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短小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短小文言文阅读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歆与王朗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个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大意华歆、王朗俱乘船逃难。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 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 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 ”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救助 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歆辄难之:华歆当即对此事感到困难。辄:当即。幸:幸而,恰巧。尚

2、:还。可:肯,愿意。贼:这里指作乱的人。舍:扔掉,抛弃。本所以疑,正为此耳:起先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了这种情况。所以,的原因。纳:接纳,接受。托:请托,请求。宁:难道。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拯:救助。人物解析: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而且他考虑而问题十分周到。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 守信用、讲道义不有失君子风度,有基于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 该被人们所鄙弃的。2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

3、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翻译文中句子。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下列句子中 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这则短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衰溺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

4、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翻译下面的句子。1中济,船破,皆游。2.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4. 七录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翻译下面的句子。1. 如是者六七始已2. 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名之者谁不能名其一处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A与相同,与也相同B 与不相同,与也不相同C与相同,与不相D 与不相

5、同,与相同5. 害群之马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 ”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曰: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

6、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翻译下面的句子。1.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2.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适遇牧马童子(适合)B. 问涂焉(通途”路)C. 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罢了)D. 黄帝再拜稽首(第二次)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6. 曾参教子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解释下列句子。1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

7、学者也,听父母之教。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曾子对妻子说的话,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7. 盲人坠桥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楣,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之曰:勿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操楣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三声,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解释下列句子。1. 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2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8. 外科医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 跪而请谢。裨将曰:簇在膜内者须

8、亟治。”医曰:此外科事,不意并责我。”解释下列句子。1. 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2. 此外科事,不意并责我。本文写外科医生的可笑,讽刺了什么?9. 苛政猛子虎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 ”曰:无苛政。”夫子曰: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解释下列句子。1然。昔者吾舅死于虎2.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这篇文言文写出了生活中的什么现象?10. 子罕弗受玉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

9、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解释下列句子。1.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1.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 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 给以书,遂成大学。2. 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锲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 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

10、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一)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 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胃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 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 。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 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释:漫浪:随随便便。急:要紧。命题意图 这则选文是宋代理学家朱熹谈读书的名篇, 涉及读书要求、 步骤、方法及效果等 内容,论述精辟,很有借鉴价值。从解释词语、解析层意、提取要点、概括主旨等 方面设题,由分到总、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11、这样依序训练,读解一遍也能收 “其义 自见 ”之功效。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的词。可以有得()其义自见()自晓其义 ()2读书要分哪两步进行 ?怎样才算达到了要求呢 ?(请用文章原句回答 )3作者在 “三到 ”中,强调了的重要,这是因为。 (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4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 。(二)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秉烛乎? ”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 少而 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 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 “善哉! ”

12、注释:秉烛:点烛。当时的 一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盲臣:师 旷为盲人,故自称。命题意图 l选文中师旷劝学,以喻明理。阅读训练以此为重点,抓住 “暮”一词多义,巧设两 问,既辨识词义,又解析人物心理,进而把握故事主旨,有 “一石三鸟 ”之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问于师旷()安敢戏君乎()如日出之阳()臣闻之()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晋平公想学习,却又 “恐已暮矣 ”,他所说的 “暮”指什么 ?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 心?答:4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 “暮”理解成什么意思 ?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答: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答:(三

13、)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土论难云: “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 ”动筒因问曰: 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几人未着冠?”博土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 读书,岂合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 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 以知之? ”动筒曰: 论语云: 冠者五六人 ,五六三十也, 童子六七人,六七 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 ?”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注释:动筒:人名。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 辩论。着冠:成年。岂合:怎么能。命题意图 选文看似古代笑话, 实为阅读训练的好材料。 动筒闹笑话, 错在误解文言数词的 连用,以此为设题重点,从解析实词词义,翻译关键文句人手,再

14、探究笑因,引出 反思。考生在笑中阅读,训练语言;又寓教于乐,获得多种启示,受益匪浅。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词: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 达者七十二人()经传无文()博士无以对()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A 据何文,以知之?B.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3动筒的说法为什么引人大笑 ? 答: 4请从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 答:答案:(一)1 考查解释词义能力。三个词均表明读书效果。答案:收获同现”明白2考查理解层意能力。解析第 l、2 句,从“先须”继以”可看出句序;再从句中 两个 使其言”使其言”,把握层意要点,最后提取相关语句,整合要点回答。 答案:第一步要 “

15、熟读”,要能 “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第二步要 “精思”,要能 “使其 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3考查筛选提要能力。答案:心到 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 4考查概括文段主旨能力。答案:读书要熟读精思,要做到“三到 ”。(二)1 .问;戏弄;明亮;听说 2考查占文翻译能力。 联系上文, 抓住关键词 “孰 与” “昧”可译句: (秉烛之明 )比摸黑走路,谁 (哪个)好(强)?3、4考查文意理解能力。文中 两人的心态不同,对 “暮”字含义解说各异。答案:前者 “暮”为时间晚了,迟了。晋 平公怕来不及学, 学了没用了; 后者“暮”指天黑、 夜晚, 师旷借题发挥, 引出 “秉烛” 之喻。 5考查概括文章主

16、旨能力。 答案: 活到老, 学到老; 或学无止境, 终身学习, 受益终生等。(三)1 曾经;贤达;文字记载;应对、回答。2考查古文翻译能力。答案:根据什么文章知道的成年者五六个人,孩童六七个人3 考查理解文意能力。答案:动筒把约数 “五六(人) ” 当成相乘数去作乘法计算,因此闹笑话。4考查分析评价能力。开放性试题、多角度评析,有多种启示。答案:从动简来说,读书不要望文生义,不要自作聪明; 从博士来说,读书不能食古不化,不知变通,不要奉经书为至理,不敢质疑等。二)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选文 顷岁( 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 2)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 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17、( 3);世人患( 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 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 5),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3)工精,妙。(4) 患 毛病、弊端(在于)。( 5) 指摘 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尝( ) 术( ) 过( ) 疵(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3)多作自能见之(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答: 阅读提示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论述了作文的诀窍: 一是勤奋读书, 二是多动笔。 今天读 来,不无启迪。三)墨池之上甲墨

18、池之上,今为州学舍。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书“晋王右军墨池” 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 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 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 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又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 余也。”1. 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目的是乙文中董遇告诉从学者 .(3 分)2. 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词。(4

19、分)(1) a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被:b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2)a或问“三余”之意 意:b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3.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必须准确译出)。(4分)(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4. 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四)(五)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 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

20、书。太夫人用芦 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 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 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 水平,那样高了。阅读训练1. 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 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D.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2. 翻译句子。 欧阳修四岁而孤。译文: 惟读书是务。译文: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4. 欧阳修

21、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六)自护其短(雪涛小说知无涯)选文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 菱须去壳。”某人自护(3)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释(1)北人北方人。(2)仕做官。(3)护掩盖,遮掩。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而()啖()去()欲()2、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A 仕于南方。 B 或曰:啖菱须去壳不得已而从仕。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道。C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D 仕于南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尝射于

22、家圃。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省略成分。曰:“我非不知。并壳者, 欲以 清热也。”4、翻译文画横线的句子。5、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七)蒲留仙写书(邹弢三借庐笔谈) 选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 仅抗于左史、龙门( 1)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 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2),中贮苦茗,具淡巴菰( 3)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 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 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 4)。故笔法

23、超绝。 注释 (1)左史、龙门 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 门。(2)罂(yi 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3)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4)蒇(chd n)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居( ) 于( ) 置( )语( ) 是( ) 方(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为 为村中童子师( ) 故 故笔法超绝( )凡为足下道者( ) 温故而知新(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4 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八)(九)以学自损,不如无学(颜之推颜氏家训) 选文 夫学者,所以求益( 1)耳。见人读数十卷书

24、便自高大,凌忽( 2)长者,轻慢同列( 3)。人疾之( 4)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释 (1)求益求得长进。( 2)凌忽欺侮和轻视。( 3)同列同辈。(4) 疾之 怨恨他。 练习 1、下列各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B 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问姓名于士大夫 皆在中朝时闻天下长者之言。 C 所以求益耳。 D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 以刺刀攫其首。 奉书草草,唯为亲为己自重。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十)答谢中书书(节选)(陶弘景陶隐居集) 选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

25、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2),沈鳞竞跃。实是 欲界( 3)之仙都。自康乐( 4)以来,不复有能与( 5)其奇者。 注释 (1)交辉交相辉映。( 2)颓坠落。( 3)欲界佛家有三界之说,欲 界即指人间。( 4) 康乐指谢灵运。他曾袭封康乐公。( 5)与这里指欣赏、 进入某种境界(这里是江苏茅山风景)。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俱( ) 沈( ) 竞( ) 复( )2、下列句中“之”字不解释为“的”的一项是()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B、实是欲界之仙都。C、照以海滨之月。D、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3、在文中找出描写动景的句子。4、在文中找出议论的句子。(十)王充求学(范晔后汉书王充传

26、) 选文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无城徒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 到应有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1)。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 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注释 ( 1) 扶风班彪 扶风人班彪,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 他草创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徒焉( ) 师事( ) 辄( ) 遂(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要求补出省略成分)。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 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王充求学的故事, 其中的“好

27、博览而不守章句”不失为一种良好 的学习方法。(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吴起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起曰:“待公而食。”故 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 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 可也!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1.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4 分)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恐其自食其言也()故人来,方与之食()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2. 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吴)起不食待之。B. 故人来,方与之食。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28、?D.(吴)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3. 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4. 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 2 分)(十七)(十八)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 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 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 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 亦过乎?注释:管仲、隰(xi )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孤竹: 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不难:

29、不惜,不耻。1、 “乃掘之”中的“乃”与下文哪句中的“乃”字意思相同?( 2 分) ()A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 老马之智可用也。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B.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C. 蚁壤一寸而仞有水。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D.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 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 不耻向老马、 老蚁学 习。十九)(二十)鲁国之法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

30、,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 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 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选自冯梦龙著智囊)注释府:指国库。子贡:孔子的学生。赐:子贡的名。子路:孔 子的学生。1. (1)文中写子贡做了什么事?孔子对他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孔子持这种 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 分)答:(2)文中第段没有标点符号,请用“ | ”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 2 分)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

31、人必多拯溺者矣。2. 根据要求写一段话。要求:( 1)以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作 为内容,其中人物要涉及 3个或 3个以上。( 2)用上总分(或“分总”)结构 和排比手法。( 4 分)(二二)世无良猫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 . 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 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1. 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某恶鼠(讨厌) B. 率不食鼠(于是)C.鼠以故益暴(更加)D.遂不复蓄猫(就)2. 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的解释( )。鼠以故益暴。A. 因为 B. 因此C.凭借D.用来3. 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的解释( )。

32、以为天下无良猫也。A.把当作B.以之为C.认为D.当作4. 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厌以腥膏A .楚人以晏子短 B. 孔子云:何陋之有C.咨臣以当世之事D.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5. 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某人家中被老鼠严重破坏, 于是养了一只猫, 本想让猫来制止老鼠的猖獗。B .某人对这只猫充满了希望, 于是大鱼大肉的供养它, 还给它很好的环境居 住。C. 猫在养尊处优的生活中,反而不愿意捕鼠了。D. 某人最终认为是天下没有好猫,其实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结果。他没有想 到过于安逸会削弱猫的斗志。(二三)马价十倍人有卖骏马者, 比三日立市, 人莫之知。 往见伯

33、乐, 曰:“臣有骏马欲卖之, 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1. 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 比三日立市 比肩继踵而在 B. 人莫之知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C.愿子还 大府召是儿,幼愿耳D.去而顾之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2. 选出下列句中的“之”用法不一样的一项( )。A. 臣有骏马欲卖之 B. 愿子还而视之C.去而顾之D.臣请献一朝之贾3. 加点的字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愿子还而视之(hua n) B.臣请献一朝之贾(gu)C.臣请献一朝之贾(zha o) D.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34、j 1 ng)4. 省略的部分补充正确的一项是( )。A.人莫与言(骏马)B.(余)乃重修岳阳楼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之)D.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5. 对文章意思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A. 本来是一匹劣马,但是由于请到了伯乐来故弄玄虚,因此“马价十倍”。B. 卖马者为了请到伯乐,允诺给他一天的报酬。C .伯乐其实并没有发表什么评论, 他“还而视之, 去而顾之”, 无非是在暗 示这匹马被自己看中了。D.这匹马其实也算得上是一匹好马,但只有请到了伯乐,人们才意识到了, 表明了人们迷信权威的社会现实。(二四)林之栋画兰(荒鹿偶谈) 选文 林之栋善画兰,好游,闻兰所在,则必大寻之。樵者或告:某

35、山大壑中,常 闻兰花气特多,茅棘虎豹,不可行。林乃募壮士执刀矢火攻,具裹粮(1),鸣金入深谷中,若当劲敌者。至则兰叶长丈许,花大如掌。自是,所画兰益奇变。 注释 (1) 执刀矢火攻,具裹粮 拿着刀箭和取火的东西,准备了干粮。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乃 林乃募壮士执刀矢火攻( ) 之 闻兰所在,则必大寻之( )今乃掉尾而斗( ) 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 )2、 下列句子修辞格运用不同于其它两项的一项是()A、若当劲敌者B、花大如掌C、猫眼黑睛如线二五)甘桔千树(贾思勰齐民要术) 选文 李衡( 1)于武陵龙阳汛州( 2)上作宅,种甘桔千树。临死,敕( 3)儿曰: “吾州里有千头木奴

36、,不责( 4)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吴末, 甘桔成,岁得绢数千匹。恒( 5)称太史公所谓“江陵千树桔,与千户侯等”者 也。樊重( 6)欲作器物,先种梓、漆( 7),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 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 8)也。谚曰:“一年之计,莫若树 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释 (1)李衡三国时吴人,做过丹阳太守。( 2)汛州大沙洲。( 3)敕 告诫。( 4)责要求。( 5) 恒通常。( 6) 樊重 东汉人,光武帝刘秀的外 祖父。( 7) 梓、漆 梓树和漆树。梓树是好木材,漆树可以产漆。( 8)已已 停止。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树(

37、) 岁( ) 嗤( ) 假( )2、在文中找出与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词义相同的词。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3、文中人物对千树甘桔有不同理解,请指出: 三国时李衡认为千树柑桔等于 汉代司马迁认为千树柑桔等于4、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 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翻译: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管 仲说: “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 ”于是放开老马,

38、 队伍跟在后面, 终于找到了归途。 走到山中, 找不到水喝,隰朋说: “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 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 ”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 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翻译: 刚才我来时, 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 脸朝北方手里拿着缰绳, 驾着车, 告诉我说: “我 想到楚国去。 ”我说: “您往楚国去, 为什么要朝

39、北走呢 ?”他说: “我的马好 ! ”我说: “马虽然好, 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 ”他说:“我的路费多 ! ”我说: “路费虽然多, 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 ” 他说: “我的车夫能干 ! ”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了。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翻译:古代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不能够买到。有个宦官对国王说:“请让我去买马。 ”国

40、王派他去了。三个月就得到了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马 的骨头买来,回来向国王报告。国王大怒说: “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白白地花费 了五百金 ! ”宦官回答说: “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何况活马呢 ?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肯出高 价买马,千里马这就要到了。 ”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导读 :在文辞上下功夫提炼,叫做炼字。一字的精当,往往流传千古。“柳絮因风起 ”就使谢道韫名垂千古。翻译: 东晋的政治家谢安

41、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 和子侄们聚集在家中讲论文章方面的事。 一 会儿工夫雪越下越大了。谢安很高兴地说: “白雪纷纷地下着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儿子胡儿 说: “用撒盐空中 大体上可以形容。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 “不如用 柳絮因风起 好。 ”谢 安高兴地大笑。盲人识日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 “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 以为日也。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 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 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至钟,自烛而

42、至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翻译: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询问有眼睛视力的人。有人告诉他说: “太阳的形状像铜盘。 ”盲人敲了一下铜盘,听到了铜盘的响声。有一天他听见钟声,以为那 就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 “太阳的光亮像蜡烛。 ”盲人摸了摸蜡烛,感知了它的形状。有一 天他摸到短笛,以为那就是太阳。太阳与钟、短笛相差太远了,而盲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 因为他未曾见过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物的道比太阳还要难以发现,而人没有洞晓,那么与瞎子没有什么两样。通达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引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从盘到钟,从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 ?楚人有涉江

43、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 1)契(q )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刻舟求剑 漫画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 而不能寻常。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 “何不 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 溺。 哀溺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 “吾忘

44、持度! ”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 郑人买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 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掩耳盗铃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 ”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 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11)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12), 而不顾(13)其后之有患(

45、14)也。”吴王曰:善哉! ”乃罢(15)其兵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回答楚国有一个坐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不小心从船上落入江中。他急在船上用刀刻上记号,说: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之后,这个人从他用刀刻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 经行驶了,而剑却没有走,像这样去寻找宝剑,这不是很糊涂吗? 刻舟求剑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 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 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 后,他忘记带量好的尺码。拿到了鞋子,才说: “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 ”于是返回去取尺 码。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也走了,他最终没买到鞋。有人问: “你 为何不用脚试试呢? ” 他说: “

46、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郑人买履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暴涨得很厉害,有五、六个百姓乘着小船渡湘江。船渡 到了河中间,船破了, (大家)都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竭尽全力也不能像平常一样(顺利 地游水)。他的同伴们说: “你平时游泳游得最好,如今为什么落在后面了? ”(他回答)说: “我腰上(系着)很多钱,太重了,因此落后了。 ”同伴又说: “为什么不丢掉它呢? ”(他) 没有回答, (只是)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他更加疲惫了。已经游到岸上的同伴大声地向 他喊叫道: “你太愚蠢了!太蒙昧了!性命都保不住了,还要钱干什么呢? ”(这个人)又摇 了摇头。于是(他)淹死了。

47、我很怜悯他。如果(大家)都像这样,难道不会因为巨额钱财 而淹死更多的课外文言文小故事1、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 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 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2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 曰“精卫 ”,其鸣自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 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3 、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

48、相长也。4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羹,便自念言: “所以羹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 空食盐。盐已口爽,返为其患。5 、曾子杀彘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 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 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6、多言何益子禽问曰: 多言有益乎? 墨子曰: 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 干舌檘,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 之时也。 7、对牛

49、弹琴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 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8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 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9、盲子失坠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 深渊。过者告曰: “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 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 “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10 、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

50、 “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 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 请杀之。公曰: “勿杀,寡人闻命矣。 ”11 、狼施威狐笑猪曰: “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 得能立功于世。 ”狐曰: “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 若汝则无功耳。 ”猪曰: “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 ”羊贸贸然 (莽莽撞撞地)来,曰: “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 ” 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 “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 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51、。 ”12 、南桔北枳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 避席对曰: 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 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 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自相矛盾韩非子难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 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解释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 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

52、王吹竽, 宣王说之, 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解释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 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 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 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 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 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 又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

53、:“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 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毛遂自荐【原文】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 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 之下,必得定从而还。 士不外索, 取于食客门下足矣。 ”得十九人, 余无可取者, 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 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 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平原君曰: “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 “三年于此矣。 ”平原君曰: “夫贤 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54、。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 未有所称诵, 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 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 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 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 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 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 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 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 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 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岂其士卒 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 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 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 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 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 楚王之左右曰: “取鸡狗马之血来。 ”毛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