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 第三章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3/f2598f4c-c4d1-4f36-a51b-a7672237d8cc/f2598f4c-c4d1-4f36-a51b-a7672237d8cc1.gif)
![过程控制 第三章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3/f2598f4c-c4d1-4f36-a51b-a7672237d8cc/f2598f4c-c4d1-4f36-a51b-a7672237d8cc2.gif)
![过程控制 第三章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3/f2598f4c-c4d1-4f36-a51b-a7672237d8cc/f2598f4c-c4d1-4f36-a51b-a7672237d8cc3.gif)
![过程控制 第三章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3/f2598f4c-c4d1-4f36-a51b-a7672237d8cc/f2598f4c-c4d1-4f36-a51b-a7672237d8cc4.gif)
![过程控制 第三章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3/f2598f4c-c4d1-4f36-a51b-a7672237d8cc/f2598f4c-c4d1-4f36-a51b-a7672237d8c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编 倪志莲 龚素文机械工业出版社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2第三章控制规律掌握典型的控制规律及其特点。掌握Simulink仿真辅助分析设计系统的方法。3掌握系统校正的概念。12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33.13.1控制系统的校正控制系统的校正v3.1.13.1.1校正的概念校正的概念n在原有的系统中有目的地增添一些装置和元件,人为地改变系统的结构和性能,使之满足所要求的性能指标,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系统校正系统校正。增添的装置和元件称为校正装置和校正元件校正装置和校正元件。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43.1.2校正的方式v. .串联校正串联校正n如果校正装置Gc(s)串联在系统固有部分的前
2、向通道中,则称为串联校正。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5v2.2.反馈校正反馈校正n将校正装置Gc(s)与需要校正的环节进行反馈连接,形成局部反馈回路,称为反馈校正。3.1.2校正的方式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6v3.3.复合校正复合校正n复合校正是在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输入补偿构成的校正方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引入给定输入信号补偿;另一种是引入扰动输入信号补偿。3.1.2校正的方式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73.1.3常用校正装置v. .无源校正装置无源校正装置n无源校正装置通常是由一些电阻和电容组成的二端口网络。无源校正装置无源校正装置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8v2.2.有源校正装置有源校正装置n有源校
3、正装置是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调节器。有源校正装置3.1.3常用校正装置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93.1.4 校正应用举例 有一随动系统,框图如下。图中G1(s)为随动系统的固有部分。现对其进行串联校正,串联一个比例校正装置,比例系数Kc=0.5。具有校正环节的系统框图具有校正环节的系统框图举例举例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103.1.4 校正应用举例v校正前、后系统的伯德图校正前、后系统的伯德图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113.1.4 校正应用举例校正前、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校正前、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123.1.4 校正应用举例v结论:加入串联校正装置,降低系统增益后:结论:加入串联校正装
4、置,降低系统增益后:n)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得到改善相对稳定性得到改善,超调量下降,振荡次数减少。n)增益降低为原来的/,系统的稳态精度变差稳态精度变差。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133.2位式控制. .理想的双位控制理想的双位控制理想双位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为当e0时,u(t)=umax ;当e0时, u(t)=umin 。理想双位控制输出特性温度双位控制系统示意图温度双位控制系统示意图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142.2.实际的双位控制实际的双位控制实际双位控制输出特性实际双位控制输出特性实际双位控制的过程曲线实际双位控制的过程曲线3.2位式控制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15v双位控制器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控制,
5、且价格便宜,适用于单容对象且对象时间常数较大、负荷变化较小、过程时滞小、工艺允许被控变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场合,如压缩空气的压力控制,恒温箱、管式炉的温度控制以及贮槽的液位控制等。在实际使用中,只要选用带上、下限触头的检测仪表、双位控制器,再配上继电器、电磁阀、执行器等即可构成双位控制系统。3.2位式控制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163.3比例控制v3.3.1 3.3.1 比例控制规律及其特点比例控制规律及其特点 阶跃偏差作用下比例阶跃偏差作用下比例控制器的开环输出特性控制器的开环输出特性u是控制器输出变化量;Kc是控制器的放大倍数,即比例增益;e是控制器的输入,即偏差。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173.
6、3.2比例度v比例度比例度,就是指控制器输入的相对变化量与相,就是指控制器输入的相对变化量与相应的输出相对变化量之比的百分数。应的输出相对变化量之比的百分数。e为控制器输入信号的变化量,即偏差信号;u为控制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量,即控制命令;(ZmaxZmin)为控制器输入信号的变化范围,即量程;( ZmaxZmin )为控制器输出信号的变化范围。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18v控制器的比例度控制器的比例度可理解为:要使输出信号作全可理解为:要使输出信号作全范围变化,输入信号必须改变全量程的百分之几。范围变化,输入信号必须改变全量程的百分之几。v在单元组合仪表中,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都是标在单元组合仪表中
7、,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都是标准统一信号,即准统一信号,即v此时比例度可表示为此时比例度可表示为v式中,式中,3.3.2比例度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193.3.3比例度对过渡过程的影响v)比例控制是有余差的)比例控制是有余差的控制。控制。v)比例度)比例度对闭环系统对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稳定性的影响。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20v通常,工业上常见系统的比例度通常,工业上常见系统的比例度的参考选取范的参考选取范围如下围如下:n)压力控制系统为30% 70 % 。n)流量控制系统为40 % 100 % 。n)液位控制系统为20 % 80 % 。n)温度控制系统为20 % 60 % 。3.3.3比例度对过渡过
8、程的影响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213.4积分控制v3.4.13.4.1积分控制规律及其特点积分控制规律及其特点n积分控制是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u与输入偏差值e随时间的变化成正比的控制规律,亦即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速度与输入偏差值成正比。KI为控制器的积分速度;TI为控制器的积分时间(TI=1/KI)。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22v与比例控制不同的是,与比例控制不同的是,在在输入偏差为零输入偏差为零时,比时,比例控制器的例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输出变化量uu是零是零,即处在初始位,即处在初始位置上,而积分控制器的置上,而积分控制器的输出却可以处在任何数输出却可以处在任何数值的位置上。值的位置上。偏差作用下的积分
9、控偏差作用下的积分控制器的开环输出特性制器的开环输出特性3.4.1积分控制规律及其特点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23v虽然消除余差是积分控制的显著优点,但在工业上却很少单独使用积分控制。因为与比例控制相比,积分控制器的输出变化总是滞后于偏差的变化,控制作用不可能像比例控制那样及时,从而难以对扰动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抑制。积分作用的滞后性积分作用的滞后性3.4.1积分控制规律及其特点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243.4.2比例积分控制规律与积分时间v将比例作用与积分作用组将比例作用与积分作用组合成比例积分(合成比例积分(PIPI)控制)控制规律来使用,既规律来使用,既能及时控能及时控制制,又能,又能消除余差消除
10、余差。比例积分控制器的输入比例积分控制器的输入与输出特性曲线与输出特性曲线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25v积分时间积分时间TI定义为:定义为: n在阶跃偏差作用下, 控制器的输出达到比例输出的两倍所经历的时间。积分时间的测定3.4.2比例积分控制规律与积分时间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263.4.3积分时间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v积分时间积分时间TI应根据不同应根据不同的对象特性加以选择,的对象特性加以选择,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TI的大致范的大致范围如下:围如下:n)压力控制:TI 0.43min。n)流量控制:TI 0.11min。n)温度控制:TI 310min。n)液位控制:一般不需积分作用。不变时对
11、过渡过程的影响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273.5微分控制v3.5.13.5.1微分控制规律及其特点微分控制规律及其特点n微分控制是根据偏差的变化趋势进行动作的,从而避免产生较大的偏差,还可以缩短控制时间。n理想微分控制是指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偏差的变化速度成正比的控制规律理想微分控制器输出特性TD 为控制器的微分时间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283.5.2比例微分控制规律及微分时间v微分作用与比例作用结合,构成比例微分控制规微分作用与比例作用结合,构成比例微分控制规律(律(PDPD)。)。比例微分控制器的输出特性曲线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293.5.3比例微分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微分时间微分时间TD 的
12、大小对的大小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若TD 取得太小取得太小,则对系统的控制指标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如图中曲线曲线所示;选取适当的适当的TD,系统的控制指标将得到全面的改善,如图中曲线曲线所示;但若TD 取得过大取得过大,即引入太强的微分作用,反而可能导致系统产生剧烈的振荡,如图中曲线曲线所示。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303.6比例积分微分控制v理想理想PIDPIDv实际实际PID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的输出特性曲线的输出特性曲线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31PID控制器各种组合控制效果图控制器各种组合控制效果图3.6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32v各类生产过
13、程对象常用的控制规律如下:各类生产过程对象常用的控制规律如下:n)液位液位:一般要求不高,用P或或PI控制规律。n)流量流量:时间常数较小,测量中混有扰动,用PI或加或加反微分反微分控制规律。n)压力压力:介质为液体的时间常数较小,介质为气体的时间常数中等,用P或或PI控制规律。n)温度温度:容量滞后较大,用PID控制规律。3.6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333.7控制系统Simulink辅助设计分析 设某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利用Simulink仿真工具辅助分析在不同的控制方式下,系统的动态响应情况。系统的控制框图系统的控制框图举例举例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34v1.1.采用比例(采用
14、比例(P P)控制)控制v2.2.采用比例积分(采用比例积分(PIPI)控制)控制3.7控制系统Simulink辅助设计分析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35v3.3.采用比例微分(采用比例微分(PDPD)控制)控制v4.4.采用比例积分微分(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PID)控制)控制3.7控制系统Simulink辅助设计分析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36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的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的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3.7控制系统Simulink辅助设计分析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37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的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的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3.7控制系统Simulink辅助设计分析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38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的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各单元测试题
- 社区教育资源在老年教育中的有效利用
- 生产流程优化与领导力的融合策略
- 《路程、时间与速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营与价值评估
- 班级文化与学习氛围的融合
- 11《百年孤独》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工会拓展培训方案
- 6《将相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知识付费背景下的职业选择与路径规划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6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1月 浙江首考英语试卷
- 十首最美的唐诗
- 2024年中考二轮专题复习道德与法治主观题答题技巧(小论文)之演讲稿
- 质检工作计划书2025质检部工作计划范文
- 施工现场5S管理规范
- 《缠论的实战技法》课件
- 新版标准化机电专业管理体系解读课件
- 承包鱼塘维修施工合同范例
- 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正式版
-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常见事故类型及典型事故分析(标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