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参考资料设计基础类参考阅读书目1_第1页
建筑参考资料设计基础类参考阅读书目1_第2页
建筑参考资料设计基础类参考阅读书目1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设计基础类参考阅读书目建筑设计基础类参考阅读书目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 建工出版社本书从空间组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书的第一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二、三章着重阐述功能、结构对于空间组合的规定性与制约性;第四章从美学的高度论证了形式美的客观规律, 并分别阐述了与形式美有关的建筑构图基本法则;第五、六、七章以大量实例分别就内 部空间、外部体形及群体组合处理等方面分析说明形式美规律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本书的修订第二版在原章节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八章当代西方建筑拭目以待审美变异。建筑设计笔记 (英)彼得 福西特 建工出版社本书针对建

2、筑设计的过程, 系统地讨论了核心的设计课程,清楚地提出了大学水平所要求的设计技能。本书为学生们提供了基础的设计准则和他们得以完成工作的框架,激励他们学会面对设计上的挑战并拿出解决方案。这本极重要的设计笔记围绕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石-方案设计实践,作者亲自绘制的100多幅草图,激发着学生们的设计思维。这个最新版本还增加了关于绿色建筑、城市空间类型和虚拟建筑的内容,以适应新 的时代要求。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德)托马斯 史密特 建工出版社内容包括:从思考到表达;形式的逻辑;建筑用地的逻辑;结构的逻辑 本书针对建筑学专业年轻学子和年轻建筑师。建筑一一形式、空间、秩序,(美)程大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本书自出版以来广受好评, 历经三十多年皆畅销不坠,是各个时代的建筑人共同的案头读物,被誉为 建筑专业的圣经”。许多建筑师、建筑专业师生皆从本书中获得重要启发。 书中每页严谨编排的手绘图文都自成一帧精彩的作品,令人品味再三仍有所得。 全书内容涵盖了建筑理论、历史和设计作品,堪称一部图文并茂的建筑百科宝典。第二版系作者亲自调解章节、增补内容,并将初版的横式编排改为直式,又增加了周全 的名词索引,更便于阅读,也适用于当作建筑百科来检索。中文版的制作为了彰显本书 的精致手绘特色,采用了最先进的印刷制版工艺,力求再现作者原作的动人线条与构图美感;同时又在文字上保留了英文原文,使读者可以中英文对照阅读,避

4、免偏离原意, 又可锻炼英文阅读能力,从这一角度而言,本书也是一本非常有趣且吸引人的建筑专业 英语学习读本。综合来看,本书不仅英文原著是重量级的经典,中文版的编译也忠实体现了原有的图文特色,再配以中英文对照的编排方式更为书价增值”。建筑学教程(1 ):设计原理,(德)赫曼赫兹伯格,建工出版社在世界建筑中,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建筑的发展。通常科学、技术创造了惊人的成就,也 成为人们最关心的因素。今天建筑业成了万物发展的晴雨表,从中很容易看到人们的需求是什么。另一方面,我们仍在追求一种建筑一一一种不受地域或时间限制的建筑,从而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家庭生活工作,使之丰富多彩。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一书追溯了人

5、们最基本的生活环境。然而面对建筑承担的大量责任,这种回归本体的建筑”却总是太容易被人们忽视。每一次,我们的目标都是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环境,即适于 人们使用的、舒适的环境,使人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建筑学教程(2 ):空间与建筑师(德)赫曼赫兹伯格建工出版社空间”是本书的核心议题,建筑师在实际工作中必然触及物质空间,以及人的精神,文 化领域。赫茨伯格利用其广博的经验、聪明睿智和丰富的图像信息资料,为广大关心空 间设计的人们提供了重要的设计灵感源泉。本书是对设计原理的补充和丰富。书中赫茨伯格列举了他近 10年间作品的设计背景 资料情况及其设计思路。他指出:空间有其独特的规律,它不仅仅是物理区域,还指

6、心灵和智慧的范畴。这些都是建筑师设计时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阅读此书,读者 可以从中汲取作者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灵感。本书主要强调空间,在最为广博的范围内,将空间当作建筑师最重要的思维概念。今天的建筑主要是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当然这绝不是建筑的最终目标。我们总会下意识地将注意力从空间转移到构成空间的物质上,但事实上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事物之间的区域,换句话说,是建筑之间或建筑内部墙体之间的空间更为重要。并且注意力应该特 别集中于那些通常是看不到方面,也就是需要超越建筑师的陈规。设计与分析,伯纳德卢本等着,天津大学出版社设计与分析一书内容共分 6章,各章分别与以下这些设计因素有关:组织布局、实 用

7、功能、建筑结构、类型研究、背景环境及分析技巧。作者以时间为验证,介绍各种分 析图,以求更深入了解建筑设计的过程。书中援引为例的图解多达百幅以上。设计与分析以当代建筑为例,说明古代的设计原理,不仅止于介绍分析法而已。作者视空 间设计为一整体,范围广大,小至个别单一的建筑物,大至整个都市建筑景观的组合。设计与分析 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体会与未来专业实务有关的问题,但是它呈现内容的方式清楚明白,简单易读,对于建筑设计师或其他领域工作者而言,皆为一本不可多 得的参考手册。建筑体验,(丹麦)S E拉斯姆森,知识产权出版社作者运用自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建筑创作中各种艺术手法的应用,诸如建筑中的虚与实,

8、尺度与比例,韵律,质感,日光与色彩等的具体应用,并试图凭借自己丰富的亲身经 历,帮助人们去体验建筑,从而使人们加深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建筑设计资料集(1和4在学校用的较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图解思考一建筑表现技法(美)保罗 拉索本书是关于建筑师运用徒手画草图图解技能辅助建筑设计思考的基础理论专著。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因特网的内容,并对其他原有章节的次序及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本书详尽论述了徒手画完善和发展设计构思的多种技能和方法, 并附有大量的笔法优美的徒手画草图。(中国第一版,美国第三版)建筑师与设计师视觉笔记(美)诺曼 克罗等本书旨在鼓励视觉表达,其理念基于这样一种观点

9、,即视觉修养与文字修养同等重要。为了开拓表达视觉信息的能力,全书用实例说明了如何像记录文字信息那样来记录视觉信息。这些实例说明,记录视觉形象如同记录文字笔记,所不同的在于视觉记录的内容 主要是图形而不是文字。本书内容包括引言、视觉记录指导、视觉日记、视觉笔记选、 工具和技巧以及结语等六大部分。罗杰H克拉克、迈可 波斯著,汤纪敏译.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第一版)(此书主要是对一些著名建筑的造型及空间构成进行分析,比较偏重形态。由于分析角度和关注领域的原因,对建筑中非常重 要的材质及建构方式没有涉猎。)沈福煦主编建筑设计系列丛书:建筑方案设计建筑设计手法建筑空

10、间设计体验建筑-建筑批评和作品分析 建筑群体设计等11册建筑设计初步与教学实例黄源编建工出版社200703建筑设计指导丛书,比如别墅建筑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休闲娱乐建筑设计等丹麦建筑师 扬.盖尔 著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建工出版社出版。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 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吸引了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 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大师草图中国电力出版社本书从近百位世界建筑大师中,精选出了16位草图很有特色的大师,可谓 ”大师中的大师;他们中有9位是普利策建筑奖的获得

11、者,设计了大量足以载入史册的杰出作品。16位大师被分为四个单元,第一个单元的大师以技术见长,第二个单元的大师善于色彩, 第三个单元的大师更加重视当地的传统文化,第四个单元的大师相对另类,更加前卫。建筑设计构思与技法丛书-建筑设计构思与创意 建筑形式构成手法解析建筑平面设计方法建筑设计与外部环境等共五册(图书馆有,书还过得去)丁沃沃、张雷、冯金龙.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包括形式的逻辑、形式的意义、形式的 建构共三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重在形式形成的分析,本丛书选取的建筑作品当时来讲较新,反映出当今国际建筑界的一些新动向,运用电脑三维图对建筑进行多层面理性分析,帮助读者掌握和理解现

12、代建筑的一些本质特征。)毛白滔建筑作品解读王小红大师作品分析 刘云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鲍家声建筑设计教程 建筑设计最基础的知识建筑构思-建筑绘图分析机械出版社莱恩福塞罗德亨米著王林伟译聂兰生建筑创作漫步天津大学200301卢济威 建筑创作中的立意与构思中国建工200404王天锡建筑的美学评价中国建工200205 吴玉成建筑的艺术观天津大学张 鎛 我的建筑创作道路 中国建工199402刘心武 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 中国建工199805城市设计美E.D培根等著城市风貌设计日池泽宽著城市硬质景观设计 英Michacl Grage M.Va ngeberg著外部空间设计日卢原义信著环境心理学日相马一郎建筑

13、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美布化特、C.布罗林著(日)小林克弘版建筑构成手法 南舜薰,辛华泉编著建筑构成 侯军,建筑工程制图图例及符号大全中国建工200405本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图线、比例、图纸幅面;第二部分介绍图例及画法;第三部分介绍建设工程常用符 号。全书取材精炼,实用性强,可供设计、施工、监理、预算、估价以及建设单位人员 查阅参考,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美)戴维斯等,建筑平面表现图解中国建工200209本书作者通过大量当代设计作品,向你展示了最佳的传统图像表现方式以及在某些先进的景观建筑公司中所采用的创 新技术。本书的特色包括:包含了设计进程各阶段的图像表现方式,手绘渲染与计算机

14、技术相结合,内容涉及文字、彩图、场地分析、方案图、施工文件及精美的渲染图、剖 面图和立面图,275幅全新范图,48页彩图画廊,作品来自近 50家知名公司。美 迈克 林著,司小虎译美国建筑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以钢笔草图和马克笔草图为主,强调对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尝试,种类多样。该书的一大 特点是关注徒手草图与设计表达之间的关系,可帮助读者切实领会如何通过草图一步步接近设计。)彭一刚.创意与表现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以作者设计作品介绍和相应的钢笔画表现为主,可帮助读者学习较为传统和扎实的建筑表现技巧,领会老一辈中国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张伶伶等,建筑创作思维

15、的过程与表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其他院校学生作品专辑:中国建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专辑/清华大学专辑/同济大学专辑深圳大学专辑/天津大学专辑/ 东南大学作业集张永和北大建筑1 (无)上下住宅 /陆翔等北大建筑2 79号甲+ /董豫赣北大建筑3 (绘画雕塑文学建筑)极少主义等国外大师谈话类 中国建工莱姆 库哈斯与学生的对话/勒 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路易斯 康与学生的对话 /圣地亚哥 卡拉特拉瓦与学生的对话国外建筑理论译丛(有时间有兴趣可以慢慢读)(美)阿摩斯拉普卜建成环境的意义一一非言语表达方法中国建工200308 这是一部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专著。作者以使用者的意义 (相对于建筑师或评

16、论家的)和日常环境(相对于著名地标) 为讨论焦点,对建成环境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研究, 在人与环境关系这一日益延展的年青领域中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英)罗杰斯克鲁顿建筑美学中国建工200312本书将建筑美学架构在正统的哲学研究范畴之上。作者坚持认为很多当代建筑理论误解了建筑的本质,他发展了一种美学判断理论,并确定了该理论对建筑和实物宏观理论的 地位。强调了美学趣味的客观性和道德的意义,自然可看出建筑物的表现方式孰对孰错。按照作者的观点,建筑艺术基本上属于一种乡土艺术,它首先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而 且最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其过程。但是,由于建筑师必须使他们的作品适应 于已存在的、无法

17、改变的地形环境中,因此他们下意识的艺术目标受到了环境与各种影响的制约。(美)亚伯 建筑与个性一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中国建工200305作者凭借斯广博的知识,包括控制论、哲学、新人文科学、发展规划以及他在四个大洲 作为教师和批评家的实践经历,来探索他所关心的:文化、技术和理论发展正在重新塑 造21世纪的现代建筑,使之成为一种更加灵敏和多样的运动。采用了独到的全球视野来审视现代建筑变化的本质。对于以下几类主题提出了激进的见解:如信息技术对于定制建筑产品的影响;传统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对全球生态文化的展望,以及对形成亚洲建 筑和城市的地方与全球力量的展望等。(英)布莱恩 劳森 空间的语言 中国建工2

18、00312从前空间”的价值观受到挑战,人们开始寻求激发一种新的理论和实践的途径来进行设 计:建筑和城市空间被视为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现象;空间亦能容纳、分离、构 成、促进、提高甚至褒扬人类的行为。(英)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中国建工200308本书是一本专论200多年来西方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发展的书。作者从浪漫主义、复古主义、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等方面论述了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变化和形成过程,并详述了各种文学艺术思潮对它的影响。本书内容丰富、创见较多,是一本研究现代建筑的重要 参考书。(美)凯文林奇等总体设计中国建工本书是已故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文林奇的经典著作。书中包括对总体设计程序的论述,典型实例的分析和十章相关问题的研究,即用户分析、设计纲 要、修建场所和总体设计、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及规划含义、造价估算、发展中国家住 宅建设的总体设计、设计战略和环境分析等,各部分都有照片、墨线图和旁注草图加以 说明。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天津大学关于城市空间的形态与建筑设计之间依托关系及具体设计手法的介绍罗文媛等 建筑形式语言 中国建工200112本书是应用科学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建筑造型的专著。它将形态构成理论与建筑形式研究相结合,书中运用形象的图示语言,系统分析、研究建筑形式的性质、表达和形式处 理手法罗哲文等失去的建筑(增订版)中国建工200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