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彩云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理念分享重庆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2010 年 11 月 17 日)一、项目建设背景重庆市是山城, 其大小不同的溪河穿流于城市之间, 也是我国著名的重工城市, 是我国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全市主要溪河中 58.8的水质达不到水域功能要求。 桃花溪 是重庆市主城区内最大的溪河之一, 发源于中梁山, 因两岸盛开的桃花而得名。 从上世纪八 十年代中期到 2005 年的近二十年间,两岸快速的城市化和滞后的城市建设与管理,使环境 优美的桃花溪变成一条污水横流、垃圾成堆、臭气刺鼻、洪灾严重的"龙须沟 ",并成为祸及两岸生态环境和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
2、活的“污水沟” 。为保留住城市内这条载满人们记忆的河流, 再现昔日碧波荡漾、 垂钓泛舟的桃花溪。 1999 年,重庆市桃花溪流域综合整治工程于重庆市发改委立项, 是 2001 年 11 月经国务院批复国 家环保总局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 的重大项目之一, 是重庆市人民政府 2002 年“八大民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桃花溪流域的城市化,没有活水来源的桃花溪 在日后将难于维持。 为此, 市政府决定在桃花溪上游利用丘陵深沟切割的地形条件, 结合污 水处理厂产生的中水及地表汇水,规划修建一个占地约 20hm2,蓄水达168万m3彩云湖水库,为保障水库的水质安全, 并源源不断地为下游提
3、供清洁的水源, 在污水处理厂与水库之 间,水库的坝前规划建设人工湿地。重庆彩云湖湿公园从2006 年启动规划设计,到今天初步建成,历经五载,一个“青山绿水、市民理想休憩地”正逐步显现出来,2009 年重庆彩云湖湿地公园申报国家湿地公园,同年底批准纳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二、湿地公园基址概述(一)用地条件。重庆彩云湖湿地公园地貌为浅丘地貌,由两条冲沟、一个水库和坡地组成,湿地用地主要分布在低洼的冲沟内。公园东西最大长度1285m,南北最大宽度620m ;公园内最低海拔咼程 251m,最咼海拔咼程 309m,相对咼差达 58m,可规划湿地最咼海拔 276m。公园用地大多为菜地,部分为稻田及草坡,
4、林地稀少,土壤为紫色土壤。公园四周 咼,且四面被城市所包围,从四周可俯视公园全貌,具有典型的谷底公园的地形地貌特征。(二)水文条件。 彩云湖湿地补给水源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扬声桥污水处理厂及西南端生态污水处理厂生产出的中水,并向下游河道提供0.258m3/s (其中彩云湖提供0.17m3/s,其余由扬声桥污水处理厂提供)的水量。扬声桥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业废水, 每天出水量2万m3;生态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生活污水,每天出水量1.5万m3。两个水厂出水均达到国家一级水排放标准,但仍含一定量的N、P、油类等。二是来自于地表雨水,地表汇水包括来自中梁山的水流及周边城市雨水,水质也有待净化。三、
5、公园立地条件与构建人工湿地公园的矛盾彩云湖地处山地沟谷, 由于人工筑坝造湖, 其造园立地条件并不佳, 与构建具有污水净 化功能要求的湿地公园这一目标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可建湿地用地少与水质再净化的矛盾彩云湖湿地公园总规划面积52.06hm2 ;正常蓄水位湖水面积约20.38h怦,充分挖掘潜力,可扩大6.56h怦梯田湿地和溪流湿地,湿地面积达26.94hm2。这与彩云湖所需承担的对桃花溪年均输送清水量 536 万 m3 是不相称的。(二)用地破碎、坡度大与功能性湿地布局的矛盾城市生态环境对彩云湖湿地的功能性要求高,然而,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原始山、 谷的开挖和填埋,
6、导致基址内陡坡多, 且多见于溪流及湖区边缘, 给湿地空间布局和稳定发 展带来极大难度。(三)现有自然植被缺失与打造良好的公园环境的矛盾 彩云湖湿地公园所在地曾经是高度开垦的丘陵地带, 由于城市化推进, 土地荒芜、 中杂 草丛生, 加之人为破坏严重, 大多土地出现退化甚至缺失, 需要对湿地周边植被进行恢复和 重建,才能为湿地公园功能的发挥提供环境保障。(四)水土流失严重与保持良好水环境的矛盾规划用地主要分布在低洼的冲沟内, 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建设弃土、 垃圾从周边 向沟内倾倒,使原本坡度大的地方变得更陡, 若遇上季节性暴雨, 容易引发山体滑坡、 泥石 流等自然灾害, 导致湿地内泥土淤积,
7、同时, 大量的土壤营养物质进入到水体中, 形成底泥, 会加快水质的恶化。(五)污水处理厂定期检修给湿地公园带来的潜在威胁彩云湖的水源很大一部分来自污水处理厂排出的中水, 遇上污水处理厂定期检修, 就无 法对污水进行处理,若直接排入湿地公园,后果不堪设想。(六)人为干扰对湿地水质和生态环境带来的潜在威胁公园周边的城市建设对公园的干扰比较大, 另一方面, 公园建成后, 大量游人的进入会 对公园的环境质量造成影响和破坏。七)地域景观文化消失与构建有特色湿地公园的矛盾近年来重庆地域景观文化受到了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 越来越多带有老重庆 记忆的地域性文化景观被高楼大厦所代替,或被“一刀切”成了
8、公式化的景观。如何在遭遇 “千城一面”的景观发展瓶颈之时, 把握机遇,深刻挖掘彩云湖的地域景观文化, 是个不小 的挑战。四、规划定位与构思(一)规划目标。充分利用彩云湖湿地的城市污水净化功能、城市防洪功能,将湿地公 园建设成为长江上游支流桃花溪的活水源头、九龙坡城中心区的“城市之肾” ,重庆主 城区的绿核;整体形象突出、基础设施完备、湿地景观独特、科普教育与休闲娱乐兼备,具 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重庆主城区湿地生态旅游点;湿地资源“建设保护利用提高” 的国家示范点; 全国城市人工湿地污水净化及湿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示范、 教育基地。(二)景观文化形象定位。设计中,营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深度
9、挖掘彩云湖桃源的 文化意境,从“湿地景观” 、“生态保护”和“桃源文化”三个层面上打造“都市桃源” ,提 出“彩云湖畔桃花源”的文化设计理念。(三)规划构思保护至上,修复为先:在规划区内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将山体、陆地、水岸、湖 泊和湿地有机结合, 强化场地山水相依的自然地形结构骨架; 丰富植被,修复湿地,改善水 质,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逐步丰富物种多样性,成为城市中的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地。山地自流, 立体湿地:在利用好自然溪流湿地基础上,发挥公园高差大的地形特点,提 出新建“立体湿地”的概念。构建立体的湿地净化和生态景观系统,通过“梯级净化池(梯 田)池 /塘溪流”的组合,将湿地在立面上展开
10、。内外兼顾, 协调发展: 规划尊重场地肌理, 完善河、 湖、山、 谷和植被之间的生态系统, 协调湿地功能发挥与市民游赏、休闲的关系;协调发展自然景观与人文景的关系。形神兼备,都市桃源:规划设计中提取“桃林人家田地溪流”等组合景观要素, 以形似“理想桃源” ;在湿地外围种植背景林带,入口处理强化空间围合,中部平缓地带形 成开阔空间,形成“豁然开朗”的空间关系,以神似“理想桃源” 。打造外围内阔,有依有 靠,有山有水的空间格局,形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都市桃源 景观。五、合理的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一)功能分区针对彩云湖湿地公园的功能要求和资源环境条件, 以湿地净化、 生态保
11、护和绿源常存为 目标,将公园划分为以下五个功能区:湿地保护保育区(核心区) :主要包括彩云湖和环湖部分区域及坝后扬声桥污水处理厂以下沟谷部分和河道西侧部分,占地面积25.0h怦,占公园总面积近 50%,有利于建立安全的景观生态格局。是公园湿地与城市之处于湿地的尾部, 主要展5.7h m2o对湿地影响较低, 可开展生态缓冲控制区: 主要包括公园周边坡地林带及核心区周边水域,间的绿色屏障和保护壁垒,面积为 9.36h mo湿地功能展示区: 由生态净化水设施和设施两侧的沟谷组成,示湿地的生态净化功能功能,对市民进行科普教育,占地面积约游览活动区: 包括彩云湖南岸至公园东北端河岸以南的部分,湿地景观观
12、赏、品茗、健身等休闲活动,占地面积约 11.6h mo公园管理服务区:该区主要包括湿地公园的管理、服务机构和设施, 服务区占地面积约0.4h mo二)规划布局在规划区内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将山体、陆地、水岸、湖泊和湿地有机结合,以 山体为骨架,道路为经脉,水系为血液,植被为肌肤,文化为灵魂,形成有机衍生,立体拓 展的景观网络体系。湿地布局:湿地系统是彩云湖公园的“血肉” ,其布局顺应山形地势,在沟谷中立体化 展开,形成“污水处理厂(生态补水设施)t立体湿地t彩云湖湖体t立体湿地t桃花溪溪流”的线状布置形式, 湿地在立面上层层叠落、 环环相扣, 搭建起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同时, 它亦是彩云湖的
13、水体净化系统。植物布局:从“水岸山坡山顶”规划设计植物,根据植物习性、功能和分布规律,不同地带选用不同的植物和配置方式,体现植物的功能性、生态美和立体层次美。 如水体的溪流部分选用净化功能强的水生植物以梯田等多种形式种植,在开阔的湖面上布置水上花园、植物绿岛(生物浮床) ,对水体起进一步净化作用;水岸边选用挺水植物、湿生 植物及林带共同构成层次分明、景观绿化效应突出的群体植物景观;山坡上以游览区为主, 选用景观树种搭骨架,以芳香植物、 观花植物、观果植物或竹类加以点缀; 山顶部分主要是 生态缓冲控制区的防护林带,选用乡土树种和先锋造林树种,乔、灌、草有机结合,使植物自然衍替,逐渐形成稳定的生态
14、格局。立体的游览道路布局:半山腰、 环湖的主游览道,深入溪流边、沟谷内和梯田湿地植物 之间的的游步道; 在湿地保护保育区, 利用高架的城市污水箱涵规划空中游步道, 在保护湿 地不受游人影响的同时, 可从空中俯瞰梯田与溪流湿地; 公园南侧的蟠龙大道人行道旁规划 系列观景平台(城市阳台) ,俯视彩云湖。建筑布局:以“隐”为主, “显”为铺。湿地公园内所有建筑(单体建筑和组群)的布 局与其所处环境有机结合,体现巴渝民居建筑风貌,做到建筑与山、水体相协调。 除特殊要 求的景观性建筑外,其余建筑层高均控制在 2 层以内,以保障公园的自然景观效果。六、规划设计对策与措施(一)彩云湖水质保持工程湖水人工循环
15、:“流水不腐” ,针对湖区北部两个湾部水质状况较差的情况,将植物净化床的出水经过管渠输送至各个湖湾, 促进湖湾中水的流动, 缩短湖湾换水周期, 从而提高湖 水的自净能力,将“死”水带“活” ,防止局部形成死水。人工复氧装置: 在彩云湖湖心、 湖湾处安放活水装置。 通过装置内的螺旋桨使得水的表 层和底层不断地循环,从而使底层的水体具有充足的溶解氧浓度,避免了营养物质的释放, 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环湖北岸设置雨水截流生物净化沟(渗滤沟) :利用雨水截流生物净化沟上栽种根系发 达的地被植物吸收和截流雨水径流中的悬浮物,使雨水得到净化后再排放入湖内。(二)让地形和植物做功采取“引水成梯、 垂直分带”
16、。“引水成梯” 是指利用彩云湖水库常水位为 272 米的水势, 通过管道、沟渠向水库大坝下游沟谷两侧 270 米以下、坡度小于 15%坡地上引水,形成跌 落的净化池,状如梯田,在生物净化的同时还可增加物理净化的作用。 “垂直分带”是根据 湿地功能和河道洪水位变化的消落作用、 植物的生长习性, 形成不同水深和功能的湿地景观 带,并根据不同的水深及植物生长习性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 从溪流到山坡依次形成溪流过 水带 -低沼泽带 -消落带 - 缓冲带 -水土保持带,植物景观上形成高低层次上的变化。三)过水面积最大化湿地的生态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湿地过水面积的大小。彩云湖湿地谷底面积较小, 必须尽量扩
17、大水流的过流面积, 使水体尽可能地与基质及植物根系发生作用, 提高其湿地生 物净化能力。采取“立体分布、科学调节水位”的措施,即通过构筑堤坝的方式抬升水位, 从而扩大水域面积, 在不同的高程面上形成平整的湿地净化池, 加大湿地面积, 使水充分与 大气接触,得到曝气、充氧,从而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使水更具活力。(四)对湿地内水流流速和滞留时间的优化湿地中水的流速决定了水的滞留时间, 影响植物的吸收净化, 据有关研究: 水流流速控 制在 0.7m/s 以内,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使水更充分地与基质、微生物和植物发生作用,得 到进一步净化。 在减缓水流速度方面, 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 一是根据净化池和
18、溪流的深度 及功能, 选种相应的植物品种、 合理的密度和面积, 通过植物的阻隔作用来限制水流的速度。 二是通过地形高差和地形塑造,形成洲、岛、跌池、滩地等来减缓水流速度,尽可能的消除 水流的汇流效应。 三是通过对跌落水池和地形限制, 来改变水流方向, 形成迂回水流路线增 加水在湿地中的滞留时间,增长水流线路,提高生态净化效应。(五)流量控制和均匀布水湿地中应根据植物的种植面积和净化能力分配合理的流量, 一旦进水从流量分布装置流 出,进入湿地局部水池, 废水应均匀地分布在湿地的前端。彩云湖湿地中利用管道闸阀、沟 渠水坝等设施来控制调节水量的大小和水流分布使之达到均匀布水的目的。(六)生态化的驳岸和田坎设计利用自然山石砌筑驳岸, 山石勾缝采用非常规的砂浆, 而是使用土壤加水泥组成的泥土 砂浆进行勾缝,其效果自然,也有利于植物生长;采用山区农民修筑梯田的方式修筑田坎, 充分保障垂直方面进行绿化。结语: 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工程, 它必须以生态学为基础, 遵 循美学原理, 同时要富有文化内涵。 文化环境常常以生态环境为载体, 使其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199-2025数字式时钟校准规范
- 前期策划合同范本
- 养牛设备出售合同范本
- 保障性住房购房合同范本
- 加油卡租车合同范本
- 协议单位优惠合同范例
- 医药物流合同范本
- 修叉车合同范本
- 劳务分包协议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本已填
- 脱硫自动化控制-洞察分析
-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培训
-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 2024湖北省金口电排站管理处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油井供水合同范例
- 2025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试题及答案(5套)
- 银河证券-科创板认知测评题目及答案
- 产品方案设计模板
- 部队通讯员培训
- 物业公司水浸、水管爆裂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