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1页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2页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3页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4页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堂提问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人人的的认认识识从从何何而而来来实践及实践及其特点其特点 实践是认实践是认识的识的基础基础来源来源目的目的、归宿归宿动力动力检验检验标准标准含义含义基本形式基本形式特点特点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四作用之间的区别认识的基础侧重点关键词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检验认识的标准有没有认识的问题有没有认识的问题认识是否深化、发认识是否深化、发展的问题(新旧多展的问题(新旧多少深浅正误的区别)少深浅正误的区别)是否反作用于实践是否反作用于实践实践是否印证检验实践是否印证检验认识认

2、识产生、制定、针对产生、制定、针对提出、发表提出、发表修改、完善、拓宽、修改、完善、拓宽、加深、强化、深化加深、强化、深化(xx认识)、前进发认识)、前进发展展为了为了目的结果、促进目的结果、促进了、改善了(客观事物)了、改善了(客观事物)证明、证实,办的事证明、证实,办的事取得成功等取得成功等说一说:下列说法体现的哲理1 1、近水知雨性,近山识鸟音、近水知雨性,近山识鸟音2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 3、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4 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比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所

3、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5 5、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6 6、学以致用、学以致用7 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8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世界观世界观及方法论:及方法论: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2.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重大指导作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要求我们

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检验和发展认识。 要求我们重视认识的作用,做到理论和实要求我们重视认识的作用,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对亿万农民而言,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的意义。某班组织学生对近年来中央的特殊的意义。某班组织学生对近年来中央的3 3个个“一号文件一号文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理性总结。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理性总结。请运用请运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哲学实践的观点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研究结论。时间时间主要内容主要内容20102010年年加大统筹城乡

5、发展力度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20112011年年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加快水利改革发展20122012年年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研究研究结论结论历次历次“一号文件一号文件”都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总结了总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反映了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的发出,的发出,充分调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历次历次“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的出台,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的出台,

6、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这说明需要,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三个三个“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的发出,体现了党对的发出,体现了党对“三农三农”问题认识的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这说明不断深化,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历次历次“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的出台,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的出台,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对农村经济起到推动作用,这说明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对农村经济起到推动作用,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一号文件一号文件”总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这说明总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这说明实践

7、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认识具有哪些属性?人类追求什么样的认识?在在实践实践中追求和发展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 9月月21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领导的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领导的反物质反物质研究小研究小组的科研人员,根据国际空间站上阿尔法磁谱仪的首批观测数组的科研人员,根据国际空间站上阿尔法磁谱仪的首批观测数据,已经找到了可以证明据,已经找到了可以证明反物质反物质存在的存在的6个证据中的个证据中的5个,距离个,距离发现发现反物质反物质只剩最后一项证据。只剩最后一项证据。人类对反物质的早期探索历程 1928年,英

8、国物理学家迪拉克在量子力学年,英国物理学家迪拉克在量子力学研研究究中最早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并从理论上首次中最早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并从理论上首次论证了正电子的存在。论证了正电子的存在。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尔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尔安安德森在德森在实验实验中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中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随后又发现了负质子和自旋方向相随后又发现了负质子和自旋方向相反的反中子。反的反中子。 1955年,美国物理学家西格雷用年,美国物理学家西格雷用人工撞击人工撞击的的方法获得了反质子。此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不仅方法获得了反质子。此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不仅质子和电子,所有的微观粒子都有各自的反粒子。质子和

9、电子,所有的微观粒子都有各自的反粒子。思考:思考:以上历程告诉我们,以上历程告诉我们,人类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人类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一个怎么样的过程?说明认识具有什么属性?经过一个怎么样的过程?说明认识具有什么属性?新的实践新的实践认识认识实践实践新的认识新的认识思考:思考:认识为什么具有反复性认识为什么具有反复性?1. 1. 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含义含义: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实践认识认识实践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一)认识的属性(一)认识的属性原因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

10、制: A. A.从主体来看,具体实践水平,从主体来看,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 B. B.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人类对反物质的认识还会发展吗?说明人类对反物质的认识还会发展吗?说明认识具有什么属性?认识具有什么属性? 2010年年5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发现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发现迄今最重反物质粒子迄今最重反物质粒子反氦反氦4。 2011年年6月月5日欧洲核子研究中

11、心的科研人员宣布已成功抓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宣布已成功抓取反氢原子超过取反氢原子超过15分钟。分钟。 2011年年11月月17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利用大型强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首次捕捉到了反物质。子对撞机,首次捕捉到了反物质。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300多种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多种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都是正反成对存在的,也就是说,任何粒子都可能存在着反粒都是正反成对存在的,也就是说,任何粒子都可能存在着反粒子子人类对反物质的继续探索2. 2.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主体(人类)认识的主体(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认识的

12、基础(实践)世代延续世代延续不断发展不断发展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对象( (物质世界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无限变化注意注意: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是有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是有限性,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是无限性。认限性,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是无限性。认识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识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为什么?为什么? (一)认识的属性(一)认识的属性人类人类认识认识无限无限发展发展1928年年反物质假设反物质假设1974年年发现物质与反物质结发现物质与反物质结合发出的伽马射线合发出的伽马射线2010年年真正捕捉到反物质真正捕捉到反物质人类对反物质的认识由无到有、由知之甚少人类对反物质的认识由

13、无到有、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这说明认识的变化是个怎样的到知之较多,这说明认识的变化是个怎样的过程?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决决 定定 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和发展真理 人类反复的、永不止步的认识世界,是为了获得什么样的认识?= 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真理之所以之所以“有用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对客观事,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4、。不能以不能以“有用性有用性”来检验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唯一标准是实践是实践。1.真理的真理的含义含义: 真理真理是标志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正确反映。下列观点都是真理吗?真理有什么属性?下列观点都是真理吗?真理有什么属性?“上帝创造了人上帝创造了人”“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影响价格”结论:结论: 任何真理所反映的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内容是客观的是客观的. .真理的真理的检验标准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2.真理最基本的

15、属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客观性 思考:思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什么对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论:结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认识。 但真理客观性但真理客观性决定,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决定,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只有一个一个。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混

16、淆。真理面前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平等启示启示“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180度”此论断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吗?(1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是有条件的(2 2) 真理都是具体的真理都是具体的指主观认识符指主观认识符合合当地当地的实际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当时的实际的实际前苏联的前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先在城市夺取政权先在城市夺取政权”理论理论“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理论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的历

17、史的统一。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误是相伴而行的决决 定定 要求我们要勇于承认错误,正确认识要求我们要勇于承认错误,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和改正错误在创新过程中,你会犯错误。此时最佳的做法在创新过程中,你会犯错误。此时最佳的做法是承认错误并进行改善,继续另一个创新。是承认错误并进行改善,继续另一个创新。 乔布斯乔布斯 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只“冰川豹蛛冰川豹蛛”进行测进行测量后发现,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同期当

18、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 天,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A B C D 印度洋海啸波及东南亚印度洋海啸波及东南亚10多个国家多个国家,引发巨引发巨大灾难大灾难,但目前但目前,人们还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人们还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 )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