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胡援成第十三章金融稳定_第1页
货币银行学胡援成第十三章金融稳定_第2页
货币银行学胡援成第十三章金融稳定_第3页
货币银行学胡援成第十三章金融稳定_第4页
货币银行学胡援成第十三章金融稳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三章金融稳定第十三章 金融稳定 (目录)第一节:金融稳定: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第一节:金融稳定: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第二节:金融稳定的概念、特征和标志第二节:金融稳定的概念、特征和标志第三节:维护金融稳定的原则和制度安排第三节:维护金融稳定的原则和制度安排 第四节:金融稳定理论分析金融稳定理论分析 最后:关键词关键词 习题习题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案例第一节:金融稳定:提出的背第一节:金融稳定: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目录)景及其意义(目录)一、“金融稳定”问题的提出 二、金融稳定问题在实践中的发展 三、金融稳定的意义 一、“金融稳定”问题的提出 尽管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个别国家(如瑞典)提出

2、了金融稳定的概念,但金融稳定的重要意义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才真正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艾兴格林和博德(2001)的研究表明,现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比在1973年增加了一倍。英格兰银行(2001)的一项研究发现,金融危机造成的GDP损失平均为8,新兴市场国家则更高。 二、金融稳定问题在实践中的发展国际清算银行于1999年发起成立了金融稳定论坛,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开展金融部门评估规划,对一国金融稳定的状况进行判断和评估。近些年来,部分发达国家出现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职能和金融监管职能分离的情形,且定期发表本国金融稳定报告的中央银行逐年增加,公众越发关注中央银行在维护经济金融体系

3、稳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金融稳定问题在实践中的发展(续)1、英国:1997年成立了金融监管局(以下简称FSA)后不久,英国就发布了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监管局之间的谅解备忘录。为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后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FSA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建立了一个制度性框架。2、欧洲央行 :(1)金融稳定的研究和分析 ;(2)金融稳定的管理;(3)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和金融危机处置 二、金融稳定问题在实践中的发展(续)3、日本银行:1997年颁布的新日本银行法第1条规定,“日本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发行货币,通过调节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维持市场的稳定;日本银行作为最终贷款人要保证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

4、清算顺利进行以维持信用的稳定。” 4、我国:在人民银行具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的时期,维护金融稳定这一职能已分解在人民银行的各项职责中。监管职能分离后,修订后的人民银行法赋予了人民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重要职责,并以六个条文明确规定了人民银行为维护金融稳定可以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三、金融稳定的意义 1、金融稳定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 2、金融稳定有助于提高用金融资产进行储蓄的比例,因而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投资水平。以实物资产进行储蓄,在投资用途上不易转换。 3、金融稳定是金融安全的基础 。第二节:金融稳定的概念、特第二节:金融稳定的概念、特征和标志(目录)征和标

5、志(目录)一、金融稳定的概念 二、金融稳定的基本特征 三、有关金融稳定的三个重要标志 一、金融稳定的概念美联储副主席Roger WFerguson认为金融不稳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一些重要金融资产的价格集合严重脱离了其基础;(2)国际、国内的市场功能及信贷可得性严重扭曲;(3)前两项的结果导致总支出或高或低严重背离了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目前比较权威的是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定义,即“金融稳定是指这样一种金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以及市场基础设施均处于良好状态,面对各种冲击,都不会降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资源配置效率”。一、金融稳定的概念(续)美国经济学家米什金认为,金融稳定缘

6、于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能有效提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会而不会产生大的动荡的金融体系。国际清算银行前任总经理克罗克特认为,金融稳定可包括:(1)金融体系中关键性的金融机构保持稳定,因为公众有充分信心认为这些机构能履行合同义务而无需干预或外部支持;(2)关键性的市场保持稳定,因为经济主体能以反映市场基本因素的价格进行交易,并且该价格在基本面没有变化时短期内不会大幅波动。金融稳定的概念(续)金融稳定的几个基本观点:(1)金融稳定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不是指某一具体机构的表现;(2)稳定的金融体系不一定意味着有效的金融体系,理想的状态是系统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且有效,但二者之间的平衡往往比较困难;(3)金融稳

7、定关注系统性风险,同时,关注对系统安全影响较大的个体或事件;(4)稳定并非静止,特别是金融稳定应该是金融体系功能的稳定,不应是功能实现方式的一成不变。金融稳定的概念(续)金融稳定的类型通常可以分为金融基本稳定、金融恶化和金融危机三个级别。与金融稳定相关的一个概念是金融安全,它们的关系是金融稳定涵盖了金融安全。需说明的是,目前在我国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无严格的关于金融稳定的定义。二、金融稳定的基本特征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可将金融稳定的基本特征简要归纳为: 1、金融稳定具有全局性 2、金融稳定具有动态性 3、金融稳定具有效益性 三、有关金融稳定的三个重要标志 美国经济学家米什金认为金融信息不对称是产

8、生金融不稳定的根源。一些学者则分别从金融危机与金融稳定、金融脆弱性与金融稳定、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竞争与金融稳定、存款保险与金融稳定、金融泡沫与金融稳定等不同视角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目前较为一致的意见是 1、物价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条件 2、银行业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 3、金融市场稳定是金融稳定的重要表现 第三节第三节 维护金融稳定的原则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原则和制度安排(目录)制度安排(目录) 一、维护金融稳定的原则 二、促进金融稳定的制度安排三、金融稳定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维护金融稳定的原则无论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不稳定因素都随时随地存在。但是,由于金融系统的特殊脆弱性

9、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冲击,金融安全网设计必须在遏制道德风险和保持金融稳定之间实现平衡。我们可尝试确定金融稳定的基本目标为:保持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基本稳定,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一、维护金融稳定的原则(续)为维护金融稳定,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1、预防原则。维护金融稳定应坚持预防为主。 2、市场原则。要求在同等经济条件和同等竞争环境下,必须存在竞争机制。3、最低保护原则。这意味着提供最低限额的保障,即对一定额度以下储蓄账户给予全额保险。 4、权责对称原则 。严格权责可以把金融稳定工作真正局限在管理不可预见的金融风险范围内,是具备宏观调控和维护支付体系稳定职能的中央银行

10、所必需的。 二、促进金融稳定的制度安排独立的金融稳定制度如何构建,需要从总体上做通盘考虑。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一下措施。(一)稳步推进支付清算系统建设 支付清算系统被认为是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支付系统安全确保交易可以正常进行,否则交易将会下降甚至回到易货贸易时代,而且良好的支付体系还是分散化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条件。因此,各国中央银行把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放在维护金融稳定的首要位置,力求使中央银行对支付清算系统的监测管理涵盖与大额资金交易有关的各个领域。 (二)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分析相结合如果焦点仅集中在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就可能忽略宏观层面的其他更为重要的风险。国内外的研究表

11、明,最大的信贷风险总是发生在经济周期的波峰时期,也就是说正是这时候,经济开始滑坡。如果应用微观审慎监管的传统指标分析,风险看上去就是最小的。而且,金融机构行为具有顺周期现象。当经济前景好时,银行都愿意贷款,而当经济下滑时,谨慎的银行比其竞争对手先行一步减少贷款,由于银行都对相同的外部环境作出反应,不可避免导致羊群效应,从而导致实体经济的剧烈波动。(二)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分析相结合(续)借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部门评估项目”(FSAP)的分析技术,中国采用以下三种分析工具作为宏观审慎分析的重要手段。 1、金融稳健指标(FSI)。金融稳健指标是基金组织为监测一个经济体金融机构和市

12、场的稳健程度,以及金融机构的客户(包括公司部门和居民部门)的稳健程度而编制的一系列指标,它用来分析和评价金融体系的实力和脆弱性 (二)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分析相结合(续)2、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对金融稳健指标分析的有效补充。压力测试的目标是,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可能对金融体系稳健性带来的影响,来对因宏观经济与金融部门之间具有的内在联系而产生的风险和脆弱性进行评估。 3、标准与准则评估。FSAP另一项内容是对金融部门标准和准则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FSAP下涉及的标准与准则评估目前最多涉及9个领域。目前,这些分析工具日益成为人民银行进行宏观审慎分析,向市场提示风险的重要手段。 (三)紧急流

13、动性援助与防范道德风险的结合最后贷款人职能,又称为紧急流动性援助,乃是中央银行用于处理金融不稳定的最传统的工具。它包括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整个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和通过对个别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流动性。然而,流动性支持可能对金融机构行为产生两种逆向效应,一是给予金融机构管理层冒险激励以得到更多的隐性的援助补贴;二是金融机构债权人因存在政府会出面援助有问题金融机构的预期而降低对金融机构行为的监督和选择。(三)紧急流动性援助与防范道德风险的结合(续)由于存在道德风险的可能,经济学家提出各种解决措施,包括对有问题金融机构征收惩罚性利率;提供紧急贷款时采取建设性的模糊的策略,即事先不宣布对其提供流动性援助的

14、相机抉择策略;要求有问题金融机构提供抵押品的做法以及组织私营部门参与救助有问题机构。 (四)建立危机管理的应急机制 防范金融危机要立足于早分析、早校正。要尽快建立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系统和完善风险处置措施,尤其在由于个别金融机构风险引发的金融危机中,要有一些机制和措施及时地发现金融机构的风险,使得金融机构在风险加大或资产质量变差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压力尽快地加以纠正,这就是及时校正措施。同时,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可预测性、传染性和危害性,也需要我们通过建立长效的危机应急处理机制才可能在突发性金融危机发生时将损失降至最低、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四)建立危机管理的应急机制(续)此外,在应急处理机制

15、上,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基础工作,包括建立金融应急信息共享机制,建立金融应急备份系统和中央银行的紧急流动性支持系统。 1、危机应急组织体系。统一制定和部署金融应急处理方案及其组织实施。 2、金融应急信息共享机制。首先,中央银行和其他各个监管部门,应就监管信息的沟通建立相应制度;其次,中央银行与各有关涉及应急处理机制的政府部门建立应急信息共享机制;再次,涉及金融稳定评估的各个部门之间应建立信息交换机制。 (四)建立危机管理的应急机制(续)3、金融应急备份系统。包括备份的支付结算网络、备份的数据库和数据处理中心、备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备份的工作场所、备份的办公网络系统等等。建立有效的金融应急备份系统,

16、可以在金融危机发生时保证金融业务的连续性,即使在金融系统遭受大范围破坏后也能够迅速恢复。4、央行紧急流动性支持系统。当危机或突发事件发生时,中央银行应急小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判断并决定是否向金融体系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支持 (五)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法律框架、处置主体、处置手段、损失分担和不良债权管理等五个方面。 长远来看,需要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加强市场约束的力量,既能保持金融稳定,又能防范道德风险。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制度安排,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平衡。从短期来看要解决银行倒闭和信用崩溃问题,从中长期来看则需要防止出现道德风险和促进一个健康银

17、行体系的建立问题。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安排上,尽可能按照市场化原则处理,引入市场手段、建立市场激励机制与政府按规则干预的原则。促进金融稳定的制度安排一览表 工 具金融稳定系统性风险个别金融机构风险1 货币政策辅助手段 2 短期利率辅助手段 3 公开市场操作辅助手段 4 支付结算系统主要手段 5 信息交流与窗口指导协调手段协调手段6 紧急流动性援助主要手段基本手段7 危机协调管理协调手段协调手段8 审慎管制其他部门手段其他部门手段9 审慎监管其他部门手段其他部门手段10 风险补偿制度其他部门手段其他部门手段图表说明(1)辅助手段是指促进金融稳定辅助使用的制度安排;(2)主要手段是指促进金融稳定

18、主要使用的制度安排;(3)协调手段是指央行需要和其他部门协调使用的制度安排;(4)其他部门手段是指央行以外的其他部门使用的促进金融稳定的制度安排。 三、金融稳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避免或遏制危机的效应,至少可采用两种战略。第一种战略是使用监督和预警系统来侦测即将出现金融冲击的可能性。第二种是集中精力使实际经济和金融经济更稳健和减少遇到冲击时的脆弱性。鉴于第二种战略的复杂性,应不断强化第一种战略的效应。 1、金融指标体系 金融监测指标主要关注金融机构的六个方面: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能力、盈利性、流动性以及对市场风险的敏感程度。资本充足率最终决定金融机构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应付对其资产负债状况的冲

19、击;资产质量,反映金融机构的资产变为不良资产时,可能会达到的风险程度;1、金融指标体系(续)管理能力是银行、证券、保险业经营状况的关键,可以根据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情况做出定性判断;合理的盈利水平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重要指流动性则是关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搭配是否合理,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到期日结构搭配是否合理;对市场风险的敏感性反映了金融机构遇到市场风险,尤其是利率、汇率波动时的应变能力。2、经济指标体系 宏观经济指标体系包括:(1)经济增长指标。影响金融稳定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就是经济增长率,经济衰退往往是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前兆。同时行业景气状况也会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水平和流动性产生

20、影响。(2)国际收支平衡。在开放的经济中,国际收支平衡对国家的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2、经济指标体系(续)(3)物价水平指标。价格波动会削弱金融机构投资和信贷评审的信息基础。通胀率的大幅下降会导致名义收入和现金流的降低,从而影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即使有些银行在高通胀情况下可以通过运作资产获得盈利,一旦物价水平突然下降,也会使银行所得收益消耗殆尽,累积的风险暴露无遗。所以,维护金融稳定必须关注物价情况。(4)利率及汇率指标。利率和汇率的大幅变化,通过改变资产的价值直接影响金融体系,或者间接通过影响实体经济进而影响金融体系。2、经济指标体系(续)(5)贷款占GDP的比重。贷款迅速膨胀可

21、能造成风险贷款的累积,银行信贷占GDP比重也是应当密切关注的指标。(6)资产价格变动指标。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引发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紧缩政策又可能导致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值的大幅缩水、经济下滑,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应当予以关注。(7)就业状况。就业是否充分,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稳定的重要指标。失业率高,可能是经济衰退的迹象,应予以密切关注。 3、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体系应当包括:(1)金融犯罪发案率。金融系统的犯罪发案率、大案要案数量对一个地区的金融稳定具有重要影响。(2)债务拖欠情况。一个地区企业间相互拖欠严重,往往意味着当地信用环境比较差,政府或企业投资资金不到

22、位,企业、个人债务偿付困难。这些问题会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3)信用环境的建设。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对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这种信用环境包括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市民。 第四节:金融稳定理论分析金融稳定理论分析一、有关金融脆弱性理论 二、有关金融危机理论 一、有关金融脆弱性理论金融脆弱性假说认为私人信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相关的贷款人的内在特性使得它们不得不经历周期性危机和破产浪潮,银行部门的困境又被传递到经济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经济危机。(一)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假说明斯基的分析以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长波理论为基础,他指出正是经济的繁荣埋下了金融动荡的种子,由

23、于金融机构的破产迅速地扩散,金融资产价格的泡沫也迅速地破灭,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就不可避免了。自从有了银行以来,金融危机就不断发生着。(一)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假说(续)那么银行家们为什么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呢?经济行为人为什么要按照那种破坏自身利益的非理性方式来行事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自然是金融脆弱性内生理论的关键。对此,明斯基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原因:一个被称为代际遗忘解释,认为是由于今天的贷款人忘记了过去的痛苦经历;另一种解释被称为竞争压力解释,认为贷款人是出于竞争的压力而做出许多不审慎的贷款决策,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将失去顾客和市场。(二)克瑞格的“安全边界说” 克瑞格(1997)引用了“安全边界”

24、这个概念。安全边界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保护,以防不测事件使得未来重复过去。对于贷款人和借款人来说,仔细研究预期现金收入说明书和计划投资项目承诺书,是确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安全边界的关键一环。银行家具有怀疑情结,对安全边界很执着。与借款企业比较,银行家对整体市场环境和潜在竞争对手更为熟悉。简言之,银行家既不缺乏理性,也不好骗。然而银行家最终还是被骗,为什么呢? 也许还有比借款人的甜言蜜语以及其夸大的收入预期说明书更能使银行家动心的东西。 (二)克瑞格的“安全边界说”(续)即使银行家较了解本地区的市场竞争状况和竞争者的未来计划,他对未来市场状况的把握也不会比别人好多少。这样,银行家的信贷决定还是遵守

25、所谓的摩根规则( R),即是否贷款主要看借款人过去的信用记录,而不太关注未来预期。这种“向后看”而不“向前看”的思想,实际上是假定“未来将是过去的重复”。借款人那一方也会经历类似银行家的过程(二)克瑞格的“安全边界说”(续)。在向银行家借款之时,借款人的投资项目结果只是预期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情况越来越多地印证甚至超过预期,使得借款人对自己当初的投资决定充满信心。这种“实际情况”有时并不是真实的,正如凯恩斯所指出,这种成功并非是企业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而仅仅是由于投资在一个扩张的环境中。总之,银行家用了不恰当的方法依据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和其他银行的行为来估价安全边界。(三)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26、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可说明金融机构的产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根源信息的不对称。然而,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效要受到两个前提条件的限制:第一个条件是储户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只有在所有的储户对金融中介机构的信心维持不变,因而不同时提款的条件下,才可以保证商业金融机构将其对零散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并获得利润(三)信息经济学的解释(续)第二个条件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的,并且是低成本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其资产业务赚取利润,从而弥补成本而有余。(三)信息经济学的解释(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这两个条件的成立都不是绝

27、对的。斯蒂格里兹和维斯(1981)的研究证明,在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和不当激励总是存在的。总而言之,尽管金融中介机构的产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金融市场上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储户的信心以及金融机构资产选择过程中的内在问题也会使得金融风险不断产生和积累,最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而这些问题也是由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二、有关金融危机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引起了研究学者极大关注和研究热情。他们提出了各种模型来解释这种危机现象。现主要介绍三种有代表性的模型。一是突出财政、货币政策与固定汇率之间存在内在矛盾的国际收支危机模型,二是强调货币危机预期的自我实现性质的预期模型,三是强调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与资产泡沫之间关系的道德风险模型。 (一)国际收支危机模型克鲁格曼(PKrugman)于1979年提出的国际收支危机模型通常被称作第一代危机模型,是研究现代国际金融危机的开端。其主要结论是:与固定汇率制度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