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8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名词类: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2、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简称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要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3、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三种总供给曲线4、外贸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出口量之间的比例。5、短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bc线,从右上方
2、向左下方倾斜,表示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向变化。(这是在充分就业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6、充分就业:如果一个社会只存在这类自然失业,而不存在或已消除了由于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周期性失业,这种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时仍然有一定的失业。)7、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便比潜在GDP低2.5%。从而得出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高度的负相关关系的经验结论。8、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的上升。(注意:一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二是价格持续上涨。)9、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和
3、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YY2Y1Y0R1R0OREE1E2IS1IS0LM10、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11、挤出效应:就是指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12、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能够调节经济波动,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13、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1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在吸收的存款中按规定要上缴一部分给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存
4、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占存款的比例。15、比较优势:如下表所示:单位产出X的劳动投入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出Y的劳动投入劳动生产率A3aX=1/36aY=1/6B12bX=1/128bY=1/8此时A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中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不仅ax=1/3bx=1/12,而且aY=1/6bY=1/8),但是两种产品的绝对优势程度却是不同的:在X产品上,ax/bx=4;而在Y产品上aY/bY=4/3,因此对于A国来说,最具有优势的是其X产品,因此他只生产X产品则有更大的贸易利益;而对于B国来说,尽管所有商品的生产都不如A劳动生产率,但生产Y商品却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我们把ax/aYbx/bY 称为A
5、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Y/bxaY/ax则称为B国在Y商品上的比较优势。16、绝对优势:我们用下面的实例来说明:单位产出X的劳动投入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出Y的劳动投入劳动生产率A3aX=1/36aY=1/6B12bX=1/124bY=1/4在上表中可以看出,A国具有在X产品上的生产优势,因为ax=1/3bx=1/12;而B国在Y商品上具有优势,因为bY=1/4aY=1/6;我们就把axbx称为A国在X生产上的绝对优势,而把bYaY称为B国在Y生产上的绝对优势。17、汇率制度:亦称汇率安排,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基本安排和规定。18、马歇尔勒纳条件:马歇尔勒纳条件是
6、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勒纳揭示的关于一国货币的贬值与该国贸易收支改善程度的关系。一国货币相对于他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改过的贸易收支状况,主要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这里要考虑4个弹性: = 1 * GB3 他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 2 * GB3 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 = 3 * GB3 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 4 * GB3 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在假定一国非充分就业,因而拥有充足的闲置的生产资源使出口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的前提下,贬值效果便取决于需求弹性。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进出口需求量的变动程度。如果数量变动大于价格变动,需求弹性便大于1,反之,
7、数量变动小于价格变动,需求弹性便小于1,只有当贬值国进口需求弹性大于0与出口需求弹性大于1时,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如果用n表示他国对贬值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nm表示进口需求弹性,当n+nm1时,即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弹性的总和大于1时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此即马歇尔-勒纳条件。)19、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是指一国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GDP或人均GDP的增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主要用于说明发展中国家由不发达转为发达的经济变化,其涉及面很广,包括经济增长、技本进步、产业结构、经济体制乃至社会体制的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经济发展中必然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
8、一定意味着经济发展。)20、经济周期: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trade cycle)亦译经济循环或商业循环,意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21、资本深化:对现有劳动力能够配备更多的资本量。22、资本广化:给每个新增劳动力提供一个平均的资本装备。二、问题类1、试述宏观经济学的结构。消费理论、投资理论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1 * GB3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C+I; = 2 * GB3 IS-LM模型:r与y; = 3 * GB3 AD-AS模型:p与y。 = 1 * GB3 失业与通货膨胀;
9、 = 2 * GB3 财政政策; = 3 * GB3 货币政策; = 4 * GB3 对外经济政策。 促进经济增长和消除经济周期。2、试述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三种方法。GDP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方法特点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分析角度使用角度分配角度生产角度指标实质经济主体支出总额要素所有者报酬总和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要素构成C、I、GX-M工资、利息、利润、地租、折旧间接税净额各部门的增加值目的分析总量变化和使用比例分析总量变化和分配比例分析总量变化和生产比例3、简述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持久收入理论将居民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持久收入是指在相当长时间里可以得到的收入,是一种长期平均的预期
10、内得到的收入,一般用过去几年的平均收入来表示。暂时收入是指在短期内得到的收入,是一种暂时性偶然的收入,可能是正值(如意外获得的奖金),也可能是负值(如被盗等)。持久收入理论把消费分为持久消费和暂时消费,持久消费是指长期的确定的有规律的消费,暂时消费是指一时的偶然的消费,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两种收入和两种消费的关系如下式:YT=YL+YS,CT=CL+CS弗里德曼认为只有持久收入才能影响人们的消费,即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如下式:CL=bYL4、简述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其消费函数公式如下:C=aWR+bYL式中,WR为财产
11、收入或称非劳动收入,a为财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劳动收入,b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25306080每年支出数T80603025ABCC(1)消费和劳动收入的关系。假定不考虑未成年期,人的一生可分为两个时期:工作时期和退休时期。假定工作期为WL,一生生活时期为NL,则退休期为NL-WL。假定不考虑财产收入,即只靠劳动收入进行消费,设每年劳动收入为YL,每年消费为C,则一生中劳动收入和消费如下式:CNL=YLWL(2)消费和财产的关系,假定一个人在第T年有一笔财产WR,在T年后的工作期(WLT)中的每年劳动收入为YL,即总劳动收入为(WLT)YL,T年后的预期寿命为NLT,则有财产后的最
12、大消费为:C(NLT)=WR+(WLT)YL有财产收入后的年消费(10-12a)大于只有劳动收入时的年消费(10-11a)。消费水平比没有财产时增加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取得财产(WR)的数量;二是取得财产的年龄(T)。 5、试述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函数之间的关系,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曲线之间的关系)。1、储蓄函数与储蓄曲线一般把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储蓄函数,即:S=f(Y)也可写成S=sY和消费函数一样,储蓄函数也可分为长期储蓄函数和短期储蓄函数。短期储蓄函数式为:S=S0+SY式中,S0为初始储蓄,亦称为自主储蓄,sY 为引致储蓄,即由Y变化引起的储蓄。可用坐标图表
13、示,如图所示。储蓄曲线(1)简单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认为:消费和储蓄都决定于收入,而且是收入的增函数。(2)不考虑税收时 消费函数:C=C0+bY,储蓄函数:S=S0+sY,Y=C+S考虑税收时(税率为t) 消费函数:C=C0+b(1-t)Y,储蓄函数:S=S0+s(1-t)Y, (1-t)Y=C+S(3)凯恩斯经济学关注短期,因此我们在宏观经济学中一般分析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都是指短期。2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即APS=S=S/Y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Y)的比例,式:MPS=S/Y3、APS和MPS的变化有如下规律:(1)平均储蓄倾向AP
14、S和边际储蓄倾向MPS是递增的,这是由APC和MPC递减规律决定的。YE-C00C0C1S,CE/C=C0+bYS=-C0+(1- b) Y消费和储蓄函数的关系450(2)MPS是储蓄曲线S=S0+ sY的斜率,也可以从图103中看出,MPS=S/Y,即为小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之比。(3)MPSAPS,从表中101第6列和第7列对比中可以看到这一点。但是,一般来说,MPS应该小于1,但大于零。(4)储蓄和收入的关系有如下三种情况: C=Y,S=0,则APS=0,图103中的E点;CY,S0,则APS0,图103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大于OE时; 国民收入 IS曲线 利率 Y1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
15、均衡 LM曲线 i1 E 0ABCDLSLMLMLSLS LMCY,S0,则APS0,图103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小于OE时。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Y=C+S,因此CS;反之,CS。这是因为:S=Y-C,又知C=C0+by,因此得出:S=Y-(C0+bY)=-C0+(1-b)Y;于是得出:S0=-C0S=MPS=1- b。这就是他们的关系。可以用图形来说明:1、平均消费倾向APC和平均储蓄倾向APS之和等于1,即APC+APS=1;APS=1-APC、APC=1-APS。2、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等于1,即MPC+MPS=1;MPS=1-MPC、MPC=1-MPS。6、作
16、图说明IS-LM模型。把IS曲线与LM曲线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同一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上同时达到均衡时,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的值,可以通过IS、LM曲线的联立方程求得。我们前面分析的是单个市场的均衡,运用IS-LM模型则是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同时考虑。把IS曲线和LM曲线放在同一个图像中,则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利率和国民收入就是实现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的交点就得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图形,如图所示。国民收入 IS曲线 利率 0 LM曲线 A B
17、C D E在图中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的E点上,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也就是在此时的利率i1和国民收入Y1上,投资等于储蓄,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任何偏离E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不能实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如下图A、B、C、D的状态。IS一LM图形把整个图像分成四个区域,A点位于LM曲线的左上方和IS曲线的右上方。这个区域中的利率都相对高于均衡利率,对产品市场来说说明储蓄大于投资,对货币市场来说,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这都使利率承受下降的压力。B点位于LM曲线的右下方和IS曲线的右上方。在这个区域中,利率相对于产品市场的均衡偏高,以致储蓄大于投资。但却相对于货币
18、市场的均衡偏低,以致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这就使B点既承受利率下降的压力,又承受利率上升的压力。C点处在LM曲线的右下方和IS曲线的左下方。在这个区域中,利率相对低于均衡利率,这就使得产品市场的储蓄小于投资、货币市场的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这就使利率承受上升的压力。D点位于LM曲线的左上方和IS曲线的左下方。在这个区域中,利率相对于产品市场的均衡偏低,以致储蓄小于投资。相对于货币市场的均衡又偏高,以致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D点因此既承受利率上升的压力,又承受利率下降的压力。7、作图说明AD-AS模型(三种均衡)。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这就
19、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用公式表示:图a:短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SAS=f(p)ADSAS图b:长期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方程为:ADf (p) LASY f AD=LAS= Yf总需求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YY1Y2Y3Y4Y5P1P4P3P5P6P0abcdE1E2E3E4E5E6AD1AD2AD3AD4AD5AD6总需求变化对均衡的影响8、失业的四种类型。 = 1 * GB3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 2 * GB3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
20、起的失业。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AS1AS2ADYP0 = 3 * GB3 周期性失业:是指因整个经济周期波动造成的劳动力总需求不足产生的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就是凯恩斯说的非自愿失业,即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 = 4 * GB3 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非自愿失业。9、作图说明成本推动型,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包括三种情况:第一,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即工资过度上涨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动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
21、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造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第二,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是厂商为了谋求更大的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具有市场支配力的垄断和寡头厂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提高产品的价格,结果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第三,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所需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主要依赖于进口,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就会造成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
22、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这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而对于引起总需求过大的原因又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凯恩斯主义的解释,强调实际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其二是货币主义的解释,强调货币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与此相应,就有两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凯恩斯认为,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如果总需求仍然增加,就会由于过度总需求的存在而引起通货膨胀。可以用膨胀性缺口这一概念来说明这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
23、求之间的差额,如图6-2所示,ADf为充分就业的总需求,这时决定的国民收入Yf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但这时实际总需求为AD。尽管总需求为AD,但因为国民收入已经达到了充分就业水平,无法再增加,所以,实际总需求AD与充分就业总需求AD的差额KE就形成了膨胀性缺口。超额需求或通货膨胀缺口,还可以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说明。如用图6-3说明膨胀性缺口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在图6-3中,当总需求曲线为ADf时,国民收入达到了充分就业的水平Yf ,价格水平为P0。当总需求增加到AD时,国民收入已无法增加,价格水平上升到P1,这样就由于总需求过度而引起了通货膨胀。凯恩斯强调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不会并存
24、,通货膨胀是在充分就业实现后产生的。但实际上,在经济中未实现充分就业时,也可能产生通货膨胀,如图6-4 所示。当总需求曲线还是在与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部分相交时,即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时,总需求曲线右移也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由P0上升到P1)。所不同的是由此还带来了实际收入的增加(由Y0到Y1)。这种伴随有实际收入同时增加的价格水平上升,有人称之为半通货膨胀。关于总需求曲线的向右上方移动,如在上一章所分析的:可以是由于实际因素导致IS曲线右移的结果,如资本边际效率上升从而投资需求增加,出口需求增加,进口需求下降,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从而消费需求增加等。也可以是由于货币因素导致LM曲线右移
25、的结果,如货币供给增加或货币供给不变条件下货币需求减少。凯恩斯主义强调实际因素的作用,而货币主义则认为,实际因素即使对总需求有影响也是不重要的,由此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也不可能是持久的。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度发行。10、简述财政政策的类型(含义、内容、类型、效应分析)(一)自动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lizer)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能够调节经济波动,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从而减轻以致消除经济波动。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
26、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常常根据总需求的变动而自动地发生作用,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稳定器能使税收增加,转移支付减少,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和经济过热发展;反之则相反。在财政收入方面,收入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而税收制度的规定就具有自发稳定性。西方税收往往按累进的方式征收。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收入增加,在累进税制下,这意味着税收增加,税收增加使得国民收入减少;反之,当经济中收入增加。这说明,无论是经济处于繁荣或是萧条,税收制度都使得经济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动,从而使得经济自发趋向于稳定。同样,财政支出也具有自发稳定作用。在财政
27、支出中,政府用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就比较充分,人们的收入增加,这时,政府用于各种社会福利的开支相应地减少。政府支出减少,将使得国民收入水平趋于减少;反之,当经济萧条时,政府的用于各种社会福利的支出相应地增加。增加总支出使得收入增加,从而经济趋向于扩大。由此可见,政府的财政支出也具有使得经济自发趋向于稳定的作用。财政制度的自发稳定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被动的财政政策,即依靠财政制度的自发调节使得经济趋于稳定。财政制度构成了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财政制度中稳定因素越多,稳定制度规定越健全,自发稳定作用就越大。财政制度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项制度
28、A、累进税制度;B、政府转移支付制度;C、农产品价格支持价格制度。(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YY2Y1Y0R1R0OREE1E2IS1IS0LM也就是我通常所说得积极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密切注视经济的变动趋势,审时度势,主动采取变革收入或支出的财政政策。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低,即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经济;反之,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高,即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支出,以抑制过热的经济势头。究竟什么时候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什么时候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应由政府对经济形势加以分析权衡,
29、相机抉择,以逆经济风向行事。1、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就是凯恩斯的赤字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赤字财政政策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财政赤字政策存在着推动经济增长的扩张效应,假定政府赤字100亿元,其扩张效应如下:财政赤字可以使国民收入倍数增长:因为在政府征收所得税(财政收入)的情况,税后的边际倾向为b(1-t),那么乘数变为K=y/g= ,假定b=0.8,t=0.2,那么国民收入上升量为:y赤字支出= 100 =278亿元。即财政赤字100亿,却使国民收入增加到278亿,出现了扩张效应。国民收入增加可以使消费、储蓄和税收都有相应的增加。
30、 税收增加额T=yt= 2780.2=55.6(亿元)消费增加额C=y b(1-t)=278(0.80.8)=177.9(亿元)储蓄增加额S=y(1-b)(1-t)=44.4(亿元)实际财政赤字=100- 55.6= 44.4(亿元),因此实际赤字44.4亿元小于初始赤字100亿元。赤字的弥补有两种方式:一是循环发行债券,即用新债偿旧债;二是用税收来弥补。所有的债务最终都要靠国家的税收来弥补,尽管征税使居民的实际收入进而国民收入减少,但通过税收拉动经济增长,会使国民经济出现与财政支出同步的增长。征税使国民收入倍数缩小,征税的支出又使国民收入倍数扩张,此一缩一张的净效应是国民收入增加额等于征税额
31、。因为支出使国民收入扩张的乘数比征税使国民收入减少的乘数大一个1,其关键在于税收的一部分来自储蓄,抵消了部分国民收入的收缩。假如政府征税100亿,在b=0.8的情况下,使国民收入减少400亿,即1000.81/(1-0.8)= 400亿,其中还有100亿是储蓄因而不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财政支出100亿,在b=0.8的情况下,则使国民收入增加500亿,即1001/(1-0.8)=500亿,因此政府征税100亿的净效应是:-1000.81/(1-0.8)+1001/(1-0.8)=100亿。我们还可以用公式来推导:D= -bT (D:社会总需求减少数;b:边际消费倾向;T:税收增加额)等式两边各除
32、Y,得:Y/D=Y/-bT Y/D就是乘数K=1/(1-b)=1/MPS,因此Y/D=Y/-bT=1/(1-b),整理后得,Y/T=-b/(1-b) 因此,Y/T+Y/G=-b/(1-b)+1/(1-b)=1 即使国民收入增加一个相同的数额。税收禁区tT0t0拉弗曲线如图所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但是,却存在着拉弗曲线的限制。3、平衡预算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也不产生紧缩性的后果。 (1)含义(2)类型:年度平衡、周期平衡(3)实践11
33、、举例说明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主要通过调整法定准备率、变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手段来实现。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当经济不景气时,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便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商业持有的政府债券。当经济过热,中央银行便在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商业银行购买债券后,可以贷出的货币减少,从而中央银行达到了控制货币、控制投资,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目的。中央银行在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工具时,也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如果经济形势趋
34、于萧条时,则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如果经济发展趋于过热增长,则卖出政府债券。即经济萧条:买债券MY;经济过热:卖债券MY。运用这种政策手段有着比用其他手段更多的优点:及时、准确、连续、灵活。而且中央银行即使有时会出现某些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得到纠正。2、变更再贴现率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再贴现,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就是再贴现率。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吸引商业银行将手中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从而增加商业准备金,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消费和投资;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提高再贴现率,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通过对再贴
35、现率的调节,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以及货币供给和经济运行。如果提高再贴现率,即提高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对商业银行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商业银行减少从中央银行借款,因为利率提高后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需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就从资金来源方面造成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下降。二是商业银行按同样幅度提高工商企业的贷款利率,以保持其原有的盈利,必然引起工商企业对工商银行贷款需要的减少。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就从资金运用方面造成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下降。同时提高再贴现率必然造成政府债券和股票价格下降。提高贴现率的上述两个结果必然使投资减少,从而使GNP减少和失业增加。同理,如果降低贴现
36、率,则必然造成信贷规模扩大和政府债券及股票价格上涨,促使投资增加,从而使GNP扩大和就业增加。货币当局在运用再贴现率这个工具时,也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如果经济形势趋于萧条时,即总支出不足或失业增加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降低贴现率,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发展;如果经济发展趋于过热状态,即总支出过大或价格水平过高时,中央银行应该提高贴现率,以压缩信贷规模,减少投资,抑制经济发展。即经济萧条:贴现率M;经济过热:贴现率M。弗里德曼认为这种货币政策工具也有其缺点:一是作为一种间断性的政策工具,间隔时间长、且变动幅度大,就会把一些不必要和不稳定的因素引入到经济活动中来;二是它具有“宣布效应”,即
37、当利率开始宣布变动时,人们就会对其进行相应的推测,从而成为经济活动中额外的不确定性根源;三是其变动对于贴现量变化的效果是不可预测的,对货币存量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可预知的,如经济萧条时,贴现率降得再低,商业银行也不一定去贴现增加信贷规模;经济过热时,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只要有利可图,仍然会增加信贷规模。弗里德曼认为要避免这些不利的影响或缺陷,就应该取消再贴现业务。3、调整法定准备率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就称为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给。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调低法定准备率。反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上限以下提高法
38、定准备率,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减少。货币当局在运用存款准备率货币政策工具时,也是逆经济风向而行事。如经济形势趋于萧条,则降低存款准备率;经济形势趋于扩张,则提高存款准备率,即经济萧条:存款准备率M;反之经济过热:存款准备率M。但是调整存款准备率是货币政策中的“重磅炸弹”,因为略做调整,货币供给量会成倍地变化,而且货币乘数大小不好确定,如当其为15%时,则货币乘数KM1=1/15%=6.7,而当降为10%时,其乘数KM2=1/10%=10,通过乘数的作用,会使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成倍放大。同时弗里德曼认为“像再贴现率的变动一样,准备金要求变化也是公开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因此也具有“宣布效应”,应该被废
39、除掉。上述三大手段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手段,它们不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一般说来,由于调整法定准备率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度很大,因而在实践中较少使用。变更贴现率可以间接地控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因而在实践中较为常用。公开市场业务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很容易进行数量控制,而且很容易进行数量控制,因而在实践中最为常用。12、时滞及其类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时滞”: 识别时滞、行动时滞、反应时滞。13、双扩张政策的含义、条件与图形分析。条件: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YY2Y1Y0R1R0OREE1E2LM0IS1LM1IS0双紧政策的配合效应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于
40、开发;市场疲软。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能够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会引起利率提高,抑制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减少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扩张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扩大企业投资,减少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挤出效应,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作用:同时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比单纯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或扩张性财政政策有着更大的缓和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14、简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二、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三、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古典模型由于只考察一种生产要素,即
41、劳动,因此我们把它称为221模型,即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函数:Q=f(K,L,N,E),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一个企业或国家的资本K和土地N是有限的,可以视为常数,而企业家才能E是无法确定的,因此,可以不与考虑,因此产量是唯一生产要素劳动L的函数,即Q=f(L)。假如存在规模收益不变(第四条假定),那么对于任意常数0,则有:f(L)= f(L),是任意值,如果令=1/L,则有f(1)=(1/L)f(L),左边的f(1)是一个常数,表示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而右边则表示平均劳动产出,即平均劳动生产率,由等式可知,平均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常数。令= f(1),则有f(L)= L,因此,对
42、于A、B两国的X和Y产品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XA=axLx,XB=bxLx;YA=aYLY,YB=bYLY上式中的ax,bx分别表示AB两国X商品的劳动生产率,aY,bY分别表示AB两国的Y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它们都是常数;分别表示X和Y产品的劳动投入。根据这两对生产函数,我们可以看出劳动是两个国家和两个产品的唯一生产要素,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生产技术差异表现为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即a和b的差异。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我们用下面的实例来说明:单位产出X的劳动投入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出Y的劳动投入劳动生产率A3aX=1/36aY=1/6B12bX=1/124bY=1/4在上表中可以看出
43、,A国具有在X产品上的生产优势,因为ax=1/3bx=1/12;而B国在Y商品上具有优势,因为bY=1/4aY=1/6;我们就把axbx称为A国在X生产上的绝对优势,而把bYaY称为B国在Y生产上的绝对优势。但是即使一个国家的所有商品生产都不具有绝对优势,仍然可以存在贸易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问题。如下表所示:单位产出X的劳动投入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出Y的劳动投入劳动生产率A3aX=1/36aY=1/6B12bX=1/128bY=1/8此时A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中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不仅ax=1/3bx=1/12,而且aY=1/6bY=1/8),但是两种产品的绝对优势程度却是不同的:在X产品上,ax
44、/bx=4;而在Y产品上aY/bY=4/3,因此对于A国来说,最具有优势的是其X产品,因此他只生产X产品则有更大的贸易利益;而对于B国来说,尽管所有商品的生产都不如A劳动生产率,但生产Y商品却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我们把ax/aYbx/bY 称为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Y/bxaY/ax则称为B国在Y商品上的比较优势。于是通过国际分工,每一个国家都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就可以通过国际分工的净效益获得相对的国家贸易利益。现在我们来分析在国际分工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的净利益。假定两国的劳动力投入总量不变(即生产规模不变),两国按1:1的国际比价进行交换,(以上述第一例为例)那么A国放弃1个单
45、位Y商品的生产,把劳动投入到X商品的生产上,他可以生产出3个单位的X商品,其中1个单位是原来就应该有的,增加的2个可以用来交换,于是可以得到两个Y商品;同样对于B来说,放弃1个单位的X商品生产,可以生产出4个单位的Y商品,其中1个是原来就应该有的,增加地个可以出售给A国,自己还有1个的剩余。这种国际分工净效益可以用下表来说明:A国B国世界生产的净效益劳动总投入916总产出净效益总产出净效益X3+20-1+1合计Y0-14+3+2+3同样,我们也可以分析出上述第二例的国际分工净效益:(学生自己做)A国B国世界生产的净效益劳动总投入920总产出净效益总产出净效益X3+20-1+1合计Y0-12.5
46、+1.5+0.5+1.5要素禀赋理论:(一)、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L0KEBEAKAKBLALBAB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丰裕(factor abundance)则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衡量要素的丰裕程度有两种方法:一是以生产要素供给总量衡量,一国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数量是一定的,因而其相对要素禀赋K/L也是固定的。在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的相对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丰富或劳动稀缺的国家;反过来则是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另一
47、方法是以要素相对价格w/r衡量,若一国某要素的相对价格某要素的价格和别的要素价格的比率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相对价格,则该国该要素相对于别国丰裕。以总量法衡量的要素丰裕只考虑要素的供给,而以价格法衡量的要素丰裕考虑了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而较为科学。如图所示:EA、E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总量组合。在EA点,A国拥有的资本和劳动总量为KA、LA;EB点表示B国拥有的资本和劳动总量为KB、LB。图中EA、EB两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A、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禀赋状况。由图可知:AB,故A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则是劳动丰富的国家。要素禀赋的实际衡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一般用人均资本存量来估算。
48、具体测算时会遇到两个大的问题:一是没有关于资本存量的直接统计数据;二是各国的货币单位是不同的,因此要测算时还得先统一货币单位。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困难,因此应用时通常是以经验观察,来判断要素禀赋状况。这就有可能出现错误,甚至不尽合理的结果,如后来的里昂惕夫之谜。(二)、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L0Kw/rW/r/K/YKYK/XKXXX/YY/AA/BB/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例如生产小麦投入的土地占的比例最大,便称小麦为土地
49、密集型产品;生产纺织品劳动所占的比例最大,则称之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电子计算机资本所占的比例最大,于是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以此类推。在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情况下,如果Y商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Y=KY/LY大于x商品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例X=KX/LX,则称Y商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称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当在固定要素投入比例下,即生产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直接用资本-劳动比率(K/L)就可以确定他们的要素禀赋状况;但在生产要素可替代的情况下,比较两个部门的要素密集度就必须用共同的要素价格这个相同的标准。如果在任何相同的要素价格下,X生产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50、均大于Y生产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们可以借助于等产量曲线来说明。如图所示:XX/和YY/分别代表X和Y商品的等产量曲线。在资本与劳动价格既定情况下,两个部门厂商所选择的最佳要素组合,都是其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决定。在图中我们任意选择两条斜率为-w/r和-w/r/的平行的等成本线时,它们的资本-劳动比率关系甚至为:XY(或/X/Y),由此可以得出结论,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15、作图说明国际贸易利得分解。国际贸易利益被分解为两大部分:来自于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X0YQCPWU2X1X2U1FEU3U1到U2是由于
51、交换而得来的利益;U2到U3是由于专业化生产而获得的额外利益。该图的制作分3步:1、在没有对外贸易的情况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均均衡于E点,因此其对应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为U1,2、当开始贸易时,厂商的生产无法变动,而消费是无时滞的,人们就会加大对相对便宜的进口商品的购买,因此其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至U2,此时消费者均衡于F点,这说明由于存在国际贸易而使消费者的效用提高了,这就是交换利益;3、由于存在进口,而使其生产者均衡点下滑到Q点,过此点的相对价格线,即国民收入预算线PW与U3相切于C点,这就是新的消费者均衡点,它说明消费者的效用进一步提高了,是当前最高的。U2到U3就是专业化的利益。生产规模扩大Y
52、1Y2Y3Y4X3X4说明:生产有时滞,而消费无时滞,因此当X的相对价格水平上升时,供给量无法变动,还是X1,而消费马上作出反应:降低X的消费,增加Y的消费。根据贸易平衡原则,减少的消费量为X1X2,增加多少Y?把PW曲线回移到E点,U1平行上移至过E点的虚线相对价格的切点上,于是确定进口量为Y1Y2,这是用较少的X换取了较多的Y的结果,是来自于交换的利益;这时人们调整生产规模,使其生产者均衡点移动至Q点,于是实现了专业化生产,通过专业化生产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利益,于是人们不仅可以多进口Y商品(Y3Y4Y1Y2);而且可以多消费X商品(X2X3),这时出口X为X3X4,进口Y为Y3Y4。1
53、6、简述汇率决定理论(铸币评价理论、购买力评价理论、利率评价理论(作图)、货币模型)汇率决定理论可以说是西方外汇理论的核心,也一直是国际经济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和国际货币体制的变迁,汇率决定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本章着重介绍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汇率决定理论,其中既包括早期的铸币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等,也包括汇率决定理论的某些新发展,如货币分析法、资产组合平衡模型。一、铸币平价理论在金铸币本位制度下,黄金被用来规定货币能代表的价值。各国均规定了每一金铸币单位包括的黄金重量和成色,即含金量(G0ld content)。两国货币间的比价要用其各自的含金量来折算。两种货币的含金
54、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mint par)。铸币平价是金铸币本位制度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例如在1929年大危机之前,英国规定l英镑金币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Grains),成色为0.91667,即1英镑的纯含金量为113.0020格令(123.274470.91667);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0.9000,则含金量为纯金23.22格令(25.80.9000)。则:1英镑1英镑含金量/1美元含金量113.0020/23.224.8665(美元)由此可见,铸币平价是金铸币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当时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时的实际汇率,围绕铸币平价的一定界限上下波动,这个
55、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这是由于在金铸币本位制度下,各国一般采用汇票等支付手段进行非现金结算。但若汇率变动使采用汇票结算较为不利时,则可改用另一种直接运送黄金的办法,从而使汇率的波动幅度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黄金输送点一般是在金平价之上加一个正负百分数,这一百分数是根据进行国际贸易的两国之间的输送费用和利息计算的。例如,以l英镑计,运送黄金的各项费用约为0.03美元。此时,若美国对英国有国际收支逆差,则对英镑的需求增加,英镑汇率上涨。如果1英镑上涨至4.8965美元(铸币平价4.8665美元加黄金输送点0.03美元)以上时,则美国人宁愿购买黄金运送至英国偿还其债务;反之,若英国对美国有国际收支逆差,
56、则会以1英镑4.8365美元(4.86650.03)的价格买卖外汇。由此可见,金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界限是黄金输送点,汇率比较稳定。二、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又简称“PPP理论”,是西方汇率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强调经常项目即商品、劳务贸易流量对汇率的决定作用,它将商品、劳务的价格与汇率联系在一起。该理论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r Cassel)提出的。他在1922年发表了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一书,提出了应以国内外物价对比作为决定汇率的依据。新的均衡汇率应以
57、最初的均衡汇率为基础,通过两国相对通货膨胀率调整而得到。这一理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浮动汇率制产生,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盛行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卡塞尔对这一理论的提出及系统的阐述与验证,不仅为当时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恢复汇率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其研究结果为后人进行新的研究和讨论奠定了基础。如在弗兰克尔(Frenkel)提出的“灵活价格的货币模型”中就假设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是成立的;而多恩布什(Dornbusch)提出的“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则假设购买力平价是汇率长期均衡的条件。因此,卡塞尔被公认为是购买力平价的主要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购买力平价说有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A
58、bsolute 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1.绝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里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这是因为任何国家的货币都是按照其各自能代表的价值来进行交换的,而货币的价值是由这种货币的购买力(即单位货币所能购得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决定的。所以,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之比代表其价值量之比,构成两国货币交换的基础。而一国货币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该国物价水平的高低表现出来的,货币购买力水平是某一时期物价水平的权数,因此,绝对购买力平价可用两国物价水平来表示: S=Pt/P*t 其中,Pt为t时期本国物价水平,1/Pt则为本国单位货币的购买力;P*
59、t表示t时期外国物价水平,同样1/P*t就是外国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因此,S就是购买力平价决定的汇率水平,即本国购买力与外国的购买力之比,事实上就是两国的相对物价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暗含着一个重要的假设,即两国之间的商品套购活动能使同质、同类商品具有等值的价格。换言之,完全竞争市场上商品的“一价定律”是使绝对购买力平价得以实现或维持的经济机制。一价定律可简单地叙述为:若两个物品是完全相同的,则它们必须卖同一个价格。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价定律可以表述为:PiSP*i,即外国第i种商品的价格P*i经过汇率S的折算(直接标价),与本国同类商品的价格Pi相等。很显然,若该商品的本国价格Pi与其外国
60、价格SPi*之间存在着差额,即若PiSPi*,在这种情况下,套购者(Arbitrager)就会根据贱买贵卖的原则,在外国大量采购这种商品,然后在本国市场上抛售,以获得套购利润。随着套购活动的进行,需求与供给趋于平衡,价格差异也逐渐缩小,直至价格差异与两国运输等费用相等为止,此时套购便变得无利可图了。所以,套购是促使市场恢复均衡的一种市场机制。若有N种商品存在着一价定律,而这N种商品中每种物品占本国与外国的消费总量的份额均相等,这样便可得到购买力平价的最简单的表达式,即SP/P*。P和P*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的价格水平,与前式是完全吻合的。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PPP学说”是一价定律在整体物价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街舞儿童美术课程设计
- 收费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0篇)
- 初中七年级主题班会:如何与老师和同学相处(课件)
- Lancerin-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Kahweol-olea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isoG-Nucleoside-1-生命科学试剂-MCE
- 聚氨酯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方案
- 某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 文化产业园区用地合同
- 残疾人专用车运输合同样本
-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考英语四调英语试卷 读后续写“拖延症患者的觉醒”讲义素材
- 形势与政策:“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系列专题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安装-水平构件安装技术
- 复垦复绿工程方案设计
-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名著阅读复习《水浒传》检测卷附答案
- 社区食堂建设方案
- (2024年)硫化氢安全培训课件
- 炎症性肠病自我管理
- 新产品上市策划及营销课件
- 初高中知识衔接教程地理
-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