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词曲中的各种对仗及对仗中词性的运用 诗词曲中的各种对仗唐诗、宋词和元曲中常遇见的对仗类格和名词的解释,并附有例句,共有:正名对、双拟对、连珠对(连绵对)、双声对、叠韵对、同类对、异类对、借对、掉字对、自成对、交股对、实字对、虚字句对、流水对、倒装对、逆挽对、错综对、意对、邻对、扇面对(隔句对)、衬豆对、鼎足对、连璧对、联珠对、叠句对、叠字对、鸾凤和鸣对、回文对、工对、宽对、正对、反对、合掌对 计三十三种。对仗是作诗填词的基础,是应当认真学习的。有博友曾说,对仗就简单分为正对、反对和流水对不就行了,没必要搞那么复杂。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唐诗、宋词和元曲中有各种类型的对仗,如果对对
2、仗各的种类格或是名词含义所知甚少,不但自己练习、运用会受到局限,恐怕也难理解、欣赏唐诗、宋词、元曲中对仗的精妙之处。 关于对仗的讲究,古人总结出许多类格。文心雕龙说对仗有四种对,即言对、事对、正对、反对。诗苑类格说:“唐上官游韶谓诗有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茅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也”。后来,这种对仗类格日渐增加,文镜秘府论综合元兢髓脑的六种对,皎然诗议的八种对及崔氏唐朝新定诗格的三种对,合而为二十九种对。前人所流传下来的各种对仗类格,有的是属讲究如何字面对仗的;有的是属于琢
3、磨句式对仗的,为便于理解,将它们分为“用字对仗法”与“琢句对仗法”,现将其中18种类格整理、删减如下:一、用字对仗法 1、正名对,又名的名对、名正对 正名对的特点在于“正”。凡作对联,正正相对。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东,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像这样的对仗称为正名对。初学对联,宜用正名对。如: 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上联中的“东”与“西”。“园”与“圃”、“青”与“绿”、“梅”与“草”、“开”与“发”都是正名对。2、双拟对所谓双拟对是在上下两联中,以一物比拟另一物,即“比、兴”的“比”。如
4、: 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上联中有两个月字,中间隔以“眉欺”二字;下联提到两个花字,中间嵌入“颊胜”二字。字虽重复出现,但却是两个复合词中的主要成分。有独立的意义。而上下两联,用了两个比喻,所以叫“双拟”。 3、连珠对,或联绵对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像这样一文再读,二字双来,语意联绵,则称叠字对、连珠对或联绵对4、双声对 如
5、: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佳菊”二字的声母都是“j”;“丽兰”二字的声母都是“l”。像这样两字声母相同,而且上下联相对,就是双声对。像:奇琴、精酒;妍月、好花;素雪、丹灯;翻蜂、度蝶;黄槐、绿柳;意忆、心思;对德、会贤等都属双声对。 5、叠韵对 如:放畅千般意,逍遥一个心。“放畅”二字的韵母都是“ang”,“逍遥”二字的韵母都是“iao”。像这样两字的韵母相同,而且上下联相对,就是叠韵对。6、同类对同类对是用字对仗的一种,是最普通的对法,旧时代老师教学生的启蒙书,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中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就是同类对。 如:
6、160; 东限琅琊台,西距孟津陆。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7、异类对 异类对是用字对仗法的一种,就是不同类范畴的事物相对,也叫异名对。如: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异类对就是指上句安天,下句安山;上句安鸟,下句安花;上句安风,下句安树。异对优于同对。8、借对借音甲字的发音跟乙字的发音相同,诗中用甲字,借同音的乙字跟联句中的相应的字相对。如:
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裴司士见访)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杜甫秦州杂诗)借“沧”为苍与蓝对;借“杨”为羊,与鸡相对;借“珠”为朱,与白相对。借义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 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
8、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 “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9、掉字对 掉字对是用字对仗的一种,就是一句中连用相同的字,而且上下联相对。这也叫“掉字格”,这种对仗比较难,容易流于文字游戏。如: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10、自成对自成对是用字对仗的一种,就是一联的一比之中,同类名词自相对仗,又叫“就句对”、“当句对”或“互成对”。古人在工对的权变中允许在联内进行自对,简称“自成对”。如:
9、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上联中的“吴”、“楚”自对,“东”、“南”自对;下联中的“乾”、“坤”自对,“日”、“夜”自对。11、交股对交股对是用字对仗法的一种,就是用上联的第四字,对下联的第七字;下联的第四字,对上联的第七字。如: 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以“密”对“疏”,以“多”对“少”,因为这种对仗形式交叉如剪股,所以叫交股对。二、琢句对仗法12、实句对实句对是琢句对仗法的一种,就是上下联都不用虚字。这个对法,有时很成功,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容易流于生涩。如:
10、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蔼)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13、虚字句对虚字句对是琢句对仗法的一种,就是上下联用虚字对仗。如: 且然聊耳尔,得也自知之。(黄庭坚)如:孙行者,祖冲之。祖对孙,冲对行,之对者(之乎者也嘛),对的工整。14、流水对,又称串对流水对是琢句对仗法的一种,一般的对仗,都是并行的两件事物。但流水对却是一意相承,两句可以当作一句来读。这种对仗又称为“串对”。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杜甫在上句没说“穿峡”到那里去,下句才说出向洛阳去。流
11、水对是说上句的意思没说完,像流水一样,得流下去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意思。流水是一个比喻词。15、倒装对 倒装对是琢句对仗法的一种,由于受平仄或词性的约束,故意把词语颠倒过来的一种对仗,也叫“倒插对”。如: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这两句顺读是:莲动渔舟下;竹喧浣女归。如果顺读,平仄式就完全变了。为了适合平仄调,所以有意识地把词序颠倒过来用。又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 顺读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也是和上例同样的原因。故意把词语颠倒来用。阅读这种对仗时,必须注
12、意这是倒装句,否则就很费解了。16、逆挽对逆挽对是琢句对仗法的一种,在上比叙述现在情况,在下比则追溯往事,以使全联意思更完整。如: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本是“冠剑”持节,“丁年”去国,可惜回朝之际,“楼台”已“非甲帐”了。17、错综对 错综对是琢句对仗法的一种,就是不拘位置,颠倒错综,以成对仗。错综对主要是解决因平仄不调而采用的补救手法。如: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以“六幅”对“一段”,以“湘江”对“巫山”。这种对仗,往往也是因为迁就平仄而成的。如果是“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一段巫山云”,在意思上是很工
13、整的对仗,在文理上也同样通顺,但是平仄上不合,只好这样颠倒错综相对了。 18、意对意对是琢句对仗法的一种,就是似对非对,不对又像是对,上下联以事意相关联,倒也别具一格。如: 春风潮水上,饮马杏花村。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这两联都是不对而又声势相应,所以不对似对。没有线迹裁缝的痕迹,自然有一种妙趣。除上文列举18种类格外,还有其它一些对仗类格或名词1、邻对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
14、对。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2、扇面对,又叫隔句对诗、词、曲对仗的一种格式,即隔句相对。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诗中的扇面对如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词中的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 水风轻,苹花渐老; 月露冷,梧叶飘黄。曲中的扇面对,如卢挚的节节高:
15、;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 风微浪息,扁舟一叶。有意思的是这个扇面对还是个错综对,本是应该“一叶扁舟”对“满江明月”的,为了在曲中月、叶押韵,故采用了倒装。3、衬豆对我在填词的对仗简述中叙述过。在词里面出句起首加一字豆的对仗(所谓“一字豆”就是读到这个字时要稍作停顿,以引起下文之意,一字豆是词的特点之一),叫衬豆对,最常见的是四字对,如:毛主席的沁园春上阕第四、五、六、七句: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将一字豆“望”字抛开,“长城内外”对“大河上下”;“惟余莽莽”对“顿失滔滔”。就成为工整的扇面对。下阕的第三、四、五
16、、六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将一字豆“惜”字抛开,同样也成为工整的扇面对。又如: 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吴文英高阳台)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 永望海潮) 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可平仄相对,也可平声相对,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散曲对式名目有多种形式。明代著名曲家宁王朱权所著的太和正音谱中有“对式名目”一则,其中有云: “合璧对:两句对者是。连璧对:四句对者是。鼎足对:三句对者是。联珠对:多句对者是。隔句对:长短句对者是。鸾凤和鸣对:首尾相对,如叨叨令所对者
17、是。”4、鼎足对三句对仗,在元曲作品中随处可见。如元散曲四大家之一的张可久的: 山花红雨鹧鸪啼, 院柳黄云燕子飞, 池萍绿水鸳鸯睡。再如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的: 和露摘黄花, 带霜分紫蟹, 煮酒烧红叶。5、连璧对 四句对仗。如无名氏叨叨令: 黄尘万古长安路,折碑三尺邙山墓, 西风一叶乌江渡,夕阳十里邯郸树。这四句为连璧对,先后列出“长安路”、“邙山墓”、“乌江渡”(取霸王自刎乌江的典故)、“邯郸树”(取黄粱梦的典故)四种意象,分
18、别冠以“黄尘”、“折碑”、“西风”、“夕阳”等修饰短语,使这四种意象蒙上了一层萧条、冷落的色彩。也有人认为按正宫叨叨令,此为鸾凤和鸣对。6、联珠对(不要误作连珠对,不是一个对)多句对仗,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句里有衬字) 自别后遥山隐隐, 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 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 掩重门暮雨纷纷。7、叠句对、叠字对曲中的叠字对和诗中的叠字对有差别。如 新啼痕压旧啼痕,
19、0;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8、鸾凤和鸣对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 为儿女使尽些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些担山力。(邓玉斌叨叨令道情,有衬字)9、回文对回文对源于回文诗,也是历史久远,故在唐代上官仪“八对”中有一席之地。回文对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上联倒过来作为下联,如: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另一种是由上、下联文字各异的回文组成:
20、160; 数学精心精学数 文语通顺通语文 10、工对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11、宽对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
21、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 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12、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称的对偶形式。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13、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相反的对偶形式。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14、合掌对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毛病。一首诗中,
22、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 “合掌”。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对仗中词性的运用以上是诗、词、曲中常遇见的对仗类格,在同类词上,可分为十四类:天文、时令、地理、宫室、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当然还的颜色对颜色、数目对数目、
23、虚词对虚词。对仗应极力避免同字对。1、名词。举例:武江七律.惊蛰随笔中的颔联和颈联对仗“旧陌弯弯高柳睡,平湖静静小舟横。天描地送千堆玉,浪打风摇万盏灯。”其中,“旧陌”对应“平湖”;“ 高柳”对应“ 小舟”;“千堆玉”对应“万盏灯”。皆名词。(1)专用名词。专用名词是指地、人、物、事等专用之名称。例如对仗诗联:“司马乘 机来进犯,孔明用智反围攻。”此外,借以代指普通事物的专用名词可与普通名词相对应。例如:“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其中,“青琐”乃普通名 词,本指宫门上被染青了的浮雕连环花纹,此处借指宫门;“建章”专用名词,乃汉代一宫殿名称,此处借指宫殿。实际上,仍属普通名词对应。另有
24、,并列名词与 专用名词对应。如:“巨灵放水冲星月,鹞子翻身撞九天。”其中,“星月”为并列名词,“九天”乃天空,“星”和“月”二者为并列关系;而“九天”为专用名 词。这种对法可谓典型。(2)代名词。代名词在对仗中出现的比较少,但亦不乏其例。例如:“顾我无衣搜尽 箧,泥他沽酒拔金钗。”其中,“我”与“他”相对应,均为代名词。“我”是第一人称,“君”此处作第二人称,都是代名词。此外,代名词在句中起限定修饰作 用时,可与形容词对应。如:“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其中代词“他”起修饰限定作用,故可与形容词“旧”对应。都是名词辅助成分。(3)天文气象。主要词语有:天、空、日、月、星、风、雨、露、霜、雪、
25、冰等。例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4)岁月时令。主要词语有:年、岁、春、夏、秋、冬、月、日、昼、夜、晨、暮、时等。例如:“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5)地理山水。主要词语有:地、山、水、河、江、湖、塘、池、州、邑、城、乡、村、田、地、原、野、路、径、阡、陌等。例如:“(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倂两(峰)寒”。(6)花卉竹木。主要词语有:松、竹、梅、菊、桃、杏、梨、李、兰、桂、莲、蕉、杨、柳、花、枝、根、
26、蒂等。例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7)鸟兽鱼虫。主要词语有:龙、虎、凤、鸾、麒麟、犀、象、马、牛、龟、鲸、鱼、鲤、鹤、鸿、雁、鹰、燕、莺、鹂、鹭、鸥、蝉、蛩等。例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8)宫宅建筑。主要词语有:宫、殿、楼、阁、台、榭、亭、廊、房、宇、馆、舍、门、户、窗、牖、陵、墓、茔、冢等。如:“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9)衣饰珍宝。主要词语有:衣、裙、巾、冠、钗、环、簪、佩、珠、宝、翡翠、
27、玛瑙等。例如:“坐久好风休掩(袂),夜来微雨已沾(巾)。”、“(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10)器物用品。主要词语有:物、舟、车、辇、旌、旗、钟、鼓、刀、枪、剑、戟、犁、耒、耨、锄、床、榻、席、簟、被、衾、枕、褥、炉、香、帏、帐、幕、帘等。例如:“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11)宴饮馐蔬。主要词语有:炊、烹、筵、宴(燕)、膳、食、酒、肴、馐、蔬、羹、汤、药等。例如:“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12)史传歌赋。主要词语有:史、传、诗、词、文、赋、语、言、歌、谣、舞、乐等。例如:“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
28、小样杜陵(诗)。”、“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13)书琴文宝。主要词语有:琴、棋、书、画、纸、墨、笔、砚等,这类词本相对罕少。多与其它类名次相对。例如:“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14)社会政治。主要词语有:国、家、社、世、州、县、乡,朝廷、官吏、祠堂、庙宇、学校、家庭、政、道、治等。如:“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15)人伦身份。主要词语有:父、母、夫、妻、兄、弟、姐、妹、儿、孙、亲、朋、友、师、徒、君、臣、将、帅、兵、卒、佛、道、仙等。
29、例如:“(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16)人事情感。主要词语有:功、名、宴、游、才、情、爱、怨、恨、抽、醉、迷等。例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17)人之形体。主要词语有:身、心、怀、胸、首、项、手、足、腕、指、容、姿、面、眼、眉、影、音、魂、魄、胆等。例如:“(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至今犹破(胆),应有未招(魂)。” (18)生死祸疾。主要词语有:生、死、病、疾、灾、祸、运等。如:“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
30、俸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上只是对名词细分的小类,但并非只能在对仗中按小类对应。实际上,由于诗意的要求,对仗中往往多数是近类不同小类名词 对应。例如:“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天地”“风云”乃天文气象、地理山水类对天文气象 “云霞”“梅柳”乃天文气象类对花卉竹木类。2、形容词。 通常,对仗中形容词要与形容词相对,也有例外,譬如形容词还可以与动词对应(参看动词)。例如下列诗对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其中,“漠漠”与“阴阴”乃形
31、容词对应。“簌簌”“离离”也是形容词对应,作补语。“断续”作“蝉声”的补语,“高低”作“萤焰”的补语,亦是形容词对应。3、数量词。对仗中,通常数量词要与数量词相对应,数词包括定数词和概数词。例如诗对联: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烟雨中。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其中, “三”“二”“半”“中”就是数词。这里所说的数词亦包括“概数词”,如“几”“几个”“数”“数个”等等。该对联中的“中分”起到“二分”的作用,故 “中”可以与“半”字对应,词性属“概数词”。 “五”与“九”相对应,均
32、为数词。诗句“几”与“一”相对应,“几”是概数词,“一”是定数词 “经”与“两”相对应。这里“经年”就是“一年”,“经”起到“一”的作用,故可与“两”对应。“寻常”与“七十”相对应。“寻常”也被算作数词,这是因 为“寻”与“常”古意表尺寸,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故“寻常”被借用古字面意,算作“数词”了,因而可以与数词“七十”对应。又如:“双双瓦雀行书 案,点点杨花入砚池。”其中,“双双”与“点点”乃量词重叠相对。4、颜色词。古人把表颜色的词归为一类,单独用于对仗。例如诗对: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妆楼翠幌教春住,舞阁金铺借日悬。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
33、夏木啭黄鹂。其中, “白”对应“红”,是颜色词;“翠”与“金”对应,亦是颜色词;白”与“黄”对应,颜色词。此属偏正亲合之合成词中“偏”的成分,这种对应也必须词性相合。5、方位词。方位词乃指表示方向与相位的词,其中包括时间顺序词。如东、西、南、 北、前、后、左、右、上、下、中、外、里、边、内、表、间等词,都是方位词。通常,对仗中方位词要与方位词对应。例如:“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 鸥”、“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其中, “上”与“中”对应。“里”与“中”对应。6、动词。凡表示人、物、事行为或状态的词,均属动词。对仗中一般动词要与动词相 对应。例如:“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媒公司协议合同范本
- 制作简易合同范本
- 农户贷款保证合同范本
- 农村住宅设计合同范本
- 上海植物租摆合同范本
- 公积金租房合同范本
- 五人合伙合同范本
- 二手公寓房购买合同范本
- 正规合同范本买卖
- 仓库货品保管合同范本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GB/T 30797-2014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总砷的测定
- GB/T 20057-2012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平挡圈和套圈无挡边端倒角尺寸
- GB/T 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 GB/T 12771-201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 工程验收及移交管理方案
- 班组建设工作体系课件
- 图片编辑概述课件
- 第章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课件
- 2023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无理数(第2课时)》参考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