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_第1页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_第2页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_第3页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_第4页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涂尔干一、 基本理论关怀1. 涂尔干被认为是一位学院派的社会学家,但是他的全部学术研究活动及其学说也包含着深厚的社会与道德关怀在内,也都是针对他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中所感受到的社会问题展开的,是他为了解决那些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些理论方案。所以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所针对或欲解决的社会问题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前提。2. 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如何来恰当地理解和有效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3. 危机表现:(1). 经济危机。具体表现为19世纪频繁发生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等著作中最受关注的现代社会问题之一。(

2、2). 社会危机。具体表现为进入19世纪以来同样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激烈的劳资冲突。(3). 精神危机。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悲观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强度。悲观情绪变态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自杀率的上升。4. 危机现象的破坏作用:(1). 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使社会团结发生断裂(2). 劳资之间的激烈对抗把居住在同一社会的成员分裂成两个敌对国度(3). 迅猛发展的自杀现象意味着危机和骚乱5. 涂尔干认为我们必须要去研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有效消除的办法,这一任务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才能够得以完成。6. 理解和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社会所面临的上述危机,思想家

3、们的不同思路:(1). 马克思主义者思路原因:危机起源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的私有制为核心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同在这个制度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方法:要解决危机,必须从根本上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加以变革,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核心的共产主义制度来替代它。(2). 密尔等自由主义者思路原因:自由主义制度在当时尚不完善。自由尚未能充分地、平等地扩展到每一个人。方法:通过各种具体途径来进一步改良和完善自由主义制度,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形式上享有充分的自由。(3). 美斯特尔等保守主义者思路原因:随着社会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个人自由的高度扩展

4、以及平等的社会发展趋势破坏了原有社会秩序。方法:通过恢复各种古老的传统(秩序、等级制、道德社会、精神权利、群体优于个人等)来重建社会秩序。(4). 孔德等实证主义社会学家的思路原因:社会结构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工业化和劳动分工发展所导致的个人主义高涨及传统社会秩序的崩溃。办法: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建立与工业社会特征相适应的新的社会秩序。(5). 涂尔干的观点(基本与孔德一致) 将工业化而不是自由主义或资本主义理解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特征。 将工业社会看成是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 将社会团结的削弱或社会失序看成是工业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将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当做自己最基

5、本的理论关怀(比孔德更关注这个问题)。 将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称为集体意识)看作是包括工业社会在内的各类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真实基础,将集体意识衰退看成是导致工业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将重建集体意识看成是在工业社会中重建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 反对共产主义学说和自由主义学说,主张将自由和秩序结合起来。第二节 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社会转型与社会失范社会分工论强调的社会问题:现代经济生活存在着的法律和道德的失范状态。 目的:为劳动分工正名,寻找引发社会状态的真正原因。1. 社会团结涂尔干的基本社会学理论是以社会团结为主线而展开的。集体意识:社会团结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

6、规范,与一定的社会条件相联系,并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1). 定义: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结关系,这种联结关系既可以建立在共有情感体验、共有道德情操和共同理想信念之上,也可以建立在因为生活需求、功能依赖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之上。(2). 分类: 机械团结: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所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情感和共同信仰)而把同质性的个体联结起来的一种社会结合类型。典型形式出现在原始社会和传统农业社会。 有机团结:通过职能上的相互依赖而将异质性个体联结起来的一种社会结合类型。典型形式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大都市。 比较: 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转变的过程中,尤其在早期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存

7、在着使劳动分工偏离“正常”形式的可能,从而导致各种“反常分工”形式的出现。2. 社会分工(1). 原因:由于“社会容量”(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2). 后果: 改变了社会团结基础,为社会团结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纽带 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使人们不断得以在一种比以往更广泛的程度和范围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削弱了集体意识对个人的控制力,拓展了个人意识发展的自由空间,促进了个性发展。(3). 三种反常社会分工 失范的分工:由于缺乏充分而有效的社会规范,因而使得分工过程中各个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正常

8、规定和调节的一种劳动分工。(社会缺乏规定和调节分工关系的有效规范) 强制的分工:在违背某些当事人本性和意愿的情况下通过某些外部的强制手段来实行的分工。(分工本身不合理)情形一:社会通过某些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与其嗜好和能力不相符合的工作岗位。情形二:社会通过某些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违反等价交换原则的分工形式。决定分工形式的唯一因素是人们能力的差异。强制分工原因:在竞争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外部竞争条件的不平等状况。 不适当的分工:不能使每个人保持活动的分工状态。(4). 失范分工论述最多,在涂尔干那里,“失范”被认为是当时社会各种危机最主要的根源之一。可以理解为:强制的分工和不适当的分工虽然

9、也是导致当时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源之一,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根源,最主要的根源是失范。3. 失范(1). 定义:失范主要指一种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制度化程度差,因而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指道德规范在整个社会或其组成部分中处于相对紊乱的状况,只涉及社会结构特征。(2). 原因: 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结构中急剧增长 现代社会不能满足个人的欲望 社会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3). 特点: 个人意愿不再受公共规范的制约,从而社会也就听任个人志向发展的环境特点。 在特定社会中,各种群体受失范影响程度不同。 社会变迁可能会影响社会或其局部的社会失范。 任何动摇社会结构的急剧变革,都会为失范

10、创造条件。第三节 消除危机的处方:职业群体与职业伦理的建设1. 涂尔干对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诊断与孔德一致,同时也将危机产生原因归结为集体意识和社会失范的丧失。(由于社会类型正在发生转变,旧的已经失效,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处于一种“价值真空”或者“道德真空”的状态)2. 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主要是源于社会的失范状态,因此,重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以消除社会的失范状态是现代社会走出危机的唯一出路。3. 途径:就现代社会而言,建设各种法人团体即职业群体以及职业群体层次上的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更有关键意义。同时,得建立公共制度来代替混乱的法人团体。4. 法人团体以及在此层次上形成的集体

11、意识和行为规范比国家以及国家层次上的一般性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能够更好地管理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原因:(1). 他们在社会经济过程中所处的空间层次比比国家低,因而能够更加贴近具体社会经济生活过程,更好地调节和规范人们的职业生活和相互特性。(2). 国家等组织和团体及其规范相比具有更强大的道德力量,能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更为切实的道德影响。5. 解决方案:(1). 国家借助法人团体这种中介力量来对个人的行动进行具体的管理和规范,又通过对法人团体的监督和节制来捍卫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受法人团体的侵犯。(2). 个人从法人团体那里获得最直接的道德生活环境和生存意义,又从国家那里获得自由和独立的保障,但个人必

12、须接受法人团体和国家的规范和引导。(3). 法人团体虽然受到国家的控制,但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借助国家的力量来实现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联合和调节。涂尔干认为通过这种国家、个人和法人团体之间的相互辅助与相互制约,就可以促成一种“道德个人主义”状态的实现,从根本上消除现代社会在形成之初所产生的弊端和问题。第四节 社会研究方法论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现象(1). 定义: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有它独立于个人固定的存在性,而且作用于个人,使个人感受的现象。社会社会的结构性组成(国家、教会等)社会的形态分布(人口密度、住宅布置等)(2). 两种类型:物质性社会事实道德集体意识集体表象社会潮流非物

13、质性社会事实社会事实(3). 特征: 外在性 强制性 普遍性 独立性2. 社会学研究基本原则(1). 将社会现象当做客观事物社会现象的外在性、突发性和强制性,表明它也是一种客观事物,必须采用客观的研究方法。在观察社会现象时,要遵循以下具体准则 在科学研究中要排除所有成见 根据社会现象的外部共同特征进行定义 客观地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2). 用社会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3). 用比较方法来检验、证明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基础命题:事物的原因和结果总是总是一一对应的,一种同样的结果总是出于一种同样的原因。 比较方法中的共变法最适合社会研究 比较研究三系列: 将一个单独社会中发生的各种社会事实(譬如自杀

14、等现象)按照地区、职业阶层、城乡差别、性别、年龄、婚姻等状况进行分类比较,考察它们在不同地点、不同人口、不同时间的各种反映。 对同一社会类型中的各个社会事实进行比较。 将不同社会类型中各个社会所发生的事实进行比较。3. 社会学研究方法特点(1). 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 社会学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3). 社会学要求研究人员必须将社会现象当做客观的社会事物来看待第五节 自杀现象的社会学研究1. 选题的意义(1). 反映了涂尔干对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的一贯理论兴趣,自杀现象是社会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2). 贯彻和论证涂尔干的方法论原则,向学术界证明社会学方法论的优越性,为社会学家具体考察考

15、察社会事实提供一个标准的实证研究范例。(3). 有大量的官方统计资料可以直接利用。2. 自杀和自杀率(1). 自杀: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后果的死亡事件。(2). 自杀率:自杀死亡人数占其所属的统计群体人口的比例。只能以群体为其基本单位的社会事实。与群体整合程度呈反比。3. 自杀类型和社会原因(1). 利己型自杀:由于极端个人主义引发,群体整合程度不够。结论:群体及其成员的自杀率的高低与该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整合程度密切相关,整合程度越高,其成员自杀率越低,反之越高。(2). 利他型自杀:过度利他主义,社会过度整合。三类:义务利他自杀、自由利

16、他自杀、强烈利他自杀(3). 示范型自杀:由于人们行动缺乏适当的规范以及由此引发的痛苦而导致。(4). 宿命型自杀:社会道德规范过于严格注:四种类型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区分开,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分开,几种类型特征可能会在同一起自杀中表现出来。4. 自杀行为本质上都是由于某种社会原因而造成的,具有社会性质。在任何时候总是会有一定数量的自杀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杀率是社会的正常现象。第六节 宗教的起源与功能1. 定义: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他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内。2. 根本特征:把全部事物区分为“神

17、圣事物”和“凡俗事物”两大类并以绝对异质性来看待它们之间关系的这种观点。3.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事物。宗教本质上是社会的集体再现,同时也是社会的再造剂。涂尔干坚信,宗教并非注定要消亡,它只是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内容和形式而已。(对图腾崇拜的考察)4. 新的宗教要具备的特征:(1). 必须要与现代科学相协调,从各门现代科学中吸取养料。(2). 必然要在某些方面超越现代科学。第七节 涂尔干社会学理论的简要评价1. 贡献:(1). 涂尔干继承孔德的思路并对其做进一步的发挥,即对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的强调和关注。(2). 为现代社会学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察社会的视角。涂尔干侧重从功(职)能关系角度出发

18、将现代社会理解为工业社会,侧重从劳动分工的发展所引起的功(职)能关系转型这个方面来对现代性进行描述、诊断和分析。(3). 从实证主义立场出发为现代社会学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从而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学在现代科学领域中的学科地位。(4). 通过对社会分工、自杀现象、宗教现象以及教育现象的具体研究,从经验方面为现代社会学提供了许多经典性研究范例,推动了相关领域中社会学研究的开展。(5). 他是法国乃至欧洲大学中系统讲授社会学的第一人;帮助建立了法国乃至欧洲大学中的第一个社会学系;创办著名的社会学年鉴杂志,不仅使社会学的形成和传播获得一个重要媒介,而且还通过所谓的:“年鉴学派”的形成为社会

19、学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研究人才。2. 批评:(1). 涂尔干的社会学主题过于保守。任何时候的社会现实都既包括整合和秩序的一面,又包括冲突和变迁的一面,而他只关注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的一面。(2). 社会学视角也有嫌片面。将劳动分工单一地看做唯一工具。(3). 社会学方法论过于极端。将社会因素当成是对社会现象唯一起作用的因素。(4). 人们对涂尔干在自杀论宗教生活基本形式等著作中所做的研究也提出各种各样的批评。宗教被他称为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永恒的,而宗教未必。马克斯韦伯第一节 生平和学术背景1. 生平(1). 出生于1864年,其父是一位富裕的律师,其母不仅富有且有修养,信仰宗教。(2). 188

20、9年以论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取得博士学位。(3). 1891年以罗马农业史取得在大学任教的资格。(4). 1892年在柏林大学担任讲师,讲授商法课程;1894年,成为弗莱堡大学经济学教授;1896年受聘于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5). 1897年出现精神衰退,1903年智力恢复,并与维尔纳桑巴特和埃德加雅费合编了社会科学文献(6). 1906年发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7). 1910年与滕尼斯和齐美尔一起创建德国社会学学会。(8).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完成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宗教印度宗教与1916年发表,1917年发表古代犹太教(9). 1920年因肺炎逝世。2. 学术背景(1). 德国唯

21、心主义 康德学说认为人生物方面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基础与精神生活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科塞认为,康德所做的这一区分贯穿韦伯时代的整个德国哲学之中。康德学说认为人文科学分析方法与自然科学不同。只能用移情方式揣摩单个历史行动者的行动动机,努力用直觉把握全部文化整体(形态)。企图用“原子论”的分析破坏这一整体,或者企图把个别杰出的行动者的活动统摄于一般化的法则之中都被认为是合理的。 影响韦伯思想的三个人物(古典康德学说): 狄尔泰:对人的认识只能通过内在过程,通过体验和理解实现。唯一的途径是重新体验历史行动者和文化客体所负载的意义。这种做法的主要工具是新型的以移情方式为主的心理学。 李尔凯特和温德尔班德:

22、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应该依照个体化思想和一般化思想之间的差异。研究普遍性的科学与研究研究特殊性的科学是两种截然对立的科学。 韦伯的不同意将直觉性认识与因果性认识看成是不可调和,他认为理解应该是因果分析的第一步。韦伯的价值关系概念主要是从新康德主义学来的,但是去掉了普遍承认这一基础,认为在自然界与人文科学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这种差异要依据研究者认识目的而不是依据方式或内容的原则的不同而划分。(2). 德国历史主义和社会学的影响 经济学的历史学派反对古典经济学,认为要理解国家的经济生活只能通过其特殊的文化发展和历史发展,经济学是关于特殊社会背景下特殊人们的具体经济行为的归纳性科学。 韦伯研究经济学史

23、和社会学的方法主要来自历史学派,但认为在社会科学中一般性的理论范畴也像在自然科学中一样是必要的。 齐美尔和滕尼斯的影响很大,韦伯从滕尼斯那里直接借用了团体关系和联合关系的差异这个概念;韦伯强调的货币在产生合理化经济体制中所起的极端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齐美尔的货币哲学。(3). 尼采和马克思的影响 高度重视尼采对心理机制的分析,通过这种心理机制,意识可以使个人的权力欲、统治欲合理化。 手马克思影响认为意识是公共利益的表现,是阶级斗争和党派斗争的武器。(4). 韦伯构建他的理论的特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完全独立的学术立场,拒绝屈从任何思想路线,在批判和审视他人思想的前提下吸收前人和同时代学者

24、思想中的有益成分。第二节 理解社会学及其方法论基础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1). 社会学任务:人的行动由行动者赋予一定的意义,这些意义由于行动者不断地行动而构成一个联系的系列,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是社会学任务。(2). 社会学定义:旨在对社会行动做出的解释性理解以获得对这一行动的原因、进程和结果的解释的科学。(3). 认识方法:要使社会学成为科学,就必须放弃那种只研究主体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的方法,找出外在表现出来的、可以客观加以说明的主观意义之间的逻辑,因为只有这种以概念表达出来的东西才具有普遍的意义。(4). 对于历史科学或人文科学的本质是寻找普遍的法则还是只求个别化的研究方法这一争论,韦伯

25、认为科学的方法总是以抽象和概括为手段的,要理解人不仅要从人的行动,还要从内在的动机去研究。(5). 因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来源于研究者的研究意图上的区别,不在于科学方法和科学概念是否适用于人类行动这一对象。区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是科学家兴趣和目的的不同。2. 价值相关和价值中立(1). 韦伯认为研究者应该区分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价值相关性与价值中立性。(2). 价值相关性首先体现在研究选题上,选择研究题目是由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决定的。与价值观念相关的是课题的选择,而不是对现象做出解释。(3). 价值中立性定义: 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严格地以客观和中立的态

26、度来从事研究,目的是为了保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要区分“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 事实与价值观念是两个领域,不应混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研究需要的是发现事实。作为科学研究者可以估量行为的可能后果,但不能做出价值判断。3. 理解社会学(1). 理解社会学 韦伯认为每一个行动者都会赋予自己的行动以一定的意义,行动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每个行动者都会赋予自己的行动以一定的意义。这个“意义”是指行动者主观的认为即社会学上的意义,是可以理解的。 理解的含义: 表现为理智上的和逻辑上的合理明晰(理性)。 表现为情感体验的和艺术感受的移情明晰(通过自身的再体验、即通过移情来把握行动者的主观意义)。 再体

27、验并不是对意义解释的绝对条件,相反,要使理解成为“合理的”,必须理智上逻辑上的解释结合在一起。与非理性主义区别 理解和解释相互关联,相互说明。因此必须要将理解和解释联系起来考虑。 理解是解释的前提,是能被解释的,理解就是一种解释,反过来,解释也是一种理解。据此,我们可以把对行动意义的理解看做是对行动实际过程的一种解释。所以他称自己的社会学是“理解社会学”。(2). 社会行动及其分类理解社会学的对象是社会行动 定义:社会行动应该是“行动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行为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的行为为取向”的行动。 所具备的条件: 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即行动者有行动的

28、动机; 行动者主观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与他人的联系。 分类:(根据他自己所创导的“理想类型”方法做出的) 目的合理的行动:把对外界对象以及他人行为的期待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并以最有效的途径达到目的和取得成效。 价值合理的行动:对纯粹自身行为本身的绝对价值所持的自觉信仰,无论这种价值表现在伦理上、美学上、宗教上还是其他方面。 情感的或情绪的行动:由于现实的感情冲动和感情状态引起的行动。 传统的行动:通过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行动。(3). 韦伯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认为社会学应始终将个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集体仅仅是个体的派生物。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社会学的唯名论思想 韦伯并不认为这种个别化的方法和理论体

29、系上的个人主义是有区别的。 韦伯试图通过个体研究整体,进而把社会认识上的整体与个体的二元对立调合起来,并将传统的主观表意方法与近代科学的客观因果说明的通则方法结合起来。4. 理想类型(1). 为了避免德国人文学派和历史学派的个体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韦伯提出了一种关键性的概念工具,即是理想类型。(2). 必要性:避免落入概念和概念工具选择的两难困境。(3). 理想类型的特点: 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可以在对繁多的经验进行整理后,突出它们的共性或规律的东西,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4). 一种理想类型就是一种分析结构。它可以使研究者在具体情况

30、下确定相同与相异。它提供了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 理想类型包含着强调典型过程的意思。它可以使人能够做出对于现象的假设,包括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只有通过这种认识方法,才能够更好的获得对现实的认识。韦伯提出理想类型的目的,是与他的理解社会学的研究主旨是一致的。(5). 韦伯构想的三种理想类型: 来自于历史的具体特点的理想类型 包含社会现实的现象因素的理想类型 作为一种具体行动的合理化设想的理想类型5. 因果性和或然性(1). 韦伯坚信历史的和社会的因果性,但他是用或然性来表述因果性的。(2). 在社会科学中要达到客观的确定性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多只能抓住多种因果性的环节。(3). 韦伯的或然性指一定背景

31、下的人多半会按照正常预期的那样行动。(4). 历史学的因果性与社会学的不同。历史学的因果性是要确定一个事件之所以产生的特殊环境,社会学的因果性则表现为确定的两个对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5). 韦伯是从新康德主义的见解中借鉴了“或然性”的提法。试图在社会认识上提倡因果多元论。(6). 韦伯把或然性下的原因称为“适合的原因”,把单义的因果关系称为“关于各种后果的知识”或“规制学的知识”,并用“可能性判断”代替规制学的因果决定关系。(7). 在韦伯的原因推断过程中,“客观可能性”是一个尽可能妥当地估量出某一原因在随机发生的几率上所具有重要性的范畴。(8). 韦伯的原因推断过程: 将给定事件分解为诸因

32、素,直接资料则被看成“可能性和因果关系的符合”; 各因素可看作“经验规则”的特例,因而具有普遍性的行动过程均可被纳入其中加以思考; 借助想象,在一连串互为因果的事件系列中把所要考虑的因素排除; 把其他因素作为条件存在,按照经验规则,可以期待它们有怎样的后果; 把想象中的事件发展与现实中的发展加以比较,如果后果相同,那么被排除的因素可能只具有偶然性;如果后果不同,那么被排除的因素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节 理性与现代性韦伯是以理性化为视角和发展脉络,考察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并揭示了西方现代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现代性”贯穿了韦伯的比较历史研究、理性化理论、社会哲学思想。1. 目的理性与

33、价值理性:(区分表现在于他对社会行动的分析)(1). 目的合理性行动(目的工具合理性行动)是指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它着重手段对达成特定目的的能力或可能性。(排除价值判断或价值中立的行动)(2). 价值合理性行动是指主观相信行动具有无条件的、排他性价值的,而不顾后果如何、条件怎样都要完成的行动。(引入价值判断的行动)(3). 上述两种行动都是韦伯为了便于对社会行动意义的思考和理解所设定的范畴,都属于“理想类型”。它们从未以纯粹形式在现实中实现过事实上,任何行动都既包含工具合理性的成分,又有价值合理性的成分。(4). 韦伯进一步从合理性和非理性的相互转化、动态发展和辩证关系

34、等角度探讨了合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5). 价值合理性行动在价值上是合理性的,但它也有行动者为不计后果的激情所驱使的一面。这种非常态(非理性)可以成为打破僵固的传统习惯、推进社会理性化进程的动力。(6). 目的工具合理性行动在它的目的上是合理的,这种行动符合人们理性思维的常态,但它会导致行为方式的常规化,使生活丧失多元价值的创造性,有招致社会生活停滞化、单一化的危险。(7). 因此,在韦伯看来,合理性与非理性都是相对而言的,任何一个现实的行动都含有这两者的因素。2. 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1). 韦伯认为一切伦理行动都可根据行为本身的价值和行为的可预见性后果的不同意义归并为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的两

35、种准则。(2). 信念伦理:主张一个行为的伦理价值在于行动者的心情、意向、信念,行动者有理由拒绝对后果负责,可将责任推诿于上帝或上帝所容许的邪恶。属于主观的价值认定,行动者只把保持信念的纯洁性视为责任。与彼岸性相连。(3). 责任伦理:主张行为的伦理价值只能在于行为的后果,它要求行动者对后果承担责任,并以后果的善去补偿或抵消行为后果的不善或副作用。要求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认识,行为者需要审时度势做出选择,因为他要对行为后果负责。与此岸性相连。(4). 韦伯将宗教分为神秘主义与禁欲主义两大类: 禁欲主义认为世俗工作是神的召唤或天职,世俗工作是为了荣耀神的恩宠,救赎是最重要的事。必须以通过计算最

36、小的恶或最大的善的原则做出决定。禁欲主义者的思想特质倾向于责任伦理。 神秘主义是一种知识分子的救赎论,它视人为神的容器,致力于通过冥想达到一种与神合一的拥有状态。它的思想方式趋近于信念伦理。(5). 韦伯认为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理性主义产物,这种理性化既表现为目的工具理性在人的观念和行动中的体现以及发展,也表现为这种目的工具理性向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 (6). 韦伯进一步将工具合理性与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联系在一起。新教伦理具有一种明确的入世理论,新教的教徒倾向于责任伦理。(7). 目的理性化是西方社会现代性的体现和标志,也给西方社会带来了深刻的社会问题3. 理性与现代性(1). 韦伯认识到

37、资本主义已无法连根铲除,恢复社会父权基础已行不通。因此他特别着重资本主义“破旧立新”的革命力量以及它在文化领域的冲击。(2). 现代文明受到资本主义洗礼后,人们的生活世界变为解除魔咒的、世欲功利主义的世界。理性的计算科技工具的运用以及计划性的社会变迁扩大了官僚化,现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组织日益趋向于形式理性。(3). 个人除了背上“职业人”的硬壳外,还要面对组织内部秩序的要求与宰制。(4). 严密的官僚科层体制的循规蹈矩地运转就是“理性中的非理性” 现代西方世界的最基本最现实的现实就是“形式的合理性与实质的非理性”。造成这一现实的原因是对于合理性的过分追求。(5). 韦伯对于理性化的过程进行了

38、层次性的犀利分析,却未提出一套相对应的规范要求。尽管如此,他的独特的分析方法以及对人们生活社会的自我批判,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政治社会学考察的是理性化如何渗透至政治领域 渗透带来怎样的问题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限制这样的理性化,达到理想的政治1. 政治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 权利: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2). 统治:是指一种特定的权利施用关系,即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命令控制,不包括以纯粹暴力方式所达到的控制)(3). 纪律:是指在所属的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机械地、公式化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 权利、统治、纪律

39、组成了一个概念系统。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4). 每一种真正的统治形式中都包含有自愿服从的成分,另外必须还要有对统治合法性的信仰。 自愿服从和信仰体系构成了统治系统或权威系统。信仰体系:说明某人或某些人应该服从某种统治的理论体系或意识形态。(5). 合法性:是相应态度的存在以及由此引发出与之相符的实际行为的二者相关程度的可能性。即是促使一些人服从某一命令的动机。(6). 合法性就是统治系统的稳定性,也即是人们对享有权威的人的地位的确认和对其命令的服从。任何成功的稳定的统治都必然是合法的。2. 三种统治类型:(1). 韦伯认为任何一个既定秩序的合法性都要以两种正当性的一种为保证。 纯粹主

40、观的正当性: 屈从于情绪的情感正当性 相信价值合理性的正当性 相信宗教的正当性 表现为对特定外在效果即一种关心状态的所期望的客观的正当性: 习惯的正当性 法律的正当性(2). 受正当性信念支配而引发的社会行动分为四个类型: 情感型的行动:来源于对情感正当性的信念; 传统型的行动:来源于对习惯正当性状态的期望; 价值合理型的行动:来源于价值和宗教正当性的信念; 目的合理型的行动:来源于对法律正当性的期望。(3). 以上的正当性信念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合法性统治形式的三个基础: 理性的基础 传统的基础 卡里斯玛的基础。(4). 建立在韦伯的主观思维构造之上的统治类型: 传统型统治:依靠从古至今的

41、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维持的统治,它主张永远维持先王或上帝的神圣秩序,不容有任何改变。 个人魅力型统治(卡里斯马型统治):建立在一种对具有出色感召力的领袖人物的拥戴和信仰的基础上的统治。韦伯所关心的是领袖人物的号召力。 法理型统治:以合理性行动(目的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统治是法理型统治。3. 科层制(官僚制)(1). 性质:是法理型统治的典型,建立在目的合理性行动基础之上的统治类型。(2). 韦伯认为,科层制是最系统、最有效的社会组织形式,工具理性在其中得到充分体现。原因: 把个人利益、动机同执行组织职能系统地联系在一起 排除由感情、个人交往和亲戚邻里等联系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 科

42、层制组织行为具有高度合理性与预见性,但是其中个别成员处于非自觉状态,这导致了个人对组织的依赖与服从 工具理性战胜价值理性,人们在科层制中注重技术效率和操作计划性(3). 特点: 存在的持续性 职权确定性 组织等级性 职员专业性 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职权不得转让 文件系统化和档案化(4). 缺陷:对人的情感与意志等个性因素的压抑(5). 科层制管理机构的官员的特征(9项)(6). 纯粹科层制的管理在精确性、纪律性、严谨性、可信性、可计算性上都可以达到技术上完善的程度。即是在功能方面是严格合理的,排除了人格化的因素。现实中的统治似乎包含着科层制和个人魅力型统治两方面的因素。(7). 韦伯认为,现代

43、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个理性化和官僚制化(科层制化)的过程。表现为:在社会中,人们普遍把效益、效率、功能当做主要追求目标,理想、信仰等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在逐渐淡化。第五节 宗教社会学韦伯的全部宗教社会学的主旨在于研究世界的几大宗教的教义的进化过程。在研究中,韦伯不关心宗教的本质,把研究特定类型的社会行动的条件和后果当做任务。1. 韦伯对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两类宗教的讨论(1). 韦伯的研究兴趣在于高级宗教的先知及其预言。(2). 现代世界主要宗教的先知可分为伦理先知和楷模先知。(3). 一切宗教都有拒斥尘世的倾向,在充满诱惑的尘世中要使人的灵魂得到拯救,就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救赎

44、,即是禁欲或自制。救赎的方式包括入世方式(禁欲主义)和出世方式(神秘主义)。西方宗教本质上是与伦理先知相联系的禁欲主义宗教;东方宗教则是与楷模先知相联系的神秘主义宗教。2. 新教理论与资本主义精神(1). 在此书中,韦伯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 资本主义的起源与本质 宗教伦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2).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在强调透过诚实、有信用的方式去赚的财富,这是一种美德。而获得经济上成功的步骤是与宗教有非常大的关系。(3). 根据新教理论以及加尔文教派,宗教的预定论指明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人们剩下的出路就是将世俗的成功奉献给上帝。世俗的成功是要世世代代、兢兢业业的,以免丧失上帝的

45、恩宠。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了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第六节 结语格澳尔格齐美尔第一节 生平及主要著作1. 生平(1). 1858年出生在原普鲁士(今波兰)。同腾尼斯、韦伯一起被称为是德国社会学的三位主要创始人,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解释社会学的三驾马车。(与迪尔凯姆同年生,都是犹太人)(2). 家庭富裕但不幸:16岁丧父亲,母亲专横心灵飘泊的“边际人”(3). 1876年,进入柏林大学,曾师从于历史学家蒙森教授,接着转向心理学和人类学教授拉扎勒斯和施泰因塔尔,再往后,追随民族学家巴斯蒂安,最后又是凭从康德的自然单子论看物质的性质(1881)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4). 1885年,在柏林大学

46、任教,1900年,学校才勉强聘他为副教授。(5). 1914年,斯特拉斯堡大学聘为正教授。(6). 1918年,患肝癌去世。2. 排挤原因:(1). 齐美尔在德国学术界的边际地位,他的犹太家庭出身使许多具有排犹意识的同时代学者对他怀有偏见。(2). 齐美尔出色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引起很多同事的嫉妒。 (威胁、猜忌、与跨学科的不可容忍、对既有学术制度的冒犯)(3). 齐美尔的边际地位可能也是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社会学本身所处的边际地位的一种反映。 3. 著作(1). 特点: 著作中显示了某种思想发展的线索 可以在著作中找到他感兴趣的几个主要问题(2). 分类: 哲学研究时期(19C80-90年代的

47、十多年):主要受英美实用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德国民族和社会心理学思潮影响。 1880年他的康德研究博士论文 1890年论社会分化 1892年历史哲学的问题 1892/1893道德科学引论(共两卷) 社会学研究时期(19C90年代末-20C初的近十年)主要受新康的主义者温德尔邦德,李凯尔特,狄尔泰影响。 1990年货币哲学 1905和1907修改后的历史哲学问题 1908社会学 生活哲学和新形而上学研究时期(生活的最后十年)主要受贝格森和尼采生命哲学影响。 1911年哲学文化 1913歌德 1916年伦布朗德 1918年生活观第二节 从哲学思辨到经验事实的觉察:早期思想演变1. 背景:(1).

48、 德国唯心主义崩溃,大哲学体系终结。(2). 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潜入哲学的真空,并且对不断前进的史学-哲学专业提出挑战。(3). 以某种深化和净化的人文科学的挺进而结束论战。2. 早期思想:和他那个时代一样,扬弃了某种哲学传统、选择了一种从经验事实出发观察世界的视角。3. 19C世纪80年代:在一系列作品中,强调经验的意义,以及对社会事实和社会事实关系进行清醒的观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经验才能解释历史地变化的风俗和道德概念。(1). 一方面对唯心主义和哲学思辨进行批判,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新的以精确性为特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案。主张用具体的历史研究取代先验性的思辨,注重对现实的经验的事实关系进行研究。

49、(2). 主要研究领域:伦理学领域,社会学领域(3). 观念: 伦理学只能描写和解释风俗,而不能设定和判断风俗;规范是在社会实践领域产生的,科学只能弄清和描写事实。 伦理学只是一门事实科学;伦理学家的任务并不是确定社会朝什么方向发展。社会的发展方向问题是社会实践自身的问题,是经验关系的问题,而不是科学家要回答的问题。4. 个性与社会的关系:个性是社会不断发展和分化的产物。5. 衡量社会发展标准:(1). 分化:一个社会越不文明,越不分化,他的内部联合就越紧密,它在外部交往中就以越封闭的形式出现。相反,一个社会越发达,他的内部关系越分化,他的成员个性越鲜明。(2). 社会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交

50、织的程度。认为一个社会中相互作用程度与分化程度同步发展,程度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分工的发展,文化的发展。6. 社会学方法论:主张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取代原子论和集体论的方法,要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必须而且只需分析每一种社会现象中包含的诸多小单位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科学研究只应该分析和描写过程。7. 社会学的认识:社会学没有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只是研究其他学科已经整理出的材料,并且从这些材料中获得新的综合和观点不是一种学科之王。只是一种切入社会的视角,一种新的方法,一种研究手段,一种探索所有这些学科的主题的新的途径。8. 社会学任务:“人们共同生活的形式”的描写和规则的发现。规则指个人在其所

51、属群体中的行为规则以及群体间的互动规则。9. 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一个过程,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称之为交往)构成社会。社会产生于个人的互动之间,一经产生又超越个人。社会与个人及它们的现实性,就存在于两者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之中10. 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互动内容(可以被不同学科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社会互动形式(社会学专有研究对象)11. 社会学分类:1917年出版的社会学的基本问题(1). 普通社会学:涉及的是“历史生活的社会学研究”认为虽然普通社会学几乎涵盖了人类存在的所有领域,但它并没有因此去除任何科学能够避免的片面抽象性质。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受到多重因素

52、的影响,而社会学只抓住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社会学只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人类的历史生活,即将社会变迁视为社会形式的变迁。 历史发展的阶段问题 群体的权力问题 集体和个体的行为、行动和思想之间的价值关系问题。(2). 纯粹社会学/形式社会学:撇开了其中的具体内容,关注的只是抽象社会交往的纯粹要素形式,也可以称为形式社会学。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齐美尔意识到要对与自然现象不同的、具有唯一性的社会历史事件进行有效的研究,就只能抛开这些事件的特殊性,而去关注构成这些事件的同一性即它们的外在形式。社会几何学(3). 哲学社会学:它主要揭示社会学研究的前提、条件以及基本范畴,研究社会学的认识论和形而

53、上学问题。 齐美尔认为,当哲学社会学作为一种认识论时,它能够为我们研究其他社会科学提供各种概念、假设、公理和预设,使我们能够将社会领域中无数零碎的知识整合成一副完整的社会图景;而当哲学社会学作为一种形而上学时,我们就能够超越日常经验的有限性,克服个别事件的不连续性和异质性,进而挖掘事件的意义。12. 形式社会学(1). 两个根本命题: 社会是个体间的互动; 社会生活可以划分为内容和形式两部分,而关于形式或互动形式的描述是社会学这门科学的基本任务(2). 社会交往形式: 定义: 形式:社会世界的个人及社会理论家日常生活中对各种令人困惑的事件、行动和互动赋予的区分形式。 社会交往形式:个人之间交往

54、的方式,通过或者是在这种方式中,交往成为社会现实。 研究特点: 重点放在社会交往过程 不是全面研究社会交往,而是将其中稳定形式抽象出来,加以研究 为了追求客观性,将心理现象、文化价值舍弃,只进行纯粹社会交往的研究(3). 社会交往者类型:社会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形式,参加交往的人们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4). 社会交往形式影响因素: 群体规模: 二人群体(互动直接):亲密程度高、具有强烈排他性、比较容易产生较强烈的冲突 三人群体(最小的社会群体单位):群体获得支配个体的能力、产生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产生了第三者的社交角色、危机个性发展 社会互动的距离:互动的事实,事物的意义等问题,都是由

55、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的相对距离决定的。(5). 形式分析的重点:社会互动中的矛盾(冲突社会学) 冲突具有普遍性 第一,有机体各单位间先天的“敌对冲动”或“仇恨和争斗的需要“是冲突发生的首要原因。 第二,社会关系及其间的矛盾也是冲突发生的原因之一。 第三,冲突的产生及影响与一些社会因素有关,即社会分化、社会单位组织化程度的增加以及社会关系的控制等等。 分化是冲突成为可能。 群体间的冲突对各方内部人际关系的影响: 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冲突各方内部权威的集中。 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冲突各方内部的社会团结的增强,同时它降低了群体对越轨和异议的容忍程度。 冲突增强了有共同对手的不同群体间的联盟。 冲突的强度与烈度: 冲突双方感情投入越大,冲突就可能越激烈。 冲突各方成员的团结越紧密,他们投入感情的程度就越大。 冲突各方以前的和谐程度越大,他们投入感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