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件)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件)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件)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件)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老山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课老山界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把握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内容。掌握文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叙述故事的叙事顺序。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感受文章所传达出的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分类特点作用自然环境描写对自然界的景物、季节、气候、时间等的描写。展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感情);衬托人物形象;为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例老山界中,“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句话中对火把排成“之”字形的描写,表明老山界山势的陡峭,山路的险峻;火把

2、“一直连到天上”,显示了老山界的高峻,侧面表现出红军战士爬山的艰难,显示了红军战士不畏险阻、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同时,星火相映,又写出了一种诗意。社会环境描写对社会背景、时代氛围、地域风貌等的描写。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为人物性格或命运描写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题型模板题型1-1: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题型1-2:画线句子使用了描写方法,其作用是。题型1-3:请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模板1-1:(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时间(季节)/描写了景色(展现了风光)/营造了氛围(渲染了气氛)/奠定了的感情基调/烘托了的心情

3、(感情)/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了主旨/为下文的情节做了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模板1-2:(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烘托(衬托)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触发思想情感的转变,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课内巩固13分 答案P4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ju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弛,像山泉在呜y,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2分)3.“寒气逼人”中“逼”的意思是()(

4、3分)A.逼迫;给人以威胁B.靠近;接近C.狭窄ch嚼咽奔弛奔驰A4.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被”字句。(2分)这山谷被四围的山包围得像一口井。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使用了的表现手法,其作用是。(3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午夜雷公岩的寂静环境以动衬静拓展阅读(一)18分答案P4夜过鬼门关李布德 1936年2月,我在红九军当文书,虽然只有16岁,但已参加红军三年多了。经历过很多生死考验,但第三次过草地前翻越“万年雪山”党岭山,我至今难以忘怀。 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主峰海拔5400多米,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倾注。当地群众说:爬上党岭山,如进鬼门

5、关;若无大圣胆,难以再生还。先头部队白天翻越党岭山时,因狂风暴雪袭击,损失比较大,所以我们决定夜间行军。这天,我们来到党岭山脚下,只见山势悬崖叠峭,冰封雪锁,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黄昏时分,部队出发了。我们连行进在大部队中间,连长在前头带队,我跟着指导员断后。队伍借着残月微光,踩着前面趟出的冰雪路,一个紧跟一个,踏着蜿蜒崎岖的雪路向上摸索行进。开始行军时,大家情绪还十分活跃,又说又笑,行军速度较快,掉队的也少。越往上爬,积雪越厚,天气越冷,空气也越稀薄,人的体力消耗越大。有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战士,一瘸一拐,一步一喘,慢慢掉下队来,停在路旁。指导员赶忙上前去对他说:“来,我搀着你走,停下来就会

6、冻死的!”随即,从这位小战士身上摘下长枪,背在自己肩上,扶着他继续前进。夜越来越深,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战士们个个变成了雪人,整个队形好似一条银蛇,在雪山上缓缓移动。又有一个战士掉队了,指导员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咬咬牙,再努把力,坚持就是胜利。”说着,又要帮这位战士背枪。指导员身上已经扛着两支长枪了,不能把他累垮啊。我抢上前去,把枪拿过来,背在了自己身上。枪虽不重,但当时我年少体弱,而且又累又饿,多背一杆枪,顿时感到眼冒金星,每迈一步都像要用出全身的力气。这时,突然听到指导员说:“小李,抓住马尾巴。”话音未落,马尾巴就递到我手里,我紧紧抓住马尾巴,踩着马蹄印,踉踉跄跄走了一段,人借马力,

7、才缓过劲来。 越往上爬,山势越陡,道路越滑。好多战士的双脚都冻得失去了知觉,甚至走一步跌一跤。有的战士摔进了深谷,有的战士滑入了雪坑,还有的战士硬挺挺冻死在路旁。接近山顶时,战士小张突然摔倒在雪地里,不省人事,指导员急忙把他抱在怀中,伸手一摸,浑身冰凉,赶快拿了床棉被盖在他身上。 一会儿,小张苏醒过来,看着指导员和战友们焦急的脸庞,气息微弱地说:“指导员,你们走吧,别让我连累了队伍。”指导员紧紧抱着小张的脸,哽咽着说:“别说傻话,我们就是抬也要把你抬下山。”大家互相搀扶着,艰难地站立起来,又迈开了前进的脚步。就这样,我们战胜了严寒、饥饿和死亡威胁,翻过了风雪弥漫的党岭山。(有删改)1.文章第段

8、采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顺序(或:时间顺序)。(1分)作用:从黄昏到夜晚,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天气越来越恶劣,翻越党岭山的困难也不断增加,这样写使文章条理清晰,情节展开循序渐进。2.请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6分)(1)党岭山位于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主峰海拔5400多米,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无常,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倾注。(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运用环境描写,(1分)表现了党岭山气候环境的恶劣,突出翻越党岭山之困难,从侧面烘托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2分)(2)夜越来越深,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战士们个个变成了雪人,整个队形好似一条银蛇,在雪山上

9、缓缓移动。(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突出环境的恶劣,表现出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坚定意志和英雄气概。(2分)3.结合老山界和本文内容,说说红军能够胜利翻越老山界和党岭山的原因有哪些。(4分)不怕困难,勇敢顽强,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团结友爱,互帮互助。4.通读全文,说说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并解释原因。(4分)示例一:“我”。(1分)“我”是一个懂得体贴他人、无私帮助别人的少年。在自己又累又饿的情况下,抢着背同行战士的枪,感到眼冒金星,也没有发出一声抱怨。(3分)示例二:小张。(1分)小张昏迷苏醒后,为了不连累队伍,让大家继续前进不要等他。这表现出小张具有不怕牺

10、牲的革命精神和集体主义的观念。(3分)示例三:指导员。(1分)指导员鼓励掉队的战士,主动帮他们扛枪,搀扶他们行进,体现出他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红军干部形象。(3分)拓展阅读(二)20分答案P4跟随毛主席长征(节选)陈昌奉 1935年5月初的一个夜晚,中央机关到达了金沙江边。这是我们突破乌江后遇上的第一条大江,水急浪大。我们船只很少,大家很着急。毛主席更是忙碌,他在和各军团的负责人研究如何渡江。那时我是毛主席的警卫员。天快拂晓,我跟主席登上船渡过了金沙江。一下船,我便去给他找房子,安排住处。 江边是光秃秃的石山,没有什么房屋,只有四五个不像样的山洞。山洞里湿得很,没有木板,就连稻草也找不到。我只

11、好在潮湿的地下铺上一块油布,放上毯子,算是给主席搭好了铺。一想到主席累了一夜,回来一口热水也喝不上,我没管办公用品摆开没有,就找地方烧水去了。 天亮以后,主席回来看见没有办公的地方,严肃又温和地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工作,吃饭喝水都是小事。江那边还有我们两三万同志在等着!这是几万同志的性命呀!”随后,主席亲自动手和我把原来堵洞口的木板架了起来,摆上了办公用具。我正想去拿水,主席说:“我今天要处分你!”我顿时紧张起来。这种紧张,是因失职而造成的内疚。主席接着说:“我罚你一天不睡觉,坐在这里和我一起工作。”我傻笑了一声说:“好吧!”主席的“办公桌”上摆了文件、电报,电话铃也不断响起来。 过了有两顿饭

12、的工夫,主席站起来对我说:“你跟我这么多年了,难道还不知道工作的重要?以后每到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是先把办公的地方搞好。然后如果有空才是吃饭、休息。记住,无论现在或将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工作。”他停了一下,走近我,用手抚摸着我的头轻轻地说:“好了,快去睡觉吧,两个眼皮都打架了。”听了这话,我含在眼眶里的泪水,一下子全流了出来。 9月下旬,我们通过了渭水封锁线,继续向六盘山前进。 六盘山是陇山山脉的支峰,也是我们到达陕北的最后一个高山。翻越六盘山那天下着雨,当我快要到达六盘山山顶时,只觉得头昏眼花,一头栽倒在地上。主席把我扶起来,以为我又犯了疟疾,便叫警卫员曾先基拿药给我吃。其实,我只是长时间

13、的行军把身体搞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我要主席先走,我休息一会儿就走。主席说:“陈昌奉,这里空气稀薄,又在下雨,你不能在这里休息,无论如何要坚持翻过这座山。”说着便要和曾先基架着我走。谁知我浑身不停颤抖,一步也迈不开。 主席看了看我,说:“来,你把我的皮大衣穿上,再喝上一点热水,暖和暖和就好了。”说着就脱大衣。我一把抓住了主席的手说:“不,我不穿,我能走。”我知道,主席要是脱下大衣,身上就只剩下一条灰夹裤和一件灰军装上衣,而且昨晚他还忙到很晚没有睡觉。我坚持不穿,挣扎着想走,但终因身体太弱,刚一迈步又昏倒在地。当我醒来睁眼一看,我已经穿上了主席的皮大衣。主席站在旁边,秋风吹动着他那单薄的灰色军装

14、。我一下站了起来,呆呆地望着主席。主席对我说:“好些了吗?”我说:“好了!走吧!”主席说:“好样的!这才是红军的战士。走!” 傍晚,我们走下了六盘山,宿营在一个小村子里。我躺在铺上想:如果没有主席的关怀,我今天一定会牺牲在六盘山上。翻过了六盘山,便进入了甘肃回族区。几天后,我们胜利到达陕北苏区,与陕北的红十五军团会合了。(选自2020年10月13日解放军报,有删改)1.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渡过金沙江后,“我”因忙着找地方烧水,没有及时给主席布置工作场所而受到主席批评;翻越六盘山时,“我”因身体虚弱昏倒,主席把皮大衣让给“我”保暖,救了“我”一命。2.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第段

15、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江边是光秃秃的石山,没有什么房屋,只有四五个不像样的山洞。山洞里湿得很,没有木板,就连稻草也找不到。运用环境描写,(1分)写出了江边的荒凉,表明住所的简陋,为下文“我”忙于解决主席的生活问题而忽略了布置工作场所做铺垫,也突出了主席不畏艰苦的品质。3.第段结尾,为什么“我”听了主席的话会流泪?(4分)一方面,“我”为自己工作失职感到内疚;另一方面,为主席对“我”的细致关心感动得流泪。(每点2分,共4分)4.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分)交代行军时间和路线,承接上文渡过金沙江后的故事,引出下文翻越六盘山发生的事件。(2分)5.文中塑造了主席怎样的形象?(4分)时刻以工作为重;关爱下属,舍己为人。(每点2分,共4分)知识补白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顺承、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1.连词的种类(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如:和、跟、与、同、及、而等。(2)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如:则、乃、就、而、便、于是、然后、至于、此外、像等。知识补白(3)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如:却、但是、然而、而、只是、至于、不料、岂知等。(4)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如:那么、原来、因为、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