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版本号: 山山煤煤集集团团上上炭炭水水煤煤业业有有限限公公司司安安全全生生产产事事故故应应急急预预案案颁布时间:颁布时间:20122012 年年 9 9 月月 2020 日日 实施时间:实施时间:20132013 年年 1 1 月月 1 1 日日编制单位: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联联 系系 人:高人:高 华华电电 话:话:1354606169613546061696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山山煤煤集集团团上上炭炭水水煤煤业业有有限限公公司司安安全全生生产产事事故故应应急急预预案案 编制:何俊明审核:高 华会签:高 华 康仲民 张建军 何俊明 赵

2、继明 廉卫庆董事长:高 华法 人:高 华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批批 准准 页页本预案经本预案经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高华同志审核批准,于2012 年 9 月 20 日颁布,2013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 法人签字:法人签字:2012 年 9 月 20 日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目目 录录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 .6 6第一章 总 则.6第二章 危险性分析 .10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53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 .60第五章 应急响应 .70第六章 信息发布 .76第七章 后期处置 .77第八章 保障措施 .7

3、8第九章 培训与演练 .80第十章 奖惩 .81第十一章 附则 .82第二部分专项应急预案第二部分专项应急预案 .8484矿井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84瓦 斯 超 限 应 急 预 案 .115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20矿井重大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46水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62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重大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84矿井机械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10煤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17矸石山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22地面原煤生产系统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28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41提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58供电系统停电专项应急预案.26

4、9防洪防汛应急预案.294雪灾应急预案.300地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03职业病危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17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 .323323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323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339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351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370矿井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386供电系统停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393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401职业卫生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11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第第一一章章 总总 则则一、编制目的一、编制目的为有效保障河曲上

5、炭水煤业有限公司职工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在事故或重大事故隐患出现时能及时处理,在重大人身伤害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伤害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和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和事故的进一步蔓延,认真做好重、特大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工作,做到应急行动协调一致,维护社会稳定,保证遇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特制定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二、编制依据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主席令第 70 号 2002 年

6、6 月 29 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主席令第 75 号 1996 年 8 月 29 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主席令第 65 号 1992 年 11 月 7 日)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主席令第 6 号 2008 年 10 月 28 日)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主席令第 60 号 2001 年 10 月 27日)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6)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主席令第 69 号 2007 年 8 月 30日)7)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 296 号 2000 年 11 月 7 日)8)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

7、例 (国务院令第 397 号 2004 年 1 月 13 日)9) 工伤保险条例 (国务院令第 375 号 2003 年 4 月 27 日)10)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466 号 2006 年 5 月 10日)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国务院 1987 年 12 月 3 日)1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493 号 2007 年3 月 28 日)1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 549 号 2009 年 1 月 24 日)14) 煤矿安全规程 (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 16 号 2010 版)15)

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7 号二九年四月一日)16) 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意见 (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 号)17)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8)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T9002-2006)1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20)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8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与代码 (GB/T13861-1992)22)安监管协调字(2004)

9、56 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3)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 号“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24)安监总政法(2008)212“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事故规定”25)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执法(2009)272“关于在全省井工煤矿开展重大危险源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的通知”26)晋煤执法(2010)844 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全省井工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的通知”27) 对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 2009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晋煤瓦发2010633 号28) 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下发的安全管理文件及操作规程三、适用范围三、适用范

10、围本预案适应于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内部发生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范围包括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所涉及到的范围,适合于顶板、水、火、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以及非人身事故。四、应急预案体系四、应急预案体系顶板事故应急预案矿井停电事故应急预案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瓦斯事故应急预案煤尘事故应急预案主扇停风事故应急预案 水害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地面生产系统事故应急预案机械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地震灾害应急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起吊坠物伤人事故应急预案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9五、应急工作原则五、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

11、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在上级安全生产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分管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事故单位行政领导负责制,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由总经理统一领导,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班组充分发挥自救作用。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

12、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煤矿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努力实现一队多能;培养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第第二二章章 危危险险性性分分析析一一、矿矿井井概概况况1、交通位置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

13、司地处河东煤田北部,位于河曲县城东南48km的旧县乡上炭水村附近,距山西河曲鲁能发电厂31km,矿区有沥青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12、地形、地势及河流本区位于吕梁山西侧的晋西北黄土高原北部,地形海拔标高为 970-1122.2m,属中低山区,区内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地貌形态复杂,主要表现为黄土梁、黄土坡、黄土峁等地貌形态。据河曲县水文站资料,黄河最大流量 8000m3/s,最小流量 50 m3/s,河床坡降万分之七,井田北部县川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平时无水、干枯,雨季时为排洪通道。3、气象与地震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据河曲县气象站资料,本区气

14、候的特点是温凉干燥,四季分明,冬季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短促凉爽。据统计,年均气温 8.8,冬季最低气温在一月份,冬季平均气温为-9.4,极端最低气温为-26.9(1977、1980 年) ;夏季最高气温在七月份,夏季平均气温为 23.9,极端最高气温为 38.4;年降水量 211.4-715.3mm,年蒸量为 1805.7mm,蒸发量一般是降雨量的 4 倍左右。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4、自然灾害本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大风天气、强降水、地震、山体滑坡等,矿方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理措施。5、本区工农业生产概况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山

15、西河曲重点产煤县,行政区划属旧县管辖,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煤炭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26、井田内小煤矿开采情况:资源整合重组后,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井田内无其它小煤矿生产。7、矿井四邻关系兼并重组后井田北面、西面和南面均为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河曲旧县露天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东部无煤矿。8、瓦斯、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性及地温1)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论根据忻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忻安监煤字200711 号文关于 2005年度乡镇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得知:(1)矿井绝对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0.13m3/min相对涌出量

16、为 0.59m3/t,(2)矿绝对和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 0.25m3/min,相对涌出量为 1.13m3/t(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AQ1025-2006和煤矿安全规程第 133 条规定,确定山西河曲上炭水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3煤业公司 13 号煤层瓦斯等级 2009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2)爆炸及煤的自燃倾向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鉴定结果,现开采的 13 号煤层自燃发火等级为级,属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 6 个月;煤尘具有爆炸性,火焰长度大于 400mm。3)地温、地压井田内煤层埋藏较

17、浅,井田内在开采过程中,未发生过地压、地温异常现象,井田内地温度 1.8/100m。属正常地温区。4)环境地质井田内矿井开采,老窑矿井的采空区面积也较小,目前尚未发现较大的滑坡和地面塌陷等灾害。但是随着开采规模的扩大,对上覆地层的进一步破坏,将会引起地表移动甚至地面塌陷,对井田各类建筑物,交通运输、通讯线路、耕地等带来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尤其是井田中西部沿煤层露头一带煤层埋藏浅,岩石裂隙发育,开采时一定要慎重注意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要加强对废气、废水、废渣三废的处理工作,目前生产矿井排水量虽然很小,但都直接排入地表沟谷中,水质为 SO4-CaMg 型或 CeHCO3SO4-NaMgCa 型,矿化

18、度都大于 lg/L,对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都有一定程度的污染。生活废水排放量虽然不大,但水质更差,一定要做净化处理,以防止污染水源,造成危害,此外要加强绿化工作,每年都应有计划地种草、植树、以美化环境、改善环境条件。5) 地层区域上发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4石千峰组;上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上更新统。详见表 2-1-1。 区区 域域 地地 层层 表表 表表 2-1-12-1-1界系统组段厚度(m)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马兰组离石组Q2+30-115新生界上第

19、三系上新统保德组 N20-80中生界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 T1l石千峰组 P2sh80-203120三段 P2s3二段 P2s2上 统上石盒子组P2s3一段 P2s1280-360354下石盒子组P1x50-11070二叠系下 统山西组P1s44-7056三段 C3t3二段 C3t2上 统太原组一段 C3t174-13082上古生界石炭系中 统本溪组C2b3-5016下古生界奥陶系中 统上马家沟组O2S2002.区域构造矿田位于山西地台西北部吕梁隆起北段之西翼,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边缘相交接。区域上总的构造为北西向和北东向的构造形迹。区域的中南部构造发育,而北部构造比较简单。下面把主要构造线叙述之

20、。1)、范家梁-新窑褶皱带主体为一呈北西向展布的向斜构造,向斜在新窑一带扬起,从新窑经范家梁继续沿北西向延伸,跨过黄河推测进入陕西境内。向斜构造核部地层为山西组,两翼地层依次为太原组、本溪组和奥陶系中统。褶皱构造宽缓,地层褶曲幅度不大,东翼倾角 514;西翼倾角 45。向斜两翼发育一系列轴向相互平行,规模较小的褶皱构造。2)、铁匠铺地堑构造主要由三条较大的正断层组成,断层走向 125135,倾角 7075,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5地堑中间出露地层为上石盒子组一段紫红色泥岩,两侧出露地层为太原组及山西组含煤地层,断距大于 250m,断面整齐平直,沿断裂面有泉水分布。

21、地堑构造北西方向越过黄河,推测延伸至陕西省境内。3)、天桥地垒构造由三条基本平行的正断层组成,断层走向约为 300。地垒北东侧断层面倾角 6070;南西侧发育两条断层,断层面倾角 8090,近于直立,断距一般 20m 左右,沿断裂带有泉水分布,地垒中间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中统,两侧出露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地层,地垒延伸长度达2000m 左右。4)、清水地堑构造走向约 310方向,近于平行的两组正断层组成。地堑构造发育在本矿田西南部,据有关资料表明,属陕西清水地堑构造的东南延伸部分。5)岩浆岩特征区域内未发现岩浆岩侵入现象。6)含煤特征根据 1985-1986 年 6 月山西省地质矿产局

22、217 队对河曲县沙坪一号露天矿田勘探资料,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共含煤 15 层,由上而下编号为 6、7上、7、8、9上、9、10上、10、10下、11、12(即 13上) 、13、14、15、16、17 号煤层,其中 68 号煤层产于山西组,其中 7上号为不可采煤层,9上17 号产于太原组,其中 10上、10下、14、16、17 号为不可采煤层。煤层总厚 33.94m,煤系地层总厚 148.89m,含煤系数22.80%。山西组煤层总厚 6.82m,地层总厚 66.93m,含煤系数 10.19%,太原组煤层总厚 27.12m,地层总厚 81.96m,含煤系数 33.21%。二、井

23、田地质二、井田地质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61.井田地层井田位于河东煤田河曲矿区东南部。井田内大部分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所覆盖,仅在井田中、南部沟内出露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现将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叙述如下:1) 、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井田内无出露,根据钻孔揭露,本组顶部为厚层状石灰岩,中下部为褐黄色白云质灰岩、薄层石灰岩,厚度 192-285m。2)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岩性为石灰岩、灰白色粘土岩、粘土质砂岩、铁铝岩、山西式铁矿夹有薄层煤线。顶部发育有浅灰、薄层状、水平层理、铝土构造、块状构造的铝质泥岩,中见黄铁矿结核。本组厚度 13

24、.70-26.33m,平均 20.02m。与下覆奥陶为平行不整合接触。3)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井田内沟谷中有出露,据钻孔揭露,最大残留厚度 124.60m。为本井田主要的含煤地层,含有 8 层煤,分别称 10、11、12、13、14、15、16、17号煤层,其中 12、13、15 号煤层可采,10、11 号煤层零星分布在井田内不可采,14、16、17 号煤层为不可采煤层。岩性主要由泥岩、砂质泥岩、细-粗粒砂岩、石灰岩、炭质泥岩、煤组成。底部发育一层中粒砂岩(晋祠砂岩 S1) ,是太原组与本溪组地层的分界标志,厚度 3.20-6.53m,平均 4.57m,灰白色,薄层状,缓波状层理,成

25、份为石英长石,含暗色矿物,泥质结构,块状构造。13 号煤层与 15 号煤层之间发育有一层稳定浅灰色、含泥质、块状构造、质地硬的石灰岩,称 L2石灰岩,厚度 1.02-3.92m,平均 2.16m,可作为煤层对比的标志层。4) 、上第三系上新统(N2)岩性由棕红色亚粘土、粘土组成,局部含砾,厚度 0.00-68.85m。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75) 、第四系上更新统(Q3)广泛分布于梁峁、山坡之上,岩性为淡黄色亚砂土,垂直节理发育,与下覆地层为不整合接触,厚度 0.00-76.00m。2.含煤地层井田内山西组被剥蚀,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太原组最大残留厚度72.40m,

26、含煤层 8 层,从上到下为 10、11、12、13、14、15、16、17 号煤层。井田内 10、11 号煤层仅 SZK-11 号钻孔揭露,其余范围均剥蚀。14、16、17 号煤层为不可采煤层。12(即 13上) 、13 号煤层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15 号煤层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详见各煤层等值线图) 。太原组最大残留厚度 124.60m,太原组煤层总厚度 18.19m,含煤系数 14.60%,可采煤层厚度 17.47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 14.02%。 3.井田构造井田总体为一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在此基础上发育次一级褶曲构造。地层倾角 2-3。井田东北部副斜井揭露一条落差为 3m 的正断

27、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 72。S1向斜:位于井田西部,轴向近南北,向北倾伏,两翼地层倾角 2左右,在井田内延伸约 700m,由井巷和钻孔工程控制。S2背斜:位于井田东部,轴向北部近南北,南部近北西,向北倾伏,两翼地层倾角 2-3,在井田内延伸约 1700m,由井巷和钻孔工程控制。S3向斜:位于井田东北部,轴向北部近南北,南部近北西,向北倾伏,两翼地层倾角 2-3在井田内延伸约 1350m,由井巷和钻孔工程控制。井田内未发现陷落柱和岩浆侵入现象。三、可采煤层及煤质三、可采煤层及煤质1.可采煤层井田内可采煤层为 13上、13、15 号煤层,批准开采 13上、13 号煤层。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

28、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8现就井田可采煤层叙述如下:1)13上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下距 13 号煤层 5.30-12.15m,平均 8.73m。煤层厚度 1.40-2.35m,平均 2.04m,含 0-1 层平矸,结构简单,局部剥蚀,为稳定的赋煤区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均为泥岩。2)13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下距 L2 灰岩 0.75-5.32m,平均 2.88m。煤层厚度10.25-19.20m,平均 14.78m,含 1-6 层夹矸,结构复杂,局部剥蚀,为稳定的赋煤区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3)15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 13 号煤层 5.20-7.

29、29m,平均 5.83m。煤层厚度0.00-1.25m,平均 0.53m,不含夹矸,结构简单,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石灰岩、泥岩,底板岩性为泥岩。可采煤层特征详见表 2-2-1。表 2-2-1 可采煤层一览表可采煤层一览表 顶底板岩性煤层号厚度最小-最大平均 m间距最小-最大平均 m结构(夹矸数)稳定性可采性顶板底板13上1.40-2.352.04简单(0-1)稳定赋煤区可采泥岩泥岩5.30-12.158.731310.250-19.2014.78复杂(1-5)稳定赋煤区可采泥岩泥岩砂质泥岩150.00-1.250.535.20-7.295.83简单(0)不稳定局部可采石灰岩、泥岩

30、泥岩2.煤层对比井田内煤层对比方法主要采用标志层法和煤层间距法,结合煤层自身特征等进行对比,相互参照综合鉴定。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91)标志层法井田内有对比意义的标志层为 S1 砂岩和 L2 灰岩。S1 砂岩(晋祠砂岩)为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钙质胶结,含有菱铁质团块,为 17 号煤的下部砂岩。L2 灰岩发育于 13 号煤层与 15 号煤层之间,稳定,浅灰色,含泥质,块状构造,质地坚硬,可作为 13、15 号煤层的对比标志。2)层间距法含煤地层厚度较稳定,各煤层层间距稳定,在标志层对比的基础上,利用层间距法进行煤层对比,有一定的可靠性。13上号煤层与 13 号煤

31、层相距 5.30-12.15m,平均 8.73m。3)煤层特征煤层厚度、结构,与相邻煤层的组合关系,形成明显的特点,易于对比。13上、15 号煤层厚度小,含 0-1 层夹矸,结构简单。13 号煤层的厚度大,含 1-6 层平矸,结构复杂。综上所述,井田煤层对比,主要依据煤层间距、煤系地层标志层及煤层自身特点进行,可采煤层为易对比或较易对比煤层,煤层对比可靠。3.煤质1) 、物理性质井田各煤层物理性质相近,颜色呈棕黑黑色,条痕色为深棕色棕黑色,光泽为沥青弱玻璃光泽,硬度中等(23) ,脆度中等,断口参差状,内生裂隙较发育,具有条带状、线理状及均一状结构,层状、块状构造。煤层视密度变化较大,在 1.

32、301.43 t/m3间。(1)宏观煤岩特征宏观煤岩组成以亮煤和暗煤为主,少量镜煤和丝炭,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煤、半暗煤为主,光亮型煤和暗淡型煤次之,厚煤层具有复合煤岩类型特点,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宏观煤岩类型多次重复出现,呈现厚煤层宏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观煤岩类型的多层性,即原煤层的半亮型煤和半暗型煤或暗淡型煤的交替重复,显示煤岩类型上的旋回结构。(2)显微煤岩特征根据 2010 年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河曲旧县露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田地质报告资料 ,12(13上) 、13 号煤层显微煤岩组分中有机组分主要为镜质组、丝质组

33、,其次为稳定组和半镜质组,镜质组主要由无结构均质镜质体、胶质镜质体组成;丝质组以氧化丝质为主,火焚丝质体次之,呈透镜状分布;无机组分以粘土类为主,少量碳酸盐和硫化铁类,显微煤岩类型主要为微三合煤,主要煤层各组分含量情况见表 2-1-3。 煤岩特征表煤岩特征表 表表 2-1-32-1-3有机组成(%)无机组分(%)类 别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小计粘土类硫化铁类碳酸盐类小计层名含矿基65.915.79.891.47.70.70.28.6反射率Rmax%无矿基72.921.75.410013上含矿基68.020.25.193.36.76.70.57无矿基54.132.613.310013含矿基48.82

34、8911.989.610.410.40.57(3)煤的变质程度分析13上、13 号煤层中镜质组的最大反射率为 0.57,变质阶段主要属阶段(长焰煤) ,煤层变质程度随埋藏深度的加深稍有提高,但在本井田范围内均处于阶段,煤变质的主要原因是煤层赋存部位受到地热和上覆岩系静压力。 2) 、煤的化学性质根据钻孔煤芯煤样煤质化验资料,将 13上、13、15 号煤质特征叙述如下:(1)13上号煤层水分(Mad) 原煤 3.21%-4.86%,平均 4.09,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1 浮煤 2.78%-5.84%,平均 4.53;灰分(Ad) 原煤 11.00%-31.21%,

35、平均 18.32, 浮煤 4.36%-7.25%,平均 6.29;挥发分(Vdaf) 原煤 37.80%-45.10%,平均 41.39, 浮煤 37.56%-40.55%,平均 39.27;全硫(St,d) 原煤 0.86%-3.16%,平均 1.97, 浮煤 0.99%-2.04%,平均 1.50;发热量(Qgr,d) 原煤 20.84%-28.75MJ/kg,平均 25.76MJ/kg; 浮煤 30.44%-31.44MJ/kg;平均 30.77MJ/kg;粘结指数(GR.I)11-29,平均 16;胶质层厚(Y) 7.6-8.5mm,平均 8.1mm; (X) 60-62mm;平均 6

36、1mm;据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2.3-2010 标准,13上号煤层低灰-中高灰、低硫-高硫、中低发热量-高发热量煤。(2)13 号煤层水分(Mad): 原煤 1.55%-4.92%,平均 2.95%; 浮煤 3.24%-7.09%,平均 5.06;灰分(Ad) 原煤 18.62%-26.84%,平均 21.86; 浮煤 5.55%-12.24%,平均 8.10;挥发分(Vdaf 原煤 38.56%-46.37,平均 40.57%;浮煤 37.23%-42.36,平均 39.12%;全硫(St,d) 原煤 0.91%-1.76%,平均 1.26; 浮煤 0.89%-2.40%,平

37、均 1.22;发热量(Qgr,d) 原煤 21.84-25.89MJ/kg,平均 24.14MJ/kg。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2 浮煤 27.75-31.12MJ/kg,平均 29.98MJ/kg。粘结指数(GR.I)6-21.1,平均 11.4;胶质层厚(Y) 6.5-7.1mm,平均 6.8mm; (X) 60.3-64.7mm, 平均 62.5mm。据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2.3-2010 标准,13 号煤层为低灰-中灰、低硫-中硫、中发热量-中高发热量煤。(3)15 号煤层水分(Mad): 原煤 4.53%-6.382%,平均 5.46%;

38、浮煤 1.90%-4.18%,平均 3.04;灰分(Ad) 原煤 21.60%-28.51%,平均 25.06; 浮煤 6.18%-7.01%,平均 6.60;挥发分(Vdaf) 原煤 40.64%-48.14,平均 44.39%; 浮煤 37.69%-43.32,平均 40.51%;全硫(St,d) 原煤 2.26%-2.37%,平均 2.32; 浮煤 1.82%-1.89%,平均 1.86;发热量(Qgr,d) 原煤 21.70-25.46MJ/kg,平均 23.58MJ/kg。 浮煤 30.26-31.53MJ/kg,平均 30.90MJ/kg。粘结指数(GR.I) 11-13,平均 1

39、29;胶质层厚(Y) 6-12mm,平均 9mm; (X) 60-65mm, 平均 63mm据煤炭质量分级GB/T15224.1.2.3-2010 标准,15 号煤层为中灰、低硫-中高硫、中发热量-中高发热量煤。各可采煤层化学性质见表 2-1-4。3) 、煤类的确定及其依据 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3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5751-2009 标准:13上号煤层浮煤挥发分(Vdaf)为 37.56%-40.57%,平均 39.63,粘结指数(GR.1)为 11-29,平均 16,胶质层厚度(Y 值) 胶质层厚(Y)7.6-8.5mm,平均 8.1mm。13 号

40、煤层浮煤挥发分(Vdaf)37.23%-42.36%,平均为 39.12%,粘结指数(GR.1)6-21.1,平均为 11.4,胶质层厚度(Y 值)6.5-7.1mm,平均为6.7mm。15 号煤层浮煤挥发分(Vdaf)37.69%-43.32%,平均为 40.51%,粘结指数(GR.1)11-13,平均为 12,胶质层厚度(Y 值)6-12mm,平均为 9mm。由上述各煤层各项指标,确定该井田 13上、13、15 号煤均属长焰煤。4) 、煤的工艺性能 (1)煤的发热量13上号煤层原煤发热量(Qgr,v,d)为 20.84-28.75MJ/kg,平均25.76MJ/kg,属中低发热量-高发热量

41、煤。13 号煤层原煤发热量(Qgr,v,d)为 21.84-25.89MJ/kg,平均 24.14 MJ/kg,属中发热量-中高发热量煤。15 号煤层原煤发热量(Qgr,v,d)为 21.70-25.46MJ/kg,平均 23.58 MJ/kg,属中发热量-中高发热量煤。(2)煤的粘结指数(GR.I) 、胶质层测定13上号煤层粘结指数(GR.1)为 11-29,平均 16,胶质层厚度(Y 值) 胶质层厚(Y)7.6-8.5mm,平均 8.1mm;13 号煤层粘结指数(GR.1) 11.0-16.3,平均为 13.5,胶质层厚度(Y 值)6.5-7.1mm,平均为 6.7mm;15 号煤层粘结指

42、数(GR.1)为 11-13,平均 12,胶质层厚度(Y 值) 6-12mm,平均9mm。12、13、15 号煤层均为弱粘结煤。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4(3)灰熔融性根据邻矿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河曲旧县露天煤业有限公司对 13上、13号煤层灰融性测定资料:13上号煤层灰熔点(ST): 14501500,为较高软化温度灰高软化温度灰煤;13 号煤层灰熔点(ST): 13001500,为中等软化温度灰高软化温度灰煤;5) 、煤的可选性井田未做可选性测试,根据邻矿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河曲旧县露天煤业有限公司对 13上、13 号煤层可选性资料,类比本井田煤的可选性。各煤层煤质

43、化验结果汇总表各煤层煤质化验结果汇总表 表表 2-1-42-1-4原煤工 业 分 析%发热(MJ/kg)胶质层(mm)粘结指数煤层号浮煤化验值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全硫St,d固定碳FC,dQgr.dYX GR.I视密度m3/t煤类最小3.2111.00 37.80 0.8634.7220.841.30 最大4.86 31.2145.10 3.1654.9928.75 1.42原煤平均4.0918.3240.821.9747.4225.761.36 最小2.784.3637.560.9930.447.66011最大5.847.25 40.572.0431.448.5622913上浮煤

44、平均4.53 6.29 39.63 1.50 30.778.16116CY最小1.5518.62 38.560.9140.7921.841.30 最大4.92 26.8446.37 1.7648.1325.891.4313原煤平均2.95 21.8640.571.2645.6124.141.39 CY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5(1)13上号煤层筛分试验:0. 5-13.0mm 级粒煤,占全样的 87.13%,灰分为 23.04%,全硫为 0.91%,发热量 20.76MJ/kg,其规律是随着粒级的降低,灰分增高,硫分增高,发热量降低。筛分试验(结果见下表 2-1-5

45、) 。1313上上号煤层简易筛分试验报告号煤层简易筛分试验报告 表表 2-1-52-1-5 筛前煤样总重量:筛前煤样总重量:3.02kg3.02kg粒度煤样重量(产率%)质量(13-0mm)重量kg占 13-0.5产率%占全样产率%筛分累计%Mad%Ad%St,d%Qgr,v,dMJ/kg13-63.82042.1236.69536.707.0922.370.8821.056-32.66029.3325.55262.257.2923.500.9120.453-0.52.59028.5624.88087.138.0023.550.9620.660.5-01.34012.8712.872100.0

46、0 8.8322.001.0120.6613-0.5(小计)9.070100.00 87.1287.4123.040.9120.7613-0(合计)10.410100.00 7.5922.910.9220.78浮沉试验和可选性评价:最小3.245.5537.230.8927.756.560.36最大7.0912.2442.362.40 31.127.164.721.1浮煤平均5.068.10 39.12 1.2229.986.862.511.4最小4.5321.60 40.642.2621.70 1.44最大6.3828.5148.14 2.3725.461.45原煤平均5.46 25.064

47、4.392.3223.581.45 最小1.90 6.1837.691.8230.2666011最大4.18 7.0143.321.8931.5312651315浮煤平均3.046.60 40.51 1.8630.996312CY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6本次浮沉试验结果如下表 2-1-6。1313上上号煤层浮沉试验综合报表号煤层浮沉试验综合报表 表表 2-1-62-1-6 13-0.5mm13-0.5mm 累计分选密度级0.1浮物沉物密度级(kg/L)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密度kg/L产率%123456789备注1.300.000.000.000.0

48、0100.0023.891.301.331.30-1.401.3310.381.3310.38100.0023.891.4019.451.40-1.5018.1212.5919.4512.4498.6724.071.5064.821.50-1.6046.7017.8366.1516.2580.5526.651.6056.901.60-1.8020.3828.1086.5419.0433.8538.811.7020.381.80-2.005.6539.5492.1920.3013.4655.041.8013.022.007.8166.25100.0023.897.8166.251.905.65合

49、计100.009.81煤泥2.525.54总计100.009.68依据 GB16417-1996 规定和本次实验绘制的可选性曲线,经计算机运行计算,不同灰分浮煤产品的 0.1 含量和可选性结果如下:a、浮煤灰分 14%时,理论产率为 21.78%,分选密度为1.50g/cm3,0.1 含量 66.31%,属极难选等级。b、浮煤灰分为 16%,理论产率为 70.34%,分选密度为1.68g/cm3,0.1 含量 17.41%,属中等可选等级。可选性曲线见图 2-1-1。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7(2)13 号煤层筛分试验0.5-13.0mm 级粒煤,占全样的 89.0

50、3%,灰分为 21.35%,全硫为1.02%,发热量 25.04MJ/kg,其规律是随着粒级的降低,灰分降低,硫分降低,发热量增高。筛分试验(结果见下表 2-1-7) 。1313 号煤层简易筛分试验报告号煤层简易筛分试验报告 表表 2-1-72-1-7 筛前煤样总重量:筛前煤样总重量:3.02kg3.02kg 粒度煤样重量(产率%)质量(13-0mm)重量kg占 13-0.5产率%占全样产率%筛分累计%Mad%Ad%St,d%Qgr,v,dMJ/kg13-67.530 31.3627.92027.922.5222.241.0924.606-310.160 42.3237.67165.592.6

51、421.260.99 25.20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83-0.56.32026.3223.43389.022.7020.221.0125.320.5-02.96010.9810.975100.00 2.3122.380.8224.0913-0.5(小计)24.010100.00 89.0252.6221.351.0225.0413-0(合计)26.970100.00 2.5821.471.0024.94浮沉试验和可选性评价:本次浮沉试验结果如下表 2-1-8。1313 号煤层浮沉试验综合报表号煤层浮沉试验综合报表 表表 2-1-82-1-8 13-0.5mm13

52、-0.5mm 累计分选密度级0.1浮物沉物密度级(kg/L)产率%灰分%产率%灰分%产率%灰分%密度kg/L产率%12 3 4 5 6 7 8 9 备注1.308.344.178.344.17100.00 22.291.30 43.631.30-1.4035.299.7843.638.7191.6623.941.40 51.431.40-1.5016.1417.1559.7810.9956.3732.801.50 29.961.50-1.6013.8224.5373.5913.5340.2239.081.60 18.821.60-1.8010.0132.2683.6115.7826.4146.

53、701.70 10.011.80-2.005.1041.9788.7117.2816.3955.531.80 7.562.0011.2961.65100.00 22.2911.2961.651.90 5.10合计100.00 22.29煤泥1.908.76总计100.00 22.00依据 GB16417-1996 规定和本次实验绘制的可选性曲线,经计算机电脑运行计算,不同灰分浮煤产品的 0.1 含量和可选性结果如下:a、浮煤灰分 10%时,理论产率为 52.69%,分选密度为1.441g/cm3,0.1 含量 48.01%,属极难选等级;b、浮煤灰分为 12%,理论产率为 64.88%,分选密

54、度为 1.53 g/cm3,0.1 含量 24.98%,属较难选等级; c、浮煤灰分为 14%,理论产率为 76.23%,分选密度为1.694g/cm3,0.1 含量 12.53%,属中等可选等级。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9可选性曲线见图 2-1-2。 灰分 Ad 13 号煤层可选性曲线图 图 2-1-26、煤的风化和氧化根据钻孔和煤矿井下探煤巷揭露(2007 年 4 月该矿在 13 号煤层巷道沿20坡度向上进行巷探,探至 13 号煤层顶板向前平行推进时,出现黄土层,即表明 13上号煤层被剥蚀)及地表踏勘情况,在井田中部、东南部深沟处13上、13 号煤层有风氧化现象

55、。根据原上炭水煤矿井下采掘至煤层露头 50-60m 时,煤质发生了变化,出现风氧化现象。另外,根据煤矿井下采掘揭露情况,在井田中部的深沟处和井田东南边界外因煤层埋藏浅,均出现风氧化带。6) 、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根据中国煤炭分类 (GB/5751-2009)和煤炭质量分级 第 1 部分:灰分 (GB/T15224.1-2010) 、 煤炭质量分级 第 2 部分:硫分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0(GB/T15224.2-2004)及煤炭质量分级 第 3 部分:发热量(GB/T15224.3-2004)标准, 13上号煤层为低灰-中高灰、低硫-高硫、中低发热量-高发热量煤;

56、13 号煤层为低灰-中灰、低硫-中硫、中发热量-中高发热量煤;15 号煤层为中灰、低硫-中高硫、中发热量-中高发热量煤。根据上述煤层的煤质特征, 13上、13、15 号煤均为长焰煤,可作为气化、动力用煤。四、有益矿产本次未做有益矿产勘查工作,根据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2010 年提交的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河曲旧县露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田地质报告 ,区内有益矿产有铝土矿、粘土石、油页岩、铁矿、石灰岩等。这些矿产受埋藏深度或品位等条件的限制,目前暂未开发利用。五、水文地质1.区域水文地质本井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层总体倾向南西,呈单斜构造,倾角一般 2,从东到西出露地层有前寒武系

57、、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上第三系红土和第四系松散层则覆盖于不同时代的基岩之上或河谷中。地貌形态以中低山、低山丘陵和黄土梁峁为主,黄河沿岸发育有河谷阶地。1)地表水系县川河为黄河在区域内的最大支流,据县川河水文站资料,汇入面积1610km2,平水位 882.5m,流量 4320m3/d,其它支流均为季节性河流。2)含水层 区内以奥陶系石灰岩岩溶水最为丰富,是区内主要含水岩组,含水层以石灰岩裂隙、溶隙、溶孔为主。该含水岩组主要分布在区域东部,平面上呈南北向条带状展布,至本井田东界以西的区域西部为埋藏型。该含水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1岩组的富水性受

58、岩性、构造和地形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中等富水或富水区,单井涌水量小于 5000m3/d。在构造破碎带和排泄区为极富水地段,单井涌水量可达 10000m3/d 以上。区域水位标高在 830m-870m 之间,井田内水位标高在 844m 左右,工作区没有岩溶泉水出露,只在河曲县龙口和保德县天桥两个排泄区有泉水出露。水质类型以 HCO3-Ca.Mg 型为主。矿化度多小于 0.5g/L。石炭系、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岩组,主要分布在井田东边界以西,在沟谷中可见出露。地下水水位埋深随地形变化,在地形切割深处呈下降泉形式出露地表。泉流量一般 0.01-1.00L/s。上第三系上新统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主要分

59、布在沟谷两侧基岩顶面上。含水层为浅红色粘土夹砂砾石层。砂砾石层夹杂在粘土内,局部砂砾石呈透镜状。泉流量一般小于 0.1 L/s。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主要分布在河曲县城以及保德县天桥一带的黄河沿岸,含水层以冲积砂砾石层为主,厚 3-10m,单井涌水量多大于 1000m3/d。区内奥陶系岩溶水属保德县天桥泉域的一部分,大气降水入渗是其主要补给来源。灰岩裸露区分布在区域东侧,其裂隙发育,大气降水通过岩溶裂隙和覆盖岩层地下水的入渗补给岩溶水。根据现有资料,河曲县龙口岩溶泉水的出露标高为 866m,测区内磁窑沟煤矿吃水井(SI4)水位标高为 862m,保德县天桥泉水出露标高在 830m 左右,据

60、此分析,区域黄河以东的岩溶水总的径流方向是由北东向南西方向运移,最终排向保德县天桥黄河峡谷中。龙口岩溶泉和天桥岩溶泉是区域岩溶水的主要排泄点。此外人工开采也是岩溶水排泄的主要方式之一。山西河曲上炭水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2上部石炭系、二叠系的砂岩裂隙水以及上第三系、第四系的松散岩类孔隙水,其补给来源也主要是大气降水。地下水的运动主要受地形、构造的控制,径流方向与地表水径流方向大体一致,在有条件的地方形成泉排向地表各个沟谷中,最终汇入黄河。此外,人工开采和地表蒸发也是浅层地下水排泄的主要方式。3)隔水层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为一套以泥岩、粘土岩、铁铝岩为主的地层,夹簿层灰岩和砂岩,砂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