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90万吨矿井设计_第1页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90万吨矿井设计_第2页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90万吨矿井设计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省煤业集团成庄矿 90 万吨矿井初步设计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区概况1.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成庄煤矿(以下简称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南翼,市西北20k m处,跨 泽州和沁水两县。工业广场位于泽州县下村镇史村 , 地理坐标为北纬 35° 34' 1T 35° 39' 50 ,东经112° 36' 06一 112° 43' 49。成庄井田北至大阳井田南界, 南至寺河井田北界, 东以煤层露头及小 窑为界,西与庄井田为邻,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9.7km,面积274.3338km 。太(原)一焦(作)铁路由井

2、田东10余km处通过,侯(马)一月(山) 铁路从西南约 7km 处通过。矿井有铁路专用线经古书院矿与太焦铁路接 轨,距古书院矿18km 207国道(一)在成庄矿东侧约 20多km处通过, 晋(城)一长(治)、晋(城)一阳(城)、晋(城)一焦(作)、长(治) 一邯(郸)、太(原)一长(治)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交通极为便利(图 1-1-1 )。1.1.2 地形、地势及河流本井田地形为低山一丘陵区,沟谷发育。中部高,东、西部低,最高点标高为1146.5m,最低标高为691.3m,相对高差为455.2m。东部长河 西岸有黄土覆盖、 西部沁河东岸也有黄土覆盖,中部山区森林发育。井田 村庄位于黄土冲沟两侧

3、或山顶低洼处有黄土覆盖的地方。 河谷两侧为侵蚀 堆积地形,形成河漫滩及以上的三级阶地。1.1.3 水文水系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井田主要河流为长河, 为沁河支流,由东 北向西南从井田东缘流过。 史村河、河底河等为长河支流, 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长河,为季节性水流。辛序iv txr石袖A«rr签山柿庄牡需eft耐丿米山扫室女上取堆圧片村常柏东吗上林三家店讯轉丄东大I导头村陈樹拯东灣北石店F豆门坯塔占爲匚阳城30林家吐寺村11J节MfJ.Il占|氏血00r30一钏RK髙平| k崔庄Q需)3S7'|5Zj-|.t才mMNi史山備満L 玉(Mit)榔斡廨 注* 听构匚K 丙科义巳丙咋门图1

4、 1 1交通位置图气象及地震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温暖宜人,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据市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11C ,极端最低气温-22.8 C( 1956年1月 21日),极端最高气温38.6 C( 1967年6月4日)。雨季为7、8、9三个 月,平均年降水量622.7mm最小295.9m( 1965年),最大1010.4m( 1956 年)。平均年蒸发量1783mm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划分:本井田属地震烈度区W 度区;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本区所属地震动峰 值加速度分区为 0.05g 。煤田开发情况成庄矿于 1989年 12月 20日开工

5、建设,于 1997年 9月 19日正式验 收移交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 400 万 t/a ,设计服务年限 94 年。 2005年 核实生产能力为 800万 t ,2005年原煤产量实际达到 800万 t 。目前成庄 矿开采 3 号煤层,因小煤窑乱采滥挖, 矿井储量破坏严重,安全生产受到 极大威胁。井田东部由于煤层埋藏浅, 易于开采,小煤矿分布较多。 目前, 在井田及周边生产的地方煤矿有 15 座。目前主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 如定期联系各级政府对井田周边小煤 窑井下采掘巷道进行实测,发现越界及时举报;井下施工巷道进行拦截, 采用综合物探和钻探手段来探查小煤窑采空区围等, 以此保护国家资源不 被

6、破坏和消除安全隐患。水源和电源成庄矿目前生活及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奥系岩溶地下水,受采煤的影 响,地表潜水井基本上全部报废。已施工奥系岩溶水源井 9 口,水位标高 在454.70m516.10m之间,单井供水量为 22002800m3/d,水质优良, 为HCO3 SO CaMl或 HCO3 SO Mg- N型水,目前每天抽水 20个小时 以上,基本能满足矿区居民生活及工业用水。 周边农村以前主要依靠第四 系潜水和二叠系砂岩泉水供水,目前主要由矿区深水井供水。供电系统:矿井电源来自集团供电公司 110KV站。1.2 井田地质特征1.2.1 地层本井田由东向西、岩层从老到新。现分述如下:奥系中统下马家

7、沟组(O2X)、奥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奥系中统峰峰 组(O2f)、石炭系中统组(C2b、石炭系上统组(C3t、二叠系下统组(P1s)、 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第四系(Q)。1.2.2 主要地质构造本井田位于太行山复背斜西翼, 沁水盆地东翼南端。 为阳城山字形构 造体系脊柱部分南端东侧及马蹄形盾地的北侧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 部位。北西向压扭性开阔背向斜褶曲伴有少数与褶曲轴向近似垂直的性断 裂和与褶曲轴向斜交的扭性断裂。井田构造主要为走向北北东(北部)逐渐转折为北东向(南部) , 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井田地层平缓,倾角 3° 15

8、6;,一般在10°以。本 井田从地质勘探阶段到成庄矿建成投产 8 年来,所见断层落差均未超过 20m属小型断层。落差小于5m的断层和小型陷落柱较为发育。但在矿井 生产过程中未发现岩浆岩活动。总的说来,本井田构造仍属简单类。1.2.3 煤层及煤质井田含煤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组( C3t )和下二叠统组( P1s)。组(C3t)K1石英砂岩(相当于晋祠砂岩)底或相当层位至K7砂岩底。连续沉积 于组之上,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色中、细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 泥岩,灰色粘土泥岩、石灰岩、硅质岩、菱铁矿及煤组成。属海陆交互相 沉积。自下而上 K2、K3、K5 三层石灰岩普遍发育,层位稳定,是对

9、比煤层 的良好标志层。本组共含煤 10 层,自下而上编号依次为: 16、 15、14、 13、11、9、8、7、6、5 号, 5 号煤层薄而不稳定,属不可采煤层,其余 七层煤均为不可采煤层。全组厚 77.52m-112.07m,平均91.98m,煤层总 厚 7.79m。K1 石英砂岩:灰灰白色,细粒结构,含少量泥质及星散状黄铁矿,硅质胶结,分选性良好。沉积不稳定。厚 0m-5.43m,平均3.30m。K2 石灰岩:深灰色、厚层状,致密坚硬,块状,性脆,裂隙充填方解 石脉。上部质纯,含有燧石条带,底部含较多的泥质、有机质及星散状黄 铁矿。靠下部常夹有薄层钙质泥岩。含小泽蜒、 似纺锤蜓及腕足类等动

10、物 化石。厚7.10m-14.13m,平均9.85m。位于组下部,为15号煤直接或间 接顶板。K3石灰岩:为13号煤顶板。灰一深灰色,厚层状,致密坚硬,性脆, 夹少量燧石条带,含腕足类及蜓类等动物化石。 沉积稳定,厚 0.20m-6.19m, 平均 2.80m。K4 石灰岩:为 11 号煤顶板,深灰色,含泥质较多,沉积不稳定,厚 0m-0.90m,平均 0.49m。K5石灰岩:位于本组上部,为7号煤顶板。深灰色,致密坚硬,质不 纯,含星散状黄铁矿及腕足类动物化石,沉积稳定,厚1.00m4.48m,平均2.35m。组(Rs)Kz砂岩底(或相当层位的粉砂岩)至K8砂岩底,与下伏组呈整合接触, 为主

11、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白灰色,中、细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泥 岩及13层煤组成,其中主要煤层一层,编号 3号,平均厚度6.44m, 是本组唯一可采煤层。本组滨岸为过渡相沉积,在成庄、段都、坪头一带, 均有零星出露。本组厚 39.45m73.08m,平均49.83m,分上下两层段叙 述如下:(1)下段:Kz砂岩底至K砂岩底,厚20m左右,以灰色、深灰色细 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及 3号煤层组成。3号煤层以下岩层常夹有 不规则菱铁矿结核,具水平层理及不规则的水平层理,含保存不好的植物 化石。Kz砂岩:灰色、深灰色细粒砂岩,富含煤粒及暗色矿物,具缓波状层 理,夹泥质包裹体,局部为中粒砂岩、粉砂岩。

12、厚0.35m14.09m,平均3.98m。3号煤层:赋存于本段上部,结构简单、沉积稳定,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厚 4.75m7.15m,平均厚6.44m。(2)上段:K砂岩底至K8砂岩底,一般厚30m左右,以灰白色中粒 砂岩,灰色薄层细砂岩,灰黑色粉砂岩及泥岩组成, 间夹不稳定的薄煤层 12层。K砂岩:为组中部的一层砂岩,灰白色、中粒、钙质胶结。斜层理, 沉积稳定,厚0.36m29.00m,平均8.04m。其中9号煤层为本设计的主 采煤层。表1-2-1 设计主要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厚度(m) (最小 最大)结构 (夹石 数)容重(t/ m3 )稳定程度可采情况顶底板岩性平均顶板底板91.15

13、3.0002简单1.45较稳定大部可 采粉砂岩粉砂岩泥岩2.09煤质情况:(见附表1-2-2 )表1-2-2煤的工业分析表煤层名称水分灰分挥发份含硫量含磷量发热量备(%M(%) A(%) V(%) S(%) P(MJ/kg) Q注9#原煤1.7918.067.904.4234.73浮煤1.516.995.961.310.00185总的来讲,9、15号煤的煤岩特征和机械性能与 3号煤相近。各煤 层的物理性质相似,多以亮煤,镜煤及暗煤为主,坚硬致密,层理或节理 裂隙发育,但在外观上常见黄铁矿结核和晶体。根据煤炭分类标准(GB5751-86,由于本井田9号煤层Vdaf均小于10% 故把9号煤层煤类确

14、定为无烟煤。从洗煤碳含量、 氢含量、氧含量的平均 数分别为92.42%、3.24%和2.12%,可知9号煤层属高碳、低挥发份、低 氢、低氧煤,反映了此煤层变质程度很高。以1.5比重液浮煤回收率评级,可选性属优等;按中煤含量分类属易 选煤。煤的综合利用井田3层煤的共同特点是:灰分低,比较好选,含矸率低,含水分低, 磷含量低,挥发分低,固定碳和热稳定性特高(优),抗碎率强度高,产 块率高,据此凡粒度13mm St,dv 1.50%的煤均可用于合成氨,是优质 的化工用煤。另外,可以试制、试销用于制造碳素纤维,活性炭、碳粒砂、 炭化硅、碳黑、电石、冈玉和电极,这些项目煤的附加值可增加数倍到数十倍此外,

15、本矿与阳城电厂毗邻,用于发电是最现实、最经济的选择。粉 煤还可以制成煤球、蜂窝煤等各种型煤。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及地温本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10.0m3/t ,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189.7m3/min , 属高瓦斯矿井。据地质报告和成庄矿 9号煤层测试数据, 9 号煤层无爆炸危险性;据成庄矿3号煤层测试成果,自燃性发火倾向W级,为不易自燃煤层。 但由于 9号和 15号煤层为高硫煤,煤堆可能会起火燃烧,因此注意减少 地面堆煤量及堆积时间。成庄矿从建矿至今在开采 3号煤层时,井下温度保持在14C23C 之间,常年变化不大。沁水煤田南部因无岩浆活动,地温梯度小于3C/100m 的标准,且有从到地

16、温梯度有增高的趋势。根据有关资料统计, 矿区地温 梯度为1.15 C /100m,庄矿区1.23 C /100m,矿区1.64 C /100m。据此推 算,成庄矿即使将来开采15号煤层时,井下温度也不会大于 30C,不是 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位于太行山复背斜西翼,沁水煤田南端,总体为一向西倾斜的 单斜构造,奥系二叠系由东向西依次出露。井田主要含水层(组) 有:1 、奥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井田奥系中统主要由中厚层状石灰岩组成, 夹薄层泥质灰岩, 出露于 井田东侧,峰峰组基本不含水,可视为隔水层,含水层主要为上、下马家 沟组,富水性强,埋深从东北部向西南逐渐加厚, 地下水

17、总的流向为北东 南西。据钻孔资料,单位涌水为 0.714.22L/S m井田东部施工的供 水水源井,单井出水量为22002800m3/d,水位标高454.70m516.10m, 总硬度为4261158mg/L,矿化度为0.51.5g/L,属HCO3 SO CaMg 水,是矿区的主要供水水源。 相对隔水层为中奥统底部的含石膏脉的泥质 灰岩。2、石炭系上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组组间夹的 K2、K3、K 4、K 5 等石灰岩为该组主要含水层,从钻孔揭 露的岩层来看,单层厚度一般为 2m- 10m受补给条件的限制,裂隙发育 较差,一般富水性弱。K 2、K 3石灰岩单位涌水量为0.0110.058L/

18、 s m 水位标高 691.40m-709.32m。 K 5 石炭岩深部和浅部的富水性变化很大, 浅部单位涌水量为 0.523.43L/S m 而深部为0.00090.007 L/s m 水位标高为750.58m847.25m。矿化度为0.450.65g/L ,属HCOCaMg 型水。建井初期,井巷揭露 K2、 K3、 K 4、 K 5 等石灰岩时,均有涌水、 一次最大涌水量为 152.51m3/h。隔水层:组广泛发育有铝土泥岩,其层位稳定。厚度一般为 7.86m, 是良好的隔水层, 既可阻隔上部各含水层水下漏, 也可阻挡奥灰岩溶承压 水向上部含水层充水3、二叠系组、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以

19、K砂岩为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弱。石盒子组地层出露于井田西部, 以K8 K10 K12、K13等砂岩为主要含水层,裂隙较发育,富水性较好。 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之间因为有厚的泥岩、 砂质泥岩相隔,水力联系差, 富 水性弱。水质类型为 HCOK+Na型水,矿化度为0.310.55g/L。而石 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虽然各砂岩层之间夹有多层砂质泥岩, 泥岩作为隔 水层,但由于埋藏极浅, 钻孔在施工过程中, 消耗量急剧增加, 孔不返水, 砂岩裂隙发育。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侧向补给。其水质类型为 HCOK+Na型水,矿化度为 0.31 0.61g/L。4、第四系冲积层孔隙含水层及风化带裂隙含水层第四系孔隙水主

20、要分布于长河、史村河河谷中,砂砾层厚约 10m富 水性较强,据水井简易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 0.2284.64L/S m但 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富水期为 79月份,贫水期为 14月份。基岩风化带裂隙含水层受风化裂隙发育程度的影响,据钻孔揭露资 料,井田浅部较发育,越往深部发育程度越差,风化带下部的厚层泥岩、 泥质砂岩裂隙不发育, 作为隔水层, 阻隔了上部风化带裂隙含水层与下部 石盒子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厚约27.70m38.23m,单位涌水量为0.0560.109L/S m,渗透系数0.1270.25m/d,影响半径为15.82m 36.48m,属 HCOK+Na型水,矿化度 0.29

21、 g/L。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石炭系中统组底部铝土泥岩和各不同时代的砂质 泥岩、泥岩等,在发育良好、厚度稳定,不受构造破坏区域,均为良好的 隔水层。1.3 地质勘探程度本井田精查地质勘探报告综合了历次勘探结果 对本井田主要褶曲, 断层等基本探明, 控制了地层变化规律可采煤层的赋存特征, 水文地质 条件及煤质牌号, 煤层分析资料基本可靠, 勘探程度能满足设计生产之要 求2 矿井储量、年产量及服务年限2.1 井田境界 井田境界应根据地质构造、储量、水文、煤层赋存情况、开采技术条 件、开拓方式及地貌、地物等因素,进行技术分析后确定。一般井田境界 划分的原则有如下几条:1、以大断层、褶曲和煤层露头、老

22、窑采空区为界;2、以山谷、河流、铁路、较大的城镇或建筑物的保护煤柱为界;3、以相邻矿井井田境界煤柱为界;4、人为划分井田时:煤层倾角较小,特别是近水平煤层时,用一垂直面来划分井田境界; 在倾斜或急倾斜煤层中,沿煤层倾斜方向,以主 采煤层底板等高线为准的水平面划分井田。根据以上原则以及本矿井的实际情况, 矿区的煤层倾角较小, 地质构 造简单,故采用垂直面法来划分井田境界。本设计井田围北以人为划分为界, 南至寺河井田北界, 东以煤层露头及小窑为界,西以人为划分为界,东西长约5.7km,南北宽约3.9km,面积 22.20km2。2.2 井田储量2.2.1 矿井工业储量利用地质块段法和算术平均法计算

23、本设计矿井工业储量。计算说明:1 参与计算的煤层为 9 号煤层。2井田钻探工程基本线距,对 A级储量,要求线距为7501000 mB级储量要求为15002000 m, C级为30004000 m。 由此计算得出矿井工业储量 Q=22.20X06>2.09 X1.45/0.997 = 6747.95 (万吨)表2-2-1矿井工业储量汇总表煤层名称工业储量(万t)ABA+BCA+B+C9#1889.426809.7542699.184048.776747.95总计1889.426809.7542699.184048.776747.952.2.2 矿井设计储量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

24、、防水煤柱、井田边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后的储 量。计算公式如下:矿井设计储量=工业储量-永久煤柱损失永久煤柱包括井田境界、断层、铁路桥、村庄保护煤柱;井田围的地面上没有村庄、铁路桥等地面建筑物、 构筑物,主要分布 的是农田,在此不用考虑地面建筑物保护煤柱的留设问题。 井田由于地质 构造简单,不存在大的断层和发育的含水裂隙,因此无需留设断层和防水 保护煤柱。永久煤柱的留设,只考虑边界煤柱的留设。井田境界煤柱的留设:井田境界煤柱均留设20 m。总的损失煤量为Q境=115.5(万吨)故矿井设计储量二工业储量-永久煤柱损失=6747.95 115.5=66

25、32.45(万吨)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保护煤柱、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处理后乘以米区回米率的储量。矿井设计可米储量计算公式如下:矿井设计可米储量=(矿井设计储量-保护煤柱损失)x米区回米率保护煤柱为:工业场地、风井场地、主要巷道保护煤柱。因工业场地、 矿井井下主要巷道等煤柱损失与井田开拓方式、 采煤方法有关,其煤柱损 失量待第三章井田开拓、第四章采煤方法确定后才能够确定。为了便于利 用矿井可采储量初步确定矿井井型,上述永久煤柱损失与工业场地、井下 主要巷道煤柱损失等可暂按工业储量的 5-7%计入。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保护煤柱损失)x采区回采率=(674

26、7.95-6747.95 >6% X85%=5391.6(万吨)井筒及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留设:按规规定,年产0.9Mt/a的中型矿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指标为 1.3 公顷/10万吨。故可算得工业场地的总占地面积:52S=1.3>9=11.7 公顷=1.17 X10 m可知工业场地占地117000ml,设其沿倾向边长为390m走向边长为 300m根据建筑物级别围护带宽取 20m又知矿区安全系数k=250,故安 全深度 HS =m>k=2.09 X50=522.5m (式中2.09m为采高)。由井筒深小于 安全深度可知,立井井筒和工业场地只需留一个总的安全煤柱。各种保护煤柱损失量及

27、可采储量见表2-2-2。矿井工业广场保护煤柱设计计算参数见表2-2-3 ;矿井工业广场保护煤柱留设见图2-2-1 o表2-2-2矿井可采储量计算表煤 层 名 称工业储量(A+B+C(万t)矿井设计储量(万t)矿井可采储量(万t)永久煤柱损失设 计 储 量设计煤柱损失可采储量断 层 煤 柱境界煤柱构 筑 物 煤 柱苴丿、他煤柱工业 场地 煤柱井下 巷道 煤柱其他煤柱9#6747.950115.5006632.4597.9517.4305539.50表2-2-3工业广场保护煤柱设计参数表煤层(o)煤厚(m)埋深(m)(o)Y( o)3( o)5( o)42.0933045727072根据垂直剖面法

28、计算工业广场保护煤柱,计算如下图2-2-1所示.经计算梯形ABCD勺面积为保护煤柱压煤面积,经计算为S=322274rH保护煤柱压煤量为:Q=S>MIX 尸322274209 X.45/cos4 ° =979590t=97.95 万吨式中:s 保护煤柱面积,m;m 煤层厚度,m丫 一煤层容重,t/m %图 2-1 垂直剖面法留设保护煤柱2.3 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2.3.1 矿井工作制度矿井年工作日 330 天,每天三班作业 ;两班采煤,一班准备检修 .每天 净提升时间为 16 小时.2.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井生产能力主要根据矿井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情况、 处理

29、、开采条 件、设备供应以及国家需煤等因素确定。参考煤矿设计手册各类井型井田的特征,初步确定矿井设计生产 能力为 0.9Mt/a 。矿井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T = Z/KA式中:T矿井服务年限,aZ矿井可采储量, MtA矿井生产能力, MtaK储量备用系数,取14则 T=5391.6/ (1.4 >90) =42.8a按设计规规定,井型为0.450.9Mt/a的新建矿井服务年限不得小于40年。经计算后的矿井服务年限为 41.6年,可知满足设计规规定的服务 年限 。3 井田开拓3.1 概述3.1.1 原开拓方式概述及评价成庄矿于 1989年 12月 20日开工建设,于 1997年 9月 19

30、日正式验 收移交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 400 万 t/a ,设计服务年限 94 年。 2005年 核实生产能力为 800万 t ,2005年原煤产量实际达到 800万 t 。矿井现开 采 3 号煤层,采用斜井、主井混合开拓方式,综合机械化开采,采煤方法 为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全垮落开采工艺,井筒向两翼推进的采区前进 式开采。矿井目前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实践证明了所采用的开拓方式及准备方式的正确性。3.1.2 影响设计矿井开拓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包括精查地质报告、 所确定的煤层 自然产状、构造要素、顶底板条件、冲积层结构、地形以及水文地质条件 等。其中以煤层赋存深

31、浅和冲积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开拓方式的影响最 大。下面主要介绍对开拓有影响的地质因素:1、本井田地质属简单类型,井田围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 无大断层。而且煤层不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无自燃倾向。2、煤层赋存较深。3、本矿煤层瓦斯涌出量大,矿井涌水量较大。3.2 井田开拓3.2.1 自然地质条件由地质报告知,该井田煤层倾角平均为 4°,平均厚度2.09m,单一开 采 9#煤层,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无大断层,矿井涌水量较大。瓦斯涌出量大。煤层走向长度长,倾斜长度较长。1、井田划分及开采水平数目及位置:根据煤层赋存状况,煤层倾角 4°,为倾斜煤层。井田走向长,倾向 的

32、高差较小,可将井田直接划分为带区, 采煤工作面沿煤层倾向推进。即 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由于井田地质条件,走向长度不受规定限制。水平标高的确定:为了有利于整个井下开拓布置带区的开采, 减少岩石工程量,减少初 期投资,缩短建井工期,设计单水平开采,标高为 +540m2、井筒形式、数目及其配置(1)井筒形式的选择该井田北部为山地。可采煤层埋藏深,煤层倾角变缓,为4°左右。决定采用立井开拓方式。这样井筒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立井开 拓的适应性很强,一般不受煤层倾角、厚度、瓦斯、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 制。立井的井筒短、提升能力大、对辅助提升特别有利。(2)井筒数目采用立井开拓时,一般只开凿

33、一对提升井筒(主、副井),风井的个 数应根据安全生产、通风需要和一井多用的原则合理确定。本设计矿井为 高瓦斯矿井,煤层赋存深,考虑经济因素, 矿井初期可设一个风井为全矿 服务,后期可另外建设一个风井。并采取边界式通风,(3)井筒位置的选择井筒位置的选择应首先满足水平的开采、缩短贯通距离,减少井巷工 程量。在一般情况下,井筒位置应选择在井田中央或最小货载运点上。 选 择井筒位置既要力求做到对井下开采有利,又要注意使地面合理布置,还 要有利于井筒的开掘和维护。本设计井田中部地势平坦。 因此,设计将井 筒位置布置在井田的中部。3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大巷的布置及与煤层间的联系方式为了减少煤柱损失和便于维护

34、巷道,将运输大巷布置在距离煤层15m处的煤层底板岩石中。布置岩石大巷时,应避免在松软、吸水膨胀、易风 化的岩石中布置,同时还应避开支承压力的不利影响。考虑到煤层不具有自燃发火倾向,且煤质为比较坚硬的无烟煤,将巷道布置在煤层中维护并不困难。322开拓方案提出及技术比较根据前述各项决定,本井田在技术上可行的开拓方案有下列三种: 立井单水平,见图3-2- 1;2斜井单水平,见图3- 2-2。开采近水平煤层时,斜井从顶板穿入。 对中型斜井,主井可米用胶带输送机,副井则米用串车提升。井筒倾角 18度。立井一水平加暗斜井二水平延伸,见图 3-2-3。方案I和方案川的区别在于方案I为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采,方

35、案川 为主井单水平加 加暗斜井二水平延伸 上山开采,两方案的生产系统简单可 靠.两方案对比,方案川多开一个水平,相应的要设立两个井底车场,虽 然生产系统简单,但井巷工程量大,运输距离大,井巷维护费用及开拓费 用相对很大,所以决定选择方案I。方案I和方案II的区别在于方案1为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采,方案 II为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采,两方案的生产系统简单可靠两方案对比,开 立井生产系统井筒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运输环节少。方案II井筒掘进技术和施工设备简单,掘进速度块,无须大型提升设备,投产早。 虽然说方案I与方案II相比,在施工技术、设备器材、地面设施、井筒 装备和井底车场都比较简单、工程量

36、少,但是斜井的井筒长,维护费用高, 各种管线敷设长度大,通风阻力大,人员进出井和材料设备等辅助运输时 间长,增加了不少费用。所以方案I与方案II要通过经济比较才能确定 出最优方案。粗略估算表明,两方案费用相差不大.I、l两个方案均属技术上可行的方案,水平服务年限也均符合要求因此两方案要通过经济比较才能够确定其优劣。323方案经济比较由于方案I和方案II在第一水平的准备方式和采煤方法都完全相同, 方案比较法在对不同的开拓方案进行比较时,一些相同的部分可以不进行比较,于是我们在对方案I和方案II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时,可以只将两 个方案中有差别的建井工程量,生产经营工程量,基建费,生产经营费和经 济比

37、较结果,分别计算汇总于表3-2-1 3-2-5(1) 两方案的各条带均布置一个运输顺槽,一个回风顺槽,且这些顺槽 的开掘单价近似相同.(2) 立井、大巷及顺槽里的辅助运输费用均按占运输费用的20%进行计表32 1 基建工程量时期项目万案I方案II早期主井井筒/m340+201214副井井筒/m340+51214井底车场/m800500主石门/m/运输大巷/m11501150表3 2 2基建费用表、万案 项目万案I方案II工程量/m单价/元gm 1费用/万元工程量/m单价/元gm 1费用/万元早期主井井筒3605139.6185.0390.33754146.52副井井筒3457300.5251.

38、9375.34081153.16井底车场8002542.9203.427970281785.96主石门/运输大巷115023126.56115023126.56小计666.861085.64表3-2-3 方案I生产经营费用表工程项目名称费用(万元)提升1.2 x 5391.6 x 0.275 x 1.32=2348.6井巷维护1.2 x ( 340+340+200) x 42.8 x 10-4 x 35=158.2排水-4494 x 24 x 365 x 42.8 x 0.0839 x 10 =1553.95合计4060.75表3-2-4 方案II生产经营费用表工程项目名称费用(万元)提升1.2 x 5391.6 x 1.214 x 0.48=3770井巷维护1.2 x (1214+1214+200) x 42.8 x 10-4 x 35=436.5排水-4494 x 24 x 365 x 42. 8 x 0.063 x 10 =1166.85合计5373.3表3-2-5费用汇总表万案万案I方案II项目、费用/万兀费用/万兀基建工程费666.86生产经营费4060.755373.3总费用4727.61百分率100%105%综合比较从前述技术经济比较结果来看:方案 1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