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单向板肋梁结构ppt课件_第1页
现浇单向板肋梁结构ppt课件_第2页
现浇单向板肋梁结构ppt课件_第3页
现浇单向板肋梁结构ppt课件_第4页
现浇单向板肋梁结构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圆形平板与整体式无梁板构造圆形平板与整体式无梁板构造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第九章第九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构造钢筋混凝土梁板构造9.1 概述概述现浇柱现浇弧形梁预制半圆形板预制扇形板人孔现浇池壁现浇或预制梁预制盖板次梁板主梁柱(a)(b)(c)(d) 肋梁楼盖:肋梁楼盖:1单向板楼盖单向板楼盖2双向板楼盖双向板楼盖 3井式楼盖井式楼盖 4密肋楼盖密肋楼盖 无梁楼盖板柱构造无梁楼盖板柱构造一、钢筋砼梁板构造分类一、钢筋砼梁板构造分类1.按构造类型:按构造类型: 2.按预应力情况:按预应力情况:1RC楼盖楼盖 2PC楼盖楼盖 3

2、.按施工方法:按施工方法:1现浇式楼盖现浇式楼盖2装配式楼盖装配式楼盖 3装配整体式楼盖装配整体式楼盖 单向板: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单向板: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 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送;沿长边方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送;沿长边方 向传送的荷载可忽略不计。向传送的荷载可忽略不计。 双向板:两个方向弯曲。双向板:两个方向弯曲。规定规定1 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2 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以下规定计算: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以下规定计算: 1) l2/l1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3 l2/l1 2.0,宜按双向板计算;弹性实际可按沿短边方,宜按双向板

3、计算;弹性实际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向受力的单向板; 3) l2/l1 3.0时,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二、单向板与双向板二、单向板与双向板1. 柱网尺寸或承重墙间距:柱网尺寸或承重墙间距: 1思索给排水构筑物运用要求思索给排水构筑物运用要求 2柱墙间距柱墙间距=梁的跨度。梁的跨度。 主梁:主梁:(58)米;次梁:米;次梁:(46)米米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设计步骤:平面布置并初选构件截面尺寸、计算简图、设计步骤:平面布置并初选构件截面尺寸、计算简图、内力分析计算、配筋及构造和绘制施工图。内力分析计算、配筋及构造和绘制施工图

4、。一一. .构造平面布置构造平面布置布置原那么:计算方便尽量对称、等跨、等截面和同资料布置原那么:计算方便尽量对称、等跨、等截面和同资料 符合模数。符合模数。主梁次梁次梁主梁板板 2. 2. 主梁的间距主梁的间距= =次梁的跨度次梁的跨度 3. 3. 次梁的间距次梁的间距= =板的跨度板的跨度 4. 4. 主梁的布置方向:主梁的布置方向:9.1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壁板次梁主梁柱壁板次梁类型:类型:1 1主梁横向布置,横向刚度大。主梁横向布置,横向刚度大。 2 2主梁纵向布置横向刚度小,对建筑构造来主梁纵向布置横向刚度小,对建筑构造来说室内净空面积减少。说室内净空面积减少。 3

5、 3无主梁布置适宜砌体构造,或小型水池。无主梁布置适宜砌体构造,或小型水池。5. 截面尺寸:截面尺寸: 1 板:板: 刚度要求:刚度要求:hl/40(延续;延续; h l/35(简支;简支; h l/12(悬臂。悬臂。 运用要求:民用运用要求:民用 h=60mm(最小最小); 工业工业 h=80mm(最小最小)。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2梁:次梁:梁:次梁:h/l=1/181/12; 主梁:主梁:h/l=1/141/8; h/b=23二、荷载计算二、荷载计算 (1) 池盖上作用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g(恒荷载)和可变荷载q活荷载两种。荷载荷载gk:构造自重,防水层重以及上覆土层

6、重等。普通是:构造自重,防水层重以及上覆土层重等。普通是 以均布荷载的方式作用于顶盖。以均布荷载的方式作用于顶盖。活载活载qk:人群、暂时堆积荷、施工荷及雪荷载。查:人群、暂时堆积荷、施工荷及雪荷载。查与与2荷载分项系数荷载分项系数 恒载中构造和设备自重应取恒载中构造和设备自重应取1.2;其他永久作用应;其他永久作用应取取1.27。活载可取。活载可取1.4,特殊情况下查阅规范。,特殊情况下查阅规范。单向板:通常沿短跨方向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并按多跨延续梁进展内力分析,因此板面荷载就可直接作为计算单元板带上的线荷载而不用进展换算。次梁:接受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其值为板面荷载乘以次梁间距,即板的

7、跨度及次梁自重。计算单元为一根。主梁:承当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自重按次梁间距分段换算成作用位置相当于次梁传力位置的集中荷载,及主梁的自重。计算单元为一根。恒载恒载 g9.96 kN/m2活载活载 q1.379.1kN/m2总荷载总荷载 gq9.969.119.06 kN/m2如如:水池顶面荷载设计值:水池顶面荷载设计值:覆土重覆土重 1.2180.36.48kN/m2板自重板自重 1.2250.13.0 kN/m2抹面重抹面重 1.2200.020.48 kN/m2三三.延续梁、板的内力计算延续梁、板的内力计算 1.计算模型及简化假定计算模型及简化假定计算模型:计算模型: 板:以次梁为中间支座

8、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延板:以次梁为中间支座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延续梁梁宽为续梁梁宽为1 米;米; 次梁:以主梁为中间支座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次梁:以主梁为中间支座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延续梁;延续梁; 主梁:以柱为中间支座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延主梁:以柱为中间支座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延续梁;续梁; 小结:单向板楼盖构造可简化为三种不同的多跨延小结:单向板楼盖构造可简化为三种不同的多跨延续梁。续梁。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 (一一)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对对1:忽略了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和柱对主梁的改动:忽略了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和柱对主梁的改动刚度;忽略了次梁、主

9、梁和柱的相对竖向变形;由此带来刚度;忽略了次梁、主梁和柱的相对竖向变形;由此带来的误差经过的误差经过“折算荷载加以消除。折算荷载加以消除。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简化假定:简化假定:4实践跨数小于和等于五跨时,按实践跨数计算;实践跨实践跨数小于和等于五跨时,按实践跨数计算;实践跨数大于五跨且跨差小于数大于五跨且跨差小于10%时,按五跨等跨计算。时,按五跨等跨计算。上述假定的物理意义:上述假定的物理意义:1梁在支座处可以自在转动,支座无竖向位移铰接梁在支座处可以自在转动,支座无竖向位移铰接 ;2不思索薄膜效应即假定为薄板;不思索薄膜效应即假定为薄板;3按简支构件计算支座竖向反

10、力;按简支构件计算支座竖向反力;/a)b)c)d)正弯矩下部开裂负弯矩上部开裂 图 9-5123456781122333332211ABCDEFGHIAABBCCCCC实践简图计算简图构造简图a)b)c)2.计算单元和从属面积计算单元和从属面积1计算单元:板计算单元:板取取1米宽板带;米宽板带; 见附图见附图 次梁和主梁次梁和主梁取具有代表性的一根梁。取具有代表性的一根梁。2从属面积:板从属面积:板取取1米宽板带的矩形计算均布荷载;米宽板带的矩形计算均布荷载; 见附图见附图 次梁和主梁次梁和主梁取相应的矩形计算均布和集中荷载。取相应的矩形计算均布和集中荷载。 对对2:由于支座约束作用将在板内产

11、生轴向压力,称为薄膜:由于支座约束作用将在板内产生轴向压力,称为薄膜 力或薄膜效应,它将减少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这种有力或薄膜效应,它将减少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这种有 利作用在计算内力时忽略,配筋计算时经过折减计算弯利作用在计算内力时忽略,配筋计算时经过折减计算弯 矩加以调整。矩加以调整。 对对34:方便查表计算,可由构造力学证明。:方便查表计算,可由构造力学证明。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 3.计算跨度计算跨度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计算跨度是指支座反力之间的间隔。计算跨度是指支座反力之间的间隔。计算跨度的取值原那么:计算跨度的取值原那么:222200b

12、hllballnn且板边跨板边跨梁边跨梁边跨2025. 12200bllballnn且bbaln1ln2ln3l01=ln1+(b+a)/2或 l01=1.025ln1+b/2l02l03123 1中间跨取支座中心线之间的间隔; 2边跨与支承情况有关。二活荷载的不利布置与折算荷载二活荷载的不利布置与折算荷载 1原那么:原那么:A.活荷载按满布一跨思索,即不思索某一跨中作活荷载按满布一跨思索,即不思索某一跨中作用用 有部分荷载的情况;有部分荷载的情况; B.在此布置下,相应内力最大绝对值。在此布置下,相应内力最大绝对值。1.1.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2活荷载最不利布置规律活荷载最不

13、利布置规律A.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隔跨布置;B.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或该支座左右截面最大剪力时,应在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或该支座左右截面最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qgqqqqC.折算方法:折算方法:2/, 2/qqqgg4/3, 4/qqqgg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 留意:主梁不作折减留意:主梁不作折减2 2折算荷载折算荷载 A.折算意义:消除由于前述假定1所带来的计算误差; B.折算原那么:坚持总的荷载大小不变,增大恒载

14、,减小活载对于板对于板:对于次梁对于次梁:板或梁搁置在砖墙或钢构造上时不折算;板或梁搁置在砖墙或钢构造上时不折算;构造内力计算有两种方法:弹性实际与塑性实际构造内力计算有两种方法:弹性实际与塑性实际塑性实际:思索钢筋与砼的塑性性质,处理资料浪费和配塑性实际:思索钢筋与砼的塑性性质,处理资料浪费和配 筋困难问题,符合延续梁板的实践情况,普通筋困难问题,符合延续梁板的实践情况,普通 工业与民用建筑常用。工业与民用建筑常用。1.1.内力计算内力计算三内力计算与内力包络图三内力计算与内力包络图弹性实际:即以为钢筋、砼均为弹性资料,利用构造弹性实际:即以为钢筋、砼均为弹性资料,利用构造 力学计算内力最不

15、利组合对构件进展设力学计算内力最不利组合对构件进展设 计,平安贮藏大。计,平安贮藏大。 对裂痕和变形控制较严的构造,如给排水构筑物对裂痕和变形控制较严的构造,如给排水构筑物 都采用弹性计算方法。都采用弹性计算方法。 对于相应的荷载及其布置,当等跨或跨差小于等于对于相应的荷载及其布置,当等跨或跨差小于等于10%时,可直接查表用相应公式计算;时,可直接查表用相应公式计算;lqKlgKVlqKlgKM432221QKGKVQlKGlKM4321均布及三角形荷载作用下:均布及三角形荷载作用下:K1K1、K2K2对应于恒载分布形状和活载分布形状的弯矩系对应于恒载分布形状和活载分布形状的弯矩系数,可由附录

16、数,可由附录4-24-2查得;查得;K3K3、K4K4对应于恒载分布形状和活载分布形状的剪力系对应于恒载分布形状和活载分布形状的剪力系数,亦由附录数,亦由附录4-24-2查得。查得。不等跨延续梁、板的内力计算可查有关手册,或采用构造不等跨延续梁、板的内力计算可查有关手册,或采用构造力学的方法求解。力学的方法求解。集中荷载作用下:集中荷载作用下:2.内力包络图内力包络图2内力包络图的作法:见附图。以五跨梁为例加以阐明。内力包络图的作法:见附图。以五跨梁为例加以阐明。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1意义:确定非控制截面的内力,以便布置钢筋。意义:确定非控制截面的内力,以便布置钢筋。步

17、骤步骤1:由于对称性,取梁的一半作图;:由于对称性,取梁的一半作图;步骤步骤2:分别作组合:分别作组合AD情况下的弯矩图;情况下的弯矩图;步骤步骤3:取上述弯矩图的外包线即为所求弯矩包络图。:取上述弯矩图的外包线即为所求弯矩包络图。3剪力包络图的作法同理。剪力包络图的作法同理。2或KK2或KK2或KK2或KK序 号截 面计 算 简 图1a1bB2a2bCM1aM1bMbM2aM2bMc0.2380.142-0.2860.0780.111-0.191153.391.5-184.250.271.5123.00.2860.237-0.143-0.127-0.111-0.095140.5116.5-7

18、0.3-62.4-54.5-46.7-0.048-0.095-0.1430.2060.222-0.095-23.6-46.7-70.3101.2109.1-46.70.2260.119-0.3210.1030.194-0.048111.058.5-157.750.695.3-23.6-0.032-0.063-0.0950.1740.111-0.286-15.7-30.9-46.785.554.5-140.1+293.8208.2-254.5-12.217-169.7+129.744.8-254.5151.4180.6-169.7+264.3150.0-341.9100.8166.8-146.6

19、+137.660.6-230.9135.7126.0-263.12或KK2或KK2或KK2或KK2或KK2或KKG G G G G G G GCBA Q Q Q Q CBA Q Q Q Q CBAQ Q Q Q Q QCBAQ Q Q Q CBAABC+293.8kNm208.2kNm-341.9kNm151.4180.6263.1kNm12.21 1问题的提出:由于将实践构造简化为直线,故所求得的问题的提出:由于将实践构造简化为直线,故所求得的支座弯矩和剪力是支座中心线处的数值,实践最危险的截面应支座弯矩和剪力是支座中心线处的数值,实践最危险的截面应该在支座边缘,所以应将所求得的数值加以调整

20、,见附图。该在支座边缘,所以应将所求得的数值加以调整,见附图。2 2详细作法:整浇支座截面的内力设计值可按支座边缘处详细作法:整浇支座截面的内力设计值可按支座边缘处取取: :bqgVVe2)(9.2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bVMMe20按简支梁计算的支座剪力按简支梁计算的支座剪力支座中心弯矩支座中心弯矩均布荷载时当延续梁板直接搁置中砖墙上时,不修正内力。当延续梁板直接搁置中砖墙上时,不修正内力。四两点修正四两点修正1.支座边缘内力修正支座边缘内力修正2 2、延续板端支座为弹性固定时的弯矩修正、延续板端支座为弹性固定时的弯矩修正Hl1ABCDMAMWA池外有土,池外有土,池内无水。池

21、内无水。简化计算:简化计算:先假定端支座为铰支,利用先假定端支座为铰支,利用内力系数计算延续板的弯矩。内力系数计算延续板的弯矩。将板第一跨与池壁看作两端固将板第一跨与池壁看作两端固定板,求顶端固端弯矩。定板,求顶端固端弯矩。AMWAM力矩分配法将不平衡弯矩进力矩分配法将不平衡弯矩进展分配。再与展分配。再与A点固端弯矩叠点固端弯矩叠加,得端支座弹性固定弯矩与加,得端支座弹性固定弯矩与池壁顶端弯矩的近似值。池壁顶端弯矩的近似值。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wswWAAWAWAwssWAAAAKKKMMMMKKKMMMM111)()(假定假定MA只影响到只影响到B支座,取支座,取0.

22、27 MA;最后与;最后与叠加。叠加。HEIKKlEIKKWwWSss,1111池壁线刚度顶板第一跨的线刚度由于计算复杂,也可采取构造措施:加配构造钢筋。由于计算复杂,也可采取构造措施:加配构造钢筋。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A.板厚的要求;板厚的要求;B.区分端区格单向板和中间区格单向板,前者的内支座弯矩和区分端区格单向板和中间区格单向板,前者的内支座弯矩和中间跨的跨中弯矩可折减中间跨的跨中弯矩可折减20%附图。附图。C.板普通不进展抗剪计算,因混凝土的才干足够且板上仅思索板普通不进展抗剪计算,因混凝土的才干足够且板上仅思索均布荷

23、载。均布荷载。四四.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与构造1.单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单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1设计要点:设计要点: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2 2配筋构造配筋构造 1 1受力钢筋:与板的短边平行,直径在受力钢筋:与板的短边平行,直径在6 6到到1212毫米之毫米之间,直径不一多于两种;布置方式有弯起式和分别式间,直径不一多于两种;布置方式有弯起式和分别式;满足一定条件时等跨、等厚度,活载与恒载之比;满足一定条件时等跨、等厚度,活载与恒载之比小于小于3 3等,可直接按该图进展钢筋的弯起或截断,否等,可直接按该图进展钢筋的弯起或截断,否那么应作

24、包络图。那么应作包络图。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B.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如以下图: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如以下图: 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2板中构造钢筋:板中构造钢筋:A.分布钢筋,平行于长跨,布置于板底部,受力筋内侧,如以分布钢筋,平行于长跨,布置于板底部,受力筋内侧,如以下图:下图: 分布筋分布筋 受力筋l0/4板受力钢筋附加钢筋l0/4主梁次梁C.与墙体垂直与墙体垂直的附加负筋;的附加负筋;D.板角附加短板角附加短钢筋。钢筋。200020002000200045004500300200500300500300150150300500500500

25、主梁250650柱300300次梁200450182002820038200682004620046200682004620048200762007620058200582003820038200 8各5003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96250l1l1/4l1/7l1/4l1/7l1/4l1/7 当等跨、等截面和活载与恒载之比小于等于当等跨、等截面和活载与恒载之比小于等于3 3时,纵时,纵筋的弯起和截断可按构造布置,否那么按包络图布置。见筋的弯起和截断可按构造布置,否那么按包络图布置。见书图。书图。2.次梁的截面设计与构造次梁的截面设计与构造A 配

26、筋时,支座按矩形,跨中按配筋时,支座按矩形,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形截面计算;B 应计算纵筋与箍筋,并进展裂痕宽度计算。应计算纵筋与箍筋,并进展裂痕宽度计算。1设计要点设计要点2配筋构造配筋构造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ln1/6As/4钢 筋 切 断 面 积 As/2As/4架 立 筋 As/2且 不 少 于 2根架 立 筋laln2/3ln1/5+20dln2/5+20dln1/5+20dln1/5+20dln1/3ln1hhhln2ln1/3ln2/3505050 架 立 筋 作构 造 负 筋 用 1/2跨 中 钢 筋 1/2跨 中 钢 筋20dAslalas支 座 内

27、设 一 箍 筋As/4AS/25050(a)(b) A 主梁与次梁相交处主梁与次梁相交处上部钢筋布置按图:上部钢筋布置按图:3.主梁主梁1设计要点设计要点A 内力计算时,普通不思索塑性内力重分布;内力计算时,普通不思索塑性内力重分布;B 配筋计算时,支座按矩形,跨中按配筋计算时,支座按矩形,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形截面计算。2构造特点构造特点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板中钢筋5060mm 主梁h0次梁钢筋3035mm 主梁钢筋次梁h0 附加横向钢筋普通情况下优先思索箍筋加密以方便施工。附加横向钢筋普通情况下优先思索箍筋加密以方便施工。 B 对于主梁与次梁相交处的主梁上,由于间接

28、加载,为防止对于主梁与次梁相交处的主梁上,由于间接加载,为防止主梁腹部产生部分破坏,应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如以下图:主梁腹部产生部分破坏,应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如以下图: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bbbh1h1bbbsh1h1h1附加箍筋吊筋主梁次梁sh1计算公式:计算公式:ysbysv12sinFf Amnf A9.2 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单向板肋梁构造kN式中式中 Fl Fl 由次梁传至主梁的集中力设计值,由次梁传至主梁的集中力设计值,m-m-在在s s范围内附加箍筋的根数;范围内附加箍筋的根数;n -n -附加箍筋的肢数;附加箍筋的肢数; - -附加吊筋弯起部分与主梁轴线

29、夹角;附加吊筋弯起部分与主梁轴线夹角;普通取普通取450450;当梁高;当梁高h h800mm800mm时,宜取时,宜取a a600600fy吊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吊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v 附加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附加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在实践设计时,可以只设置附加箍筋或只设置吊筋。在实践设计时,可以只设置附加箍筋或只设置吊筋。9.3 双向板肋梁构造双向板肋梁构造一一.双向板的受力特点和主要实验结果双向板的受力特点和主要实验结果1.四边支承板弹性任务阶段的受力特点四边支承板弹性任务阶段的受力特点1实际根据:弹性力学薄板实际;实际根据:弹性力学薄板实际;2主要结论:相邻板带之间存在剪力,构成扭矩

30、;主弯矩主要结论:相邻板带之间存在剪力,构成扭矩;主弯矩作用下板底部将产生作用下板底部将产生45度方向的裂痕。度方向的裂痕。2.四边支承板的主要实验结果特点:四边支承板的主要实验结果特点: 板底部裂痕沿板底部裂痕沿45度方向;板顶裂痕沿支承边开展呈椭圆形。度方向;板顶裂痕沿支承边开展呈椭圆形。9.3 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l2l2l2l2l2 l1 2柱l1l1l1b)a)板底板底板顶板顶 对于非规那么的双向板,普通按薄板实际直接计算内力;对于非规那么的双向板,普通按薄板实际直接计算内力;对于规那么的双向板,根据薄板实际制成表格后,查表计算。对于规那么的双向板,根据薄板实际制成表

31、格后,查表计算。现加以讨论。现加以讨论。二、双向板按弹性实际的内力计算二、双向板按弹性实际的内力计算1.单跨单区格双向板单跨单区格双向板20()Mgq l表中系数式中式中:M计算截面单位宽度的弯矩设计值;计算截面单位宽度的弯矩设计值;l0板的较短方向计算跨度;板的较短方向计算跨度;g、q均布恒荷载和均布活荷载设计值。均布恒荷载和均布活荷载设计值。9.2 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3上式所求弯矩是单位宽度的弯矩。上式所求弯矩是单位宽度的弯矩。yxyyxxmmmmmm)()(2.多跨多区格双向板多跨多区格双向板实践工程中单区格较少,普通为多区格楼盖。实践工程中单区格较少,普通为多区格楼盖

32、。9.2 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计算公式的几点阐明:计算公式的几点阐明:1表中系数的数值与板的四边支承条件和所求弯矩的表中系数的数值与板的四边支承条件和所求弯矩的位置有关,见附录;位置有关,见附录;2上式未思索泊松比的影响,实践计算时必需思索,上式未思索泊松比的影响,实践计算时必需思索,此时混凝土的泊松比近似取此时混凝土的泊松比近似取0.2;支座弯矩系数不变;支座弯矩系数不变,跨中跨中弯矩系数调整弯矩系数调整.显然显然a 产生的内力产生的内力= b产生的内力产生的内力+ c产生的内力。产生的内力。对于对于 b,中间的板块,按四边固定荷载为,中间的板块,按四边固定荷载为g+q/2的

33、情况查表;的情况查表;端部的板块,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荷载为端部的板块,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荷载为g+q/2的情况查表;的情况查表;对于对于c,按四边简支荷载为,按四边简支荷载为q/2的情况查表;的情况查表; 适用做法:将多区格楼盖简化为单区格板,然后按单适用做法:将多区格楼盖简化为单区格板,然后按单 区格查表计算。区格查表计算。1求区格跨中最大正弯矩求区格跨中最大正弯矩 由薄板实际可知,跨中产生最大弯矩时,荷载为棋盘布置,由薄板实际可知,跨中产生最大弯矩时,荷载为棋盘布置,可将多跨双向板楼盖分解为单跨板查表计算,将荷载重新组合可将多跨双向板楼盖分解为单跨板查表计算,将荷载重新组合,如附图所示。,

34、如附图所示。9.2 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设按设按 (b) (b) 查表求得的查表求得的x x方向的弯矩为未思索泊松比方向的弯矩为未思索泊松比 ): ): y y方向的弯矩为未思索泊松比方向的弯矩为未思索泊松比 : :0ybm,0 xbm,同理按同理按(c) (c) 查表求得的思索泊松比的弯矩为查表求得的思索泊松比的弯矩为: : 产生的产生的x x方向的弯矩为方向的弯矩为 : 产生的产生的y y方向的弯矩为方向的弯矩为 :0,0,ybxbxbmmm0,0,xbybybmmm0,0,ycxcxcmmm0,0,xcycycmmm计算计算9.2 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那么

35、思索泊松比时,那么思索泊松比时, (b) (b)产生的产生的x x方向的弯矩为方向的弯矩为 : (b) (b)产生的产生的y y方向的弯矩为方向的弯矩为 : 将(b) 、(c) 分别产生的x及y方向的弯矩叠加,即得跨中最大弯矩为: 2支座最大负弯矩支座最大负弯矩 最不利活荷载的布置方式为全部楼盖满布。最不利活荷载的布置方式为全部楼盖满布。 a.中间板块按四边固定的情况查表;中间板块按四边固定的情况查表; b.端部板块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假设搁置在砖墙上查表;端部板块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假设搁置在砖墙上查表; c.角部板块按二边固定二边简支假设搁置在砖墙上查表;角部板块按二边固定二边简支假设搁置在砖

36、墙上查表; d.相邻支承边上的负弯矩取绝对值较大者。相邻支承边上的负弯矩取绝对值较大者。xcxbxmmm,ycybymmm,9.2 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按上述计算值进展配筋计算。按上述计算值进展配筋计算。3 3区分中间板带与边缘板带。中间板带的跨中正弯矩区分中间板带与边缘板带。中间板带的跨中正弯矩钢筋可以减少。钢筋可以减少。三、双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三、双向板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1.截面设计截面设计9.2 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1 1由于板周围遭到梁的约束,将使实践弯矩有所减少由于板周围遭到梁的约束,将使实践弯矩有所减少。所以规范允许将计算弯矩值折减。中间跨的

37、跨中弯矩。所以规范允许将计算弯矩值折减。中间跨的跨中弯矩、中间支座弯矩可减少、中间支座弯矩可减少20%20%;其他部位视情况确定;角部;其他部位视情况确定;角部板块不折减。板块不折减。 2双向板的短跨方向受力较大,其跨中受力钢筋应置于板的外侧;而长跨方向的受力钢筋应与短跨方向的受力钢筋垂直,且置于内侧,截面有效高度减少。l2l1l1/4l1/4l1/2l2l1l1l2l1/4l1/4As1As1As122As2As22As22l2l1/2.2.构造要求构造要求(1)双向板的厚度双向板的厚度h不宜小于不宜小于80mm. 。l,h;l,h50/1/45/1/00连续板简支板l0板较小方向的计算跨度

38、板较小方向的计算跨度.(2)板的配筋方式类似于单向板板的配筋方式类似于单向板.9.2 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ememeppmm四、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四、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1.支承梁承当的荷载支承梁承当的荷载板上作用的均布荷载按就近原那么传送给支承梁,见附图。板上作用的均布荷载按就近原那么传送给支承梁,见附图。2.支承梁的构造模型:多跨延续梁支承梁的构造模型:多跨延续梁1荷载简化:采用支座弯矩等效的原那么将荷载简化:采用支座弯矩等效的原那么将T形和三角形荷形和三角形荷载分布简化为均布分布。现以三角形分布为例加以阐明。载分布简化为均布分布。现以三角形分布为例加以阐明。3.设计步骤设计

39、步骤9.2 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图 9-34 等效均布荷载的换算LLaa=LLLPP实践荷载等效均布荷载ppe85三角形等效荷载三角形等效荷载:对于对于T形分布的均布形分布的均布荷载荷载:020110131212)()21 (llalqgppaape各种类型分布荷载下两端固各种类型分布荷载下两端固定梁的等效弯矩可查有关定梁的等效弯矩可查有关计算手册。计算手册。2按最不利活荷载求控制截面的内力,原那么同单向板楼盖按最不利活荷载求控制截面的内力,原那么同单向板楼盖梁。梁。3作包络图进展配筋计算。作包络图进展配筋计算。9.3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现浇双向板肋梁构造9.49.4圆形平板构造

40、圆形平板构造 9.4圆形平板构造圆形平板构造 圆形平板是沿周边支承于池壁上的等厚圆板,在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中运用较为广泛,它可以用作圆形水池和水塔、水柜的顶板和底板等。 普通情况下,当水池直经较小普通小于6m时,可采用无支柱圆形平板;假设水池直经较大,为防止圆板过厚及配筋过多,可在圆板中心加一支柱,即成为有中心支柱的圆形平板。 一、无中心支柱的圆形平板一、无中心支柱的圆形平板一内力计算 rdxb cdAB0rdqV+dVMr+dMrMrVMtbcdMtaadxxr(a)(b)半径方向的径向弯矩Mr 切线方向的切向弯矩Mt rMtM设计圆板时,需求出圆板各处的径向弯矩设计圆板时,需求出圆板各处的

41、径向弯矩切向弯矩切向弯矩和剪力V。 222rr19(1)96MqrK qr222tt1(199)96MqrK qr1.周边铰支的圆形平板周边铰支的圆形平板 式中 q -单位面积上的均布竖向荷载N/mm2; r -圆形平板的半径mm;rx-距圆形平板中心为x点的相对间隔,Kr径向弯矩系数,由附录4-5查得;Kt切向弯矩系数,由附录4-5查得。 Mr是单位弧长内的径向弯矩Nmm/mm,Mt那么是沿径向单位长度内的切向弯矩Nmm/mm 在周边铰支圆板的中心处,即处,在周边铰支圆板的中心处,即处,径向弯矩和切向弯矩为最大,且数值相等,径向弯矩和切向弯矩为最大,且数值相等,02rt0.1979MMqr2

42、t0.1979Mqrr0M , 在圆板周边简支处,在圆板周边简支处, ,有,有1 当池壁与圆板整体衔接且池壁抗弯刚度远大于圆板的抗弯刚度时,圆板那么可看作是周边固定的,此时径向弯矩Mr和切向弯矩Mt按以下公式计算 2.周边固定的圆形平板周边固定的圆形平板222rr1(7 19)96MqrKqr222tt1(79)96MqrK qr12r0.125Mqr 2rt0.0729MMqr径向弯矩的绝对值最大, 0径向弯矩和切向弯矩相等 3.周边弹性固定的圆板 当池壁与圆板整体衔接且池壁的抗弯刚度与圆板的抗弯刚度相差不大时,那么应思索池壁与板的变形延续性,按周边为弹性固定的圆板进展内力计算。 以周边为铰

43、支,并以周边为铰支,并利用附录利用附录4-54-5及公及公式式9-189-18求出径求出径向弯矩向弯矩Mr1Mr1切向弯切向弯矩矩Mt1 ;Mt1 ;并同时思索池壁顶端固并同时思索池壁顶端固端弯矩端弯矩以周边为固定,求出以周边为固定,求出支座处单位宽度的径支座处单位宽度的径向固端弯矩向固端弯矩FrMFwM弯矩分配法对不平衡弯弯矩分配法对不平衡弯矩进展一次弯矩分配矩进展一次弯矩分配 0FFFrrrrwrw()kMMMMkk0FFFrrrrwrw()kMMMMkk3tr0.1Ehkr圆板沿周边单位宽度的边缘抗弯刚度3wwMEhkkH池壁单位宽度竖向截条的边缘抗弯刚度为池壁的边缘刚度系数令圆板内各点

44、的径向弯矩令圆板内各点的径向弯矩Mr2Mr2、切向弯矩、切向弯矩Mt2Mt2均等于外力矩均等于外力矩. .将求得的将求得的 看作是作用于铰支圆看作是作用于铰支圆板周边的外力矩板周边的外力矩0rMrr1r2tt1t2MMMMMMmax12Vqr2max2Vrr q二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二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V0.7t0f bh1.圆板厚度普通不应小于100mm 对受均布荷载作用的圆板,不论周边是铰支还是固定,对受均布荷载作用的圆板,不论周边是铰支还是固定,其最大剪力总是在周边支座处,根据平衡条件,沿周边总剪其最大剪力总是在周边支座处,根据平衡条件,沿周边总剪力等于圆板上的总荷载,即力等于圆板上的总荷

45、载,即2.2.圆板中的受力钢筋是由环形钢筋和幅射钢筋组成,沿环圆板中的受力钢筋是由环形钢筋和幅射钢筋组成,沿环向每米弧长内所应配置的幅射钢筋数量由径向弯矩向每米弧长内所应配置的幅射钢筋数量由径向弯矩MrMr的设的设计值确定,而沿半径方向每米长度内所应配置的环形钢筋计值确定,而沿半径方向每米长度内所应配置的环形钢筋数量那么由切向弯矩数量那么由切向弯矩MtMt的设计值确定。的设计值确定。 二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二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rsrys02xMAfh为了便于布置,辐射钢筋通常按整圈需求量计算,在离圆心为为了便于布置,辐射钢筋通常按整圈需求量计算,在离圆心为x x处处整圈所需求的钢筋截面积可按下式计算整圈所需求的钢筋截面积可按下式计算0110001122rscssMhf-上层钢筋辐射钢筋I下层钢筋环形钢筋I二、有中心支柱的圆板二、有中心支柱的圆板 当水池构造直径为610m时,为减小板厚,宜在圆板中心处加设钢筋混凝土支柱。柱帽作用:加强柱子与板的衔接,增大板的刚度,提高柱帽作用:加强柱子与板的衔接,增大板的刚度,提高板在中间支座处的受冲切承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