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4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第2节考点6探究题的5种考法(共23页)_第1页
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4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第2节考点6探究题的5种考法(共23页)_第2页
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4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第2节考点6探究题的5种考法(共23页)_第3页
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4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第2节考点6探究题的5种考法(共23页)_第4页
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4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第2节考点6探究题的5种考法(共23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考点6探究题的5种考法探究题往往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或者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甚至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种题型往往不设置唯一性答案,旨在鼓励考生积极思考,培养考生的探索和思辨精神,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调动生活经验进行探索,对作品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能合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多数考生认为探究题不设置唯一性答案,因此答题技巧便也无章可循,要么脱离文本随意回答,要么拘泥文字表面无法深入剖析,得分率往往不高。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小说考查的探究题的类型主要有这样几类:情节类探究、人物形象类探究、艺术特

2、点类探究、标题类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类探究。考法1_情节类探究题明常识情节类探究题主要是基于小说情节方面的探究,主要是探究情节结构技巧、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尤其是结尾安排的合理性。其探究内容已超出了情节内容本身,也比情节作用题带有更强的综合性,往往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看情节自身前后的关联性;看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和发展变化轨迹;看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看情节安排是否合乎生活逻辑和艺术规律。 定考向题干示例审读判别(2014·全国卷)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1)题干中有“结尾”“情节”“事件”“部分”等字样(2)题干中有“你的看法”“你

3、的理由”“你的观点”等字样(2014·全国卷)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2013·全国卷)小说前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侧重写马里诺的现实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其他设问方式:(1)小说的结尾似乎与主旨关系不大,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情节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熟技巧情节类探究的4个思考角度1思考在艺术结构(情节)上的作用。2思考在形象塑造上的作用。3思考在

4、情感表现上的作用。4思考在思想内容(主题)上的作用。(2014·全国卷)阅读古渡头(阅读文本见本专题考点3考法2的“真题示法”),完成后面的问题。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要求。“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确定了探究的范围,“结合全文”确定了分析的依据,分值为8分,说明答案应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如艺术结构、情感表现、人物形象、思想内容等。第二步:综观全文,确定要点。从艺术结构上看, 结尾之前,主要写了夜里渡夫悲哀痛哭的诉说,而结尾处则写了渡夫的任情高歌,可知此处结尾使用了突转手法,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

5、;以歌声结尾,富有诗意,使得小说余韵悠长,耐人寻味。从情感表现上看, 歌声传情,通过渡夫唱歌时“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的描写,可以看出这种结尾更能抒发悲愤的情感,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使人听后不禁潸然泪下。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 通过歌词的内容,可以看出渡夫的洒脱豪放坚韧,结合渡夫的现实遭遇,也反衬了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从思想内容上看, 前文写渡夫“儿子一家”的遭遇、“捐重匪多”的社会现实以及自己渡河生活的艰难(结冰、落雪、刮风、下雨),重在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而此处的任情高歌,则又表现了渡夫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答案】艺术结构

6、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考法2_人物形象类探究题明常识人物是小说的中心,自然也是探究的重点。人物形象类探究题主要探究以下方面:一是探究人物性格的特征(如人性弱点)、命运成因,二是探究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三是探究人物性格、人物命运给人的启示。定考向题干

7、示例审读判别(2015·全国卷)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1)题干中有“人物”“性格”“形象”等字样(2)题干中有“探析”“分析”“探讨”等字样(3)题干中有“人格启示”“人格魅力”“你的看法”等字样(2014·辽宁卷)数学天才为什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去爱情?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2012·全国卷)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熟技巧人物形象类探究题“5角度”第一,情节角度。情节就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

8、探究人物应与情节密不可分。第二,人物自身角度。是否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第三,主题角度。主题主要从人物中体现出来,要看人物对主题所起的作用。第四,环境角度。即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看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五,真实角度。即人物塑造是否符合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2015·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塾师老汪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

9、篇述论。”人:“有,咋说不出来呢?”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 圣人指的就是你们。”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

10、,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

11、,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

12、个找,我差点丢了命。”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

13、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老范:“为啥?”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老季:“不为老汪。”老范:“为啥?”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老范挥挥手:“娘们儿家。”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老汪这一形象与

14、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明确答题方向。题干已经明确提出了“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这两个人物,并且明确了思考的方向是“性情气质上”的“相似之处”和“精神困境的根源”,可见本题属于“探究人物命运成因”方面。第二步:确定思考角度,找文本对应点。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性情气质上相似之处外貌上都“穿长衫”,对别人的嘲笑都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这说明二人都有书呆子气;二人在待人方面能显示出他们善良、诚挚、率真的性情;在处世、处境方面,二人都显得懦弱、落魄精神困境根

15、源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情节角度)老汪虽辗转但最后有落脚之处,并且有能包容的“东家”;孔乙己则没有,这就导致二人精神困境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环境角度)老汪精神困境的根源是对学问的认真和投入,周围人不理解他,与他交流上有困难,但是总体上社会氛围对他还是友好的。孔乙己精神困境的根源是对封建旧思想抱残守缺式的迂腐,以及周围人对他看小丑似的无情调笑作者塑造二人形象意图不同(主题角度)孔乙己是一个可悲的人物形象,而老汪则不是。这是作者有意通过形象来展现精神困境【答案】相似之处:都温和善良,诚挚率真;都有些懦弱,也比较落魄;都有些书呆子气,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不

16、同之处: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封建文化比如等级观念的压制,以及生活的窘迫;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即难以排解的孤独。(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考法3_艺术特点类探究题明常识艺术特点类探究往往从文本的某一艺术特色切入,要求探究其使用意图或表达效果,如探究情节构思或艺术手法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探究叙事风格对小说内容的表达作用。这类试题的探究点不是局限在艺术的某一方面上,如情节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而是在小说艺术的整体构思和布局上,它涉及了小说艺术的方方面面,如情节线索、表现手法、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主题及其象征意

17、蕴等。文学味很浓,难度很大,但题干往往只要求从某一方面或角度来探究,因而降低了难度。定考向题干示例审读判别(2014·湖北卷)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1)题干中一般有“写法”“手法”“形式”等字样(2)题干中一般还有“探究”“探讨”“你的看法”“你的认识”等字样(2012·江苏卷)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其他设问方式:(1)有人认为本文运用了×××的手法,你的看法呢?(2)小说主要写了×件事,没有太

18、多的曲折,对小说内容的表现是否打折扣?请作探究。(3)本文在整体构思上别具一格,请就线索和叙述方式谈谈你的认识。熟技巧解答艺术特点类探究题“3步走”第一步:通知识,打基础因为艺术特点类探究应以“艺术技巧”为基础,所以应先掌握艺术技巧的几种题型: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欲抑先扬、先抑后扬、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结构方式:单线(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线索)、网状等;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比如,语言精练、句

19、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第二步:会审题,明方向审题干关键词,明确题型,找到探究方向。第三步:多角度,会探究把艺术技巧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读者等结合起来,从“特色”与“效果”两方面组织答案。(2014·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六指猴墨中白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像六指猴吗?”“六指猴是江洋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说完,大伙善意地笑了。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城的凤凰墩。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东家爱去泗州

20、城听戏。东家听完泗州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众人夸:“好玉。”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侯六

21、人不小了,是该成家了”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泗州大街,仁义当铺。黑衣人闪身进屋。老板贾仁义低声问:“玉呢?大人催要。”黑衣人说:“盗不来。”“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的性命!”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你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我是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吴知府听后,说:“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别小声叮嘱:“大人的嘴,大着呢!”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看着满眼的金银,

22、吴知府叹道:“你有钱心善,好人呀,可好人如何会让飞贼赶车呢,要追究”吴知府眯着小眼盯着东家的腰间。东家取下玉佩递过去,说:“一个赶马的怎会是大盗哟?”马皮金忙上前接玉,旁边的吴知府就怪怨说:“好好马车不赶,非说是飞贼,自己的命贱,也不为主人着想,再说,他真是六指猴,怎敢自己找上门来?这些下人呀,醉酒后,全是醉话!”东家忙谢过知府,刚把侯六带走,贾仁义就求见吴知府说:“真是六指猴呀。”吴知府笑道:“抓了六指猴,还会有七指猴八指猴,那么多飞贼抓得完吗?要的是玉!”看着吴知府把玩着圆眼怒睁的蟠螭,贾仁义连赞:“大人高明!”侯六得知东家用古玉救他,跪谢说:“我不配。”东家伸手拉起他说:“玉是宝,可活人

23、更是宝哩!”侯六说:“不能再为您赶马了。”转身欲去。东家也不挽留,说:“走正道吧!路平整,好走!”六指猴点头,飞身上了大路。平原大道,晨光如金。东家坐着马车去泗州城,路遇一老者,停车,让其坐。老者摘去胡须,是侯六。侯六感慨地说:“东家的善心无处不在呀。”双手递来一玉。东家见是那块活泼有趣的蟠螭,摇头叹说:“何必呢!”侯六说:“东家放心,他们无可奈何,日后还会尊敬您呢!”看着东家一脸莫名,侯六笑着跃到马后,接过马鞭说:“再为您赶一趟吧。”望着飞舞马鞭的侯六,东家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侯六走了,东家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东家不明白,古玉被盗,官府也不追问,吴知府对他尊敬如宾,像是他偷了自己的古玉。

24、东家进城时还爱听泗州戏,去梅岭茶馆。东家品茶时,听茶客们说,江湖上有一飞侠,专盗贪官金银救济穷人,飞侠盗金银,还拿他们记录贪污的私账簿儿听着,听着,东家会猛喝一口茶,他希望飞侠是六指猴,却又为侯六捏着把汗。(本文有改动)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了解一句一段的形式的一般效果,即加快节奏,言简意丰,激发想象。第二步:结合具体文字,从人物、情节、环境、读者感受等角度来思考这种艺术手法的具体作用。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人物文中有大量的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采用这种形式,起到了

25、强调作用,便于展现不同人物形象,使各类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本文故事发生的地点转换频繁,情节推进很快,采用这种形式,便于场合的转换,使故事更加紧凑,适合本文复杂的叙事内容及快速发展的情节的需要环境本文环境描写语句不多,“泗州大街,仁义当铺”“平原大道,晨光如金”,但是一句一景,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又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美好的心灵读者本文段落短小,甚至一句一段,语言简洁明快,并且富有“提示”性,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想象,给人一种电影分镜头的感觉【答案】便于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信息,适合本文丰富、复杂的叙事内容的表现需要。便于加快叙事节奏,适合本文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便于叙事场景的灵活切换,

26、适合本文于多场景中叙事、写人的需要,产生电影分镜头的效果。本文段落虽然短小,但内容的表达简洁而准确,富有“提示”性,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想象。考法4_标题类探究题明常识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等。选择标题作为探究点是命题者的偏爱。常见的探究题有三种:一是侧重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无论是哪种,都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的联系。 定考向题干示例审读判别(2016·全国甲卷)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27、(1)题干中一般有“题目”“标题”“为题”等字样(2)题干中有“合适”“好处”“妙处”“寓意”等字样(3)题干中有“谈谈你的看法(观点、理由)”等字样(2013·山东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012·辽宁卷)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2011·全国卷)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其他设问方式:小说题目能不能换为×××?请陈述你的看法。熟技巧一、标题作用探

28、究题的6个思考角度1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2情节角度:设置悬念,贯串始终,是结构严谨的线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衔接照应;3形象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4主题角度: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5自身的表达特点的角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6读者角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标题意蕴探究题的3个步骤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比如:双关、比喻、反讽(反语)、反问、引用等。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即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

29、、主题等方面。(2016·全国甲卷)阅读战争(阅读文本见本专题考点2考法2“真题示法”),完成后面的题目。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明确观点。可以答合适,也可以答不合适;但要注意不能含糊其辞,观点暧昧。第二步:可以从表达角度、情节角度、主题角度来分析为什么合适或不合适。第三步:整合信息,分条陈述。【答案】观点一:合适。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

30、与反思。观点二:不合适。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考法5_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类探究题明常识意蕴类探究题是一种主题式探究,它必须借助主题方能探究,同时要注意作品的意蕴与其主旨并不完全一致。探究意蕴,主要是探究其思想意蕴、情感意蕴。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就是指小说的思想意义,

31、侧重于小说的内容、主旨层面,重在探究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探究作者的倾向性。定考向题干示例审读判别(2016·江苏卷)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1)题干中有“意图”“意蕴”“情感”“道理”等字样(2)题干中还有“探讨”“探析”“谈谈你的看法”等暗示(2014·重庆卷)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2013·重庆卷)作者对贝尔蒂和霍夫曼持何态度?你怎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与尊严?(2012·福建卷)请结合文本简要探

32、析作品蕴含的情感。(2010·安徽卷)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其他设问方式:(1)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3)读完作品后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熟技巧“3从”“2联”“1掌握”解答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类探究题“3从”第一,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双关义、引申义等。如祝福就具有双关义,“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

33、动,但深层意蕴就是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第二,从小说的形象和情节入手小说的形象角度是探究的最主要角度,把这个角度展开,有人物形象、物象两个角度。人物形象角度又可分为主要人物角度和次要人物角度,而从人物角度探究,却又必然要与情节联在一起,应为“情节中的人物”,即人物在情节发展中所体现的经历、境遇和结局等。因此可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会意义。第三,从作者的思想倾向入手从作者的思想倾向上入手,就是先抓住文本里不同的人、事、物,再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或它们的情

34、感态度,或者抓住小说中流露作者情感思想倾向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来把握。“2联”第一,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或典型的环境描写,思考文本产生的时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达到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的目的。第二,联系生活实际,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1掌握”掌握常用答题模板总分,即首先总说作品中流露出的主旨,然后分点证明,也即采用小议论文的形式。(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会明沈从文会明是三十三连一个火夫。提起三十三连,很容易使人记起国民军讨袁时在黔湘边界一带的血战。事情已十年了。如今的三十三

35、连,全连中只剩会明一人同一面旗帜十年前参加过革命战争,光荣的三十三连俨然只是为他一人而有了。旗在会明身上谨谨慎慎地缠裹着,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明人的官。这一次,三十三连被调到黄州前线。会明老早就编好了三双草鞋,绳子、铁饭碗、成束的草烟,都预备得完完全全。他算定热闹快来了。在开向前防的路上,他肩上的重量不下一百二十斤,但他还唱歌,一歇息,就大喉咙说话。驻到前线三天,一切却无动静。白天累了,草堆里一倒就睡死,可是忽然在半夜醒来,他就想,或者这时候前哨已有命令到了?或者有夜袭的事发生了?或者有些地方已动了手?他打了一个冷战,爬起

36、身来,悄悄走出去望了一望帐篷外的天气,走近哨兵身边,问:“大爷,怎么样,没有事情么?”“没有。”“我好像听见枪声。”“说鬼话。”他身上也有点发冷,就又钻进帐篷去了。他还记得去年鄂西战役,时间正是六月,人一倒下,气还不断,糜碎处就发了臭,再过一天,全身就有小蛆在爬。为了那太难看、与鼻子太不相宜的六月情形,他愿意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然而前线的光景和平了许多。这和平倘若当真成了事实,真是一件使他不大高兴的事情。人人都并不欢喜打仗,但期望从战事中得到一种解决:打赢了,就奏凯;败了,退下。总而言之,一到冲突,真的和平也就很快了。于是,他逢人就问究竟什么时候开火,他那样关心,好像一开火就可以擢升营长。可是

37、这事谁也不清楚,看样子,非要在此过六月不可了。去他们驻防处不远是一个小村落,看看情形不甚紧张,就有乡下人敢拿鸡蛋之类陈列在荒凉的村前大路旁,同这些军人冒险做生意。会明常常到村子里去,一面是代连上的弟兄买一点东西,一面是找个把乡下上年纪的人谈一谈话。他一到村落里,找到谈话的人,就很风光地说及十年前的故事。有时也不免小小吹了一点无害于事的牛皮,譬如本来只见过蔡锷两次,说顺了口,就说是四五次。他随后把腰间缠的小小三角旗取了下来。“看,这个!”看的人露出吃惊的神气,他得意了。“看,这是他送我们的,他说嗨,勇敢点,插到那个地方去!你明白插到哪个地方去吗?”听的人自然是摇头,他就慢慢地一面含着烟管一面说因

38、为这慷慨的谈论,他得到一个人赠送的一只母鸡,带回帐篷,用一个无用处的白木子弹箱安置了它。到第二天一早,木箱中多了一个鸡卵,第三天又是一个。他为一种新的兴味所牵引,把战事的一切完全忘却了。他同别人讨论这只鸡时,也像一个母亲与人谈论儿女一样。他夜间做梦,就梦到有二十只小鸡旋绕脚边吱吱地叫。鸡卵到后当真积到了二十枚,就孵小鸡。小鸡从薄薄的蛋壳里出到日光下,一身嫩黄乳白的茸毛,啁啾地叫喊,把会明欢喜到快成疯子。白天有太阳,他就把小鸡雏同母鸡从木箱中倒出来,尽这母子在帐篷附近玩,自己却赤了膊子咬着烟管看鸡玩,或者举起斧头劈柴,把新劈的柴堆成塔形。遇到进村里去,他把这笼鸡也带去,给原来的主人看,像那人是他

39、的亲家。从旧主人口中得到一些动人的称赞后,他就非常荣耀骄傲还极谦虚地说:“这完全是鸡好,它太懂事了,它太乖巧了。”看样子,为了这一群鸡雏发育的方便,会明已渐渐地倾向于“非战主义”了。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退。队伍撤回原防时,会明的财产多了一个木箱,一个鸡的家庭。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但他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六月来了,这一连人没有一个腐烂,会明望着这些人微笑时,那微笑的意义,是没有一个人明白的。(有删改)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分)【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明确答题方向。找到“微笑的意义”所处的位置,联系上文,从小说的

40、形象和情节、作者的思想倾向入手分析会明是对谁微笑的、因为什么微笑等。第二步:第段“微笑的意义”所在的句子前半部分说“六月来了,这一连人没有一个腐烂”,这是会明微笑的原因之一;第段倒数第二句“但他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这是会明微笑的原因之二;第段第二句“队伍撤回原防时,会明的财产多了一个木箱,一个鸡的家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里不再只有战争,而是变得更丰富了,这是会明微笑的原因之三;第段末句“会明已渐渐地倾向于非战主义了”,说明会明的思想由“愿意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转向不愿战争发生,这是会明微笑的原因之四。第三步:整合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作答。【答案】这个六月没有士兵因战事而伤

41、亡、腐烂,会明对此感到欣慰;在喂鸡的行为中,会明体验到幸福感;从热衷于战争转变到“非战主义”,会明感到思想提升的快乐;心灵世界由单一走向丰富,会明的生命变得更加立体。(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边练边悟_探究题的5种考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隐瞒石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店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我回答海英说。“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口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

42、多元的。”海英对我说。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经六十多岁了,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海英说完就走了。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

43、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抱歉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玉莹走时,又郑重地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她心疼钱,她要

44、是知道这么贵,肯定不会来的。”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天后,尚海英带着妈妈来了,夏玉莹也带着妈妈来了。尚海英的妈妈人称尚妈妈,夏玉莹的妈妈人称夏妈妈。因为是同一栋楼,彼此都认识。尚妈妈问夏妈妈:“大姐,你镶多少钱的牙?”“我我我本来不想镶牙,都七十多了,还镶什么牙,可玉莹就是不肯。”夏妈妈回答说。“我是问你镶多少钱的?”尚妈妈又问了她一句。“一一百多块的就行了,都这把年纪了。”夏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她不是钱少不好意思,是怕媳妇在她们面前没有面子。“什么?一百多块的?一百多块的还不跟纸糊的一样,我的儿媳妇就给我镶五千多的!”尚妈妈颇为得意地说。海英用有点质问的口气对玉莹说:“夏老师,你怎么给夏妈

45、妈镶这种牙,你要是没钱,跟我说一声。老王,你说是不是?”海英的话,我装着没有听见。玉莹理了理刘海,有点尴尬地说:“将、将就一下吧。”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真作假时假作真。”海英婆媳走了,夏妈妈却安慰儿媳说:“莹,她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家有的是钱,咱们一百元要相当于她们的五十万元。”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我精神十分集中,想把这口牙镶好,不然,我就对不起玉莹的那份孝心。一个星期后的中午,我在房里休息。尚妈妈和夏妈妈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聊天。聊来聊去,她们聊起了牙。尚妈妈问夏妈妈说:“大姐,你的牙好使吗?”“哎呀,我的牙好得很,跟年轻时的牙齿一样。”夏妈妈喜形于色地说。“这就怪

46、了,你一百多块的牙那么好,我五千多元的牙却差得很。会不会是小王搞错了?”尚妈妈有点怀疑地说。“让我给你看一看就知道了。”妈妈对尚妈妈说。妈妈一看到尚妈妈那口牙,就肯定地说:“错了,这牙是便宜的牙。”妈妈说完又对夏妈妈说:“你的牙,我也看一下吧。”妈妈一看到夏妈妈的牙又说:“你这口牙可是好牙,搞错了,搞错了。”妈妈走进我的房里,把我叫了出来,当着她们的面质问我:“她们的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搞错了?”我本想为她们继续隐瞒,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不行了。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们。三位老人听后,都十分吃惊(有删改)1(情节类探究题)这篇小说在选入微型小说月报2014年第10期时,编者把结尾“于是,我只

47、好把真相告诉她们。三位老人听后,都十分吃惊”删去了,小说以省略号结尾。你认为这样删除好不好?为什么?_【解析】文章的结尾,在结构上有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等作用,在内容上有突出人物品质或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等作用。如果答删去好,可以围绕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来阐述。如本题,删去结尾,“我”到底有没有揭露真相,三位母亲听到真相后有什么反应等,都留给读者去回味想象,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品位。如果答删去不好,则可从故事情节的完整性等方面来阐述。如本题,保留结尾则故事情节完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且保留结尾后想象空间仍然存在。【答案】(示例一)删除好。这样可使小说给读者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我”到底有没

48、有揭露真相?三位母亲听到真相后都有什么反应?这样结尾能提高小说的艺术品位,增加内容含量。(示例二)删除不好。现在这样结尾,结局清楚,故事比较完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况且小说最后也是省略号,也留有想象的余地。(两种答案任选其一,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8分)2(人物形象类探究题)有人认为尚海英还是孝顺的,她给婆婆镶低价牙很实际,她隐瞒实情可以理解;有人认为只有夏玉莹孝心可嘉,她隐瞒实情值得赞扬。你怎样评价这两个人?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_【解析】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审题。“你怎样评价这两个人?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这个问题要求考生既要评价尚海英和夏玉莹这两个人,还要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夏玉莹是

49、小说中的正面角色,考生可根据文本及题干中对她的描述进行评价;对尚海英的评价则要独立思考,她是小说中的反面角色,评价时不要受题干中“有人认为尚海英还是孝顺的,她给婆婆镶低价牙很实际,她隐瞒实情可以理解”的干扰。【答案】尚海英主动给婆婆镶牙表现出她孝顺的一面;但因为婆婆年龄大就给她镶低价牙,又表现出她冷酷无情的一面;至于她要求“我”帮她隐瞒以低价牙冒充高价牙的作假行为,则表现了她的虚伪。虽然她隐瞒实情的行为也许含有“怕婆婆不满意,让婆婆高兴”的因素,但仍然不能说明她是个值得称赞的孝顺媳妇。夏玉莹论经济条件远不如尚海英,虽然婆婆的年龄比尚海英的婆婆还要大,但她仍然坚持给婆婆镶最好的牙;她担心婆婆节俭

50、而不来镶牙,就对婆婆隐瞒高价牙的真相,这都说明夏玉莹是个十分善良孝顺、善解人意的好媳妇。现在的“啃老”一族并不少见,但孝顺子女也不在少数。(具体联系现实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城市人的压力克瑞斯·罗斯我在大街上走着,步履匆匆,因为我快要迟到了,但是我想不起来是被什么事耽搁了。我注意到我手中拿着一只香蕉,可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拿着这只香蕉,只是隐约觉得这只香蕉对我十分重要,而且肯定与耽误我的事有关。然后,在一个拐弯口,我碰到了艾丝尔姨妈。这应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她了。“姨妈,你好。”我对她说,“我们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了!”

51、艾丝尔姨妈见到我后并不惊奇。“小心你手中的香蕉!”她说。我大笑,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根重要的香蕉,我会小心的。她提出与我同行,这让我很为难,因为我快要迟到了,必须加快步伐,艾丝尔姨妈走得实在太慢了。拐了一个弯,一头大象挡在我们面前。大象出现在别的城市大街上也许不算是奇怪的事,可这是曼彻斯特呀!然而,不知为什么,我并没有感到奇怪。我想的是:“糟糕,大象挡住了去路,我真的要迟到了,艾丝尔姨妈和我在一起,我手里还有一只重要的香蕉”我十分着急,然后就醒了。“只是一个梦。”我长舒一口气,但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怎么会梦到大象、香蕉和艾丝尔姨妈呢?收音机还在播放着节目,它每天早晨6点钟自动开启,起到闹钟的作用

52、。我抬头看了一眼表,已经是7点7分了。我必须加快行动,我洗漱时听到一则新闻: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大街上,给行人带来了许多麻烦。我恍然大悟,或许我是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听到了这则新闻的,然后就梦到了大象。我吃完早饭,准备去上班。我在一家电影公司上班,负责策划、创意、写剧本。我突然想,如果有一部关于大象出现在曼彻斯特大街上的电影,效果肯定会不错。我拿包的时候,发现包旁边有一张纸条,纸条上是我妻子的笔迹:“下班回家时,不要忘了顺路买一些香蕉!”我忽然明白梦中的香蕉为什么是重要的东西,因为我妻子最近在减肥,好几次让我买香蕉回家,而我每次都忘了。我想,我今天肯定会把香蕉买回家的。在我刚出门时,手机响了。是

53、我母亲的电话。“有一个坏消息,”母亲说,“你还记得你的艾丝尔姨妈吗?”“记得。”我说,“不过,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她了。”“是的,她昨天晚上去世的。她两周前就病得卧床不起,我对你说过的。”奇怪的梦终于得到了解释。我匆匆赶路,但是发现我越是想走快,却走得越慢。我看了看手表,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手表的指针往逆时针方向旋转。“这很有意思。”我想,“如果手表是逆时针旋转,这说明我上班就不会迟到了”然后,我又醒了。这太奇怪了。我拧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很疼,确定这一次不是在梦境里,而是真的醒了。时间是五点半,收音机还没有自动开启呢。我不会迟到。我看到了妻子,就问她:“你今天还需要买香蕉吗?”“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她显得很诧异。“我以为你要减肥呢?”“减肥?”她说,“我胖吗?”“哦,不那么,你听说过大象的事吗?”我问。“大象?”“对,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出来了。”“曼彻斯特没有马戏团,更没有大象。你怎么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