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了解:会计法律制度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会计法律体系,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机构制定的,用来规范会计核算实务、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主体和相关会计人员职责,以便及时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会计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熟悉:(一)会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1.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全国最高立法机关2.典型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3.会计法: 1999年l0月31日第二次
2、修订,2000年7月1日起施行。地位: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4.注册会计师法:1993年10月3 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以第13号主席令颁布,于1994年1月 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二)会计行政法规“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1.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国务院全国最高行政机关2.会计行政法规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3.典型代表: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三)国家统
3、一的会计制度“办法”、“准则”、“制度”、“规范”1.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2.会计部门规章,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财政部部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例如: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3.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以文件形式印发的制度办法,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l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4、、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会计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律(法律效力最高)、会计行政法规(法律效力次之)和会计规章。提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其中:基本准则属于会计部门规章;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第2节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知识点: 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划分会计工作管理权限的制度。三方面: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单位会计工作管理 总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总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统
5、一领导;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分级管理。(一)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1.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并公布。2.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二)会计市场管理1.会计市场准入管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由我国县级以上财政部
6、门进行管理。2.会计市场的运行管理从事社会审计的人员必须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工作两年以上的人员,才可以申请成为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必须加入会计师事务所。3.会计市场的退出管理(三)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我国的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方式,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才评价机制和会计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评价及对会计人员的表彰奖励等。(四)会计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体:财政部门监督检查的内容:1、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2、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3、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督、检查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熟悉: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
7、业组织,成立于1988年11月2.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3.理事会下设13个专门委员会(二)中国会计学会1.创建于1980年。2.财政部管辖的社会组织。3.特点: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单位会计工作管理熟悉:单位会计工作管理(一)单位负责人要组织、管理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单位负责人是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如: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公司制企业的董事长、国家机关的最高行政官员、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1.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2
8、.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3.应当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4.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二)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由所在单位具体负责1.隶属于所在单位;2.会计人员的任免、轮岗、提拔和调用由所在单位负责;3.所在单位进行考核奖惩;4.单位应对认真执行会计法律制度、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成绩显著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第3节 会计核算知识点:总体要求了解:会计核算总体要求(一)、会计核算依据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
9、核算.(二)、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会计资料的概念:会计资料是在会计核算过程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目前用于规范会计资料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主要有: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法规定:生成和提供虚假会计资料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伪造、变造会计资料和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情
10、况。所谓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所谓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的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即篡改事实;所谓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是指通过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编制财务报告或直接篡改财务会计报告上的数据,使财务会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地反映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以误导、欺骗会计资料使用者的行为,即以假乱真。会计凭证的规定熟悉:会计凭证的规定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是会
11、计核算的重要会计资料。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一)、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时由经办人员直接取得或者填制、用以表明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或其完成情况、明确有关经济责任的一种原始凭据。它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1、原始凭证内容:凭证的名称、填制日期、填制单位或人员姓名、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取得:办理经济业务事项的单位和人员,都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3、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法定职责审核原始
12、凭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有权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4、对原始凭证的更正: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内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工作须由原始凭证出具单位进行,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签章;原始凭证金额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开。原始凭证开具单位应当依法开具准确无误的原始凭证,对填制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和重新开具的法律义务
13、,不得拒绝。2、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要求:(1)记账凭证必须以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为依据 (2)作为记账凭证编制依据的必须是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会计账簿的规定熟悉:会计账簿的规定(一)设置会计账簿的要求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要按照要求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2、设置会计账簿的种类和具体要求要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3、各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应当统一核算,不得违反规定私设会计账簿进行登记(1)会计账簿含义: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对全部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分
14、类地记录和核算的簿记,是由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2)会计账簿分类:总账(根据总账科目开设):一般使用订本账明细账(根据明细科目设置):一般使用活页账日记账(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般使用订本账其他辅助账簿:备查账。主要包括各种租借设备、物资的辅助登记或有关应收、应付款项的备查簿,担保、抵押备查簿。(二)登记会计账簿的规定1、根据经过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2、按照记账规则登记会计账簿;(1)会计账簿应当按照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2)会计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或隔页、缺号、跳行的,应当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更正,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3
15、)凡需结出余额的账户,应当定期结出余额。(4)会计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时,应当按照规定的更正方法进行更正。(5)及时对账。(6)定期结账。分为月结、季结和年结。3、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也要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4、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5、禁止账外设账。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私设账外账。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熟悉: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1、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1)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公司、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2)利润表主
16、要反映公司、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即利润或亏损的情况。(3)现金流量表主要反映公司、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一定会计期间构成所有者权益各个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财务报表的分类:按财务报表编制期间的不同,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按财务报表的编报主体不同,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2、会计报表附注: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对会计报表各要素的补充说明, 二是对那些会计报表中无法描述的其他财务信息的补充说明。会计档案熟悉:会计档案1、会计档案的范围和种类 (1)会计凭证(2)会计账簿(3)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和财
17、务情况说明书(4)其他会计资料: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各单位的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属于文书档案,不属于会计档案。(判断题)2、会计档案的保管(1)会计档案由单位会计机构负责整理归档,并保管一年期满后,移交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继续保管。(2)单位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须经“本单位负责人”(注意单选题)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原件;(3)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4)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
18、15年和25年。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第一天算起。永久保管期限: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保管3年的:月、季度财务报告保管25年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5年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的固定资产卡片其余为15年。3、会计档案的销毁(1)应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提出销毁意见,会同会计机构共同鉴定,“单位负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2)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单位的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人监销;4、不得销毁的会计档案(1)保管期满但尚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为了事
19、项完结时为止。(2)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其他规定了解:其他规定(一)会计年度的规定1、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制,即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这是为了和我国的财政、计划、统计、税务等年度保持一致,以便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二)记账本位币的规定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三)会计文字记录1、会计记录文字应当使用中文。这是法定要求,违反这一规定,就是违法行为。2、民族自治
20、地方和在我国境内的外国组织可以同时使用另外一种文字。使用中文是强制性的,使用其他通用文字是备选的。(四)财产清查的规定财产清查制度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部分的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实的一种制度。通过财产清查,可以发现财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查明原因,改善经营管理,保护财产的完整核安全;可以确定各项财产的实存数,以便查明实存和账存是否相符,并查明不符的原因和责任。(五)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第4节 会计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熟悉:第四节 会计监督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单位内部监督;以注册
21、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和以政府财政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监督。注意多选。单位内部会计监督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概念: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其本质就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指保证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正常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和对象主体: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象: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和实施,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
22、责任。2、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应当明确其决策和执行程序,并体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要求;(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查的办法和程序作出规定;3、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
23、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有权实施监督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了解: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1、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代表国家对单位和单位中相关人员的会计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以及对发现的违法会计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是一种外部监督。2、会计工作国家监督的实施主体和对象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财政部门是会计工作国家监督的实施主体。除了财政部门外,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24、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可以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如:税务机关有权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等。各监督检查部门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后,应当出具检查结论。注意:有关监督检查部门已经做出的检查结论能够满足其他监督检查部门履行本部门职责需要的,其他部门应当加以利用避免重复查账。根据财政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的规定,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会计行为,并对发现的有违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行政处罚。违法会计行为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3、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1)是否依法设置会计
25、账簿;(2)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3)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4)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5)财政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进行再监督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熟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1、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概念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另外单位和个人检举违法行为,也属于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2、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出具
26、审计意见的行为,其实质是确立或者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3、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是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1)审计业务 审查财务会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2)承办会计咨询、服务业务。包括:设计会计制度、担任会计顾问,提供会计、管理咨询;代理纳税申报;提供税务咨询等。第5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机构的设置了解:第五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机构是各单位办理
27、会计事务的职能机构,会计人员是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会计机构的设置(一)、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一个单位是否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一般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单位规模的大小;(2)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3)经营管理的要求。(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资格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是在一个单位内部具体负责会计工作的中层领导人员。会计法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不设置会计机构的应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会计主管人员是负责组织管理会计事务、行使会计机
28、构负责人职权的负责人,不同于通常的“会计主管”“主管会计”和“主办会计”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基本条件:(1)坚持原则,廉洁奉公;(2)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3)主管一个单位或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三年;(4)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5)由较强的组织能力;(6)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三)、会计人员回避制度 1、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执法或者执业的公正性、对可能影响其公正性的执法或执业的人员实行职务回避和业务回避的一种制度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1)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
29、2)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3)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直系亲属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代理记账熟悉:代理记账(一)、代理记账是指有社会中介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办理会计业务。(二)、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定期向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财务会计报告;该财务报告需经代理记账机构负责人和委托人签名并盖章。向税务机构提供税务资料;委托人委托
30、的相关经济业务。(三)、委托代理记账的委托人的义务对本单位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填制或取得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始凭证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及时向代理记账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对于代理记账机构退回的要求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的原始凭证,应当及时予以更正、补充。(四)、代理记账机构及从业人员的义务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依法履行职责;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对委托人示意要求作出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要求的,应当拒绝;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负有解释的责任等。(五)法
31、律责任委托人对代理记账机构在委托合同约定范围内的行为承担责任。代理记账机构对其专职从业人员和兼职从业人员的业务活动承担责任。代理记账机构违反本办法和国家相关规定造成委托人会计核算混乱、损害国家和委托人利益,委托人故意想代理记账机构隐瞒真实情况或委托人会同代理记账机构共同提供不真实的会计资料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会计从业资格熟悉:会计从业资格1、会计从业资格的概念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证明会计工作人员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合法凭证。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持证上岗。2、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适用范围: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1)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2)出纳
32、(3)稽核(4)资本、基金核算(5)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6)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7)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8)总账(9)财务会计报告编制(10)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3、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取得(1)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试制度。由财政部统一制定考试大纲(2)会计从业资格报名条件(3)会计从业资格部分考试科目免试条件: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会计类专业学历的,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专门化、审计学、财务管理、理财学。4、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管理(1)上岗注册登记:持证人员
33、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90日内办理注册登记(2)离岗备案:持证人员离开会计工作岗位超过6个月应当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备案(3)调转登记(4)变更登记5、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的特点: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继续教育的内容: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其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分为培训和自学两部分。会计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了解: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1、会计专业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高级职务)、会计师(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初级职务)。2、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
34、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初级、中级会计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试和评审相结合制度。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全国范围内3年有效。会计工作岗位设置熟悉: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一)设置会计工作岗位的基本原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1、根据本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2、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面的登记工作3、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要有计划的进行轮岗4、要建立岗位责任制。(二)主要会计工作岗位(1)会计工作岗位包括: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出纳;稽核;资本、基金核算;收入、支出、债
35、权债务核算;工资、成本、基金核算、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总账;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会计档案管理岗位。(2)不属于会计岗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岗位,在会计档案正式移交之前,属于会计岗位;正式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后,不属于会计岗位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管理会计档案,不属于会计岗位。医院门诊收费员、住院处收费员、药房收费员、药品库房记账员、商场收银员等均不属于会计岗位单位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工作也不属于会计岗位。总会计师是主管本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行政领导,不是一种专业技术职务。凡是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不再设置与总会计师职责重叠的行政副职。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了解:
36、会计人员工作交接(一)、交接的范围(1)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者因病暂时不能工作的,应当办理交接手续。(2)临时离职或因病不能工作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时,应当与接替或代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3)移交人员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办理移交手续的,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由移交人委托他人代办交接,但委托人应当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二)、交接程序(1)交接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尚未登记的帐目应当登记完毕,结出余额,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印章整理好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和遗留问题要写出书面说明
37、材料编制移交清册会计机构负责人移交时,要将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问题和会计人员等情况等向接替人员介绍清楚。(2)移交点收现金要根据会计账簿记录余额进行当面点交,不得短缺,接替人员发现不一致或“白条抵库”现象时,移交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查清处理有价证券的数量要与会计账簿记录一致,有价证券面额和发行价不一致时,按照会计账簿余额交接会计凭证、帐簿等必须完整无缺,不得遗漏。如有短缺,必须查清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加以说明,由移交人负责。银行存款账户要与银行对帐单核对相符。公章收据、空白支票等必须交接清楚(3)专人负责监交(1)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
38、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负责监交。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由上级主管部门派人会同监交:所属单位领导人不能监交,需要由上级主管单位派人代表主管单位监交;所属单位领导人不能尽快监交,需要由上级主管单位派人督促监交;不宜由单位领导人单独监交,而需要上级主管单位会同监交;上级主管单位认为存在某些问题需要派人会同监交的。(4)交接后的有关事宜(1)移交完毕,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并在移交清册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的职务、名称,移交清册的页数以及需说明的问题和意见(2)接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前的账簿,不得擅自另行开立账簿(3)移交清册一般一
39、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三)、交接人员的责任(1)移交人员对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2)即使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接会计资料在真实性、完整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事后发现仍应由原移交人员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第6节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概述了解:第六节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概述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也就是对违法者的制裁。会计法主要规定了两种责任形式:一是行政责任;二是刑事责任。(一)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0、行政责任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1、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基于一般行政管理职权,对其认为违反行政法上的强制性义务、违反行政管理程序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所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1)行政处罚主要分为六种: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此外,还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2)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3)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4)行政机关在做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做出
41、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有关权利;当事人有权陈述和申辩。(5)行政处罚决定依法做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2、行政处分行政处分是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一种行政法律责任,是行政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或者过失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所实施的法律制裁。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二)刑事责任1、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追究刑事责任的是犯罪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的是一般违法行为。(2)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决定
42、;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3)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制裁,可以判处死刑,比追究行政责任严厉得多。2、刑事责任包括两种:刑罚和非刑罚处理方法。(1)刑罚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犯罪分子只能判一种主刑。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是既可以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的刑罚方法。即对同一犯罪行为既可以在主刑之后判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附加刑,也可以独立判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附加刑。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2)非刑罚处罚方
43、法:包括:由于犯罪行为而使得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判处赔偿经济损失训诫或责令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熟悉: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1、根据会计法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会计行为包括:(1)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2)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3)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行为。(4)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行为。(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6)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
44、。(7)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行为。(8)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行为。(9)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行为。(10)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法规定的行为。2、违反会计制度规定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责令限期改正。所谓责令限期改正,是指要求违法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停止违法行为并将其违法行为恢复到合法状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有权责令违法行为人限期改正,停止违法行为。(2)罚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在责令限期改正的同时,有权对单
45、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3)给予行政处分。(4)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5)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他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熟悉:其他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一)、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1)伪造会计凭证行为,是以虚假的经济业务或者资金往来为前提,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的行为。(2)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采取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的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3)伪造会计账簿的行为,是指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伪造或者编造的虚假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簿
46、,或者不按要求登记账簿,或者对内对外采用不同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等手段编造虚假的会计账簿的行为。(4)变造会计账簿行为,是指采取涂改、挖补或者其他手段改变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的行为。2、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政责任(1)通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采取通报的方式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批评、公告。(2)罚款:对单位并处5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3)行政处分(4)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二)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1、隐匿,是指故意转移、隐藏
47、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销毁,是指故意将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予以毁灭的行为。2、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政责任,通报、罚款、行政处分和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单位处以5千以上10万以下的罚款,对主管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3千以上5万以下的罚款。(三)、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1、授意,是指暗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指使,是指通过明示方式,指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强令,是
48、指明知其命令是违反法律的,而强迫他人执行其命令的行为。2、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伪造、变造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1)罚款。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视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对违法行为人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2)行政处分。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伪造、变造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或者行政监察部门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四)、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的法律责任以及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的补救措施1、单位负责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刑事责任情节恶劣的,构成打击报复会计
49、人员罪。根据刑法规定,对犯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单位负责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行政责任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3、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的补救措施(1)恢复其名誉。(2)恢复原有职位、级别。第1节 概述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基本原则了解:大纲要求:掌握关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内容重点:支付结算的特征;支付结算的原则难点: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基本原则(一)概念概念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银行卡和结算凭证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其主要功能是完成资金从一方当事人向
50、另一方当事人的转移。支付结算主体单位(包括银行)、个人支付结算中介机构银行(包括银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支付结算方式(1)支票;(2)银行本票;(3)银行汇票;(4)商业汇票;(5)汇兑;(6)委托收款;(7)托收承付;(8)信用卡;(9)信用证。(二)特征 (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2)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法律规定必须按照一定形式进行的行为);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票据无效;未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3)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4)支付结算实行统一结算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5)支
51、付结算必须依法进行。(三)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多项选择题)(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2)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3)银行不垫款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熟悉: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支付结算包括票据、银行卡、汇总、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电子收付等结算方式。本章将在第四节对支票、商业汇票、信用卡以用汇总结算方式予以介绍。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了解: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凡是与支付结算的各种结算方式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政策性文件都是支付结算必须遵循的规定。(判断题)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掌握: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一)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
52、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票据无效;未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二)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使用账户。(三)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单位、银行在票据上的签章和单位在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该单位、银行的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票据和结算凭证的金额、出票或者签发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更改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对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其他记载事项,原记载人可以更
53、改,更改时应当由原记载人在更改处签章证明。(四)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规范,做到要素齐全、数字正确、字迹清晰、不错不漏、不潦草、不涂改。票据和结算凭证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否则银行不予受理。(五)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重要重点)1.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后面不写“整”(或“正”)字。3.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
54、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4.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5.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均应填写人民币符号“¥”。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6.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 (判断题型)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面加“壹”。7.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大写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损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担。第2节 现金管理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的范
55、围了解:第二节 现金管理大纲要求:掌握现金管理规定重点: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的范围难点:现金核算和内部控制制度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的范围:(1)职工工资、津贴(2)个人劳务报酬(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项奖金(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7)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除上述(5)、(6)项外,开户单位支付给个人的款项中,支付现金每人一次不得超过1 000元,超过限额部分,根据提款人的要求在指定银行转为储蓄存款或以支票、银行支票支付。现金使用的限额熟悉:现金使用的限额库存现金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开户单位3至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要的现金核定,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的地区的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可以多于5天,但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开户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奶制品培训资料》课件
- 《小王子英文》课件
- 《企业管理概论》课件
- 2024年雷电颂教案
- 尖子生家长会发言稿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合集【人员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职工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全【职员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合集人力资源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合集【职工管理】十篇
- 保育员(高级)考试题库附答案(600题)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巩义市山川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六篇
- 二十五项反措检查表优质资料
- 保密办主任工作总结保密办主任工作总结八篇
- 新生儿沐浴及抚触护理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的设计
- 教学案例 英语教学案例 市赛一等奖
- 四川省2023职教高考英语试题
- JJG 913-2015浮标式氧气吸入器
- GB/T 12190-2006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