三省”之地。青木川镇是陕西最西边的一个镇,西边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镇辖9个行政村4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149人。2012年,全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1.87亿元,同比增长76%;工业产值完成9126万元,占年任务的114%;招商引资完成2000万元,占年任务的100%;财政收入完成320万元,占年任务的10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58元,同比增长18.8%。2009年被列为省级重点镇,2010年3月荣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2、,10月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11年11月顺利通过全省最美小城镇验收,同时被评为全国最具潜力十大古镇和最具潜力十大乡村游目的地,2012年6月先后被省委和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2009年9月18日,是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全镇树种、植被丰富多样,多达10科35属,其中有5种植物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植物,为我国特有品种,属珍稀树种。动物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保护动物17种,尤以大熊猫、金丝猴、猕猴、羚牛为代表的珍稀物种成为区域内的指示性动物,被专家们誉为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镇内古迹众多,有秦陇古栈道、摩岩

3、石观音、邓艾将军石、二郎神脚印、石门关、金缸峡,特别是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古建筑群如回龙场老街、魏氏宅院等极具人文内涵和保护价值。第二编 大事记1996年5月,行政区划调整,青木川、玉泉坝二乡合并为青木川镇。2002年8月26日陕西省政府第16次常委会批准,成立青木川马家山自然保护区。2003年12月,宁强县人民政府确定青木川古建筑群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月,由汉中市汉台区文联主席刘建创作的以青木川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青泥何盘盘出版发行;11月16日,中央电视台搜寻天下栏目一行到青木川自然保护区拍摄走进宁强系列专题片,并于12月在中央电视台第7套节目播出。2006年3月,青

4、木川镇被汉中市委、汉中市人民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先进乡镇”荣誉称号;8月2日,由国家一级作家西安市作协副主席叶广芩创作的27万字的长篇小说青木川征求意见座谈会在青木川镇举行。2007年4月申报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名为青木川自然保护区,并通过了初审。2007年5月,青木川镇被中共汉中市委、汉中市人民政府授予“平安乡镇”荣誉称号;8月,20集电视剧落泪成金拍摄组来青木川镇实地拍摄。2008年,青木川古镇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汉中市“十一五”重点建设旅游景区。2009年,青木川古镇被列入中国最具地方特色旅游名镇,被省委、省政府列为2009年全省107个重点建设乡镇,9月18日青木川自然保护

5、区被批准为“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月12日全市重点镇建设启动会在青木川镇举行。2010年,青木川镇荣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1年,青木川镇荣获全省灾后重建先进集体、全省最美小城镇、全国最具潜力十大古镇、最具潜力十大乡村游目的地等殊荣。风过菜花黄、青木川传奇相继在青木川镇拍摄。2012年6月,青木川镇党委分别被省委和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三编 地理第一章 自然概况第一节 地理位置青木川镇位于宁强县西南角,北纬32°4919"- 32°5522"、东经105°2911"-105&#

6、176;3956",地势北高南低,东窄西宽,高山森林茂密,人迹罕至。西北部凤凰山最高,海拔2053.5米,与东北部明净石,海拔1816米,耸立于陕甘界上,西部龙池山海拔1660米,横垣于陕川边界。东南部多属浅山丘陵地带,山间夹谷多川道,居民依河沟川道而居。青木川镇距县城136公里,距汉中市197公里,西去227公里即是九寨沟。第二节 土地青木川镇属长江流域,全镇总面积20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林地面积12万亩,耕地面积11123亩,其中水田3304.4亩,旱地7818.6亩。第三节 山脉青木川镇位于秦岭与岷山山脉之间,境内有龙池山、凤凰山、笔架山等。第四节 河流青木川镇

7、境内广坪河、金溪河为主要河流。发源于甘肃省陇南市的广坪河由卡子梁入青木川后沟、玉泉坝境,由北而南纵贯全镇,纳竹林坝沟、石瓮子沟、麻地沟、磨刀沟诸水至潭背上入广坪镇境;发源于西北部马家山林区的金溪河,由北而南流经青木川街附近纳西沟、南坝、大东沟、黄河沟诸水,在观音岩汇新田沟水后入广坪镇金山寺。第五节 交通县属阳青公路从阳平关始,经燕子砭、安乐河、广坪至青木川,晴雨双通。1989年延伸到四川省青川县姚渡镇,系进入九寨沟的主要支线;青木川三级客运站正在建设中。第二章 行政区划1996年5月前为青木川乡,1996年5月行政区划调整时青木川、玉泉坝二乡合并为青木川镇。辖青木川、长沙坝、南坝、袁家坪、东坝

8、(由原东沟、韩家垭村合并而成)、李家院、玉泉坝、后沟(由原后沟、鸡头山村合并而成)、蒿地坝(由原蒿地坝、何家山村合并而成)9个行政村。注:玉泉坝乡(英雄、战斗公社),古名鱼鉴坝,1949年12月建乡,驻地玉泉坝街,1953年5月邻地石瓮子建石瓮子乡,驻地子童庙。1956年两乡合并为玉泉坝乡。1958年10月为广坪公社玉泉坝管理区,1961年5月为玉泉坝人民公社。政权名称应时代而更迭。第三章 村镇地名第一节 镇名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年间,朝廷统一地名,命名为永宁里;清光绪(公元1875-1908年)年间为宁羌州西路青木川牌,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设凤凰乡。新中国成立后,历设公社

9、、乡。1949年12月建青木川乡人民委员会,1953年6月邻地建立上坝乡人民委员会,1956年8月两乡合并为青木川乡,1996年5月撤乡并镇。第二节 村名及自然概况一、各村庄地名来历(1)以最早居住者姓氏命名的有:李家院、袁家坪;(2)以自然条件命名的有:青木川、蒿地坝、长沙坝、后沟、东坝、南坝、玉泉坝。二、各村基本概况青木川村:为老镇政府驻地,是青木川镇经济、文化、政治活动中心。总面积1.4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69亩,辖5个村民小组361户1031人,与东坝、南坝2村相邻,境内有魏氏宅院、回龙场老街、辅仁中学、魏氏祠堂、瞿氏祠堂、屠氏祠堂、凤凰山。居民姓氏有:魏、屠、瞿、冯、李、徐、谢、赵

10、、张、马、陶、姜、林、杜、巩、沈等。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农贸市场1处、农村信用社1所,农家乐、个体商店多处。长沙坝村:在镇政府西南0.8公里,由此可进入陕西省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溪河由此发源。全村耕地面积157亩,辖3个村民小组169户561人,5.12地震后整村搬迁至西沟口,与南坝村相邻,居民姓氏有:莫、罗、张、杨、赵、陈、许等。现有农家乐1处、商店1家、村民多以食用菌种植、养蜂为业。南坝村:为新政府驻地,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开发区域,总面积2.7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824亩,辖8个村民小组428户1416人,与青木川、长沙坝村相连,与四川省姚渡镇接界。居民姓氏有:沈、赵、谢、张、屠

11、、李、高、徐等。全村种植茶叶面积2331亩,有茶叶基地一个、茶叶加工企业1家、农家乐1处。袁家坪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处,耕地面积415亩,辖6个村民小组143户512人,与青木川村相连,金溪河依龙池山穿境而过。居民姓氏有:袁、齐、魏、王、张、陈、尚等。现有扶贫互助协会1个,村民多从事养殖业。东坝村:由原东沟村、韩家垭村合并而成,合并前东沟村有人口354人,韩家垭村有人口567人。东坝村位于镇政府东2.1公里处,总面积2.8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079亩,现辖6个村民小组297户1072人,境内有秦家垭水库、小东沟水库。居民姓氏有:魏、谢、蒋、杨、万、袁、杜、罗、张、周等。有商店2家、红

12、嘴雁养殖基地1个,现为派出所及消防分队驻地。李家院村:位于镇政府驻地5.7公里处,耕地面积442亩,辖4个村民小组120户432人。居民姓氏有、李、王、肖、何、吴、齐等。玉泉坝村:撤乡并镇前为玉泉坝乡政府驻地,总面积2.77万亩,耕地面积2364亩,辖6个村民小组305户1104人。居民姓氏有:魏、庞、赵、何、王、任、李、肖等。现有小学1所、扶贫互助协会1个、食用菌合作社1个、生态养鸡场1个、个体商店多处。后沟村:由原后沟村和鸡头山村合并而成,合并前后沟村有人口198人,鸡头山村有人口223人。合并后的后沟村与玉泉坝村紧邻,有耕地面积189亩,现辖4个村民小组116户412人。居民姓氏有:邵、

13、王、杜、孙等。村民多种植天麻。据探测,境内有多处区域埋藏金矿,目前正在开发中。蒿地坝村:由原蒿地坝村、何家山村合并而成,合并前蒿地坝村有人口439人,何家山有人口526人。该村现位于镇政府东北12公里处,为全镇最偏远的村,有耕地面积2253亩,辖7个村民小组279户1067人。居民姓氏有:赵、李、王、潘、何、吴、杨等。现有工矿企业2家。第四章 物产第一节 农业一、粮食作物青木川粮食作物以麦子、玉米、水稻为主。农作物分夏秋两季,夏季作物有麦子、豌豆和扁豆,秋季作物有玉米、谷子、红薯、小杂粮等。(一)夏粮作物麦子 分大麦、小麦两种。小麦是青木川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全镇。它适应性强、高产、稳产,播种

14、期从秋分到霜降,农谚有“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和“秋分种山、寒露种川”的说法。青木川2012年植小麦3100亩,总产947.7吨。扁豆、豌豆 扁豆古名鹊豆,原产于印度,后传入中国,豌豆古名胡豆,原产于地中海,先传入中国西北部,后发展到全国各地。豌豆与红枣搭配,有补养身体之功效,扁豆久放不生虫,是农民备荒的粮食,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二)秋粮作物玉米 也称包谷,原产地墨西哥和秘鲁1537-1578年传入中国,先在四川种植,后传到全国各地,玉米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粮食。青木川玉米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2000亩左右。种植方法有春播、夏播、育苗移载,有纯种和豆类间作。谷子 原名粟,源于我

15、国。谷子营养丰富,以熬汤做粥为主,制醋最好。谷子耐寒、耐贮存,适宜备荒,群众有“陈谷子、烂芝麻”的说法。谷子种植有春播和复播两种。春播在5月上旬(立夏)播种,生长期100-120天,8月下旬9月上旬收获;夏播在六月上旬(芒种)播种,生长期70-100天,10月上旬收获,不误种麦。红薯 又名甘薯、白薯、番薯。我国种植红薯已有380年左右的历史,初在南方种植,后来慢慢北移。红薯耐旱、少虫害,群众誉为“铁杆庄稼”,有“苗活五成收”的说法,产量居小麦、玉米之后,占第三位。二、经济作物药材 青木川有种植天麻、枣皮的传统。近年开始发展猪苓、灵芝种植,但面积较小。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是青木川的一大产业,201

16、2年末全镇共生产食用菌254万袋。 茶叶 青木川现有大片茶园,2012年末,全镇建茶叶基地4个,面积3910亩,年产茶叶68吨。三、油料作物 油菜 又叫油白菜,苦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茎叶,原产我国,颜色深绿,帮如白菜,属十字花科白菜变种。南北广为栽培,四季均有供产。油菜中含多种营养素,所含的维生素C丰富。油菜是猪、禽的优良青绿饲料。油菜的花期长,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花生 又名落花生,属蝶形花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一带,世界上栽培花生的国家有100多个,亚洲最为普遍,次为非洲,据中国有关花生的文献记载栽培史约早于欧洲100多年。花生被人们誉为“植物肉”,含油量高达50%,品

17、质优良,气味清香。除供食用外,还用于印染、造纸工业,花生也是一味中药,适用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咳嗽痰喘、乳汁缺少等症。花生的栽培管理技术性也相对较强。四、蔬菜葱 作为一种很普遍的香料调味品或蔬菜食用;在东方烹调中,占有重要的角色。华人习惯于在炒菜前将葱和姜切碎一起下油锅中炒至金黄(俗称之为“爆香”),尔后再将其他蔬菜下入锅中炒。葱的栽培地遍及中国,最著名的是山东章丘,某些品种可以长到两米高,葱白长度一米左右,味甜质厚。山东小吃“煎饼卷大葱”使用的就是章丘葱。台湾地区则以宜兰县三星乡所产的三星葱为著称。蒜 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辛辣,古称葫,又称葫蒜。以其鳞茎、蒜薹、幼株供食用。蒜分为大蒜

18、、小蒜两种。中国原产有小蒜,蒜瓣较小,大蒜原产于欧洲南部和中亚,最早在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栽培,汉代由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后遍及全国。中国是世界上大蒜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韭菜 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叶等入药。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在中医里,韭菜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壮阳草”,还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不但如此,韭菜还有很多名字。韭菜还叫草钟乳、起阳草、长生草,又称扁菜。韭菜入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萝卜 又名莱菔,根肉质,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 原产我国,品种极多,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白菜 原产于我国北方,是十字

19、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也包括小白菜以及由甘蓝的栽培变种结球甘蓝,即“圆白菜”或“洋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白菜种类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青麻叶大白菜、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辣椒 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原产墨西哥,明朝末年传入中国。豆角 又叫豇豆,是夏天盛产的蔬菜。含有

20、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嫩豆荚肉质肥厚,炒食脆嫩,也可烫后凉拌或腌泡。豆荚长而像管状,质脆而身软,常见有白豆角和青豆角两种。黄瓜 也称胡瓜、青瓜,属葫芦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黄瓜是由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称为胡瓜,五胡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勒忌讳“胡”字,汉臣襄国郡守樊坦将其改为“黄瓜”。黄瓜的茎上覆有毛,富含汁液,叶片的外观有3-5枚裂片,覆有绒毛。茄子 果实可食用,颜色多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绿色或白色品种,形状上也有圆形,椭圆,梨形等各种。茄子的预防疾病指数为26.29,生命力指数为9.7142,证明对疾病的康复具有相当高的价值,而对生命力的提高属于有

21、效范围。菠菜 藜科菠菜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又称菠薐 、波斯草。以叶片及嫩茎供食用。原产波斯,2000年前已有栽培。后传到北非,由摩尔人传到西欧西班牙等国。菠菜647年传入唐朝。菠菜主根发达,肉质根红色,味甜可食。菠菜属耐寒性蔬菜,长日照植物。中国北方也有冬季播种 、来春收获的 ,俗称埋头菠菜。条播或撒播均可。第二节 畜禽一、 畜、兽类马 草食性家畜。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少,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饲养量大为减少。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

22、区,马仍以役用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来源。青木川至今仍有一定数量。牛 牛为中国国语,草食性反刍家畜。牛属和水牛属家畜的总称,包括4个种,具多种用途:肉和乳可供食用,皮属工业原料;牛还可为农业生产等提供役力。此外,”牛“在中国也是一个姓氏,也可作为一个形容词使用,在物理学中,作为力学单位来使用。青木川有喂养水牛的习惯,但肉牛较少。猪 杂食类哺乳动物。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出生后5-12个月可交配,妊娠期约为4个月,平均寿命20年,是五畜之一。青木川2012年生猪出栏为9998头。羊 又称为绵羊或白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

23、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一。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是羊毛的主要来源。原为北半球山地的产物,与山羊有亲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体形较胖,身体丰满,体毛绵密。头短。雄兽有螺旋状的大角,雌兽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由于羊的适应性较强,各村均有养殖,2012年出栏1950头。犬 亦称“狗”,系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至1.5万年前,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通常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为人类“器”重之处在于它用“吠”的方式守卫家园。狗皮可制革,狗宝、狗肾是贵重的药材,与黄金等价。近年来把狗作为宠物的人逐渐增多。二、禽类鸡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

24、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青木川饲养的鸡的种类主要为乌鸡和本地鸡,2012年,上市家禽50000只。鸭 是雁形目鸭科(Anatidae)鸭亚科(Anatinae)水禽的统称,或称真鸭。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一些属的嘴要大些。腿位于身体后方(如同天鹅一样),因而步态蹒跚。近年来,数量较小。雁 为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有灰雁、白雁、黑雁三类。青木川近年引进了大量红嘴雁(即灰雁)进行规模化饲养,用于食用,2012年养殖红嘴雁25000只。鹅 被认为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家禽,它来自于野生的鸿雁或灰雁。中国家鹅来自

25、于鸿雁,欧洲家鹅则来自灰雁。青木川喂养的不多。第四编 党政机关领导任职情况第一章 原青木川乡中共青木川乡委员会书 记:沈连杰(1993.1-1993.4代) 万福祥(1993.5-1995.8)王昌军(1995.9-1996.4)青木川乡人民政府乡 长 沈连杰(1993.1-1995.8)王昌军(1995.2-1995.8)刘宝林(1995.9-1996.4)第二章 原玉泉坝乡中共玉泉坝乡委员会书 记 刘树金(1993.1-1995.1)玉泉坝乡人民政府乡 长 刘 耀(1993.3-1995.1) 沈成孝(1995.2-1996.4)第三章 青木川镇中共青木川镇委员会书 记 喻登兴(1996.

26、5-1997.12) 黄应兆(1997.12-2000.3) 李发裕(2000.3-2004.6) 王志明(2004.6-2007.9) 冯元明(2007.9-2011.3) 周明东(2011.3-)副书记 王昌军(1996.5-2000.3) 万春荣(1996.5-1998.12) 刘宝林(1997.12-2000.3) 侯孝红(2000.3-2005.5) 冯元明(2005.5-2006.8) 余 波(2006.8-2007.9) 齐玉娥(女,2007.9-2008.11) 苏久汉(2010.5-2012.8) 高金龙(2012.11-)青木川镇人民政府镇 长 王昌军(1996.5-200

27、0.3) 刘宝林(2000.3-2004.6) 杨兴平(2004.6-2006.8) 何国民(2006.8-2008.6) 杨 平(2008.7-2011.6) 李清龙(2011.6-)副镇长 王远荣(1996.5-2000.3) 李炳举(1997.12-2001.12) 冯元明(2000.3-2005.5) 李 斌(2001.12-2006.9) 齐玉娥(女,2005.5-2007.9) 许剑平(2006.8-2008.11) 宋向荣(2006.8-2011.8) 冯 云(2006.10-2008.11)苏久汉(2008.12-2010.4) 朱晓武(2008.12-2011.7)庞世文(2

28、008.6-) 王永勤(2008.12-2013.3) 刘振涛(2008.12-2012.11) 赵博渊(2012.1-) 杜本彦(2013.3-) 第四章 青木川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主 席 刘树金(1996.5-1997.12) 喻登兴(1997.12-1999.11) 郑志刚(1999.12-2001.12) 张正富(2001.12-2006.8) 沈成孝(2006.9-)第五编 文物名胜第一章 自然名胜第1节 西沟西沟即为现在的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木川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200公顷,是保护完好的天然林,有大量的珍稀野生保护植物,主要树种、植被丰富多样,多达l0科35属,其中有5

29、种植物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植物,为我国特有品种、属珍稀树种。动物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二级保护动物17种,尤以大熊猫、金丝猴、羚牛为代表的珍稀物种,成为区域内的指标性动物。在马家山,野生动物学家发现金丝猴与猕猴同域分布现象在2003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板上发表,引起了世界野生动物界的好奇,是野生动物界待解的“谜”。保护区属秦岭山系与岷山山系交汇处,呈明显的间断分布和特定自然气候,被动、植物专家们誉为:“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第二节 广坪河发源于甘肃省陇南市的广坪河由卡子梁入青木川后沟、玉泉坝境,由北而南纵贯全镇,纳竹林坝沟、石瓮子沟、麻地沟、磨刀沟诸水至潭背上入广坪镇境。广坪

30、河依山流出,河水清澈见底,景色秀丽,风光俊美,水流量较大,河面宽广,适宜漂流。第二章 古建筑群第一节 魏氏宅院魏氏宅院现已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魏辅堂老宅之一,位于距离老街不到一里路的魏家坝,由毗邻的老院子和新院子两套天井院子组成。老院子,为典型中式建筑,由两进天井院子组成;新院子为西式建筑,高大气派,外面有警卫室,弹药库,还有榨油坊,两套院子外有荷花鱼池。第二节 回龙场老街回龙场是青木川老街的传统称谓,现已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依山傍水,蜿蜒866米,形似一条巨龙,因此得名。回龙场发轫于明代,繁盛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是三省交界地带最繁荣的集贸市场,是最负盛名文化交流场所,烟馆、茶馆、宾馆、

31、酒楼、饭店,应有尽有,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远近闻名的唐世盛、辅友社、辅仁剧社、荣盛魁、荣盛昌等商业文化机构场所都在这条街上。第三节 辅仁中学辅仁中学始建于1942年,于1947年竣工落成。土地50亩由魏辅唐长兄魏元臣捐献,技术工人从四川聘请,建校资金由魏辅唐负担,小工由当地农民义务担任。有教室数十间,礼堂和教师办公楼各一座,陆续聘请教师20多名。初始由魏辅唐担任校长,稍后即聘请宁强籍人刘甲三为校长。学校建成后,将原文庙、五谷庙等私塾学生招进辅仁中学,最多时有学生600名。 学校坐南朝北,正对笔架山,式样“笔架式”的校门上横书“宁强县私立辅仁中学”,院内两旁各3座教室,正中为一可容纳近千人的大礼

32、堂,后面是一座高大考究的办公楼。大礼堂是学校召开例会和春节期间自卫队集会、辅仁剧社唱戏的地方。学校例会时,魏辅唐一般都要登台演讲,鼓励教师,鞭策学生。 学校教师的待遇很高,每月薪水为7-12个大洋不等,每年一双劳保皮鞋,由皮革厂无偿发给。开架子卖肉的,每杀一头猪都要给学校无偿送3斤大肉,用于改善老师和住校生的伙食。魏辅唐凡有重要活动或者请客,都要把老师请来坐上首。 在辅仁中学读书全部免费,且对四川、甘肃等外地学生一视同仁。大龄生不受班级限制,可随时插班。本辖区内满7周岁的孩子必须到辅仁中学读书,否则其父母要受惩罚。学校除了开设常规课程,还有外语、戏曲、武术、体育等科目,外语分英语、俄语,戏曲有

33、秦腔、川剧和京剧。至宁强解放,辅仁中学共招收过三期学生,但均未及毕业。但这些受过新式教育的学生,许多人后来卓有建树。魏辅唐出资送许多优秀学生到汉中、武汉、重庆、成都的中学或大学深造。第六编 人物魏辅唐魏辅唐(19021952)原名魏元贵,陕西宁强青木川魏家坝人。 少小勇猛好斗。几年私塾之后,加入地方民团,任过团总、区团长、自卫队长、宁强县独立自卫大队长、宁西人民自卫总队长、川陕甘9县联防办事处副主任等职务。同时为红帮首领。统治青木川20多年,政由已出,人称“土皇帝”。 民国13年(1924),魏辅唐杀死青木川民团团总魏征先,取而代之。15年(1926)前后,魏多次接受县府征调,参加南山等地巢匪

34、战斗,因功受赏,名声始震。而他也乘机从中夺得大批枪杆,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魏辅唐统治青木川期间,兼并土地,占有200多亩良田美地和大片耳山林木,侵吞几处祠堂、庙宇的房、地产。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光他自行制定征收的苛捐杂税就有8种之多。开办“辅友社”百货店、手工制革厂、“唐世盛”绸布店、“同济堂”中药铺等,垄断市场。魏辅唐无偿劳动大兴土木,建有关各式房屋200多间。妻妾6人,穿绸挂缎,膏梁珍羞,生前即修起壮观的陵墓。魏曾征调农民兴修水利,开堰拾田;修建桥梁和道路,便利交通;兴办地方文化教育,网罗人才,组建戏班,创办私立辅仁中学;维持地方治安,稳定社会秩序。客观上对当时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

35、响。民国38年(1949)秋,魏辅唐接受国民党汉中十八绥靖区司令官曹日晖的使命,将原有武装扩编为“宁西人民自卫总队”,接军队团的编制,官兵达千余人。但面临解放军的强大攻势和进步人士黎民党、刘甲三的策动,1950年1月29日,带所部300余人来县向人民政府和驻军缴械投诚,接受整编。1952年4月27日,宁强县人民法院以恶霸杀人反革命罪判处其死刑,解回青木川处决。1986年4月,陕西省委将原国民党宁西人民自卫总队定为投诚部队。1987年5月25日,宁强县委对魏辅唐一案进行复查,认为魏辅唐解放前虽有历史罪恶,但解放后未犯新罪,且向人民政府缴械投诚,属投诚人员,故撤销1952年的刑事判决,对魏辅唐不予

36、追究刑事责任。徐种德徐种德,旧时四川大学毕业,徐种德是第一期被魏辅唐派送到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的贫困学生之一,1949年夏天魏辅唐扩编“宁西人民自卫总队”,会英、俄两国语言且精通历史的他放弃成都优越的环境,回到陕西省宁强县青木川镇任宁西自卫队少校参谋主任,后随魏辅唐一起到宁强县城缴枪投诚。解放后魏被镇压,但徐未直接干过坏事所以幸免。徐老先生虽然从武,但饱读圣书,出笔成文。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连任15届宁强县政协委员。以徐老先生字号命名的“仲德书屋”即将开放。第七编 5.12抗震救灾大事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

37、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至31日16:00,宁强发生1.1级以上余震41次。首次5月13日12:59,3.4级,震中广坪镇。最大震级5.7级,发生在5月27日16:37,震中青木川镇。5月23日 陕西日报社社长杜耀峰,汉中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李林华一行深入宁强重灾区青木川镇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24日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副省长姚引良,市长

38、胡润泽,副市长张荣珠到青木川视察地质灾害情况并慰问受灾群众。25日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省旅游局副局长陈清亮,市政府副市长刘克智等一行到宁强县青木川镇视察灾情,慰问群众,并拨付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宁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兰州军区政委李长才中将到宁强县青木川镇南坝小学查灾慰问。26日 陕西省扶贫办纪检组长阮传生在县政协主席薛华的陪同下到青木川镇查看受灾情况。27日 汉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鲁锋,市人大副主任徐登奎,市政协副主席丁斌等一行到青木川镇查看灾情,慰问此次灾害受伤群众。陕西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庄长城和市委副书记何振基一行赴青木川镇实地察看地震灾情,指导计生服务站抗震减灾排危自救工

39、作。27至28日 兰州军区副政委刘晓榕、省军区副司令员黄呈洲、市军分区政委龚兴华一行深入青木川镇检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28日 陕西省测绘局副局长李朋德带领航拍大队专业技术人员来宁强对青木川等乡镇遭受“5.12”地震灾害情况进行航拍。29日 陕西省长袁纯清、市委书记田杰、市长胡润泽、省民政厅领导一行到青木川镇玉泉坝、长沙坝村,等地视察灾情,慰问受灾群众。30日 陕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锦斌,汉中市委副书记何振基,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鲁锋到青木川镇查看灾情、慰问受灾党组织和党员,指导灾后重建工作。6月1日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姚兵,省建设厅厅长李子青,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克智在县委常委、副县长

40、王玲陪同下到我县广坪、青木川镇视察灾情。陕西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夏龙祥少将,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龚兴华大校在县上领导李芳、雷晓勇、王松柏的陪同下,视察青木川镇抗震救灾工作。期间,到青木川九年制学校和小朋友们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并作重要讲话。查看韩家垭村受灾情况和长沙坝村灾民集中安置情况。省纪委副书记张毅民在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蒋明庆、副县长李宏春的陪同下深入青木川镇检查救灾款物发放情况。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党组书记、副所长乔森带领专家组在青木川镇南坝村架设地震自动监测台1个。2至4日 省扶贫办移民处处长谢皓明、扶贫总社副主任王金武,省联县扶贫办副主任焦国义一行到青木川等乡镇扶贫重点村开展灾

41、后恢复重建入户调研,为省政府制定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提供基本依据。5日 陕西省旅游局局长董宪民在市旅游局局长刘衬义、副县长王松柏的陪同下到青木川古镇景区视察灾情,对受灾群众及旅游系统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并就宁强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要求。6日 陕西省长袁纯清、省政府秘书长秦正、省地震局局长胡斌、汉中市长胡润泽一行在县上领导周景祥、薛华、李芳、黄学锋、赖成宣陪同下到青木川镇玉泉坝老街、东坝村、长沙坝和韩家垭3个灾民安置点、粮食储备点检查,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灾后重建。同日到宁一中检查高考准备工作。陕西省地震局局长胡斌、市地震局局长杨树凯到青木川镇察看地震受灾情况。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

42、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袁纯清、市委书记田杰、市长胡润泽、县委书记张雁毅、县长周景祥等陪同下亲临宁强县青木川镇东坝、玉泉坝、长沙坝等村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和拆除危房的民兵突击队及一线民警。11日 红十字会副会长苏菊香等一行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学锋的陪同下,前往青木川镇视察灾情。12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孙仲同副主任在省军区政委夏龙祥、汉中军分区政委龚兴华、参谋长符忠勇、县委书记张雁毅、副书记李芳、县人武部部长雷晓勇、政委罗建林等陪同下,到青木川镇慰问受灾群众,看望帮助群众拆除危房的驻陕某部官兵和民兵突击队。15日 陕西省委组织部市县干部处副处级调研员薛小毛任中共宁强县委常委、青木川镇党委副书记(挂职一年),并于当日由县委副书记李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刁顺贵送到青木川就任。18日 汉中市人大副主任李建民、姚斌在县人大主任孙启祥、副主任何永庆陪同下到青木川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20日 汉中市政协副主席秦安一行在县政协主席薛华陪同下前往所联系的青木川镇青木川村检查灾后重建工作。25日 汉中市人大副主任李建民在宁强县副县长王松柏、人大副主任何永庆陪同下到青木川镇玉泉坝村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李建民协调省人大代表、市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