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全优)_第1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全优)_第2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全优)_第3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全优)_第4页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全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全优)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以下不是太阳和月亮相同点的是( )。A.都会自己发光 B.都接近球体 C.都会运动2.地球的天然卫星是( )。A.木星 B.金星 C.月球3.地球表面( )被水覆盖。A.三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二分之一4.汽车在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小辰在人行道上向东慢走,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那么小辰( )。A.向东运动 B.是静止的 C.向西运动5.皮球跳动与下列哪一种运动最接近( )。A.乒乓球弹动 B.钟摆的摆动 C.汽车行驶6.运动会上,跑步比赛常用的方法是( )。A.运动相同时间,比距离长短 B.运动相同距离,比时间

2、多少 C.以上两种方法都用7.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最终我们发现( )。A.陆地面积小 B.海洋面积小 C.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几乎一样大8.下列动物中,( )是胎生动物。A.蝗虫 B.鱼 C.大熊猫二.填空题(共8题,共32分)1.蚕一生经历( )、( )、( )、( )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天。2.我们在制作斜面时,除了需要长木板,还需要的材料是( )。3.生鸡蛋和熟鸡蛋相比,我们发现( )鸡蛋的蛋黄上面有一个小白点。(选填“生”或“熟” )4.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 )天。5.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有( ),还要说

3、明物体与参照物的( )和( )关系。6.下图是果果为即将孵出的小蚕建造的一个舒适的“家”,她在盒盖上扎了小孔是为了让盒内外( )流通。 7.组装“过山车”轨道时,我们应先从( )开始组装,沿着设计的轨道路线,搭建到“过山车”的( ),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因为材料不足而导致不能完成“过山车”的情况,又能提高效率。填“起点”或“终点”8.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月亮、镜子和太阳都是光源。( )2.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芝麻那么大。( )3.通过数格子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结果是十分准确的。( )4.有的物体是永远不会运动的,如楼房、树木。( )5.因为有了各种生物的

4、繁殖,我们的世界才会丰富多彩。( )6.太阳和月亮都有月相变化。( )7.蚕蛾同蝴蝶一样,身上都长有一对翅。( )8.蚕蛾不会飞,又是家养的,所以不属于昆虫。( )四.连线题(共2题,共10分)1.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你能试着连一连吗? 2.将下面的人物与他们所处的年龄段连线。爷爷79岁 弟弟5岁 表姐18岁 妈妈38岁 我10岁儿童 青年 中年 老年五.简答题(共4题,共23分)1.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在地球模型上蓝色、白色和黄色各代表什么?2.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3.

5、昆虫的特征是什么?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一直相同吗?为什么。六.材料题(共2题,共19分)1.阅读资料 回答问题。我们知道月球上有许许多多环形山,但你对环行山了解多少?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它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 “碗”,所以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环形山是月面最突出的一种地形结构,酷似地球上的火山口,四周高如山、成环状,中央有 一块圆形的平地,外围是一圈隆起的山环,内壁陡峭,外坡平缓。环形山大多是宇宙物体冲击月面,或是月球上的火山活动造成的。其中大的直径超过100公里,小的不过是些凹坑;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33,000多个,占月面的7- 10%。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

6、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而小的环行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数不胜数。环形山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大环形山内再套一个小环形山,有的大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如牛顿环形山,中心坑穴深达8000多米;还有的大环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做“中央峰”。 环形山大多数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如哥白尼环形山、牛顿环形山等,其中以我国古代科学家名字的有4 座:石申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张衡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另外,为纪念一位传说为尝试飞向天空而献身的万户而命名的环形山叫“万户环形山”。为了便于研究,人们对环形山进行了许多分类。其中,有个日本学者1969年提出一

7、个环形山分类法,将环形山分为克拉维型(古老的环形山,一般都面目全非,有的还山中有山 ),哥白尼型(年轻的环形山,常有“辐射纹”,内壁一般带有同心园状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 ),阿基米德形(环壁较低,可能从哥白尼型演变而来 ),碗型和酒窝型(小型环形山,有的直径不到一米 )。(1 )月球上的最大的环形山是哪座山?(2 )科学家将月球上的环形山分为几类?(3 )带有辐射纹的环形山通常是什么类型的环形山?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环形山 环形山是月面上最显著的地貌特征。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千米,有的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千米。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

8、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千米,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环形山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大环形山内再套一个小环形山,有的大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如牛顿环形山,中心坑穴深达800多米;还有的大环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中央峰”。环形山多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宇命名,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伊巴谷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四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另外,为纪念一位传说为尝试飞向天空而献身的万户(实际上是旧时一种官名 ),而命名的环形山,叫“万户环形山”现在认为,大多数环形山或月坑是由流星体

9、、小行星和彗星撞击而成;个别的环形山则是由火山爆发而成。通过阅读( )是月面上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附近的( ),直径达295千米,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大多数环形山或月坑是由( )、小行星和( )撞击而成;个别的环形山则是由( )爆发而成。七.综合题(共5题,共39分)1.观察蚕蛹。如下图是三(1 )班小明同学这学期的养殖收获,他很想知道蚕茧内的蚕丝是怎样的?请与他合作一起完成观察记录活动: 1.小明用剪刀剪开蚕茧置于实验桌上,通过观察请在图上用自己的方法标出蚕蛹的眼睛和翅膀。2.轻轻用棉签触碰蚕蛹,发现它会( ),这说明蛹是( )。3.在剪开的茧里你还发现了( )。2.把你设

10、计的“过山车”图纸画下来吧!要求设计图中至少有一个直线轨道和两个曲线轨道。我的过山车设计图:3.综合题。下面是生活中为了改变摩擦力而做的设计。1、鞋底设计成花纹、汽车轮胎设计成花纹都是为了使运动物体的接触面更粗糙,( )摩擦力;旱冰鞋安装滚轮,把滑动变为滚动是为了( )摩擦力。2、为了更好地运动,人们在制造有关物品时,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 )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 )它。4.小红的家在博物馆东面500米处,超市在物馆西面300米处。请你用“”标出小红家的位置,用“”标出超市的位置。 5.请回答下列关于蚕的问题。(1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

11、 )( )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 )。(2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出蚕的四种形态名称。 ( ) ( ) ( ) ( )(3 )观察上图,根据蚕一生经历的四种形态的先后顺序,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B4.C5.A6.B7.A8.C二.填空题1.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生命周期;562.木块3.生4.565.参照物;方向;距离6.空气7.终点;起点8.蚕卵三.判断题1.2.3.4.5.6.7.8.四.连线题1.如下: 2.如下: 五.简答题1.答:蓝色代表水域;白色代表雪地;黄色代表高原。2.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路程,运动路程大的速度就大,即运动快。3.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长着三对足(有的还长有两对翅膀 )的动物,归为一类,称作昆虫。4.不是一直相同,因为太阳高度角不同,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