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复习纲要_第1页
动物学复习纲要_第2页
动物学复习纲要_第3页
动物学复习纲要_第4页
动物学复习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物生物学复习纲要一、名词解释: 1、不完全变态:指卵孵化后,幼体无需经过蛹的阶段就可变为成体。个体发育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如直翅目、半翅目的发育类型。2、完全变态:幼虫在形态和习性上与成虫相差甚远,需经过蛹期才能变为成虫,这样的变态称为完全变态。如家蚕、蚊虫的发育。3、逆行变态:动物发育过程中,失去了某些重要结构,形态结构变得更加简单的变态,称为逆行变态。如海鞘。4、羊膜卵:高等脊椎动物的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会形成羊膜、绒毛膜、尿囊等结构,使胚胎发育摆脱水的束缚。5、早成雏:雏鸟孵出时发育较充分,很快可以随亲鸟外出活动和觅食。如鸡、鸭的幼鸟。6、晚成雏:雏鸟出壳时发育尚不充分,需

2、亲鸟喂养一段时间才能出巢活动。如家燕、麻雀和鸽子等的幼鸟。7、侧线器官 :是鱼类和两栖类幼体等水生脊椎动物适应水中生活所特有的感觉器官。位于头及身体的两侧管状或沟状分支,可感知水流压力、低频振动、温度变化等刺激。8、颊窝:红外线感受器是现存蛇类中蝰科(蝮亚科)和蟒科多数种类特殊的热能感受器。位于鼻孔与眼之间,上面密布有神经末梢。可测知0.001温度的变化。9、犁鼻器:在鼻腔前面的一对盲囊,开口于口腔顶壁,是一种化学感受器。在两栖类开始出现,爬行类的蜥蜴和蛇类的鼻器最发达。10、闭锁式骨盆:哺乳类腰带的髂骨与荐骨相连接,左右坐骨与腹中线的耻骨连接,这种结构与无耻骨缝合的鸟类骨盆不同,称为闭锁式骨

3、盆。11、开放式骨盆 :鸟类腰带的髂骨与综荐椎相连接,但左右坐骨和腹中的耻骨线不汇合,这种结构与有耻骨缝合的哺乳类骨盆不同,称为开放式骨盆。12、综合荐椎:是鸟类特有的结构,由最后一个胸椎、全部腰椎、荐椎和前几枚尾椎愈合而成。13、胸廓:由胸椎、胸肋及胸骨围成的笼状支架,保护心肺等内脏器官,完成胸式呼吸。爬行类开始出现。14、脊索:位于消化管背面和背神经管腹面起支持身体作用的中轴棒状体,内在 的细胞富含液泡,外面有纤维鞘和弹性鞘。有脊索的动物称为脊索动物。15、骨单位:又称哈弗氏系统,是组成硬骨的基本单位,包括哈弗氏管、哈弗氏骨板、骨陷窝、骨小管组成。16、鳍脚:板鳃鱼类的雄鱼,其交配器位于腹

4、鳍内侧,是一对棒状结构,内有软骨支持,称鳍脚。是腹鳍特化的交接器官。17、鳞式:指鱼鳞的排列方式。鳞式因种而异,成为分类鉴定标准之一。表示为:侧线上鳞侧线鳞侧线下鳞 18、鳍式:鱼鳍的组成和鳍条的类别、数目的公式。大写英文字母分别代表:D背鳍,A臀鳍,P胸鳍,V腹鳍,C尾鳍,而大写罗马数字表示鳍棘的数目,阿拉伯数字代表软鳍条的数目。19、血窦:充满血液的体腔被实质组织填充、分隔形成的较小空隙;如软体动物的血窦。20、不完全双循环:因心室无分隔或分隔不完全,肺循环和体循环回心的血液在心室内有混合。例如蛙类和蛇类的循环。21、完全双循环:从鸟纲开始,其心脏四腔,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已经完全分隔,动脉

5、血、静脉血已经不再混合,大大提高了体循环、肺循环的效率。22、新脑皮:从爬行动物开始,在大脑表层出现由锥体细胞聚集成的神经细胞层,称为新脑皮。新脑皮具有分析、综合及发布信息的功能,并能联系嗅觉以外的一切感觉,是一个高级神经活动中枢。爬行动物的新脑皮仍处于萌芽阶段。23、颈弯曲:爬行类的延脑发达,在脑和脊髓之间形成弧度弯曲,称为颈弯曲,24、活命中枢:延脑是呼吸和心跳中枢,故称活命中枢。25、咽式呼吸:借助口咽腔底壁的升降、喉门和鼻孔的开闭配合起来完成呼吸动作,这种呼吸方式称咽式呼吸。26、胸式呼吸:以胸壁肌肉和肋骨运动为主,促使肺扩张和回缩的呼吸方式。27、腹式呼吸:以腹壁肌肉和膈肌运动为主,

6、促使肺扩张和回缩的呼吸方式。是高等脊椎动物的特征性标。28、双重呼吸:鸟类飞翔时的呼吸方式。在吸气时,新鲜空气一部分进入微支气管进行碳氧交换,另一部分经中支气管进入后气囊贮存;呼气时后气囊内的新鲜空气进入微支气管进行碳氧交换。即无论吸气还是呼气,肺部微支气管都进行碳氧交换。这种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29、膈肌:哺乳动物的胸腔与腹腔被横膈肌分开,圆顶形宽阔薄肌,为重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顶下降,胸腔扩大,吸气;放松时膈顶上升,胸腔缩小,呼气。30、肺泡:肺中的支气管经多次反复分枝成无数细支气管,它们的末端膨大成囊,囊的四周有很多突出的小囊泡,为单层上皮结构,即为肺泡。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31、常态

7、足(离趾型):鸟类的足型之一,三趾向前,一趾向后。如鸡、鸽。32、并趾足:鸟类的足型之一,向前的三趾基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愈合,如翠鸟。33、胎盘:是胎生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具有的特殊结构。胚胎的绒毛膜和尿囊膜相愈合,并形成许多指状突起(绒毛)嵌入母体的子宫内膜,结合形成的。营养物质、呼吸气体和代谢废物在胎盘靠扩散作用进行交换。34、泄殖膀胱:两栖、爬行动物的膀胱,开口于泄殖腔,不与输尿管直接相连。35、导管膀胱:鱼类、哺乳动物的膀胱,输尿管通入膀胱,膀胱再开口于泄殖孔。36、肾单位:是肾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及肾球囊组成。37、应激性:动物对外界环

8、境的变化:温度、pH值等物理或化学刺激产生反应的现象。38、耳咽鼓管:它的一端连接鼓室,另一端连接鼻咽部,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是伴随着中耳出现的。两栖纲开始具备。39、洞角:由真皮的骨质心和表皮角质鞘组成,无分叉,终生不脱换,雌雄均有,如牛羊角。40、复胃:哺乳动物中的反刍类胃很大,常分成几个部分而构成复胃,如牛的胃可分为4个部分:瘤胃、网胃、瓣胃、皱胃。二、简答题 1、原生动物分为哪几个纲?并列举各纲代表种。 答:原生动物分成:鞭毛纲:绿眼虫、沟腰鞭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锥虫等。肉足纲:痢疾内变形虫、变形虫等。孢子纲: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等。纤毛纲:草履虫、喇叭虫、钟形虫等。2、软体动

9、物分为哪几个纲?并列举各纲代表种。 答:软体动物分成:无板纲:龙女簪单板纲:新蝶贝多板纲:石鳖腹足纲:圆田螺、蜗牛、钉螺、鲍、骨螺、海兔、海牛、芋螺等。瓣鳃纲:扇贝、贻贝、珍珠贝、江瑶、泥蚶、牡蛎等。头足纲:乌贼、枪乌贼、鹦鹉螺、短蛸、长蛸等。掘足纲:角贝。3、两栖类分几个目? 各目代表? 答:两栖纲分无足目(蚓螈目):蚓螈;有尾目:大鲵、小鲵、蝾螈;无尾目:棘胸蛙、林蛙、姬蛙、树蛙、雨蛙等。4、现代爬行动物分几个目,列举各目代表。 答:现代爬行动物分为: 喙头目:喙头蜥龟鳖目:玳瑁、中华鳖 有鳞目:福建石龙子、尖吻蝮 鳄目:扬子鳄、湾鳄5、请列举你所知道的鱼纲、两栖纲、爬下纲、鸟纲、哺乳纲的

10、国家级保护动物?答:鱼纲:中华鲟、白鲟、 两栖纲:大鲵、鱼螈、蚓螈 爬下纲:扬子鳄、巨蜥、 鸟纲:朱鹮、丹顶鹤、黑颈鹤、天鹅、角雉、锦鸡、藏马鸡、篮马鸡、褐马鸡等。 哺乳纲:金丝猴、华南虎、东北虎、穿山甲、叶猴、藏羚羊、野马、西藏野驴等。6、胎生、哺乳有何生物学意义?答:哺乳动物发展、完善了的在陆上繁殖的能力,使后代的成活率大为提高,这是通过胎生和哺乳而实现的。胎生:有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是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正常进行的有利因素,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哺乳: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地发育成长。加之哺乳类对幼仔有各种完善的保护行为,因

11、而成活率高,与之相关,所产幼仔数目减少。7、气囊的作用有哪些?何谓双重呼吸,简述双重呼吸的过程? 答:鸟类的气囊为支气管末端膨大的膜质囊状结构,可贮藏气体,协助呼吸、散热、减轻身体比重。双重呼吸是鸟类飞翔时特有的呼吸方式,有气囊参与,完成一次呼吸动作,在肺内进行了两次的气体交换。具体过程如下: 翼上举,吸气,气囊舒张,外界高氧气体一部分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另一部分进入后气囊群(后胸气囊、腹气囊)暂时贮藏,而原先肺内的低氧气体进入前气囊群(锁骨间气囊、颈气囊、前胸气囊)暂时贮藏; 翼下压,呼气,气囊压缩,后气囊群的高氧气体进入肺进行气体交换,而前气囊群的低氧气体则被排除肺部,到外界。翼的上下活动

12、越频繁,气体交换的效率就越提高,满足鸟类高速飞翔时间消耗的大量氧气。8、以海鞘为例,说明何谓逆行变态? 答:动物发育过程中,失去了某些重要结构,形态结构变得更加简单的变态,称为逆行变态。 幼体海鞘蝌蚪状,自由游泳生活,有发达的尾部,内有脊索、背神经,生活一段时间后,口端吸附在岩石等附着物上,营固着生活,身体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咽鳃裂数目增加,但脊索退化,背神经管也退后为出入水管间的一个神经节。这样失去了脊索动物主要特征的重要结构脊索、背神经管,形态变得更加简单的变态就称为逆行变态。9、原尿与终尿有何不同? 答:原尿:是肾小体的过滤作用形成的:肾小球的血液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它

13、少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终尿:是肾小管、集合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形成的:原尿经肾小管及集合管的重新吸收了大部分的H2O、NaCl、C6H12O6方为终尿。10、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以避役为例,说明其适应树栖生活的特征。 答:避役多数营树栖生活,其形态结构表现出与树栖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A、体色随环境颜色而改变,有变色龙之称,有很好的伪装保护自己。B、尾细长,有卷缠能力,四趾呈对握,均便于抓握树枝。C、行动缓慢,但舌很长,可迅速伸出,伸出长度可达超过体长,舌尖宽,具腺体,分泌物可粘住猎物。D、眼突出,可单独转动,扩大视野,便于觅食、避敌。11、从节肢动物的生物学特征方面分析,

14、说明节肢动物为什么能成为动物界最大的一个动物门。 答:节肢动物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都表现出与环境高度适应的特征:身体分部:节肢动物的身体异律分节,不同的体区完成不同的生理功能。头部是动物感觉和摄食的中心,胸部是运动的中心,腹部是代谢和生殖的中心;附肢分节:附肢有关节,有的种类有可飞翔的翅,加强了运动功能;身体具有外骨骼和肌肉,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及强化运动的功能;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可避免附肢折断流血过多;多样的呼吸和排泄器官,可使动物适应多种不同的环境;口器类型多种多样,取食范围非常广泛,即有可适应取食固体食物的口器,又有适应取食液体食物的口器,如昆虫的口器类型分化完善;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

15、和感官也非常发达,可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节肢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类型多种多样,具有在多种环境中繁殖的能力。正是由于上述特征才使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一门。12、为什么蛇能吞食比自己身体大许多倍的猎物? 答:骨骼系统:蛇的头骨部分退化缺失,留给口腔足够的空间,在二腹肌的收缩下,方骨可起到杠杆作用将口腔张大,能达到130度以上,左右下颌以韧带相连,活动性大;带骨及胸骨退化消失,肋骨游离,胸腹部也不限制较大食物的进入。除了骨骼系统外,呼吸通道畅通也很重要,蛇的喉头的开口处在口腔底部前方,蛇吞食猎物时,可以活动的喉头伸到了口外,这样它就不会因吞食时间过长而导致窒息。13、节肢动物的呼

16、吸器官由哪几种?与其生活环境有何关系? 答: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有鳃、书鳃。气管、书肺。其中甲壳纲的鳃,肢口纲的书鳃与水生生活相适应,外凸增大气体交换面积,提高了呼吸效率;而昆虫纲的气管、蛛形纲的书肺与陆生生活相适应,内陷增大的表皮面积不仅增大气体交换面积, 还防止水分的丢失。14、简述鱼鳔的分类和功能? 答:鱼鳔分为开鳔类和闭鳔类两种。开鳔类如鲤形目,闭鳔类如鲈形目。鳔的功能调节比重,控制鱼在不同水层的平衡。15、列举出至少6项在爬行动物中首次出现的结构,它们有何进化和适应上的意义? 答:爬行纲有许多新出现的结构,这些结构对爬行纲适应陆地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 羊膜卵:陆地完成生殖及胚胎发育。

17、新脑皮:高级神经活动中枢,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 颈弯曲:五部脑不在同一平面,是高等脊椎动物的标准。 胸廓:肋间肌协助,出现了胸式呼吸, 闭锁式骨盆:后肢的支持力更强,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盲肠:原生动物、细菌在盲肠共生,有益纤维素的分解。 外耳道:保护鼓膜。 后肾:雄性的生殖道管与排泄管分开,肾小体数目增多,后肾小管进一步分化,重吸收功能更强,效率更高。 颞窝:咬肌发达,新陈代谢加强。 槽生齿:出现了口腔的机械消化。 十二对脑神经:脑神经更完善。 独立发出的动脉系统:为完全双循环打下基础。 次生腭:内鼻孔后移,将呼吸与摄食分开,解决同时摄食与呼吸的矛盾。 脊柱五分区:躯干椎分化为胸椎和腰椎,胸椎

18、着生肋骨,参与胸廓形成。 心室出现隔膜:是心脏四腔的基础。16、简述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答:脊椎动物: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此外腹面心脏,肛后尾也与无脊椎动物不同。 无脊椎动物:没有中轴骨骼,神经索位于消化道腹面,呼吸器官与食道没有关联,其鳃为体表突起形成,如肢鳃、关节鳃等,心脏发达程度低,且位于消化道之背面,多数肛门位于身体末端或近末端。17、家兔等草食性兽类与肉食性兽类在消化系统上有何区别? 答:食草动物:齿的分化特点,犬齿缺失,门齿发达,便于切断草类纤维;消化道的长度可以是体长的十几倍;复胃或盲肠发达,有大量的共生纤毛虫或细菌,帮助分解纤维素。食肉动物:齿

19、的分化特点,犬齿发达,前臼齿、臼齿形成裂齿,便于撕裂肉类;消化道较短,是体长的5-6倍。18、鱼类侧线器官的功能是什么? 答:接受外界水流压力、低频振动、温度变化等刺激的感受装置。19、纤毛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纤毛纲的主要特征是:运动胞器为纤毛;结构复杂,有营养核、生殖核分化;动物性营养,分化出口沟、胞口、胞咽、食物泡等摄食胞器;生殖有无性的横二分裂、有性的接合生殖。20、以猪带绦虫为例,简述寄生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形态结构特征有哪些? 答:寄生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寄生生活的环境条件简单而稳定,适应结果身体的结构部分退化,部分加强。退化:消化和运动器官退化。如吸虫肠道退化;神经和感觉器官退

20、化。加强:抵御寄主体内酶的侵蚀,表皮特化成合胞体皮层;产生附着器官如吸盘、小钩等;生殖系统特别发达:如绦虫:孕节内全为生殖器官。21、简述鱼类消化道的结构和它们的食性的关系? 答:食性口位 口裂颌齿或咽齿鳃耙消化道长度草食性鱼类下口位 较小咀嚼型粗短而疏体长的2倍以上肉食性鱼类端口位大尖利端有锐齿体长的0.5倍滤食浮游生物类上口位较小弱小细长而稠秘体长的2倍多22、两栖动物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要摆脱水环境的依赖,还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答:水中呼吸的鳃进化为陆地呼吸的肺;水中游泳的鳍进化为陆地爬行、跳跃、奔跑的五趾型附肢;防止水分丢失,皮肤角质化。要摆脱水环境的依赖,要解决

21、陆地生殖、发育,体温恒定。23、蛭类有哪些结构特点是适应于暂时性外寄生生活? 答:附着器官吸盘:前后吸盘,便于附着在寄主体表。口腔有发达的颚齿,可以咬破寄主皮肤。唾液腺分泌蛭素,具有抗凝血作用,便于吸食寄主的大量血液。消化道有发达的分支盲囊,可贮藏大量的血液,可以是其体重的5-10倍,耐饥饿能力强。24、简述扁形动物中胚层出现的生物学意义? 答:中胚层分化A、实质组织:为合胞体结构的柔软结缔组织。输送营养物质和排泄物;贮存水分和养料,抗干旱和耐饥饿;护内脏器官;分化和再生新器官。B、肌肉组织: 使运动速度加快,导致N和感觉器官发展完善:原始的网状NS梯型NS;使运动速度加快,能更有效地摄取较多

22、食物:原始的消化腔不完全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发展导致新陈代谢能力加强,相应的异化作用加强出现原肾管型排泄S。中胚层的形成,为器官系统的进一步分化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30、简述真体腔出现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答:真体腔出现的意义:不仅有体壁中胚层,还出现了肠壁中胚层,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层,增强了肠自主蠕动,不依赖身体运动,提高了消化机能;促进了循环、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次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能辅助物质的运输,也有利于体节的伸缩。25、简述文昌鱼的消化系统组成及摄食过程。 答:文昌鱼的消化系统组成:口笠、口、咽、肠、肛门,肝

23、盲囊。咽发达,约占消化道的一半。摄食过程:食物口笠前庭咽(背板 围咽沟内柱)肠肛门 肝盲囊口笠周围有触须、前庭有轮器及可以起到滤食作用,水分通过咽鳃裂、腹孔排出体外,食物则在咽鳃上纤毛摆动作用下聚集形成食物团,到达肠,肝盲囊分泌消化腺,消化不了的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26、青蛙由蝌蚪到成蛙,形态、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 外形特征内部结构运动器官外形呼吸器官循环系统蝌蚪尾鳍鱼形外鳃、内鳃单循环青蛙五趾型附肢蛙型肺、皮肤、口咽腔不完全双循环27、简述卵生和卵胎生两种生殖方式有何异同? 答:卵生、卵胎生共同特点是雌体产卵,受精卵在卵中完成胚胎发育,并由卵孵化出幼体,营养来源均自卵本身。卵生:受精

24、卵由母体产出,在外界环境完成胚胎发育后,孵出幼体。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母体提供受精卵发育的环境,提高后代的成活率,胚胎发育完成,直接以幼体的方式从母体产出。28、昆虫口器的基本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昆虫有哪些主要的口器类型?并相应举出一例。 答:昆虫的口器由上唇、下唇、上颚、下颚、舌组成。昆虫口器主要类型有:咀嚼式口器:直翅目、鳞翅目幼虫;虹吸式口器:鳞翅目成虫;刺吸式口器:半翅目、同翅目;舐吸式口器:双翅目的蝇类;嚼吸式口器:如蜜蜂;刮吸式口器:如虻;锉吸式口器:缨翅目。29、 简述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和危害? 答: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终宿主人,中间宿主钉螺,入侵人体方式,尾蚴从

25、人皮肤侵入。寄生部位:人的肝门静脉系、肠系膜静脉。生活史: 随宿主粪便排出 水中孵出 成虫 受精卵 毛蚴 组织移行 出钉螺 钻入钉螺体内 童虫 尾蚴 子胞蚴 母胞蚴 钻入人皮肤 幼体生殖 幼体生殖危害:肝脾肿大,肝腹水;成人丧失劳动力;妇女不孕;儿童侏儒症重症病人死亡。31、动物体温恒定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答: 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动、发酵过程,使酶催化反应获得最大的化学协调,从而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在高温下,机体细胞(特别是神经和肌肉细胞)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的粘滞性下降,因而肌肉收缩快而有力显著提高了恒温动物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及避敌。恒温还减少了对外界环境

26、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特别是获得在夜间积极活动(而不像变温动物那样,一般在夜间处于不活动状态)的能力和得以在寒冷地区生活。32、简述哺乳类的胎盘类型。 答:哺乳动物的胎盘类型依据胎盘绒毛膜上绒毛的分布情况分为:A、散布胎盘:绒毛平均散布在整个绒毛膜上,整个或大部分绒毛膜参加胎盘组成,如鲸、狐猴、猪、马等的胎盘。B、叶状胎盘:绒毛汇集成一块块球状小叶丛,如牛、羊、鹿等反刍类的胎盘。C、环状胎盘:绒毛集中于胚体的腰部,成环带状,如食肉目、象、海豹等动物的胎盘。D、盘状胎盘:绒毛集中于一区或二区,形成盘状,如啮齿目、翼手目、食虫目和灵长目等动物的胎盘。 又因胚胎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

27、膜结合情况分为无蜕膜胎盘:胚胎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不紧密,分娩绒毛从内膜陷窝中拔出而不伤害内膜,时出血少,如散布状胎盘、叶状胎盘;蜕膜胎盘:胚胎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紧密,分娩时,胎盘与子宫内膜一起,被排出,出血量大,如盘状胎盘、环状胎盘。33、如何理解头足类为最进化的软体动物? 答:头足类是软体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生活方式为海洋高速游泳,主动捕食,与此相适应的是: 头部发达,集中了中枢神经与感官,神经节合并为脑,有中胚层形成的软骨包被,眼结构复杂,具有很好的视觉;足特化为腕及漏斗,便于捕食及运动;发达的角质喙,外套膜肌肉发达;多数种类外骨骼特化为海螵蛸,支持身体;闭管式

28、循环,循环效率高,与高速游泳生活相适应;生殖系统发达,雌雄异体,体内受精。34、试述鸟类分类所依据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鸟类分类依据的主要特征依靠外部形态特征: 喙的形态:圆锥形、强直、强直而端钩、强直而端尖、上下喙交叉、扁平状、楔状等;喙的长短;足型:离趾型、并趾型、异趾型、前趾型、对趾型;蹼足、半蹼足、全蹼足、凹蹼足、瓣蹼足;翼型:圆翼、尖翼、方翼;飞羽的数目;尾型:平尾,突尾(圆尾、尖尾、楔尾)、凹尾(叉尾、铗尾);尾羽的数目; 身体各部分的量度和特征,各部的羽色和羽饰特征,裸皮的颜色等。要区别雌、雄、幼体与亚成体以及不同季节的羽色变化,找出其间的共性和不同。35、简述哺乳类肾脏的结构

29、,尿的生成过程? 答:哺乳动物的肾脏为典型的后位肾,解剖结构从外而内分为:肾皮质部、髓质部、肾盏、肾盂;肾脏的功能单位是位于皮质部的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过程是:肾小球的血液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它少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经肾小管及集合管的重新吸收了大部分的H2O、NaCl、C6H12O6方为终尿。三、问答题1、动物的渗透调节(水分平衡)是怎样进行的?请以鱼类为例加以说明?答:动物调节水分平衡靠的是排泄器官肾和肾外排泄器,如眶下腺、鳃上的泌盐腺细胞、海蛇的舌下腺等。如鱼类生存在的环境有淡水和海水,体内组织液和血液通常在0.7,外环境中海水盐浓度高达3%

30、以上,淡水中盐分浓度在0.3%以下,通常不是等渗的。主要是依靠肾赃的调节,以及鳃部一些特殊泌盐、吸盐细胞来进行补偿和调节。a、淡水鱼类生活在低渗水环境中,外界水分不断通过渗透进入体内,其肾脏有由数目众多的肾小体,能不断地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与此同时,鳃部的吸盐细胞又向血液中补充盐分,以保持淡水鱼类水盐平衡。b、海水硬骨鱼类生活在高渗水环境,体内水分不断向体外渗透,它们一方面靠大量吞饮海水,补充丢失的水分。另一方面,被吞入的海水中带入的大量盐分则由鳃部的一些泌盐细胞排出体外。同时,海产鱼类的肾小球多退化或完全消失,以减少体内失水。c、鲨鱼、鳐等软骨鱼类同样生活在海水中,但它们的血液中含有很多尿素

31、,因此体内液体的浓度反而比海水高,外界水分会不断渗透入体内,一方面,它们的肾脏的肾小体发达,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另一方面,随食物带入体内的盐分可以通过直肠腺排出。2、以家兔的循环路线为例,说明什么是完全双循环?比不完全双循环进步表现在哪里?答:家兔的循环路线如下图: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体动脉弓肺动脉肺肺静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背大动脉肝动脉肠肝体壁肾肾动脉肝静脉肝门静脉后腔静脉颈静脉.前腔静脉肺循环体循环家兔的心脏由二心室、二心房组成,有体循环、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体循环路线:左心室左体动脉弓身体各器官组织进行气体交换右心房;肺循环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由于进一步适应陆生生活

32、,心脏分为四腔,血液在身体循环一周,经过心脏两次。与不完全双循环比较,由于含氧高的动脉血与含氧低的静脉血在心室不再混合,循环效率大大提高。3、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有哪些?试从减轻体重和加强飞翔力量两方面分析。 答:加强飞翔: 具有羽毛,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飞行时的阻力,也有利于减轻体重,有些羽毛是构成飞翔器官的组成部分各级飞羽及尾羽。 皮肤:薄、韧,既减轻重量,又有利于肌肉运动。 骨骼系统:前肢特化为翼;头骨薄,中间有气腔,骨中空,充满空气,减轻体重;胸骨、肋骨和胸椎构成的胸廓不能运动,增加飞翔运动的支持力,有利于飞翔;龙骨突发达,提供飞翔肌肉胸大肌、胸小肌的附着;叉骨防止飞翔过

33、程中左右带骨相撞。 肌肉系统:肌肉集中于躯干部,有利于飞翔时保持重心的稳定。飞翔肌发达。 循环系统:完全双循环,效率高,提供飞翔时养料、氧气及时供给。 消化系统:消化力很强,代谢旺盛,提供足够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有气囊,是双重呼吸,即有利于获得得氧气,也有利于散热,还有利于减小比重。减轻体重:无齿;无直肠,生殖腺只在生殖季节发育,非生殖季节退化,雌鸟只发育一侧的生殖腺,没有膀胱,不贮存尿液,排泄物质为尿酸,避免大量饮水。4、内温动物保持体温恒定的条件有哪些?恒定的体温在脊椎动物的演化上有何意义?答:保持体温恒定的条件:产生足够的热量:如哺乳类的消化系统完善出现了口腔消化,消化道的分化程度高,

34、消化能力强,可以获得足够的热量;肺泡数目多,气体交换效率高,可获得足够的氧气;完全双循环,可以将获得的营养、氧气及时输送到组织。具有完善的保温系统:身体被毛,皮下脂肪层发达,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体温调节的能力发达:下丘脑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完善,能随体内外的温度条件通过产热或散热进行调节。恒温在演化上的意义: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动、发酵过程,使酶催化反应获得最大的化学协调,从而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在高温下,机体细胞(特别是神经和肌肉细胞)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的粘滞性下降,因而肌肉收缩快而有力显著提高了恒温动物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及避敌。恒温还减少了对外界环

35、境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特别是获得在夜间积极活动(而不像变温动物那样,-般在夜间处于不活动状态)的能力和得以在寒冷地区生活。5、从水生到陆生生活,脊椎动物要解决呼吸、保水、陆地运动、保温、陆地繁殖等问题。试比较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对陆地生活的进步特征。答: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上对陆生生活的适应是逐步完善的,列表比较如下: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对陆生生活适应比较表纲比较项目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呼吸幼体:鳃成体:肺口咽腔、皮肤毛细血管丰富,可辅助肺:呼吸,肺较简单肺,各级支气管组成。飞翔时双重呼吸气囊辅助肺肺泡,气体交换面积大保水皮肤轻度角

36、质化,泄殖膀胱重新吸收水分皮肤角质化程度高,少腺体,泄殖膀胱重新吸收水分皮肤薄,少腺体,直肠重新吸收水分复层角化上皮运动(骨骼、肌肉)出现五趾型附肢;带骨、四肢骨弱,与脊椎的连接少,支持力较弱;四肢肌肉开始发达。带骨、四肢比两栖类强壮,与脊柱的连接更紧密,可以在陆地快速奔跑。前肢特化为翼;跗间关节。胸大肌、胸小肌发达会飞翔、会奔跑。四肢移到身体腹面,有向后的肘关节和向前的膝关节。四肢肌肉发达,可快速运动。体温新陈代谢程度低,不完全双循环,变温动物新陈代谢程度低,不完全双循环,变温动物新陈代谢程度高,完全双循环,产生足够热量;羽毛保温,下丘脑调温中枢完善,恒温。新陈代谢程度高,完全双循环,产生足

37、够热量;毛、皮下脂肪保温;下丘脑调温中枢完善,恒温。陆地繁殖体外受精,依赖水 体内受精,产羊膜卵,胚胎发育可以离开水体内受精,大型羊膜卵,亲鸟有孵卵、育雏行为,后代成活率提高体内受精,胎生,哺乳。6、举例说明鸟类的生态类型。9分答:鸟类的生态类型分为以下7类:鸣禽:雀形目,如黄鹂、喜鹊、画眉、鹡鸰等。猛禽:隼形目,如游隼、蛇雕、秃鹫、鱼鹰等;鸮形目,如短耳鸮、草鸮、长耳鸮等。攀禽:鹃形目,如杜鹃、四声杜鹃、噪鹃;佛法僧目,三宝鸟;戴胜;鴷形目,啄木鸟、冠斑犀鸟;夜鹰目,夜鹰;雨燕目,北京雨燕、金丝燕。涉禽:鹳形目,如白鹳、大红鹳、朱鹮、大白鹭;鹤形目,如丹顶鹤、黑颈鹤,大鸨;鸻形目,金眶鸻,游

38、禽:雁形目,绿头鸭、黑颈天鹅、疣鼻天鹅;鹈形目,鹈鹕、卷羽鹈鹕;目,小、风头。鸠鸽类:鸽形目,岩鸽、家鸽、斑鸠。鹑鸡类:鸡形目,白鹇、褐马鸡、孔雀、松鸡。7、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循环系统逐渐完善,试列表比较鱼纲(软骨鱼、硬骨鱼)、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的心脏组成、心室发出的动脉及主要分支及循环系统的特点。 比较项目纲心脏组成心室发出的动脉及主要分支特点鱼纲硬骨鱼1心室、1心房、静脉窦动脉球、腹大动脉、4对入鳃动脉单循环软骨鱼1心室、1心房、静脉窦、动脉圆锥腹大动脉、4对入鳃动脉单循环两栖纲1心室、2心房、静脉窦动脉圆锥、1对动脉干,分支出颈动脉、体动脉、肺皮动脉三对动脉弓出现了肺循环,

39、动静脉血在心室、动脉混合,为不完全双循环效率较低爬行纲1心室、2心房,静脉窦心室的左、中、右分别独立发出右体动脉弓、左体动脉弓、肺动脉弓心室有隔膜,动脉血、静脉血在心室、动脉混合,仍为不完全双循环效率较低鸟纲2心室、2心房左心室右体动脉弓,分支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胸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动脉血、静脉血完全分开,完全双循环效率高哺乳纲2心房、2心室左心室左体动脉弓,分支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胸动脉右心室肺动脉动脉血、静脉血完全分开,完全双循环效率高8、试述昆虫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答:大部分昆虫的体较小、生命周期较短。不仅少量的食物即能满足其生长与繁殖的营养需求,而且使其在生存空间,灵活度,避敌,减

40、少损害,顺风迁飞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势。昆虫身体为异律分节,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施感觉、摄食;胸部支持运动;腹部代谢生殖。链状神经系统及体液调节,使得身体既分散又统一,使之适应能力大大提高。附肢分节,运动能力强。整个体躯被有一层含几丁质的外骨骼;既保护身体,还可以防止水分丢失。 体节及附肢具有关节,运动灵活,外骨骼起到杠杆作用。多数昆虫中胸、后胸着生翅,利于觅食、避敌、求偶、扩大分布区。昆虫的口器分化类型多样,适于取食各类固体或液态食物,如咀嚼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等,避免恶性竞争。体腔即为血腔,循环器官背血管位于消化道的背面,以大动脉开口于头腔内,开管式血液循环,血压低,避免自截大

41、量失血。 繁殖能力强,具有多种生殖方式,如卵生、卵胎生、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多胚现象,极大地满足后代繁衍。绝大部分昆虫发育有变态现象,特别是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为完全变态类型,占了昆虫种类的绝对优势,它们的幼期与成虫期个体在生境及食性上差别很大,这样就避免了同种或同类昆虫在空间与食物等方面的需求矛盾。9、试述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五个重大进步性事件及其出现的意义 答:a、脊索:脊索支持身体中轴骨骼,使得脊椎动物向大型化发展成为可能。b、五趾型附肢:适于陆地行走、跳跃、奔跑等陆地运动。c、羊膜卵:摆脱了水的束缚,生殖可以离开水,真正陆地生活必须的。d、恒温: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了体内各种酶

42、的活动、发酵过程,使酶催化反应获得最大的化学协调,从而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在高温下,机体细胞(特别是神经和肌肉细胞)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的粘滞性下降,因而肌肉收缩快而有力显著提高了恒温动物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及避敌。恒温还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生活和分布的范围,特别是获得在夜间积极活动(而不像变温动物那样,一般在夜间处于不活动状态)的能力和得以在寒冷地区生活。e、胎生、哺乳:哺乳动物发展、完善了的在陆上繁殖的能力,使后代的成活率大为提高,这是通过胎生和哺乳而实现的。胎生:有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是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正常进行的有利因素,使外

43、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哺乳: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地发育成长。加之哺乳类对幼仔有各种完善的保护行为,因而成活率高,与之相关,所产幼仔数目减少。10、河蚌与乌贼同为软体动物,但它们的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均与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相适应,试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可列表比较)答:河蚌不活泼的底埋、被动滤食,乌贼为海洋高速游泳,主动捕食,它们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都有很大差异,列表比较如下:类别项目河蚌乌贼形态、结构机能、特点形态、结构机能、特点骨骼只有外骨骼:贝壳,2片,瓣状保护内脏团外骨骼:海螵蛸,内骨骼:软骨支持身体,保护脑外套膜薄,内表皮具有纤毛分泌贝壳,协助呼吸厚,肌肉质,筒状保护内脏,协助游泳足斧状挖掘腕状,有吸盘漏斗捕食游泳头退化:无头眼无齿舌、无颚取食发达:复杂的眼发达角质颚、齿舌感觉、取食循环系统开管式循环物质运输,气体交换效率低闭管式循环物质运输、气体交换效率高神经系统较发达:侧脑神经节、足神经节、脏神经节发达:具有足、脑,侧、脏神经节,外套膜有星芒神经节,脑神经节有软骨保护生活方式淡水底埋,被动滤食海洋高速游泳,主动捕食11、试述鸟类骨骼系统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答:鸟类的骨骼系统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表现在重量轻、牢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