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防火防爆防火防爆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着,楼内还有不少居民没有撤离。截至11月19日10时20分,大火已导致58人遇难,另有70余人正在接受治疗。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第一部分 火灾及防火第一部分 火灾及防火v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第一节 燃烧的基本概念与知识v(一)燃烧的基本概念v(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v(三)防火技术措施v(四)灭火方法与灭火器1.燃烧的定义与特征;2.燃烧的基本条件;3.燃烧的类型;4.燃烧的过程;(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1.燃烧
2、的定义: 燃烧是一种激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 特征: 激烈 发光放热(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2.燃烧的基本条件:可燃物 助燃物 点火源(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 不燃物物质 可燃物v可燃物-在氧化剂中能发生燃烧的物质; 分为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可燃固体。(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v助燃物-帮助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如:空气、氧气、氯酸钾、过氧化钠 甚至二氧化碳(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v点火源-具有一定的温度和热量的能源,如火焰、电火花、炽热物体由热能、化学能、电能、机械能转化而来。(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3、燃烧的类型v点燃v自燃v闪燃点燃: 可燃物质在火源的作用下燃烧,并且火源移
3、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着火点(燃点): 能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如:纸130,木材295等(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自燃: 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无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自燃点: 能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如:黄磷30,煤320 。 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闪燃: 气体或可燃液体受热蒸发为蒸气(液体温度越高,蒸汽浓度越高,液面上少量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点火源会闪出火花,出现短暂的燃烧过程(一闪即灭),称闪燃。 (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闪点: 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如:车用汽油-39;煤油2835。 闪点越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一)燃烧
4、的基本的概念4. 物质的燃烧过程(历程) 可燃气体: 在火源作用下加热到着火点就能燃烧,是最容易燃烧的。 如:2C2H2+5O2 4CO2+2H2O+Q 点燃(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可燃液体:受热 蒸气 燃烧乙醇(C2H5OH)液 (C2H5OH)蒸气+3O2= 2CO2+3H2O+Q 蒸发受热蒸发(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氧化 可燃固体: 可燃固体 熔融状态 可燃蒸气 燃烧如:S固 S熔融 S蒸气 S蒸气 +O2 SO2+Q受热蒸发氧化受热蒸发(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 可燃固体 直接析出可燃气体 燃烧如:木材 析出 H2 , CH4 T295:水蒸汽 T295:H2,CH4等(
5、回燃)受热氧化受热(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表面燃烧 炽热状态如:焦炭,无火焰,亦称无焰燃烧;又如:金属燃烧(Al,Mg等)(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v综上所述:可燃物不论是气态、液态、固态,在燃烧时绝大多数是在气态下进行,也就是气态可燃物与氧发生反应。只有个别可燃物是其表面与氧直接发生反应。(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v1.火灾发生的条件v2.火灾的分类v3.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v4.火灾发生的原因(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v1. 火灾发生的条件:v火灾发生与燃烧发生的条件相同:必须是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具备,并且相互作用,才能发生。可燃物易燃物着火源(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v2、火灾的分类v
6、根据现行的火灾统计方法,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物直接损失金额, 可分为:(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1)特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2)重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3)一般火灾:不具有前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v按物质燃烧的特征分: A类:固体物质火灾。这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的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
7、烬,如木材,毛,麻,纸火灾等B类: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C类:指气体火灾。如煤气,氢气火灾等。D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火灾等。E类:带电火灾。如家电,变压器。(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v3.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初起期(烟,阴燃) 发展期(窜出火苗,火势由局部到大面积) 最盛期(空气剧烈对流,风助火势,火势强盛,火焰包围可燃物,烈火熊熊) 衰弱期(可燃物逐渐减少) 熄灭期(可燃物不足,惰性介质,灭火作用等)(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v火灾的危害对人体直接造成的烧伤和烧死;造成财产的损失;
8、 烟气的高温能使人灼伤,造成呼吸困难。防火技术措施:v(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二)控制火灾的蔓延(三)防火技术措施(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1、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消除燃烧爆炸的物质条件:v采取燃烧爆炸性低的工艺和原料v加强设备密闭性v厂房通风除尘v惰性保护v监测报警(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2、控制点火源,消除燃烧的能量条件:v电火源v化学火源v热火源v机械火源(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电火源电热设备;热光源表面;线路短路、接触不良、过载;电焊电弧;静电;雷电;(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化学火源明火;反应热;(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热火源高温物体(金属融体、炉渣);太阳辐射;(一)防止
9、可燃系统的形成v机械火源摩擦发热;撞击火花;绝热压缩;(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常见火灾隐患举例(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1、电气线路火灾: 电气线路往往由于短路、过载运行、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引起电线、电缆过热,而造成火灾。 (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短路 v电气线路上,由于各种原因相接和相碰,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叫短路。 v根据欧姆定律,由于短路时电阻突然减小,而放热量是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在短路电流突然增大时,其瞬间的放热量很大,将大大超过线路正常工作时的发热量,不仅能使绝缘烧毁,而且会使金属熔化,引起附近易燃可燃物燃烧,造成火灾。 (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过载 v
10、电气线路中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致于使电线过热的电流量,称为安全载流量或安全电流,如电流超过安全电流值,就叫导线过载。电线过载,一般在不考虑电压降的情况下,以温升为标准。 一般导线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65。过载时,导线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值,会使绝缘加速老化,甚至损坏,引起短路火灾事故。(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电火花和电弧 v电火花是电极间放电的结果。导线发生短路或漏电,用开关接通或切断电路,熔丝熔断,电灯泡摇动或炸裂,导线连接松动等,都能产生电火花。电弧是由大量密集的电火花构成的,其温度可达3,000以上。电火花和电弧容易引起可燃物质着火或爆炸。(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接触电阻过大 v导体连接时,
11、在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接头处理良好,则接触电阻小;连接不牢或其他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则会导致局部接触电阻过大,发生过热,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引起绝缘材料中可燃物燃烧 。(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2、电气设备 : 电气照明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利用电能发光的一种光源。在电能转换成光能的过程中,往往要产生大量的热,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v照明设备的火灾原因 v1.灯泡烤燃可燃物 v2.灯泡破碎起火 v3.镇流器过热燃烧 v4.高温热辐射烤着可燃物 v5.霓虹灯的变压器过热着火(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电动机 1.选型不当 在火灾爆
12、炸危险场所,如果选用了防护型机,一旦这种电动机发生故障时,产生高温电弧或电火花,就会引燃可燃物或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燃烧。2.过载 电动机输出的最大功率是有限度的,如果负载超过了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就会发生过载。过载时会出现电动机发热、振动、转速下降、声音异常等现象,严重过载时,将会烧毁电动机。 (一)防止可燃系统的形成3.机械摩擦 电动机在旋转的过程中存在着摩擦,其中最突出的是轴承摩擦。轴承磨损后会发出不正常声音,出现局部过热温升现象。 4.接触不良 电动机绕组的各个接点或线接点连接不牢,松动打火、会引起火灾。(二)控制火灾的蔓延v1、建筑防火设计v2、防止燃烧扩展的安全装置(二)控制火灾的蔓
13、延1、建筑防火设计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v工厂选址,与居民点,学校,工业区,旅游区,铁路,公路和电线的距离必须符合设计安全规范安全距离要求。v危险场所与非危险场所分开布置;燃放试验场与车间,库房分开并且保持安全距离建筑物结构、构造v设计项目的火灾危险等级;v建筑物的耐火等级;v厂房的防火设计。(二)控制火灾的蔓延(二)控制火灾的蔓延v2、防止燃烧爆炸扩展的安全装置v阻火装置 限制火焰传播、防止火焰窜入设备、容器、防止火焰在管道、设备里扩展。v。v3、消防设备 消防设施的配备: 消火拴,消防泵,灭 火器等。 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 感烟,感光,感热,自动喷洒系统等。(二)控制火灾的蔓延
14、v1、灭火的原理:物质条件:可燃物、助燃物能量条件:点火源物理灭火:隔离、窒息、冷却化学灭火:化学抑制(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 窒息法消除助燃物(氧化剂),如CO2灭火器,CCl4灭火器等。 隔离法消除可燃物。如水墙,破拆,关闭燃料的阀门等。 冷却法消除着火源。如水冷却。(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2、火灾的分类A类火灾:固体可燃物火灾B类火灾:液体可燃物火灾C类火灾:气体可燃物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电气火灾(三)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3、常用灭火剂及选用范围水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其它灭火剂(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四)灭火的基本方法
15、和常见灭火剂v1、水 v水是最广泛的灭火剂,水能迅速冷却燃烧物,每公斤水完全汽化能吸收539千卡热量。水能隔绝空气,使燃烧窒息,当水喷到燃物上后,一部分变成水蒸气,减少燃烧区内氧的含量。水是既经济、又实惠的常用灭火剂。(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v但是,水不能扑救下列物质和设备的火灾:(1)比水轻的石油、汽油、苯等能浮在水面的油类火灾;(2)遇水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化学危险品,如金属钠、镁、铝粉、电石等火灾;(3)熔化的铁水、钢水、灼热的金属和矿渣等火灾;(4)高压电气设备;(5)精密仪器设备和贵重文件档案。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v2、化学泡沫 v做灭火器用的化学泡沫是酸性物质(
16、硫酸铝)和碱性物质(碳酸氢钠)及泡沫稳定剂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膜状气泡群。它能覆盖在着火的液面或物体表面,阻挡易燃或可燃液体蒸汽进入燃烧区,阻止空气与液面接触,防止热量向液面传递,从而使燃烧终止。泡沫是扑救易燃和可燃体的最经济、最有效的灭火剂,(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v但是泡沫内含有水份,不能扑救忌水物质和带电物体的水灾。泡沫不可与干粉联合使用,因为干粉可迅速破坏泡沫覆盖层,大面积灭火时通常采用蛋白基泡沫、合成泡沫(如溶泡沫、高倍数泡沫),扑救酒精、醋等水溶性液体火灾时,应采用溶性空气泡沫扑救。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v3、干粉 v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份是碳酸氢钠等盐类物质,并掺入
17、一些润滑剂和防潮剂。用干粉灭火时,能够构成阻碍燃烧的隔离层,同时干粉颗粒可吸附燃烧活性粒子,起中断燃烧连锁反应的作用。还能分解出不燃气体,稀释燃烧区中的含氧量。因此,干粉具有灭火速度快,毒性低档,可以长期保存。且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应用最广的灭火剂。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v用干粉灭火,它不能起冷却的作用,在大面积火灾现场,容易发生回燃。有粉尘危险的场所不宜使用干粉灭火剂灭火,以防止把沉积的粉尘吹扬。另外,对精密仪器不能使用干粉灭火剂灭火。(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v4、卤代烷灭火剂 v卤代烷灭火剂是指由卤族元素的氟、氯、溴等原子取代碳氧化合物、甲烷或乙烷中的氢原子而构成的某些
18、化合物。常用的是1211,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和1301即三氟一溴甲烷。它们均为无色气体,用加压的方法将其液化,装在瓶内,当打开开关时,气体呈雾状喷出,中断燃烧的链锁反应,抑制燃烧。(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v它的灭火效率比二氧化碳高5倍。毒性低,不留痕迹。卤代烷灭火剂使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有机溶剂、带电设备、精密仪器和文物、档案等物品的火灾。但卤代烷灭火剂和其它灭火剂相比较,造价较高。(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v5、卤代烷替代物 v(1)七氟丙烷(FM200) v七氟丙烷(FM200)灭火剂是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符合环保要求,其
19、毒副作用比卤代烷灭火剂更小,是卤代烷灭火剂较理想的替代物。七氟丙烷(FM200)灭火剂具有灭火效能高,对设备无无损,电绝缘性好,灭火迅速等优点。七氟丙烷(FM200)灭火剂释放后不含有粒子和油壮物,不破坏环境,且当灭火后,及时通风迅速排除灭火剂,即可很快恢复正常情况。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v(2)惰性气体(IG541) vIG-541灭火剂是由氮气(N2,52%)、氩气(Ar,40%)和二氧化碳(CO2,8%)三种气体组成的无色、无味、无毒的混合气体,不破坏大气臭氧层,对环境无任何不利影响。不导电、灭火过程洁净,灭火后不留痕迹。IG-541属于全淹没系统,适用于扑救A(表面火)、B
20、、C类及电气火灾,可用于保护经常有人场所。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v(3)二氧化碳 v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昧的惰性气体,具有不燃烧,也不助燃,比空气重的特性。把二氧化碳气体经高压灌装在瓶内即是二氧化碳灭火机。使用时打开阀门,气体喷出呈雪花状,并迅速气化达到灭火的目的,其特点是,不导电,不留污迹。适用于扑救电气设备、精密仪器、档案资料等。对团体燃烧物,如柴草、棉花、木材等效果不佳,不能扑救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金属御、锅、续、铝等物质的火灾。在室内用其灭火,当含量达到5%时,人的呼吸会感到困难。(四)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灭火剂v6、沙土 v沙土是经济而常用的灭火材料,其灭火原理就是覆盖火焰,
21、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效果。 v7、水蒸气 v当燃烧区内,充填水蒸气含量达到35%时,燃烧就会被遏止。 其灭火原理是降低燃烧区氧气的含量,如果装有锅炉设备的场所着火,可排放大量水蒸气灭火。 第二部分 爆炸及防爆1、爆炸及其分类2、爆炸过程3、爆炸发生的条件:4、爆炸极限5、粉尘爆炸6、爆炸的危害(一)爆炸的基本的概念1.爆炸的概念: 物质在瞬间释放大量气体和能量,转化为机械功的现象。 (一)爆炸的基本的概念(一)爆炸的基本的概念分类: 按爆炸性质分: 物理性爆炸 化学性爆炸 核爆炸。(一)爆炸的基本的概念物理性爆炸:物质物理变化(t,V,p)而引起的爆炸。 如受压容器爆炸、水蒸气爆炸等。
22、(一)爆炸的基本的概念化学性爆炸:物质在瞬间完成化学反应,同时释放大量气体和热量引起的爆炸。 可分为:分解爆炸、可燃物爆炸分解爆炸: C2H2 2C+H2+Q 混合物爆炸:气体:2 C2H2+5O2 4CO2+2H2O+Q粉尘:铝粉,面粉,煤粉等与空气(O2 )混合物 受热,受压 分解爆炸(二)爆炸的基本的概念2、爆炸过程(以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爆炸为例):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点火源局部点燃混合气,形成一个小小的火球;火球燃烧产生的热量以小火球为中心向外传播,点燃火球外层的混合气;火焰一层层燃烧,蔓延到整个空间。(二)爆炸的基本的概念(一)爆炸的基本的概念v3、爆炸发生的条件:可燃气
23、或可燃粉尘与助燃气充分混合;点火源有足够能量。4、爆炸极限 定义: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氧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亦称着火极限。 (一)爆炸的基本的概念v COv空气混合物80%不燃不爆(一)爆炸的基本的概念vCO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80%vH2空气: 475%vC2H2空气:2.281%vNH3空气:1528%等(一)爆炸的基本的概念 爆炸下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 爆炸下限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COH2C2H2NH312.5%4%2.2%15%(一)爆炸的基本的概念 爆炸上限:可燃混合物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 爆炸上限越高,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COH2C2H2NH380%75%81%28%(一)爆炸的基本的概念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初始温度升高,爆炸极限范围变宽。如:CH3COCH3在0为4.2-8% 100为3.210%初始压力增大,爆炸极限的范围变宽。如:CH4:0.1MP时为:5.6-14.3% 5MP时为:5.4-29.4%(一)爆炸的基本的概念火源能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愈宽。如: CH4,100V,1A电火花不炸 2A:5.9-13.6% 3A:5.85-14.8% 最小点火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工程教学课程设计
- 机械实践课程设计
-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6 忆读书教案 新人教版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九年级化学下册《9.1 溶液的形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机械加工制图课程设计
-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2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案 新人教版
- 机械伤人课程设计
- 2024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8单元 25 羿射九日说课稿 新人教版
- 机床线路课程设计
- G850材料加工工艺
- 厦门市员工劳动合同
-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课件
-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 影像设备巡检方案
- 稻虾连作可行性方案
- 《老年冠心病慢病管理指南(2023版)》解读
- 皮肤科护士对皮肤科器械和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 教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人物画)《步辇图》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
- 《电话通信网》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