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政治必修三课本知识点_第1页
(精心整理)政治必修三课本知识点_第2页
(精心整理)政治必修三课本知识点_第3页
(精心整理)政治必修三课本知识点_第4页
(精心整理)政治必修三课本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1.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意识形态:3观,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技术,语言文字)P62.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书籍,艺术品,历史文物,社会行为P73. 文化作文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P94. 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有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P105. 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P106.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经济发展中,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

2、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生产力,生产方式,购物,贷款,承包林地,开餐馆,“文博会”招商引资)文化与政治相交融,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要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P10、11(三下乡,投票,听证会,向政府提意见)7. 重要性: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精神武器必要性: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解的精

3、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P11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1.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P132.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元妃省亲,藏族送哈达,泰国合十礼,欧美见面拥抱)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中外交换礼物,写名字,写信封的习惯不同)P153.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从没有到有(看文学作品、艺术表演,外出观光旅游,参与体育活动等得到的四项启示,精神享受,或思想困惑,精神失落) 深远持久:时间长(乡音难改,唐人街的对联、中国菜、中国的生活习惯)P15、164.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丰富精神世界(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文学、音乐、绘

4、画、文物欣赏等,辩论赛,戏剧社,兴趣小组,社会实践;开阔世界,促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 增强精神力量(优秀的文化作品:马赛曲,义勇军进行曲,国际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先进文化)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与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创造越多;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P17-215. 人全面发展的表现: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德智体)P216. 优秀文化的作用: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21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 多样性表现:体育项目,建筑,文字等P28、2

5、92.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P293.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P294.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长城,金字塔,丽江古城等)P305.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P31(服饰,饮食,地域等多样)6.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有共性和差异)P317.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各美其美:认同本民族;美人之美:尊重其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求同存异)P328. 尊重多样性意义: 尊重文化多样

6、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P32(古埃及的建筑、医学,古中国的四大发明,古希腊的哲学、艺术)9. 要求: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P3310. 文化传播途径(亲朋聚会,旅游,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P34、35 商业贸易(丝绸之路) 人口迁徙 教育11. 媒体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P3612. 报刊、广播、电视(更生动形象真实)、网络(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等成为大众传媒P3613. 文化交流意义:传播中华文化、世界文化 态度:既要更热情

7、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洗手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P37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 传统习俗(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习惯,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赛龙舟吃粽子,赏月吃月饼,泼水节,藏历新年);传统建筑(凝固的艺术,北京菊儿胡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传统思想(理论观点,学术思想,道德观念,“大同”理想)P39-402. 传统文化特点: 相对稳定性(保留基本特征,具体内容因时而变。“贵和”,“讲正气”) 鲜明的民族性(闽剧,歌仔戏曲,台湾同胞乡愁,对祖国统一的认

8、同感)P423. 传统文化如果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起积极作用;一成不变则起消极作用P424. 对传统文化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P435. 文化与继承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在这一过程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P446. 态度|做法: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做自觉地文化传承者享用者P447.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变革(决定性的);科学技术,思想运动(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启蒙

9、运动)P448. 教育(人类特有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的功能:选择,传递,创造文化P46第五课 文化创新1. 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P482.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和动力(社会实践中的新问题需要文化创新来回答,社会实践发展为创新提供资源)P493. 创新的作用,重要性(为什么):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保证(苟日新,日日新,日又新)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柳公权博采众长,创新得柳体)P49-504.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

10、化创新的根本标准P495. 必由之路: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P506.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题,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基本需求,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胡锦涛)P517. 文化创新途径: 根本途径:立足于实践(徐悲鸿中西合璧的绘画,文学艺术发展)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孝的发展。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胡锦涛)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取长补短,学习借鉴,国外

11、作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引申: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Ps:要求:A.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外国音乐的学生发展中国乐曲) 坚持正确方向,客服错误倾向(守旧,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1. 特点:(1)源远流长(时间上)P64(见证:汉字,史书典籍)A.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B.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记,春秋,资治通鉴)(2)博大精深(内容上)P66-70A独特性(建筑,文学艺术:西游记,三国,红楼等;科学技术:实用性,整体性都江堰,四大发明,陶瓷) 注:科学技术是一

12、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B区域性 不同区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渐趋融合又保持特色(滇黔文化,吴越文化)C民族性 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书籍舞蹈歌曲2. 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P70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熔铸成中华文化 跟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3. 包容性:P70 含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意义,重要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在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4. 中华文化的力量:P70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

13、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1.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P712. 民族精神作用:P71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3. 民族精神内涵P72-78:爱国主义为核心(屈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寄意寒星荃不察

14、,我以我血荐轩辕),团结统一(土尔扈特东归),爱好和平(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世纪宝鼎),勤劳勇敢(勤劳:“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业广为勤”,“天道酬勤”;勇敢:“不畏强御”,“勇者不惧”;坚持正义:“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注:爱国主义作用: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4. P77、78革命时期:井冈山、长征、延安、红岩、西柏坡精神新中国:雷锋、两弹一星、大

15、庆、抗洪、载人航天精神5. 民族精神的低位|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必要性:P78、79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弘扬培育名族精神的实质: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强基固本)6. 怎样弘扬培育民族精神:P81 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正确对待未来文化 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1. 文化生活特点P87:斑斓色彩,多样选择 原因:科技、市场经济的发展2. P

16、87文化生活的喜:多样化,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消费观念;忧: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原因),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低俗趣味,新闻炒作(表现);3. 文化需求特点P88、89: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要求: 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文化产品 提供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送戏下乡,普法进农家,宣传破除迷信)4. P90-92(1)落后文化:迷信、愚昧、颓废、庸俗(以落后的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拉关系,重男轻女,多子多福,请神婆,游戏人生,大办婚事)对策:教育、改造、剔除(2)腐朽文化: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殖民、邪教、淫秽色情对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17、(3)存在的原因: 封建残余,习惯势力根深蒂固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网络发展,加剧西方腐朽文化冲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商业性5. 风P155克服落后腐朽文化的影响: 国家:依法管理,加强引导A. 文化上:加强社义文化建设,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B. 政治上: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C. 经济上: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引导人们科学文化消费 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提供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 提高辨别能力,拒绝污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6. P93文化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导向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文学,反映群众生活,

18、小说电影电视剧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 P97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含义:马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义文化;重要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2. P97社义核心价值体系:马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义荣辱观3. 风P158Why社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动社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它是社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我国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

19、强,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4. 风P158:How建设体系 巩固马义指导地位 用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荣辱观引领风尚5. P9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 P100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义精神文明7. P100发展先进文化根本目标=建设社义精神文明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义现代化建设需要8. P101社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1) 教育: 地位: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的基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 要求:坚持党的方针,坚持育人为先、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

20、教育现代化水平(两免一补)(2) 科技 地位:是第一生产力 要求: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坚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并重,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3) 文化事业 要求: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力度,加强社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免费参观博物馆)9. P103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表现: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希望工程,手拉手,幸福工程,扶残助残)10. P103青少年要求:投身于社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第十课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1. P105思想道德建设地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2. P105主要内容: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重点:增强诚信意识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义着力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基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两个树立:树立中国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