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浦东新区托幼机构保健培训课程浦东新区托幼机构保健培训课程浦东新区托幼机构聚集性病例处置PU DONG防病体系系列培训之四浦东新区疾控中心 王勇2014.06.252 2 CONTENTS PAGE 目录页1聚集性病例概述呼吸道聚集性病例处置肠道聚集性病例处置其它聚集性病例处置234目录3 3 浦东新区托幼机构保健培训课程浦东新区托幼机构保健培训课程什么是聚集性病例聚集性病例分类第一章 聚集性病例概述聚集性病例特点聚集性病例控制4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翻开各种培训书籍,对聚集性病例定义五花八门。但究竟聚集性病例的定义是什么呢?什么是聚集性病例总结为:聚集性病例是指一个小的集体在一周内出现二
2、例或二例以上症状相同的病例。具有下列3个特征之一:人传人; 共同暴露史;原因不明,聚集性病例就是说一个小的集体,可以小到一个家庭,也可以小到一个班级(学校里的一个班级,幼儿园的一个班级,或者是工厂的一个车间,一个宿舍,学校里面的一个宿舍),在这样一个小的集体里面,出现两例或者两例以上的病例,在一个时间段里面、一个单位时间里面(一周或者是两三天),出现多个的病例的情况,我们把它叫做聚集性病例的发生。5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聚集性病例表现形式【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流感、腮腺炎、结膜炎、风疹、麻疹、水痘伤寒、甲肝、细菌性痢疾乙脑、流脑、狂犬病提示:根据不同的病种,传染病聚集性病例的疫情分级
3、处置也不,必需严格按照相关分级处置原则进行处理。传染病疫情这些传染病是托幼机构这些传染病是托幼机构要要重点重点防控的!防控的!6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聚集性病例表现形式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之初 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多个共同临床表现患者,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这种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可能是群体性癔病,也可能是某种中毒。 虽然知道这是一组同一症状的疾病,但对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流行途径等认识不清,这便是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7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聚集性病例表现形式新发传染性疾病 狭义是指全球首次发现的传染病。广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
4、区新发生的、新变异的或新传入的传染病。 新出现的肠道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的潜在危险十分严重,处理的难度及复杂程度进一步加大 8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聚集性病例表现形式包括:食物污染、用餐环节污染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病 9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聚集性病例表现形式饮用水污染 水源污染、管网污染、二次供水污染等各种因素,都能导致饮用水中出现致病病菌或有毒、有害的物质。当自来水或者饮水机的桶装水颜色浑浊
5、、有悬浮物、有异味或水温出现明显异常时,很可能发生了水污染10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聚集性病例表现形式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是指在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时,出现疫苗接种人群或预防性服药人群的异常反应。这类反应原因较为复杂,可以是心因性的、也可以是其他异常反应。 11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聚集性病例表现形式上海康桥儿童血铅超标事件2011年9月初,康桥地区部分儿童陆续被发现血液含铅量超过正常指标。此后有关部门对当地1306名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发现49名儿童血铅超标,其中以1到3岁儿童为主。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是指在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化学品从其
6、包装容器、运送管道、生产和使用环节中泄漏,造成空气、水源和土壤等周围环境的污染,严重危害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2 聚集性病例的演变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突发应变机制建立 是 预防单个病例演变成聚集性事件的关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和特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2003年5月由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突发性、公共属性突发性、公共属性 、危害的严重性、危害的严重性 、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在一定时
7、间、一定范围、一定人群中,当病例数累计达到规定预警值时所形成的事件。 13 聚集性病例的演变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流行病学因果判断的准则流行病学因果判断的准则 关联的时间顺序:先有因、才有果关联的时间顺序:先有因、才有果 (食源性疾病) 关联的强度和剂量关联的强度和剂量反应关系(环境污染)反应关系(环境污染) 关联的重复性关联的重复性 (传染病传染病) 关联的可解释性(饮用水污染)关联的可解释性(饮用水污染) 终止暴露后的效应或逆向效应终止暴露后的效应或逆向效应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 关联的特异性仅适用于有特异性致病因子的疾病关联的特异性仅适用于有特异性致病因子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化学中
8、毒)(感染性疾病、化学中毒)14 聚集性病例的演变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突发应变机制的实施步骤突发应变机制的实施步骤保健老师综合业务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发现1.通过严格的晨检及时发现可疑症状2.有症状孩子缺勤追踪发现可疑病例3.网报提示4.社区反馈预防1.发现传染病,及时调整消毒措施2.发放告家长书做宣传和预防3.多渠道反复提示控制措施要点追踪1.关班后续追踪2.开班前症状追踪隔离1.晨检发现及时就医2.一旦确诊班级隔离观察 1.启动预案增加午检启动预案增加午检2.相关联儿童和班级重点观察相关联儿童和班级重点观察小结整理资料备查以手足口病为例15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调查步骤:首先考虑常见病、多
9、发病,再考虑少见病、罕见病,最后考虑新出现的疾病。 集聚性病例调查步骤1根据起病方式、发热(热度、热程、热型)、病情进展、常规检验结果,判定是感染性疾病,还是非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大。 2若考虑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试验性治疗反应,判定是细菌性、病毒性,还是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再判定有无传染性。然后通过临床综合征的分析提出可疑的病原假设。 3如疑为非感染性疾病,需先判定是否中毒。各类中毒都有相应的靶器官,可根据发病经过、毒性特点确定中毒的可能性。同时应结合进食、职业史等暴露资料,寻找可能引起中毒的毒物线索。 4排除了上述原因后,再考虑心因性、过敏性,或
10、其他原因的可能性。需注意在感染或中毒人群中可能会合并存在心因性、过敏性病例。 聚集性疾病的控制16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现场调查应注意的事项 】1.确定病例定义 2.病例的搜索及流行病学调查3.专项调查 (1)传染来源调查 (2)接触者的追踪与管理 (3)共同暴露的调查 4.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注意:共同暴露的调查 】无论何时发现有共同暴露的证据,都须进行专门调查。共同暴露可能为节肢动物媒介传播的疾病、动物传染病(人畜共患病)、食源性疾病,以及因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暴发。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共同暴露因素、共同暴露者的追踪、调查与管理。 聚集性疾病的控制17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
11、调查与处理原则 1适宜处置原则 (关班需谨慎) 2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病因调查并重原则 (环境调查与个案调查同样重要) 3调查与控制兼顾原则(边调查边控制)应适时地与患者及其家属、社区进行沟通,充分利用、发挥联防联控作用。聚集性疾病的控制18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疫情报告疫情处理有效控制分级处理聚集性疾病的控制19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一级疫情一级疫情二级疫情二级疫情三级疫情三级疫情以各以各社区为主社区为主进行处理,及时进行处理,及时向区疾控中心反馈处理信息;向区疾控中心反馈处理信息;以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进进行处理;社区配合开展各项工行处理;社区配合开展各项工作(包
12、括各项措施的落实)作(包括各项措施的落实) ;以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进行处理;社区配合市、区进行处理;社区配合市、区疾控中心开展各项工作。疾控中心开展各项工作。聚集性疾病的控制20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病种病种级别级别一级二级三级手足口病1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2-4例(含一个班2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5-9病例,或发生重症或死亡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流感1周内,同一班级等集体单位发生3-9例流感样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10-29例流感样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住院病例,或1例
13、及以上死亡病例猩红热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4例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9例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感染性腹泻1天内3例,3天内5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病例以上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甲/戊肝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2-4例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病例风疹、水痘、流腮3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4例病例3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9例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21 第一章 集聚性病例概述班
14、级与学生班级与学生保育员保育员有幼儿出现发热、出疹、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有幼儿出现发热、出疹、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班内有两个以上学生同时发病并有相似症状。班内有两个以上学生同时发病并有相似症状。晨检时多个幼儿病假,一定要询问家长原因;晨检时多个幼儿病假,一定要询问家长原因;发现两个以上幼儿同时出现相似病症,如发热、皮肤出疹发现两个以上幼儿同时出现相似病症,如发热、皮肤出疹子、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应迅速报告专职(兼职)卫子、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应迅速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或领导。生保健人员或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或领导。怀疑个别幼儿患有传染病,也
15、要通知园方做出适宜处理并怀疑个别幼儿患有传染病,也要通知园方做出适宜处理并叮嘱幼儿父母尽快带孩子就医。叮嘱幼儿父母尽快带孩子就医。专职(兼职)卫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托生保健人员或托幼机构传染病疫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或领导情报告人或领导登记和跟踪各班级师生病假或患病情况,做好常规登记和跟踪各班级师生病假或患病情况,做好常规病假及缺勤记录、健全晨检制度。病假及缺勤记录、健全晨检制度。发现以下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以下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疾控部门请求协助,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报或疾控部门请求协助,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报告;告;A.如某个班级或多个班
16、级短期内同时出现多个学生患如某个班级或多个班级短期内同时出现多个学生患病,并有类似症状;病,并有类似症状;B.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C.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个别幼儿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及腹泻等症状。及腹泻等症状。D.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部门及相关卫教育部门及相关卫生部门或食药局生部门或食药局22 22 浦东新区托幼机构保健培训课程浦东新区托幼机构保健培训课程主要症状常见病例第二章 呼吸道聚集性病例常见病因场所隐患防控策略23 第二章 呼吸道聚呼吸道聚集性
17、病例集性病例托幼机构呼吸系统聚集性病例主要症状解读呼吸道传染病: 引起呼吸道常见疾病和一些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病原体有两大类:病毒:如呼吸道合孢病毒、副流感及流感病毒、新型肠道病毒、麻疹病毒等。细菌:主要有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等。主要症状:发热、咽痛、全身痛、眼结膜充血(红眼)、流涕、干咳等症状,且常并发肺炎。24 第二章 呼吸道聚呼吸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托幼机构呼吸系统聚集性病例常见疾病常见传染病流感链球菌新型肠道病毒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麻疹儿童感冒胃肠型感冒甲流猩红热化脓性扁桃腺炎疱疹性咽峡炎出疹性疾病呼吸道感染25 第二章
18、呼吸道聚呼吸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疾病病原体症状麻疹麻疹病毒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持续性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眼结膜红肿等。在口腔颊黏膜处见到麻疹黏膜斑。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RV)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疾病,潜伏期 1421天。前驱期 12天,幼儿患者前驱期症状常较轻微出疹期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面颈部,迅速扩展躯干四肢。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常见传染病26 第二章 呼吸道聚呼吸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
19、疾病病原体症状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乙脑乙脑病毒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初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皮疹相继分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常见传染病27 第二章 呼吸道聚呼吸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疾病病原体症状儿童流感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
20、染性炎症近年来支原体感染也较多见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胃肠型流感包括细菌、病毒的感染,环境不适应,对饮食过敏,药物反应以及头部伤害(脑震荡)等除发热外,以呕吐、腹痛、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甲流甲型H1N1流感病毒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咳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流感28 第二章 呼吸道聚呼吸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疾病病原体症状猩红热产生致热外毒素的
21、A群链球菌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皮疹和疹退后的明显脱屑。化脓性扁桃腺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腺病毒起病急,咽痛明显、伴有高热39摄氏度以上,查体可发现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链球菌感染29 第二章 呼吸道聚呼吸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新型肠道病毒疾病病原体症状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引起,其中以A2、4、6、9(110)、16、22型为多见,B组15型病毒也可致病潜伏期平均约4天,表现为发热、咽痛(吞咽时痛突出)、咽部充血,咽部有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四周绕以红晕,疱疹溃破形成黄色溃疡。传染性很强出疹性疾病柯萨奇病毒A组中2
22、、4、9、16型及B组中1、3、5型与皮疹的关系相当密切潜伏期大多36天,起病时常有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如轻咳、咽痛等,而后出疹。皮疹呈多形性,有斑疹、斑丘疹、风疹样皮疹、疱疹或麻疹样皮疹等。呼吸道感染柯萨奇病毒A21、24及B25型都曾引起轻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流感样疾病或咽炎30 第二章 呼吸道聚呼吸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发热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发热】2012年11月5日,卫生部办公厅以卫办疾控发2012133号印发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23、处置指南(2012年版)。流感样病例: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为某种疾病的依据。31 第二章 呼吸道聚呼吸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病种病种级别级别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流感流感1周内,同一班级等集体单位发周内,同一班级等集体单位发生生3-9例例流感样病例流感样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生10-29例流感样病例例流感样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例及以上住院病例,或以上住院病例,或1例及以上死亡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病例猩红热猩红热1周内,同一幼
24、儿园等集体单位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中,发生1-4例病例例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发生5-9例病例例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例及以上病例风疹、水痘、流风疹、水痘、流腮腮3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中发生2-4例病例例病例3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发生5-9例病例例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例及以上病例呼吸道聚集性病例分级处置规定32 第二章 呼吸
25、道聚呼吸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病名患者的隔离治疗期患者的隔离治疗期 接触者观察及处理期接触者观察及处理期 麻疹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至退疹时或出疹后5天。 密切接触者末次接触后医学观察21天。风疹出疹后5日解除隔离。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 流行性腮腺炎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10天左右。 成人一般不检疫,但幼儿园及部队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3周。 水痘全部水痘疱疹结痂,痂皮脱落,不少于发病后2周医学观察21日 乙脑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 接触者不检疫 流脑症状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病后7日 医学观察7日 流行性感冒热退后2日解除隔离。 7天猩红热症状消失后3日或2次咽试培养阴性,但不少于病后7日 医
26、学观察7-12日 呼吸道聚集性病例患者隔离期和接触者医学观察期33 第二章 呼吸道聚呼吸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呼吸道聚集性病例场所隐患争对呼吸道聚集性病例的发生,托幼机构内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呼吸道聚集性病例发生的概率。 晨检及家访情况 保健室体温表、压舌板的消毒; 教室空调及通风情况; 卧室情况; 保育员室外活动课的护理情况;幼托机构集聚性病例现场调查简易操作检索表34 第二章 呼吸道聚呼吸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呼吸道聚集性病例防控措施对于呼吸道疾病而言,托幼机构的防控策略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保健老师主导下的防控策略保健老师主导下的防控策略加强晨检隔离患儿加强晨检(发热、
27、类流感、皮疹、口腔疱疹、额下淋巴结肿大),加强家访,保存凭证,做好晨检器具消毒去除隐患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消毒,加强卧室卫生督查力度,加强空调滤网消毒,加强室外活动课后保育员操作规范(去除混杂)患儿隔离,班级医学观察,做好发病班级的家长卫生宣教工作,及时反馈信息,35 第二章 呼吸道聚呼吸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呼吸道聚集性病例场所隐患的排除下列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保健室的体温表和压舌板是否已消毒; 是否按晨检6个要点开展晨检; 与发热在家休息儿童家长取得联系和宣传的凭证是否齐全; 教室、卧室的空调滤网是否已消毒; 开窗通风和空气消毒是否已做; 卧室窗帘儿童被褥和床单位是否已消毒,卧室还有哪些隐患
28、; 叠加的床单位是否已有床罩,床罩是否已消毒; 患病儿童是否已满隔离期,班级处于医学观察第几天; 发病班级的公共活动是否停止,是否还有和其它班级有交叉; 儿童室外活动后保育员的操作是否有人督导。十个问题十个问题100分,呼吸道疾病说拜拜分,呼吸道疾病说拜拜36 36 浦东新区托幼机构保健培训课程浦东新区托幼机构保健培训课程第三章 消化道聚集性病例主要症状常见病例常见病因场所隐患防控策略37 第三章 消化道聚消化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托幼机构肠道聚集性病例分类按疾病性质来分:肠道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 食物污染、用餐环节污染、饮用水污染38 第三章 消化道聚
29、消化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疾病病原体症状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甲戊肝甲型、戊型肝炎病毒一般起病急,黄疸多见。半数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细菌新痢疾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样大便。伤寒副伤寒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族(组)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脉缓、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肠道传染病39 第三章 消化道聚消化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我们也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
30、性腹泻,称为感染性腹泻,为狭义上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有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肠道粘膜炎症、吸收、分泌功能障碍。便次增多,性状改变。感染性腹泻40 第三章 消化道聚消化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疾病病原体症状吸收不良性腹泻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隐孢子虫中毒症状轻、腹痛症状轻、水样便,有未消化的食物。可引起轻重不等的脱水分泌性腹泻(肠毒素性腹泻)产毒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难辨梭状芽孢菌、腊样芽孢杆菌、不凝集弧菌中毒症状轻、腹痛症状轻、水样便,米泔水样便,量大。易引起轻重不等的脱水侵袭性腹泻(渗出性腹泻)空肠弯曲菌、
31、沙门氏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耶尔森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菌中毒症状重,常有发热。腹痛较重、排稀便、粘液便、粘液血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便次多,便量少/次。脱水少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菌群紊乱后,金黄色葡萄球菌、难辩梭状芽胞菌、肠球菌、念珠菌等过度生长重者明显腹痛、腹泻,发热、头痛,末梢血WBC升高,肠镜检查肠粘膜可见斑片状伪膜表现。菌群紊乱早期停用抗生素,腹泻可痊愈。感染性腹泻的分类41 第三章 消化道聚消化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食源性疾病1.食物本身,或熟食装载器具,或熟食运输工具,传播疾病的媒介2 病原体是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3 临床特征表现为 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的流行
32、特点食源性疾病三个基本要素1. 流行性 :A 病人有食用同一污染食物史或暴露于同一个器具或工具B 流行波及范围与污染食物供应范围相一致C 停止污染食物供应后,流行即停止2. 暴发性发病特点 (1)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 (2) 发病与食物有关 (3)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42 第三章 消化道聚消化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沙门氏菌属感染流行病学特点 沙门氏菌病奶牛的牛奶 蛋类污染 水禽及其蛋类带菌率 30%-40%。 烹调后的熟制品的再次污染 污染其它食品 季节性特点 夏、秋两季特征:感染型发热、 腹痛、呕吐、腹泻 、黄绿色水样便食物污染43 第三章 消化道聚消
33、化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1 夏秋季高发2.好发食品:乳类及乳制品、肉类、剩饭3.食品被污染原因:人和动物污染 温度高产生肠毒素时间短 淀粉类食品促近肠毒素形成症状:剧烈呕吐中毒机制:毒素型食物中毒44 第三章 消化道聚消化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剩飯、炒飯、冷盤和調味汁等炒饭综合征蜡样芽胞杆菌在20-40会迅速繁殖,最佳温度是30-32,很耐热,环境不利时,它产生的芽胞能耐受10030分钟,一般烹饪方法很难将其杀灭。Msp培养菌落表面呈毛玻璃状,并产生红色色素。如摄入活菌为主,约为食后614h。骤起腹痛、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较少,少数患者有发热。如摄入细菌毒素为
34、主者,潜伏期较短,15h,甚至可短到数十分钟,以呕吐为主,伴有腹痛。少数继以腹泻,无明显发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食物污染的食物器具、熟食储存柜内的褐色油腻铁锈状斑块、污渍可检出器具污染45 第三章 消化道聚消化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用餐环节污染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是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和空气等传播。诺如病毒传染性很强,如果食物和饮料被诺如病毒大量污染,可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养老院等处引起集体暴发。暴发所涉及的食物多种多样,以贝类、沙拉、三明治、蛋糕、冰块、饮水等直接食用品为主,其中贝类很可能来自污染水域。诺如病毒可以在贝类生物体内累积,而且用消灭
35、大肠杆菌的方法不能净化。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常伴有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诺如病毒污染46 第三章 消化道聚消化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肠道聚集性病例分级处置规定病种病种级别级别一级二级三级手足口病1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2-4例(含一个班2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5-9病例,或发生重症或死亡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感染性腹泻1天内3例,3天内5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病例以上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甲/戊肝
36、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2-4例病例1周内,同一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病例47 第三章 消化道聚消化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肠道聚集性病例患者隔离期和接触者医学观察期病名患者的隔离治疗期患者的隔离治疗期 接触者观察及处理期接触者观察及处理期 手足口病隔离患儿至症状消失后1周一个班级2例关班2周一周内10例关园2周一周内3个班2例关园2周伤寒副伤寒体温正常后15日解除隔离,或症状消失后第5日起间歇送粪培养2次,阴性后解除隔离 伤寒医学观察23日,副伤寒为15日,从事饮食业人员观察期间应送粪便培养1次,阴性者方可工作 甲肝自发病日起隔离3周 密切接触者检疫45日,每周检查一次ALT,以便早期发现 菌痢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或2次粪培养阴性解除隔离 医学观察7日,饮食业人员观察期间应送粪便培养1次,阴性者方可工作。 48 第三章 消化道聚消化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托幼机构现场处置表保健老师其它岗位晨检要点家访记录不洁饮食史营养员保育员操作后勤采购食堂卫生饮水卫生老师家访肠道聚集性病例场所隐患49 第三章 消化道聚消化道聚集性病例集性病例【简易操作检索表简易操作检索表】食品采购索证制度保育员操作规范细则食物储存归类存放食堂操作食品安全聚集性病例防控措施教职员工定期体检食物分发严防污染可以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