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点1内力作用1 .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 .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 ?岩浆活动禾口 作用。3 .影响: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 。4 .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垂直于地表岩层变化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 弯曲变形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表的影响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 巨大的褶皱山脉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义迁相互关系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全球范围看,以运动为主,以运动为辅知识点2外力作用1 .概念: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
2、。2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 。3 .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2)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4)堆积作用举例说明:以下地貌和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海蚀柱、海蚀崖: ;冰斗和角峰: ; 沙滩: ;新月形沙丘: ;黄土高原地貌: ;风蚀柱、风蚀蘑菇: ; 冲积扇(洪积扇): ;等等。4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 。知识点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 .三大类岩石:岩浆岩、 ?沉积岩。2 .物质循环过程(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 、B> C岩浆。(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循环环节:外力作用、重熔再生、F 技巧点拨:(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
3、有一个箭 头的就是。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3)各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各类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 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4)三大类岩石中只有 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研习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类岩石特征的比较特点利用状况常见岩石岩浆岩侵入岩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 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 业生产的原料花却&喷出岩矿物结晶颗粒小,有 的有流纹或气孔玄武岩、流纹岩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化石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 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 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 要的能源石灰石、砾石、 砂岩、页岩变质
4、岩有片理构造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 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大理岩、板岩、石英石、片麻石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知识点1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例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褶皱: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2)基本形态: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地貌一般发育为山岭,但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地貌一般发育为谷地,但常因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3)板块构造学说可以划分出六大板块。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张裂运动(生长边界):地壳张裂而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相对运动(消亡边界):相互碰撞、褶皱隆起而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2 .断
5、块山(例如:华山、庐山、泰山等)(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形成断层。(2)形成地貌水平位移: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垂直位移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岩体相对上升():形成山岭或高地。3 .火山(1)形成: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在地壳较为薄弱处,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2)火山构造:火山口和火山锥。研习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背斜、向斜所形成的地貌类型分类背斜向斜未侵蚀地形名称背斜山向斜谷(正地貌)成因岩层向上拱起而成山岩层向卜弯曲而成合侵蚀后地形名称背
6、斜谷向斜山(负地貌)示意图成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2.断层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断层地垒地堑形态两条断层线之间,岩层相对两侧上升两条断层线之间,岩层相对两侧下降图示构造地貌常形成陡峻的山峰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实例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水、找矿、工程建设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名称实践意义依据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油气不易挥发隧洞的良好选址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利于排水,便于施工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为凹槽,易集
7、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泉水、湖泊分布,河谷发育地下水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大型建筑的回避处后层不稳止,勿产生地辰、泊坡、渗漏等/、 良后果研习3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 .山地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原则:首选 运输,其次是 运输 原因: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2 .山地影响交通线路分布山地地区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 ?口。这种状 况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特点、建设条件以及人口和居民点的分布密切相关。3 .选线原则(1)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2)线路在山区一般
8、呈“之”字形分布(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 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4)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5)尽量选择两点间最短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6)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 .河流侵蚀地貌形成: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发育阶段及特点发育阶段外力作用特点河流地貌初期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 7 型中期侧蚀作用加强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后期侧蚀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 U”型2 .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堆积而成。6兴农中学
9、四年制高一 地理 必修一 第四章6 / 4(2)冲积平原类型:洪积一一冲积平原:发育于,由洪积扇不断扩大,彼此相互联合而成。河漫滩平原:发育于,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而成。三角洲: 泥沙堆积而成。补充:1、河流在凹岸,凸岸。(右图a为凹岸,b为凸岸。)2、河流上游以 为主,中游以 为主,下游以堆积为主。知识点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 .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aW(3)河流的冲积平原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 .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1)河网密布、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2)耕地连片地区:常形成规模较大的乡村。3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聚落一般沿河成 线状分布。(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研习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高原地区山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保障与教育
- 2025年国庆节主题晚会活动方案演讲稿
- 酒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方案
- 幼师个人工作方案2025年支配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查房
- 人物光影插画课件
- 2025年学校教师培训活动方案
- 2025年酒店创意年会活动策划方案
- 配电网设备知识培训课件
- 不负食光 拒绝浪费-主题班会课件
- 举升机每日维护检查表
- 质量目标及计划分解表
- 《信息化教学评价》
- 蹲踞式跳远教案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速度控制
- 供电所线损的基本概念和管理
- CNAS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 太原市修缮土建工程预算定额
- 北大中国通史课件之——从大蒙古国到元朝
- 【实用版】GF-2013-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