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9分)的答题指导与特殊句式_第1页
文言文阅读(19分)的答题指导与特殊句式_第2页
文言文阅读(19分)的答题指导与特殊句式_第3页
文言文阅读(19分)的答题指导与特殊句式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阅读(19 分)的答题指导与特殊句式一、方法指导 文言实词(一)文言实词是文言阅读的重中之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1 )文言实词考点: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 2)文言实词在选择题中的设误角度有: 因一词多义设误,因古今异义设误,因词类活用设误,因通假字设误。 方法:代入法(二)考纲规定的120 个常见文言实词:1.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 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3. 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4. 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5. 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 6. 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7. 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8. 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9. 素汤涕徒亡

2、王望恶微悉 10. 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11. 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12. 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三)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1. 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 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4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

3、、禄、秩、饷(四)重点掌握古代人物传记中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 , 宽容)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

4、(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 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造(造访)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信息筛选(一)思路指导:看清题干要求 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 用排除法,找出答案。(二)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1)对象错误人物传记类选文往往涉及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常常采用“张冠李戴 ”的方法,把乙所做之事 “嫁接 ”到题干指定的甲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2)标准错位有时候题目让我们选择直接表现人物特征的句子,所提供的选句中却混杂着间接表现人物特征的句子;有时候题目要求我们筛选事物特

5、征,而选项中出现的是特征的表现;有时候题目要求筛选人物 “此 ”品质特征,而被筛选句中混杂着 “彼 ”品质特征。如果考生对题目要求不仔细推敲,就极易受其误导。(3)关系错位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逻辑关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而命题人有时候会将因果倒置或使事件的进程发生混乱,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路。温馨提示: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择。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一)思路指导:突破这个考点,必须要有整体阅读策略:(1 )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2 )带着“何人?

6、”“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的情节”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3 )阅读题目,方观文本,做到文题照应,有的放矢。(二)命题人错项设计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1)曲解词义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对文言文材料中某一词义错误的加以解释,从而导致叙述出错。(2)放缩词义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拔高或者降低原文的意思,或者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地方作为干扰。(3)张冠李戴命题者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是发生在乙身上。( 4)颠倒事实命题者故意颠倒事实,造成选项错误。( 5)时序错位命题者故意把事情发

7、生的顺序颠倒或弄错,造成事情顺序错误。(6)无中生有干扰项在文中找不到根据,是命题人臆造出来混淆视听的。( 7)强加因果命题者故意把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强加因果关系。二、文言文翻译(略)如何快速读懂选文( 1)先读第六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2)然后带着 “ 何人? ” 、 “ 何时何地做何事? ”、 “ 结果怎样? ” 、 “ 为什么? ”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 “ 事件 ”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可跳过阅读,同时做好标记来提示自己,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三、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8、(一)、判断句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用“者”或“也”表判断。“ 者,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 也。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者,。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 。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赤壁之战2. 在主谓之间,用“乃、必、亦、即、诚、皆、则

9、、素、悉、本”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臣本布衣”出师表3. 用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4. 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这种句子跟现代文“ 不是 ”的句式相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

10、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 被动句1. “(主语) +动词 +于+名词”的格式。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韩愈师说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司马光赤壁之战2. “主语 +为 +名词 +动词”的格式。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伶官传序 “主语 +为+动词”的格式。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主语 +为 +名词 +所+动词”的格式。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司马光赤壁之战有如此之势,

1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 “主语 +为所 +动词”的格式 。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鸿门宴 “主语 +为+动词 +于+名词”的格式。胥之父兄为戮于楚。(吴世家)3. “主语 +见 +动词”的格式。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语 +见 +动词 +于+名词”的格式。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4. 受 +谓(后面省略介词“于”)有罪受贰。左传 哀公六年 受 +动(谓语) +于 +名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5. 用介词“被”表被动。被

12、+动 +于 +名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被 +名 +动例: 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举体被刀刺。(全身像被刀刹)被 +动例: 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2. 错(晁错)卒以被戮。3.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三)、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1、动词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 “不 ”、 “未 ”、“毋”、 “莫 ”“弗 ”“非 ”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

13、于国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2)、疑问 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 “谁 ”、 “孰 ”、“恶”、 “焉 ”、“胡 ”、 “曷 ”、 “何”、 “奚 ”、“安 ”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例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鸿门宴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沛公安在?鸿门宴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何陋之有?陋室铭吾谁与归?岳阳楼记(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或“是”等的

14、帮助,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强语气,显然这里的“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他义。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2、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岳阳楼记( 2 )、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例如: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余

15、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氓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一言以蔽之。(成语)2、定语后置(1 中心词 +定语 +者或中心词 +之 +定语 +者,这种结构中的“者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2 中心词 +之 +形容词(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6、岳阳楼记(3 中心词 +数量词(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4 中心词 +而 +定语 +者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孟子离娄下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3、状语后置(1)、介词结构“于 ”常放在谓语动词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为 “状语后置 ”或“介词结构后置”。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介词结构“以 ”有时放在谓语后作补语。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投以骨狼祭以尉首

17、陈涉世家4、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富哉言乎!(这句话的含义多么深广啊!)论语·颜渊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嘻!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四)、省略句(1)省主语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 (草木皆死。捕蛇者说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沛公谓张良曰:“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2)省谓语一鼓作气,再 鼓 而衰,三 鼓 而竭。曹刿论战陈涉自立为将军,立 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军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