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顺应自然养生_第1页
《黄帝内经》顺应自然养生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黄帝内经顺应自然养生黄帝内经顺应自然养生*导读: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分为 灵枢和 素问两部分,在理论上建立了阴阳五行学说、 脉象学说、 藏象学说等, 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里面所涉及的养生理论,如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顺应自然的生死观念,和谐中庸的人本精神,防患未然的忧患意识等, 都无不在中医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的理论和实践中贯穿始终。从本期开始,湖南省名中医、原湖南中医管理局局长袁长津教授将为我们分期讲讲这部巨著里的养生之道,

2、敬请关注。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枉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以说,这段话是中医有关养生保健的总体原则及其理念的概括。而首先要讲的就是顺应自然。这里所谓的自然,意思是自然而然,即自然形成的过程、规律及状态。老子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黄第2页帝内经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又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名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这都说明: 人和万物皆同源共生, 生命现象是地球上物质元素 (形)与天空中的阳光气候(气)相互作用(感应),自然演变的结果。

3、这与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所揭示的观点是基本想通的 (生命是由组成地球的某些化学元素在阳光、水分等条件下产生的,是物质自然界衍变的结果)。即生命是天(气)地(形)相互作用(相感),自然演变的结果。素问保命全形论 中说: 物生谓之化, 物极谓之变。 人体生命的生化极变,就是一个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过程,是不可改变的。人的自然寿命究竟有多长?从人体自身来说,决定个人寿命长短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按照内经的说法,人的自然生命应该为100岁左右,称之为天年,中国文人雅称为期颐,意思是通过自身的保养所期望达到的寿命。 (近代生物学家巴风说,人类的寿命与某些哺乳动物有着共同的发展规律,即相当于其生长期的2-7倍

4、,人的生长期是20-25年,故人的最高寿命应为100-175岁。)对个体来说,决定人体生命自然过程的盛衰变化、 寿命长短及繁衍续断的, 主要是自身肾气的盛衰。素问上古天真论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第3页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行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葵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5、;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葵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当然,对于少数先天禀赋即肾气特别好,而又善于养生的人来说,衰老得会更慢些,寿命会更长一些,即可以达到内经所谓年已老而有子、春秋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的境界。那肾气究竟来源于何处?人还未出生之前,肾气主要来源于先天父母的精血,故被称为先天之本, 而人出生以后, 其肾气又有赖于五脏所化生的气血精微不断充养,在诸脏腑中,脾胃尤为重要,被称之为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而所谓顺应,则含有两重意思:被动顺从和积极应对。一方面,人体生命的自然过程是不为人的意志所改变的, 只能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即所谓顺其自然。另一方面,个体的健康或衰病、长寿或夭折,不仅只取决于先天的因素, 还与后天环境气候的变化及自我心身调养的水第4页平有关,需要主动采取适当的措施,趋安避害,改善生活行为,养护身体,调整心态,以后天的调养来弥补先天的亏耗,有效应对环境、气候的变化和疾病的发生, 防止生命的早衰和夭折, 甚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故三国的曹操有千古名句: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以永年。那究竟如何有效应对而又不违背自然规律,如何才能做到顺应自然呢?我们将在下期为大家详细解读。袁长津作者简介:袁长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