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律与文学读后感以下是关于法律与文学读后感, 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 感 谢您得阅读。法律与文学读后感(一)16法学卓越班刘国香本学期刚开始,我便在图书馆翻阅法律相关的书籍。因为爱好原因,自己本身并不喜欢枯燥的法律条文或者晦涩难懂的 法学大家的著作。在图书馆游走的我,就被这本法律与文学 抓住了眼球,通读完这本著作让我知道了:法律也是可以有趣的。波斯纳的作品和他本人的学识经历总会给人一种很怪的 感觉:他虽然是美国法学界的巨擎,但其第一个学位却得自耶鲁大学的语言文学专业而非法律专业;虽然身为法官和法学家,但他常常“超越法律”,专注于对经济学、数学、历史学、社 会学、文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也许正
2、因为这个原因, 这本法律与文学才显的如此有看头,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法 学家对文学作品用法律思维去思考和诠释,个人觉得他更多的是一个文学家运用他自己渊博的法律知识去诠释书中的法律 行为。书中认为“作为法律文本的文学文本”主要就在某种意义上“关于”法律的文学作品展开讨论。在该编中,“法律”的定义很宽泛,包括自然法和复仇这些与实在法共存,并影响后者的规范体系。进行分析的作品包括了西方文化中许多里程碑 性的著作,包括荷马、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妥斯陀也夫斯 基、梅尔维尔、卡夫卡、卡缪等人的作品。作者认为,我们可 以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学到很多关于法理的知识。实际上,一些表面上与法律或其他规范体系没有多大关系
3、的文学作品,有时从法理的视角来看也可能更好理解。“法律学术中的文学转变”主要就是否应当对律师和其他 法律职业者进行文学修养教育的问题进行探讨。作者认为美国法学界的一些人想讲法律学术的重点从分析转为叙事和比喻。 他们想把虚构的文学作品带入法律课堂,让人们活生生地看到受蔑视的人、受忽视的人、受压迫的人,并通过培养对这些人 的同情来促进法律改革。 另外,作者还对许多著名法官的传记 或自传的文学价值和法学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分析。波斯纳的这本著作很厚, 就不一一的去解读,接下来写写 自己对这种文学与法律的交融形式做一下自己的看法:文学著作中的人物大多都是现实社会的放大版,极具讽刺意味。那种放大了的行
4、为用法律思维去思考则会有种被带入角 色的感觉,当你真正被带入这个角色, 你就会发现这被放大的 喜剧行为被法律思维所诠释是多么有趣。再者来说,我们欣赏 整个文学作品的时候大多都是以 “上帝”的视角去观看,那么 当你总观大局,体会整本书的逻辑链或者是伦理关系, 你就会 对法理有深刻的认识。法律与文学读后感(二)从道德到制度云淡风清从道德到制度苏力法律与文学读后感看苏力的这本 法律与文学之前就读过他的 法治及其 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也许正在发生一转型中国 的法学、送法下乡一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等书,知道苏力老师一直致力于开掘中国的本土法学资源,以构建中国自己的“理想法律图景",而非
5、一味因袭西方的“法律理想图景”。特别是在送法下乡一书中苏力老师写到中国学者可以基于 自己迥异于西方的社会传统和知识文化背景在中国法治进程 这一史无前例的“学术富矿”中做由“自己的贡献” ,但在我 看来,前述几本书只是提生了 “要”开掘本土资源,但至于“如 何”开掘本土资源,并没有阐述的很充分。即使是在送法下 乡一书里,也只是阐述了一些法官实际判案的做法及其合理 性,展示了形象不是太好的中国法官的“实践理性” ,但能说 这就是中国的“法治本土资源”吗?似乎理论说服力不足。 直 到法律与文学这本书,运用丰富的现代理论,以传统戏剧 为材料剖析传统社会, 溢生了法律的场域,对传统社会的方方 面面进行了
6、深度解读,似乎才是系统的开始了 “本土法治资源” 的开掘工作。实际上从时间来看,法律与文学是2006年由版的,晚 于上述几本书,相对比较成熟也是情理之中的。应当说,四十余万字的法律与文学给人的启示是多向 度的,本文限于篇幅限制,在此只提及其中的一个向度: 即从 制度而非道德层面理解传统社会中的法律,跳由“封建性”“现代性”的意识形态之争(季卫东曰“如果缺乏细致的推敲以及 制度化作业跟进,主义之争不是流于意气用事,就是陷入玄谈游戏”),从一个更为理性客观的制度视角由发审视传统社会的 治理以及“法”和“礼”各自的位置。故事从灰阑记说起。 灰阑记记述了张海棠因受陷 害,屈打成招,儿子被真凶之一马氏之
7、妻夺走。包拯在查清孩子生母时,运用了 “灰阑”之法:用石灰撒了一个圈,看张海 棠和马氏之妻谁能把孩子拉由来。 张海棠心疼孩子,不愿用力。 包拯根据人之常情判定张海棠是孩子生母,查清真相,昭雪了张海棠。这个故事广为流传,被视为包青天英明神武、 明察秋 毫的典例,与圣经里所罗门国王的判案故事交映同辉。但 现在我们要问两个问题: 第一,包公在此案中的判断是否真的经得起技术推敲?第二, 罔顾技术,把希望寄托于官员道德修 养、全知全能的“德治”传统是基于什么而形成的?在今天有 何启发意义?第一,张海棠作为孩子生母,固然可能因为心疼孩子而不 愿拉扯,但同样可能因为求子心切而不遗余力地拉扯孩子,加之她比马氏
8、正妻年轻有力, 不无可能把孩子拉到自己一边,按包公的判断逻辑,岂非张海棠又被认定为罪犯了?应当说,包拯使用的这一招风险是非常大的, 他在此个案中的成功也许可 以看成一种“巧合”。是因为传统戏剧的全景式的 “上帝视角” 让我们得以预知张海棠即是孩子生母,屏蔽了其他可能性,因此包公获得了结果的正义; 如果置身于莎翁哈姆雷特的“有 限视角”(哈姆雷特的叔叔是否为弑父娶母的仇人并不确定),即我们并不事先预知张海棠是或不是孩子生母,那么我们从技术上无法证明包公判案的正确性。实际上如果该案放到今天, 包公只需下令做一个亲自鉴定,或DNA佥验,基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人们也无需为之惊叹不已。 于是乎这也给我们
9、带来了 思考第二个问题的思路。第二,“德”治或者说“人”治传统的形成未必要像惯常 理解的那样归之于“封建思想” “封建文化"(梁治平曰“用文 化来解释法律,用法律来解释文化”),用一份“同情的理解”之态度和制度主义进路之眼光来审视的话,实际上是在科学技术落后、专业分工和专业知识缺乏、信息费用高昂的高度约束 之下,正规制度无力解决问题时, 就不得不依赖于官员的道德 品行。因此道德说教已经溢生了个人道德修养的场域,而是具有了强烈的政治意味,成为传统社会为节约治理成本而采用的 基本治理模式。圣经所罗门国王的判案故事也是此意,因 为传统社会资源高度约束、 无力实行法治的现实条件并非是中 国所
10、独有的。古代中国也并非没有过“法治”的尝试,但是因 为不具备一个“法治”治理模式所要求的社会资源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 加之以现代的会计制度、 预决 算制度、交通便利降低了对居民个人收入的信息采集费用,因而国家可以获得一份足够而合理的税收,供养数量庞大的司法人员;司法与行政、立法分立与制衡,不至于像传统社会把一 切责任压在县太爷身上,并通过“严格责任制”苛刻地对待司 法官乃至“剥皮实草”,打击司法官积极性;有先进的勘察鉴 定技术和证据采信规则,如果古代法律也采取严格的“疑罪从 无”“禁止刑讯逼供”,那么窦娥固然不会被“冤”,但是以当 时的侦查技术,该案以及无数类似案件离 “山高
11、月小,水落石 由”也就遥遥无期了,而这不能满足民众预期, 势必带来社会 治理的溃败)而昙花一现,很快退生了历史舞台。 儒家之所以 能够在舞台上占据两千余年的中心位置,在于它敏锐地察觉到了资源高度约束下仅靠“严刑峻法”无法实行彻底的有效治理,只有通过教化,培养官员的德性,使其从自为到自觉地去参与 社会治理,才能达致一种和谐的社会治理状态。当然我们要追问,这种“和谐”是表象还是实质上的?我 们并非前现代的遗老遗少,并无季卫东所指由的“怀古之幽思”, 因此并不准备把“人治”的传统社会神圣化。实际上黄仁宇万 历十五年深刻指生了缺乏数目字管理的大明王朝,是如何用祖宗成法的权威宰制着从皇帝、官僚阶层以至于
12、庶民的整个“超级机器”没有活力地艰难运转;而吴思的潜规则 、血 酬定律更为尖刻地指由,道德说教的纸面“阳规则”之外, 实际运作中另有一套“阴规则”或曰"潜规则”,丑态百生、目不暇接。这就启示我们:运用道德说教的方式降低社会治理 成本,固然是资源高度约束之下传统社会“没有选择的选择”, 但并不是一幅理想的社会图景,而只是金观涛、刘青峰提由的“超稳定结构”的无限循环罢了。因而对传统社会“同情的理 解”,仍然不能阻止我们向着现代化迈进的步伐,充其量只是 偶尔的停留,回望来时的路,以使以后的路走的更稳健而已。走笔至此,我们已经大略回答了包公判案是否合理、德治传统何以形成两个问题,而以制度主义
13、进路去回答这些问题对 于今日波澜壮阔、史无前例的法治现代化进程有何启发意义? 兹小结三点:第一,有利于以“同情的理解”之态度去剖析传统社会。由于近代史的屈辱和血泪,由于五四运动“矫枉过正”“倒洗澡水把小孩也倒掉了” 的特点,今人对传统社会、特别是其思 想往往深恶痛绝。之前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 动辄戴人以“封 建思想”的高帽,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亦难逃此尘俗之污, 良可叹也。如今的话语环境更宽松了, 但是仍然有人习惯用强 烈的道德色彩去看问题,而制度主义的进路是一种实证分析、 价值中立的进路,有利于培养人们理性、 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精 神。第二:既然社会治理模式本身是价值无偏的,何种治理成本更低、效果
14、更好就会成为“公共选择”的宠儿,而治理模式 本身又与社会资源条件紧密相关,因此在大谈法治之前, 应先回答几个问题:以今日的社会资源条件, 法治与人治谁的成本 更低、效果更好?如果答案是法治, 那么又如何去创造更好的 法治社会条件(苏力甚至说“一个民族的生活创造它的法治, 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治的理论)?这些问题的思考至少可以防止法学家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第三:制度主义进路比道德主义进路更有力量。中国人接受了两千余年的道德教化,却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世风日下, 人心不古”的感慨萦绕耳畔,不得不说是讽刺。人性并不纯然 是“四端”,是“秉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之置于清冷 水中”,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也 有趋利避害甚至“恶”的一面;因此今日之政制,更应强调官 员财产公开、严格的预决算和审计监督、司法独立对行政权力 的制约、常态化的巡视制度等等,而不能过分期待官员的“党 性” “八荣八耻”。当然正如黄仁宇指生的,道德也是重要的, 但道德是一个根本问题,在能用制度、用技术去解决问题时, 就不用急着把道德请由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孔乙己学习课件
- 第17课《昆明的雨》八年级语文上册精讲同步课堂(统编版)
- 爱车讲堂 课件
- 西南林业大学《材料化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应对挫折课件
- 西京学院《机械制造工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小班儿歌《铃儿响叮当》课件
- 西京学院《电机学》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医保课件 模板
- 机场助航灯光设计说明
- 【劳动教育项目案例一等奖】“追根稻底”-小学劳动项目实践活动方案
- Trip+itinerary-夏威夷旅游英语行程单
- 教科版科学实验目录1-6年级(新版)2022
- 电气火灾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齿轮泵泵体的加工工艺与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 管理培训互动游戏游戏-先救谁
- fg-400变频器说明书
-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申报书
- 2023年国债资金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