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 第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农耕经济在起源时就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特色。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黄河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 )A.碳化粟粒 B.储粮窖穴 C.猪骨骨骸 D.稻谷遗存2.华阳国志中记载:“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材料反映的是下列哪个水利工程的功效( )A.芍陂 B.都江堰 C.白渠 D.郑国渠3.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记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
2、此圣人之制也。”由此看出自耕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 )A.精耕细作 B.具有脆弱性 C.千耦其耘 D.男耕女织4.“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品经济繁荣 C.井田制逐步瓦解 D.土地私有制确立5.汉书食货志中曾有如下的描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材料认为导致土地兼并的原因是( )A.井田制的实施 B.统治者的残酷剥削 C.自然灾害频繁 D.土地可以自由买卖6.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的大清律例中规定,农业雇工、佃农与地主“平日共坐共食,彼此平等相称,不为使唤服
3、役,素无主仆名分者,亦无论其有无文契年限,俱依凡人科断”。该规定表明( )A.清政府加强了对农业雇工、佃农的人身控制B.农业雇工、佃农的法律地位得到提升C.农业雇工、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得到加强D.农业雇工、佃农、地主三者间不再有任何关系7.东汉时期的应劭在风俗通义佚文中写道:“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由材料可知( )A.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C.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8.国语中曾提到齐桓公“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从材料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A.齐桓公重视
4、农业生产 B.春秋时期青铜器应用于农业C.春秋时期铁农具出现 D.已经开始运用牛耕技术9.“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由材料可知( )A.中国麻纺织业的兴盛 B.中国传统丝织业衰落 C.棉布因其实用廉价广为流行 D.中国棉纺织技术的发达10.考工记中记载:“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材料反映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产品丰富 B.生产规模大 C.职业世袭 D.分工细致11.“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
5、命”表现的是( )A.苏州、上海、汉口等地出现一些列的会馆 B.推行“工商食官”的政策C.四川地区的商人中间在使用一种纸币 D.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12.“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与这句话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A.“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B.“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C.“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D.“禁商贩,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13.明末小说初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材料反映了( )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C.政府不再重视科举制度 D.明末商人地位有所提高1
6、4.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D.传统农业生产衰退15.平凉府志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高粱)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材料中描述的农作物传入中国是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16.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白银
7、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D.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17.清人慕天颜曾讲过:“本朝顺治六七年间,海禁未设。见市井贸易多以外国银钱,各省流行,所在多有。自一禁海之后,绝迹不见,是塞财源之明验也。”材料中慕天颜认为“海禁”政策造成的影响是( )A.减少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B.妨碍了中国原始资本的积累C.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 D.限制了手工业的发展18.清史简编一书认为广州十三的行商巨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然而他们的财富“并不投到对外贸易,而是购置大量的地产”。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 )A.闭关
8、锁国的统治政策 B.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抵制 D.商人不愿将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19.西班牙、葡萄牙航海探险队中随船带着一批又一批的传教士,所到之处,向当地居民宣传那些地方是“上帝赐给基督徒的产业”。材料反映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之一是( )A.寻找黄金、香料 B.弘扬基督教 C.对航海事业的热爱 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20.虽然他在1492年的航行中没有带回亚洲的香料,但他带回了一些小的黄金样品和个别当地的土著居民,后者向人提供了奴役整个部落的希望。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迪亚士 B.麦哲伦 C.达伽马 D.哥伦布21.在今天澎湖岛天后宫中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记载了
9、1604年明朝将领沈有容率兵成功地从“红毛番韦麻郎”手中收复被其强占的澎湖岛的事迹。该石碑中提到的“红毛番”指的是( )A.英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荷兰22.1768年,英国人安东尼培根开始从事黑人奴隶贸易。8年后,他已经赚了7.6万英镑,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这家铁厂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这一事例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B.英国殖民扩张兴起C.殖民掠夺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 D.英国是“海上霸主”23.有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
10、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英国率先开辟新航路 圈地运动的开展 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A. B. C. D.24.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图中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工业革命的开展C.海外殖民地的拓展 D.外来移民的涌入25.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了主题为“一个世纪的进步” 世界博览会。围绕这个主题大会修建了名为“科学馆”的展览馆,适合陈列在该馆的展品有( )珍妮纺纱机 内燃机 电话 计算机A. B. C. D.第II卷(材料解析题共50分)本卷共2大题,第26题26分,第27题24分,
11、共计50分。26.(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西周开国之初直到春秋战国,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经历了两次城市建设高潮。第一次,在西周300余年间其分封的诸侯国由最初的71个发展到1 200个之多。第二次,下及春秋战国,随着周王朝统治的衰落,特别是由于各地国土开发和经济发展,各诸侯国也不断增建新城到战国末期,城市分布范围更广,除主要集中于陕西关中的泾渭谷地到潼关以东的黄河中、下游地带,以及淮河流域外,长江流域巴、蜀、吴、越、楚郢等地也有零星分布。摘编自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分布材料二 宋代是一个市镇机能转变的过渡时代。原有以行政及军事机能为主的城镇,也逐渐蜕变转化为商业及贸易的重要据
12、点,这种商业化的趋势,直到明清,传统的市镇均脱离了它的原始含义,而以商业机能为标准。到15世纪末(尤其是明成化、弘治年间),出现了江南市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摘编自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材料三 在马可波罗时代预言东方代表着城市和文明的未来是合乎情理的。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专制集权的强大进一步减缓了亚洲城市的发展进程。专制政权到处任意征税、没收财产,以宫廷喜好行事,破坏了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在新儒家学者的影响下,中国限制勇敢的探险活动,使沿海的城市遭受损失。摘编自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材料四 就整个欧洲而言, 1800年左右, 超过10 万人
13、口的城市只有23 个, 城市人口总数只有550万, 而到1900年, 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则达到了135个, 城市人口总数达到了4600万。在这100年中, 人口达10万以上的欧洲城市, 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9 %。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15 %。如果放宽尺度,把有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 作为真正的城市化的总标志, 那么英国和荷兰就是欧洲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摘编自都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杜会变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两次城市建设高潮的主要表现。(4分)并结合史实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以来市镇功能的变化。(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
14、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17世纪前后中国城市活力“开始消散”的主要原因。(6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作者衡量1800年以来欧洲城市化发展的指标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此时欧洲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27.(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代)漕河力所能及的商业运输,促进了物品的交流;然而商业运输所遭到的无数个困难,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商业的发展。在这些困难中主要有:明政府执行了错误的税收政策,明代官员一般采取抑商态度,等等。另外,仅仅是漕河水道的地理特征,也能够限制漕河地区商业的大幅度发展,更不用说使用漕河来航行的主要是官府及其代理人
15、。摘编自黄仁宇明代的漕运材料二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材料三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
16、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漕运的主要作用及其衰落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此时发生在英国的“道路改革”的具体内容。(2分)并概括其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交通发展的重要表现。(6分)结合所学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分析这些发展的影响。(2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4分) 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8级高一下期定时练习历 史 答 案 2016.4一、选择题(50分)15:ABDCD 610:BCCCD 1115:CCDAD 1620:CBDBD 2125:DCCBD二、材料解析题(50分)26.(26分)(1)表现: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多;城市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由北向南扩展。(4分)原因:西周:统治者推行分封制;春秋战国: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各地国土开发和经济的发展。(4分)(2)功能变化:由原来的行政、军事功能为主转变为经济功能为主;(4分)主要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3)原因: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抑商政策的执行;海禁政策的实行。(6分)(4)指标:城市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外版选择性必修3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科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浙教版选修4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教科新版选修2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广告宣传摄影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牛场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文物拍卖合同标准版4篇
- 二零二五年度2025版木材加工废弃物回收利用合同4篇
- 护工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正式版)SJT 11449-2024 集中空调电子计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广州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 《近现代史》义和团运动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300题及答案
- 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 消化系统疾病的负性情绪与心理护理
- 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分类训练:戏剧类(含答案)
- 协会监事会工作报告大全(12篇)
- WS-T 813-2023 手术部位标识标准
- 同意更改小孩名字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