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根海姆博物馆_第1页
古根海姆博物馆_第2页
古根海姆博物馆_第3页
古根海姆博物馆_第4页
古根海姆博物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根海姆博物馆 古根海姆博物馆是索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旗下所有博物馆的总称,基金会成立于1937年,是博物馆的后起之秀,总部设在纽约的美国古根汉姆博物馆,在西班牙毕尔巴鄂、意大利威尼斯、德国柏林和美国拉斯维加斯拥有4处分馆。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为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和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弗兰克盖里 立陶宛古根海姆博物馆扎哈哈迪德 香港古根海姆博物馆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赖特于1867年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他在大学中原来学习土木工程,后来转而从事建筑设计,曾在当时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的建筑事务所中工作过。十九世纪末的芝加哥是现代摩天楼诞生的地点,但是赖特

2、对于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态度,很少设计像大城市里的摩天楼之类的建筑,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他的建筑理论主要有草原式住宅,有机建筑论,他在规划反面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全称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总部。该建筑是纽约著名的地标建筑,由赖特设计,建筑坐落在纽约市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与其他任何建筑物都迥然不同,可以说外观像一只茶杯,或者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可能是因为螺旋线结构也有人说像海螺。 1947年进行设计,1959年建成后,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以至于近四十年来博物馆中的任何展品都无法与

3、之比美。建筑外观简洁,白色,螺旋形混凝土结构,与传统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1969年又增加了一座长方形的3层辅助性建筑,1990年古根海姆博物馆再次增建了一个矩形的附属建筑,形成今天的样子。 基址与环境 建筑坐落于纽约市第五大道拐角处,面对中央公园,周围为吵杂的街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基地面积的限制,建筑平面无法水平延伸,令空间纵向延展无疑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建筑的争议重点之一就在于建筑形体与周围建筑显得格格不入,对此,赖特本人说:“在这里建筑第一次表现为塑性的。一层流入另一层,代替了通常那种呆板的楼层重叠,处处可以看到构思和目的性的统一”其实,也真是由于这种不协调,使得古根海姆博物馆虽然蜷伏

4、在周围林立的褐色砖砌高楼大厦之中,任能成为一个地区的焦点。建筑外观 简洁与变幻相结合简洁与变幻相结合 弯曲厚实的外墙带动整个白色建筑螺旋上升,楼层间的缝隙为环形窗带,直至六层。建筑为白色螺旋形混凝土结构,外观简洁不作修饰。赖特构想的这个螺旋体,向城市的空间敞开并清晰明确地表达内部结构,并有别于周遭的板型建筑,成为地区焦点。其形式虽显独特,但不乏合理性:基地面积小,竖向空间拓展有利于节约空间;周围街区环境嘈杂,内向的建筑形式有利于隔绝噪音;建筑位于街角,圆形建筑有利于缓解硬朗的街景。建筑整体结构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字装饰了一下。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

5、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 美术馆分成两个体积,大的一个是陈列厅,6层;小的是行政办公部分,4层。陈列大厅是一个倒立的螺旋形空间,高约30米,大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的玻璃顶,四周是盘旋而上的层层挑台,地面以3的坡度缓慢上升。 参观时观众先乘电梯到最上层,然后顺坡而下,参观路线共长430米。美术馆的陈列品就沿着坡道的墙壁悬挂着,观众边走边欣赏。平面构图 简单的几何形体通过简单的拼接和组合,形成了和谐而又非对称结构。平面布局 打破对称,明确有序打破对称,明确有序平面布局对空间划分至关重

6、要。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平面根据功能划分成动态的不对称布局。以入口轴线为界,左右分别布局一大一小两建筑主体。这样的平面布局使观众参观路线、工作人员路线互不干扰,二层平面又再次通过平台将两馆连接。这样对比又协调的平面既区分主次又相互联系。交通流线上,过于复杂会影响参观效率和质量。因此古根海姆采用了交通流线明确,空间开阔的设计。 平面与立面的关系 平面和立面呈现相对的对称关系。这种形式的设计方法多呈现在现代大师的经典作品,如流水别墅,和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体量关系 博物馆在体量关系上稍微显得不平衡,重心偏向一边,1990增建了矩形附属建筑后体量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内部空间时空连续的四维空间时空连续的四维

7、空间 建筑的外观只是内部功能空间的必然体现,内部空间才是建筑物的主体。古根海姆的建筑空间可以简单地视为由三大部分:入口空间(包括上部连接平台)、主展空间(大螺旋体)、辅助空间。内部结构入口空间入口空间:赖特注重入口空间的设计,这或许是受日本和中国园林的影响。博物馆的入口设计相对低矮、隐蔽、朴实无华,其上部支撑二楼平台。入口上部半封闭,下开放为通道,连接两展厅。穿过低矮的入口,向右即转入主展厅。展厅中庭空间顶部采光、开阔明亮、贯穿建筑六层,给人豁然开朗的印象。内部结构 主展空间主展空间:空间随坡道盘旋向上升六圈后止于玻璃天窗之下,围合出一高大的共享空间。这样使空间延伸由水平的二维突破为三维,空间

8、关系核心围绕,具有向心性、连贯性。在功能上这种空间形式把展厅、交通、纵向空间统一于一体,流畅有序。人流自然导向,观者在步行中便能浏览展品,整个过程轻松愉悦。内部空间 辅助空间辅助空间:小螺旋体四层,主要摆放监控设备,加建过程中把其中的三、四层改为展厅;咖啡厅,位于主展馆二层平台;地下层,讲堂及技术用房。时空连续的第四维时间因素,即在于建筑的开窗。环形窗带,置于墙壁顶部,利于隔热隔噪。顶棚玻璃窗与墙壁高窗形成自然采光,再加上白色墙壁的漫反射,使整个展馆内光线明亮柔和。透明的玻璃窗将城市景色引入博物馆内,一年四季博物馆内部光线、色调千变万化,空间也随着时间在改变。 采光设计 建筑通过顶部玻璃窗和螺旋形结构外周的高窗采光。基本满足了博物馆内部的采光要求,同时辅助以人工采光,使得参观者能够感受到独特的参观氛围。博物馆内部细节 总结 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生涯中的最后一个作品,它注重建筑精神的统一、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