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wlf_第1页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wlf_第2页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wlf_第3页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wlf_第4页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wl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第五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u一、基数效用论一、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边际效用分析法u二、序数效用论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u三、预算线三、预算线 u四、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四、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u五、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五、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u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u七、从单个消费者到市场的需求曲线七、从单个消费者到市场的需求曲线u八、不确定性八、不确定性两种效用理论u基数效用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

2、可以计)来表示,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其计数单位就是量并加总求和。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效用单位(Utility unit) . u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边际效用分析法。 l序数效用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l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第二,第三,)来表示。)来表示。l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用消费者偏好用消费者偏好

3、的高低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的高低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 举例:举例:1.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u总效用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从商品消费中得):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到的总的满足程度。u边际效用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每增加一):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个单位的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QfTU QQTUMU)(dQQdTUQQTUMUQ)()(lim0一、基数效用理论边际分析法故事:半块饼有个人肚子饿极了,就去买了块饼,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他觉得,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美味可口的食物。于是,立刻又去买了五块饼,一个又一个地吃着

4、。奇怪的是,饼的味道一块不如一块。吃到第五块的时候,他觉得肚子还饿,于是又啃起第六块饼来。可是,第六块饼刚吃了一半,他就觉得肚子饱了。他心里后悔不迭,懊恼地说:“如果早知道吃这半块饼就饱了,我何必花钱买那五块饼呢?”回顾半块饼的故事:消费数量总效用边际效用012345670101824283030281086420-22.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TUQTUMUQ当当MU 0, TU ;MUPP当当MU 0, TU ; 当当MU = 0, TU最高点最高点,总总效应达到最大效应达到最大 。处于处于 、的拐点的拐点回顾历史:戈森与“戈森定律”边际效用的奠基人是德国的赫尔曼戈森。他在论人类交换

5、规律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范(1854)一书中,提出了两个规律:一是效用递减规律,即认为人们对某种物品的需要随着需要的不断满足,所感受到的享乐程度逐渐递减,直到最后达到饱和状态;二是边际效用相等规律,它是由第一个规律派生的,是指在效用递减规律作用下,一个人如要从一定量财货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必须使得每一种用途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这就是“戈森定律”。3.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均衡的基本情况:消费者均衡的基本情况: (1 1)把全部收入用完。)把全部收入用完。(2 2)每一元钱都花在刀口)每一元钱都花在刀口上,每一元钱用在不同上,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商品上的边

6、际效用相等。假设前提假设前提:l消费者的偏好(嗜好)既定消费者的偏好(嗜好)既定l消费者的收入既定消费者的收入既定l商品的价格既定商品的价格既定效用最大化原则:效用最大化原则: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或者,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或者,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n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均衡条件.简单的

7、两种商品均衡条件两种商品均衡条件M: 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收入P1: 1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P2: 2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Q1:1商品的数量商品的数量Q1:2商品的数量商品的数量MU1:1商品的边际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MU2 :2商品的边际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MUm :每元钱的边际效用:每元钱的边际效用u或者: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或者: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与价格之比相等。u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收入既定的情况下,u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8、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两种商品均衡条件的解释两种商品均衡条件的解释l说明:对于消费者,同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的一元钱购买商品样的一元钱购买商品1的边的边际效用小于商品际效用小于商品2的边际效的边际效用用p这样:理性消费这样:理性消费者就会调整这两种者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商品的购买量:p减少商品减少商品1,p增加商品增加商品2。l意味者:总效用会增加。意味者:总效用会增加。l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时,便相等时,便获得最大效用。获得最大效用。举例:买者共有举例:买者共有8元可用于购买商品,两商品价格均为元可用于购买商品,两商品价格均为1,已知

9、边际效用如下,求其最佳购买组合和最大效用。已知边际效用如下,求其最佳购买组合和最大效用。l最优购买组合:最优购买组合:Q1=2,Q2=6Q12345678MU11110987654MU219171513121086lP1Q1+p2Q2=1*2+1*6=8lMU1/p1=MU2/p2=10/1l所以,最大效用为:所以,最大效用为:107效用单位效用单位如果消费多种商品,公式如果消费多种商品,公式为:为:P1Q1+P2Q2+P3Q3+PnQn= M mn332211MUPMUnPMUPMUPMU 时间的最优配置:同样要遵循等边际效用准则:当你使得花费在每一种活动上的最后一分钟的边际效用都相等时,你

10、就最佳地利用了你的时间。某学生即将参加三门功课的期终考试,某学生即将参加三门功课的期终考试,现只有现只有6 6天时间复习,假设每门课的复习时天时间复习,假设每门课的复习时间和对应的预期成绩如下表:问:为使预期间和对应的预期成绩如下表:问:为使预期成绩总分最高,他应如何安排复习时间?成绩总分最高,他应如何安排复习时间?天数天数0123456经济学分数经济学分数 30446575838890数学分数数学分数40526270778388统计学分数统计学分数 70808890919293天数天数123456经济学经济学 MU142110852数学数学 MU12108765统计学统计学 MU108211

11、1天数天数0123456经济学分数经济学分数 30446575838890数学分数数学分数40526270778388统计学分数统计学分数 70808890919293假定某消费者只买X和Y两种商品,当他的购买情况为,而总支出水平和价格又保持不变时,则他应当()才能使总效用增加。A. 多买些Y而少买些XB. 多买些X而少买些Y C. 多买些X而Y不变D. 多买些Y而X不变YYXXPMUPMU 4.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推导 价格P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边际效用递减,量增,愿意出价递减。PQD(MU)价格不反映价格不反映一件商品的一件商品的总效用,而总效用,而是反映它的是反映它的边际效用。边际效

12、用。l对于任一商品来说,对于任一商品来说,随着需求增加,随着需求增加,MU递递减。减。l为了保证为了保证MU/P恒等恒等于于,商品价格要同比,商品价格要同比例于例于MU递减。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定理PMU MUQ PQ假定货币的边假定货币的边 际效用不变。际效用不变。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某物品所愿意付出的货币的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的货币的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中所获得的效用。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物品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

13、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假定不变的。是假定不变的。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与价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边际效用的应用案例: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边际效用的应用案例: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200200多年前,亚当多年前,亚当 斯密在斯密在国国富论富论中提出了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中提出了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

14、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没有任何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大量的其他物品。为什么呢?为什么呢?钻石与水的悖论分析:1)Qd = Qs P2)P = MUPePQ钻石钻石PeQ水水P00 从需求方面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很大,但由于世界上水资源数量很大,因此,其边际效用很小,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非常低。相反,钻石的用途虽远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其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 从供给方面看,由于水资源数量很大,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相反,钻石是非常稀缺的资源,生产钻石的成本也很大

15、,因而钻石价格就相应地昂贵。核心原因: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决定均衡价格核心原因: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决定均衡价格钻石与水的悖论,即是中国俗谚中的:物以稀钻石与水的悖论,即是中国俗谚中的:物以稀为贵为贵 。5.消费者剩余u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u或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所获得或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总效用与为此花费的货币总效用的总效用与为此花费的货币总效用的差额。的差额。n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逐步下降。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逐步下降。n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是按

16、照实际市场价格支付的。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是按照实际市场价格支付的。n于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市场价格之间就存在于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市场价格之间就存在一个差额,便构成消费者剩余的基础。一个差额,便构成消费者剩余的基础。n是消费者的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主观心理评价n反映消费者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通过购买商品所感受到福利所感受到福利改善改善 消费者剩余的求解QQ0ABP0OPn令反需求函数Pd=f(Q),n价格为P0时的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0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数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数量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总数量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总数量l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CS需求曲线以需求曲线以

17、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00Q0QPdQf(Q)CS0价格对价格对CS的影响:的影响:BP1ADO Q1 Q2P1P2O Q1CS的现实意义:当一种商品供给量越大,的现实意义:当一种商品供给量越大,商品的市场价格就越低,消费者得到商品的市场价格就越低,消费者得到的的CSCS就越多,受益的是消费者。就越多,受益的是消费者。价格越低,价格越低,CS越大。越大。ABC关注现实1: “建议零售价”,”、“全国统一零售价”等标签为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但据广州日报报道,这些“建议零售价”往往和实际售价差距很大,有时甚至高出一大截,反而有误导消费者之嫌。建议零售价的误导作用,是利用了这样的

18、心理:人们相信厂家标出的建议零售价能够证明产品的价值厂家自己还不清楚产品的成本?现在售价比建议价低很多,人们就会觉得划算,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商家也就达到了他们促销的目的。 关注现实2: 一对夫妇,他们的消费观念很典型:一对夫妇,他们的消费观念很典型:女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更精明一些,能占到别人占女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更精明一些,能占到别人占不到的便宜。毫无疑问,她喜欢在小商店里讨价还不到的便宜。毫无疑问,她喜欢在小商店里讨价还价,买了便宜东西就很得意,到处让别人猜价格。价,买了便宜东西就很得意,到处让别人猜价格。男人却有价格崇拜症,不论什么东西,他都相信最男人却有价格崇拜症,不论什么东西,他都相信

19、最贵的是最好的,一分钱一分货,钱是不会走错路的。贵的是最好的,一分钱一分货,钱是不会走错路的。两个人的这点小分歧长期存在,在偶尔的争论两个人的这点小分歧长期存在,在偶尔的争论中,男人总是占上风。女人买的便宜东西,如果后中,男人总是占上风。女人买的便宜东西,如果后来发现质量不好,男人就会有点幸灾乐祸,来发现质量不好,男人就会有点幸灾乐祸,“早告早告诉你不要贪便宜!诉你不要贪便宜!” ” 关注现实关注现实3:小张每年购买第一件装饰品愿小张每年购买第一件装饰品愿付付10元,第二件愿元,第二件愿9付元付元依此类推,直依此类推,直至第至第10件愿付件愿付1元,第元,第11件不愿付。设每件不愿付。设每件装

20、饰品需付件装饰品需付3元,他将买多少件?他的元,他将买多少件?他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消费者剩余是多少?答:答:8件。件。CS=7+6+5+4+3+2+1+0=28CS愿付的价格实际支付的价格愿付的价格实际支付的价格(P89)消费者均衡定义为消费者均衡定义为“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而而现在又说现在又说“消费者剩余最大消费者剩余最大”,矛盾,矛盾吗?吗? 在有收入限制时,消费者均衡是有条件(收入在有收入限制时,消费者均衡是有条件(收入限制)的均衡。在收入限制时消费者的目标是限制)的均衡。在收入限制时消费者的目标是使使TUTU最大。最大。 若没有收入限制时,消费者在购买时不是看若没有收入限制时,消费

21、者在购买时不是看TUTU是否最大,而是消费者剩余是否最大。是否最大,而是消费者剩余是否最大。 因此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因此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是否有限制。是否有限制。l1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l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即偏好。序,即偏好。l即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即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二、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第一,完全性。第一,完全性。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不同商品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不同商品组合。要么组合。要么AB。 第二,可传递性。第二,可

22、传递性。如果如果AB, BC,那么,那么, AC。第三,非饱和性。第三,非饱和性。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达到饱和点。对任何商品,总认为多比少好。达到饱和点。对任何商品,总认为多比少好。理性理性消费消费者的者的三大三大基本基本偏好偏好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 :用来表示用来表示X1、X2两种商品不同组合,两种商品不同组合,却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却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等效用线等效用线)。X2商品商品X1商品商品Ul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无差异:线上任何一点无差异:线上任何一点X1与与X2的不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

23、用相同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相同,消费者愿意选择其中任何一点同,消费者愿意选择其中任何一点的组合。的组合。2.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sX2商品商品衣服衣服X1商品商品食品食品U0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两个点:的两个点: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但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但效用水平相同效用水平相同AD效用保持不变减少减少X1X1,增加,增加X2X2减少减少X2X2,增加,增加X1X1021),(UXXfUX1,X2分别为商品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和商品2的数量;的数量;U0是常数,表示某个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效用水平 。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 1)向

24、右下方倾斜,)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斜率为负。(3 3)同一平面上有)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不能相交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消费,必须减少另一加一种商品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种商品。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2 2)凸向原点)凸向原点U1 U2U3X1X2U4l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效用越低;否则越高。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效用越低;否则越高。因为高位的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量大。因为高位的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量大。4.

25、边际替代率 MRSMRS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of Commodities u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维持效用水平不变情况下,消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维持效用水平不变情况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种商品的消费量。MRSXY是是U曲线上点的曲线上点的|斜率斜率|:X2X1Y0Y1YABY2XXU0=f (X,Y )XYMRSXY 若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为若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为1/3(设纵轴代表(设纵轴代表Y商品的消费量,横轴代商品的消费量,横轴代表表X商品

26、的消费量),则表明消费者愿意商品的消费量),则表明消费者愿意放弃放弃1单位的单位的Y商品来获得()单位的商品来获得()单位的X商品。商品。A. 1/3 B.3 C.1 D. 无法确定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u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u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原因:原因:n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n随着

27、消费量的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会减少,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n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圆点。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圆点。与边际与边际效用递效用递减规律减规律相似相似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衣服衣服食品食品ABCDA16B23C32D43/2衣服衣服食品食品X2X1MRS递减规律图示:递减规律图示:几何意义:几何意义:MRS即无差异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28、。对值是递减的。X1X2X30XYY1ABCY2Y3Y1Y2UXYMRSXY MRS与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MRSXY为为负值;负值;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MRSXY递减;递减; 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出的弯曲程度取无差异曲线向原点凸出的弯曲程度取决于两种商品的替代性的大小,替代决于两种商品的替代性的大小,替代性越强,边际替代率越小,弯曲程度性越强,边际替代率越小,弯曲程度越小。越小。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u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29、 2112MUMUMRSl证明:当消费者所消费的证明:当消费者所消费的X1与与X2商品发生变动(商品发生变动(X1的变动量为的变动量为dX1,X2的变动量为的变动量为dX2)后,维持)后,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即使得效用增量效用水平不变,即使得效用增量dU=0。 5.无差异曲线的特例MRSMRS不递减不递减(1)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U1 U2 U3牛奶1 2 33210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咖啡p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变的直线。pMRS12常数常数l例如:在某消费者看来,例如:在

30、某消费者看来,一杯牛奶和一杯咖啡之间是一杯牛奶和一杯咖啡之间是无差异的,两者总是可以以无差异的,两者总是可以以1:1的比例相互替代。的比例相互替代。(2)完全互补u完全互补: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完全互补: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被使用。MRSXY= MRSXY=0U2U1X(镜片数镜片数)Y(镜架数镜架数)211 2 3 4 左鞋和右鞋左鞋和右鞋 1辆车与辆车与4个个轮胎轮胎三、预算线 消费可能线 budget linebudget line1.1.预算线:收入与商品价格预算线: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既定,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的

31、组合线。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线。又称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又称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等支出线。线、等支出线。Q2(衣服)(衣服)0ABQ1(食品)(食品)A点,全部买点,全部买Q1,无法买,无法买Q2;B点,全部买点,全部买Q2,无法买,无法买Q1。预算线上的每一点,预算线上的每一点,Q1Q2两种商品组合不同,两种商品组合不同,但支出相等。但支出相等。2.预算线方程n以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n两种商品分别为两种商品分别为X1和和X2,n商品价格分别为商品价格分别为P1和和P2 IXPXP221121212PIXPPXBAO预算线预算线方程方程X2X1P1X1+P2X

32、2=I1PI2PI3.预算线的移动(1)平行移动)平行移动I变,变,P不变。不变。 收入减少,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收入减少,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收入增加,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2)I不变,不变,两种商品的两种商品的P同比例变动:同比例变动:u上升,消费可能性线向上升,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左下方平行移动。u下降,下降, 消费可能性线向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右上方平行移动。X2X1(3)预算线的旋转。nI I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不变,其中一种商品P P变化变化X2商品商品价格上升价格上升X1商品价格不变商品价

33、格不变X1商品价商品价格下降格下降X1商品价格上升商品价格上升X2价格价格不变不变X2商品价商品价格下降格下降X1X1X2X21PI2PI四、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p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合在一个图上;E(1)把钱花光,买到)把钱花光,买到商品的最大数量商品的最大数量(2)追求最大的满足)追求最大的满足u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u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衡衡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1.最优购买行为条件:最优购买行为条件:l第一,商品组合必须能带来第一,商品

34、组合必须能带来最大效用。最大效用。l第二,最优支出位于给定预第二,最优支出位于给定预算线上。算线上。 X1X2 如果如果U U与与ABAB两条曲线相两条曲线相交交(C C,D D), 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较低的满足程度较低的满足程度, ,U2EU3U1MNBACDO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n商品的组合(商品的组合(M,N),),n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AB)n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U2)2.解释 U U1 1UUU2 2,但无法实现。但无法实现。X1X23.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在切点在切点E,无

35、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斜率相等。,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斜率相等。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一定预算约束下,实现最大效用,消费者应选择最优商一定预算约束下,实现最大效用,消费者应选择最优商品组合,使品组合,使MRS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这时:消费者愿意交换的两种商品的数量比,应等于该消这时:消费者愿意交换的两种商品的数量比,应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种商品的数量。思考: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异同:思考: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异同:相同点相同点 : 都建

36、立在一些相同的假设之上,如假都建立在一些相同的假设之上,如假设每一消费者都有一定的收入,消费设每一消费者都有一定的收入,消费者的行为总是理性的,消费者总是用者的行为总是理性的,消费者总是用有限的收入购买到最大化的效用;有限的收入购买到最大化的效用; 基数论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分析基数论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分析消费者均衡,而序数论无差异曲线运消费者均衡,而序数论无差异曲线运用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则,两者都建用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则,两者都建立在边际效用的假设之上;立在边际效用的假设之上; 都得到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都得到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两者得到的均衡条件实质是一样的:两者得

37、到的均衡条件实质是一样的:YXYXXYMUMUPPXYMRS序数论均序数论均衡条件衡条件:基数论基数论均衡条件均衡条件 YYXXPMUPMU已知:已知:YXMUMUXY: 有有假设不同:基数论认为效用是可度量假设不同:基数论认为效用是可度量和比较的,序数论认为效用只能排出和比较的,序数论认为效用只能排出顺序,不能衡量;顺序,不能衡量;两者工具不同;两者工具不同;消费者均衡的形式不同。消费者均衡的形式不同。不同点不同点 :基数效用论的最大困难在于效用的基数效用论的最大困难在于效用的具体衡量,而且由于效用衡量来源具体衡量,而且由于效用衡量来源于人们的心理反映,因而不同消费于人们的心理反映,因而不同

38、消费者之间的效用比较缺乏基础,所以者之间的效用比较缺乏基础,所以基数论将逐渐被序数论代替。基数论将逐渐被序数论代替。结论:结论:免费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实免费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实物与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格计算物与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这些食物折算的现金,哪种方的这些食物折算的现金,哪种方法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效用?为法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效用?为什么?用无差异曲线来说明。什么?用无差异曲线来说明。思考思考 :因为发了现金,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而发实物,则可能此实物不是消费者所需要或最需要的,这时消费者就难以得到最大的满足了。回答:发放现金会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效用。回答:发放现

39、金会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效用。例如:保障住房,例如:保障住房,用发补贴的方法会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用发补贴的方法会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效用,而发补贴给供给者,则可能供给者供给的住房不是效用,而发补贴给供给者,则可能供给者供给的住房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或最重要的,这时消费者就难以得到最大消费者所需要的或最重要的,这时消费者就难以得到最大的满足了。因此所谓的保障住房政策在经济上是一个低效的满足了。因此所谓的保障住房政策在经济上是一个低效率的产物。率的产物。 五、消费者选择 之 收入消费曲线u收入收入消费曲线:消费曲线:u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u消费者收入变动引起效用最大化的均

40、衡点的轨迹。消费者收入变动引起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OE1BE2E3AX2X1U1U2收入消费曲线U3l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预算线加,预算线AB向外向外平移平移l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消费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1、E2和和E3。l可以得到无数个这样的可以得到无数个这样的均衡点的轨迹,这便是收均衡点的轨迹,这便是收入消费曲线。入消费曲线。1 2 3 I1 I2 I3可推导出恩格尔曲线,即收入需求曲线u恩格尔曲线: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恩格尔曲线: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IfX p收入收入消费曲线反映了

41、收入和商消费曲线反映了收入和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品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IOX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p收入收入I1时,需求量为时,需求量为1;p收入增加为收入增加为I2时,需求量为时,需求量为2;p收入增加为收入增加为I3时,变动为时,变动为3p把这种一一对应的收入和需求量把这种一一对应的收入和需求量的组合描绘在相应的平面坐标图中的组合描绘在相应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以得到相应的恩格尔曲线,便可以得到相应的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曲线来区分必需品、奢侈品和劣等品必需品、奢侈品和劣等品n恩格尔曲线斜率为正时,为正常品,即需求量随收入增恩格尔曲线斜率为正时,为正常品,即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为负时,

42、为低档品。加而增加;为负时,为低档品。n商品收入弹性商品收入弹性介于介于0和和1之间,之间,为为“必需品必需品”。n商品收入弹商品收入弹性性1,为,为“奢奢侈品侈品”。l收入增加时,收入增加时,l需求量反而减少,需求量反而减少,l 需求的收入弹性为需求的收入弹性为负,为负,为“劣等品劣等品” 。 P99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n在消费者偏好、在消费者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价格不变的条件下,n商品价格变动引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移动的轨迹。1.价格价格-消费曲线消费曲线E1E2E3OAX2X1U3U1U2价格消费曲线价

43、格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的推导价格消费曲线的推导12 B 32.2.消费者需求曲线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的推导 价格价格消费曲线上的消费曲线上的三个均衡点三个均衡点E1、 E2和和 E3上,都存在着价格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对应关系。E1E2E3O 1 2 B3 AX2X1U3U1U2价格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E3O 1 2 3 P123X1n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把每一个P1数值和相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应的均衡点上的X1数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

44、求曲线。需求曲线。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l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对其需求量的变化(价格效应),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对其需求量的变化(价格效应),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因价格变化而带收入效应:因价格变化而带来的实际收入的变化,导致来的实际收入的变化,导致需求量的变化。需求量的变化。替代效应:价格变动引起其替代效应:价格变动引起其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引起其需求量的变动。其需求量的变动。引起效用水平变化,表引起效用水平变化,表现为均衡点从一条无差现为均衡点从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移动到另一条异曲线上移动

45、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无差异曲线上。u不改变消费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者的效用水平。2.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l正常物品: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均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正常物品: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均使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u补偿性预算线:平行于新的预算线并切于原有的无差补偿性预算线:平行于新的预算线并切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补偿(充)性预算线。异曲线的补偿(充)性预算线。p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如:如:p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实际收入提高时,假设可取走一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实际收入提高时,假设可取走一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效用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水平。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