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均衡产出一、均衡产出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三、其他消费函数理论三、其他消费函数理论四、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四、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五、乘数论五、乘数论六、三部门的收入决定及其乘数六、三部门的收入决定及其乘数一、均衡产出一、均衡产出1.最简单的经济关系:最简单的经济关系:三点假设三点假设l(1 1)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政府、外贸。)只有居民和厂商,不存在政府、外贸。l消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消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l(2 2)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l(3 3)折旧
2、、未分配利润)折旧、未分配利润0 0,GDPGDPNDPNDPNINIPIPI。2.均衡产出(收入)均衡产出(收入)n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n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l公式:公式:y = E = c + il小写字母:意愿消费和投资小写字母:意愿消费和投资l大写字母:实际支出大写字母:实际支出 y EE = y450 支出决定收入 AEAE总支出(需求)总支出(需求) Aggregate expenditure IU03.投资储蓄投资储蓄均衡时:均衡时:n E = yE = yn E = c + iE
3、 = c + in y = c + sy = c + s意义:意义:u经济要达均衡,则:计划投资计划储蓄,经济要达均衡,则:计划投资计划储蓄,u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是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n c + i = c + sc + i = c + sn i = s i = s 消费:一个国家消费:一个国家( (或地区或地区) ),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 (或家庭或家庭) ),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和劳务的所有支出。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的依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诸因素之间
4、的依存关系。存关系。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凯恩斯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n随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及收随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入增加的多。p c c(y) ycc=c(y)c=y450普通消费函数 Aua-a-常数,自发性消费:常数,自发性消费:u基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基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线性消费函数线性消费函数uby-by-诱致性消费:诱致性消费:u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的部分。ub-b-常数常数, ,斜率,边际消费倾斜率,边际消费倾向向
5、cyc=y45c= a + byu简单线性消费函数: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 = a + by (1 b 0)a2.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propensityu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APC APC average propensity to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consumeu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uAPCAPCc/yc/y3.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MPCu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u每增减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6、。uMPC c/ y dc/dydc/dy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v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v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加而呈现递减趋势。n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态, APCAPC也有递减趋势。也有递减趋势。4.储蓄储蓄v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l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
7、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系。u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这种关系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这种关系称之为凯恩斯储蓄函数。称之为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函数公式储蓄函数公式u s = ss = s(y y)u线性储蓄函数线性储蓄函数us = - a + (1-b) y s = - a + (1-b) y u(1 1b b0 0) 普通储蓄函数普通储蓄函数s = s s = s (y )0 0s sy y 线形储蓄函数s= -a + ( 1 - b ) y0sy5.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l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平均储蓄倾向
8、: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 APS。 l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l APS = s / y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P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u每增减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uMPS=s/y= ds/dy= ds/dy 6.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v APC + APS = 1APC + APS = 1p MPC + MPS = 1 MPC + MPS = 1 yc,sA A450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c=c(y)y y0 0a-as=s(y)y
9、= c + s储蓄与消费的互补函数曲线7. 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l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l1 1) 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l2 2)国家税收政策。)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l3
10、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三、其他消费函数理论三、其他消费函数理论1.相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 美国美国 杜森贝里杜森贝里(James S.Duesenberry)l凯恩斯的社会消费理论属于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的社会消费理论属于绝对收入假说n示范效应:一个人的消费水平会受到示范效应:一个人的消费水平会受到他人的收入和消费的影响,即消费具他人的收入和消费的影响,即消费具有模仿和攀比性。有模仿和攀比性。n棘轮效应:消费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棘轮效应:消费
11、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还受以前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响,还受以前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变化时,宁愿改变储蓄以维持消收入变化时,宁愿改变储蓄以维持消费稳定。费稳定。2.生命周期假说生命周期假说 美国莫迪利安尼(美国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假说假说:p(1)人在一生中,收入有规律地波动。)人在一生中,收入有规律地波动。p(2)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以理性方式统筹安排一)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以理性方式统筹安排一生的资源,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生的资源,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结论:结论:l人们偏好平稳消费,工作年份储蓄,退休年份动用储蓄。人们偏好平稳消费,工作年份储
12、蓄,退休年份动用储蓄。l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3.永久收入假说永久收入假说 美国弗里德曼(美国弗里德曼(M.Friedman)n永久收入: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稳定的收入。永久收入: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稳定的收入。n暂时收入:短期中获得的收入。暂时收入:短期中获得的收入。 p决定人们消费水平的是持久收入而不是暂时收入。决定人们消费水平的是持久收入而不是暂时收入。四、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四、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1.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n假设假设 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固定,为自发计划投资。y = c + i , c =
13、a + by.y = c + i , c = a + by.例:例:c c1000+0.8y,i1000+0.8y,i600600yc,c+ic=c=1000 + 0.8yc=y450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消费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1000 5000ly y(1000(1000600)/600)/(1 10.80.8) 80008000lc cy-iy-i8000-6008000-6007400 7400 ls sy-cy-c 8000-74008000-7400600600l储蓄与投资相等。储蓄与投资相等。16008000c c + i知道消费和投资,就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n求解,得均衡国民收入:求
14、解,得均衡国民收入:y = (a+i) /(1-b)y = (a+i) /(1-b)2.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u储蓄函数:s = y c = -a + (1-b)y例:例:s -1000+(1-0.8)yu自发计划投资自发计划投资i600 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s = s = - 1000 + (1-0.8)y 6000-1000s,iy5000 8000知道储蓄函数和投资,也可求得均衡国民收入u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 = s u联立:i = -a + (1-b)yu得均衡国民收入:y =( a+i)/(1-b)u均衡收入为均衡收入为 y(1000600)
15、/(10.8)8000usi=600,y8000 us0,y5000五、乘数论五、乘数论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对乘数的感性认识均衡收入均衡收入 y(1000i)/(10.8)vi600时,时,y8000y vi700时,时,y8500投资增投资增100,收入增,收入增500投资引起收入增加投资引起收入增加5倍倍c10000.8y解释解释v投资投资100购买要素,形成要素收入购买要素,形成要素收入y1100;v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要素收入,要素收入100中,有中,有80用于购买消费品。用于购买消费品。u80的购买形成新收入的购买形成新收入y2 80u其中其中800.864再
16、次购买再次购买u形成新的收入形成新的收入y364u如此,循环往复,如此,循环往复,u总收入总收入y1001000.81000.80.8.100 1/(10.8)500 u假设不是投资,而是增加假设不是投资,而是增加100元的初始消费。也是一样的效果。元的初始消费。也是一样的效果。2.乘数公式乘数公式u乘数乘数K K:总需求:总需求(I I、C C等)等)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l令令 (原始的或自发的)(原始的或自发的)总需求总需求ADai 则则 yAD/(1b)l a自发消费自发消费 :最低消费:最低消费固定自发计划投资固定自发计划投资l b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
17、费倾向n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ny =( a+i)/(1-b)3.乘数的作用乘数的作用乘数作用的双重性:乘数作用的双重性:l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l总需求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总需求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n乘数作用条件:乘数作用条件:假定公众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同。假定公众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同。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l经济各部门密切相连,一个部门、产业投资的增加,也会在其他部门经济各部门密切相连,一个部门、产业投资的增加,也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收入的增加会持续带来需求的增加
18、。引起连锁反应;收入的增加会持续带来需求的增加。 p 假设消费函数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投资i=50p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p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累为多少?p (3)若投资增到)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试求增加的收入。n(1) 均衡收入均衡收入y(10050)/(10.8)750nc1000.8750700nsyc75070050n(2) 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产出需求80075050n(3)若投资增至
19、)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则收入y(100100)/(10.8)1000,比原来的收入,比原来的收入750增加增加250n(yyy1000750250) n(4) 变化后的收入变化后的收入y(10050)/(10.9)1500nsyc1500(1000.91500)1500145050n若投资增至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则收入y(100100)/(10.9)2000,比原来的收入,比原来的收入1500增加增加500n(y 20001500500) p(4)若消费函数为)若消费函数为c=100+0.9y,投资,投资i仍为仍为50,收入和储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到蓄各为多少?投资增到100
20、时,收入增加多少?时,收入增加多少?p(5)消费函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消费函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n(5)消费函数从)消费函数从c1000.8y变为变为c1000.9y后后n乘数从乘数从5(k1/(10.8)5)变为变为10(k1/(10.9)10)六、三部门收入决定及其乘数六、三部门收入决定及其乘数1.三部门收入决定三部门收入决定p假定政府税收不随假定政府税收不随NI的变化而变动,则的变化而变动,则NI增量增量DPI增量;增量;即是定量税。即是定量税。l三部门经济:两部门三部门经济:两部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l考虑税收和政府支出考虑税收和政府支出l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21、)都是财政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都是财政政策工具。政策工具。 三部门均衡收入公式的推导三部门均衡收入公式的推导n c c a + by a + by 变成变成 c c a + ba + b(y yT Ttrtr)p 三部门中,消费发生变化:关键是可支配收入变化三部门中,消费发生变化:关键是可支配收入变化p y y 要扣除税收,加上转移支付要扣除税收,加上转移支付p DPIDPIy yT Ttrtr。T T定量税,定量税,trtr转移支付转移支付2.三部门中的乘数三部门中的乘数(1)政府购买乘数:收入变动与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政府购买乘数:收入变动与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22、。 kg y/gu假设其他都不变,假设其他都不变,g变导致变导致y变。变。ug1g2时,时,y1y2。(2)税收乘数)税收乘数l同理可以得到税收(定量税、同理可以得到税收(定量税、税收绝对量)乘数。税收绝对量)乘数。l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l收入变动与税收变动的比率。收入变动与税收变动的比率。(3)投资乘数)投资乘数ki(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u变形得,政府平衡预算乘数变形得,政府平衡预算乘数 k kb b=1=1(5)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u平衡预算乘数:政府税收和购买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减平衡预算乘数:政府税收和购买支出以相等数量增减(政府预算平衡),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
23、收支变动的比率。(政府预算平衡),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l由于由于 g = g = T Tv 假设消费函数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投资i=50v 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tr62.5,直接税,直接税T250v (1)求均衡收入。)求均衡收入。v (2)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算乘数。v (3)假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假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试问:1)增加政)增加政府购买;府购买;2)减少税收;)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平衡预)以同一数额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冈市 2025年春季九年级调研考试物理试题
- 建筑工程扩某劳务分包合同(知识研究版本)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4-2025学年四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纳米材料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界面与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观察反思》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植物生物技术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学音乐教学法(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井冈山大学《中医经典导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初级会计师考试的练习题解答试题及答案
- 2025智联招聘行测题库及答案解析
- 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暨长郡二十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 博翠芙蓉湖5#-9#施工组织总设计
- GB/Z 15166.8-2025高压交流熔断器第8部分:应用导则
- 贵州国企招聘2025六盘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招聘合同制驾驶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预防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北京中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复习题库
- 新标日初级上考试试卷试题(1-7-10课)
- 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八种模式知识讲解
- G101-2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