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复习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复习题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一、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分析复习题 1 1、材料一:(贞观年间)天下大捻,流散者咸归乡里, 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二十九人。 东之东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必 一一资治通鉴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 出。 一一资治通鉴 请回答:材料一和二描述分别是谁统治时期的景象?答:唐太宗 唐玄宗 历史上把他们的统治时期分别称为什么? 答: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他们统治时期为对外交往做出贡献的是哪两位僧人,分别去了哪两个国家?答:鉴真 玄奘 印度 2 2、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

2、博哉。 请回答: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河?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答:大运河 隋炀帝 为什么要开通此河?它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 答:为了巩固隋朝的统治。它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此河自北向南分别是哪四段? 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余杭各指现在的什么地方?这条河的中心点在哪里? 3 3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都是从我们国家 学过去的。一一孙中山 请回答:孙中山所说的“考试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 此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它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此制度完善于哪个朝代?为此做出贡献的是哪几个关键人物? 在这种制度的完善过程中,首创

3、的有哪两项考试? 此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影响? 4 4、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日本、 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材料二:颜公变法出新意,细劲入骨如秋鹰。一一苏轼 请回答:材料一中“鉴真盲目航东海”的最终目的地是哪里?当时的帝王是谁? 材料二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位书法家书法艺术的评价?与他同期的书法家还有谁?后人用哪四个 字评价两人的书法? 从鉴真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 鉴真:有远大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5 5、材料一:拉萨市大昭寺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 823823 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藏两民族团结友 好的历

4、史见证。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说唐与吐蕃交往的重要史实。 (2 2) 元朝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辖今西藏地区? (3 3) 举出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重大措施。 (4 4) 透过汉藏关系史,并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材料中“文皇”和“朕”是不是指一个人?如果是,他是谁?他被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 从材料中反映了 “朕”之前统治者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是什么? 说一说“朕”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是什么? “文皇”统治时,为了密切汉藏之间的关系,曾将谁远嫁吐藩?当时该王国的赞普是谁? 6 6、元世祖上位

5、之初,首昭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 本” 元史食货志 请回答:以上说明了元世祖采取什么政策?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元世祖在农业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最终的结果如何? 元世祖在交通运输业上,开通了哪两段运河?后来使粮食运输逐步以何种方式为主? 为加强中央集权,元世祖实行什么制度?该制度对中央、地方有何规定? 7 7、“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一一郭沫若 请回答:“开元”是谁的年号?他的统治被称为什么?他在位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贞观”是谁的年号?他的统治被称为什么?他在位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9 9、材料一: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韩非子 . .有度 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

6、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州可谈 材料三:“渺茫无际,天水一色,惟以指南针为则,尽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 矣。” 一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请回答: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分别能得到怎样的历史信息? 指南针是经何人之手传入欧洲的?有什么重要影响? 1010、明朝是我国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的时期,在一定程度和时间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的统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谁类似明太祖一样参加过农民起义? 、明朝废除了哪两项制度? 、14211421 年,谁迁都北京? 、试分析一下:明朝前期,从那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1111、“雍正皇帝时,一位进士因明月有

7、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两句诗而被斩首。” 这则材料说明了清朝政府对知识分子的什么做法?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做法盛行于那几个皇帝时期? 这种做法对当时的文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1212、“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十万余里,而我之云帆高涨。 A A、材料中的“永乐三年”是公元哪一年?当时的中国皇帝是谁? B B、 郑和先后几次远航?他到过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哪里? C C、 请你简要评价一下“郑和下西洋”这一事件 13 13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清朝前期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1414、“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

8、,则地当归我。 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1 1) 这句话是谁说的?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他? (2 2) 他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请你证明。 (3 3)为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清政府于哪年在台湾设台湾府?有何意义? 1515、“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 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1616、 材料一自洪武十三年,把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 -职吕志 材料二国初定

9、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 会议。雍正中设军机处,议政之权虽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乾隆帝) 特裁之。 - -议政大臣 请回答:材料一中的“帝”指的是谁? “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材料二主要表述了怎样的历史事实? 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材料一、材料二的做法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1717、 材料一唐太宗时候,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的人数比其他科多。不少人从少年考到 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作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

10、郊所坑 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我国古代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唐朝的科举制是如何得以完善? 材料二反映出明朝科举制度又发生了什么的变化?命题范围局限于什么? 明朝改变科举制与秦朝的焚书坑儒,其相同目的是什么? 汉朝和清朝的统治者在思想上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1818、 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因此 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 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三种发明出现在哪一个国家?这三种发明指的是什么? 其中有一项发明比西方早四

11、百多年。你知道是哪一项发明?请写出该项发明的发明者及其所处的 朝代? 最早出现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是什么?写出该仪器的名称及其发明是我国所处的朝代。何时人们将 磁化钢针支撑固定在一个刻有方位盘中来指向?该发明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1515 世纪初,我国航海上有何重大行动?请写出这一行动的名称、起止时间、最远到达的地区和 意义? 1919、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 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 此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是在何时何地签订的? 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上述内容有何

12、法律作用? 签定上述条约前,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当时清朝的统治者 是谁? 此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维护国家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020、 公元 6 6 世纪 8080 年代,在结束了 200200 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 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请回答: (1 1)据材料回答,哪一朝代于哪一年使“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 ?( 2 2 分)该朝代在交通方面有何突出 贡献? 隋朝;(1 1 分)589589 年;(1 1 分)开凿大运河。(2 2 分) (2 2)在这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治世局面?( 2 2 分)(2 2

13、)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121、阅读下列材料: 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长期以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战国、唐初、元朝都很注意 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减轻农民负担。 请回答: (1 1) 唐初是如何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的? ( 2 2 分) (2 2) 元世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行重农政策? (至少答出两点。 4 4 分) 2222、 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时期沿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是,此时的科举考试只重形式不重讲求实际内容,危害很大,清统 治者还从文人的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加以迫害,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指出明清统治者实行的统治

14、政策。( 2 2 分)这些政策有何严重消极影响?( 2 2 分) 统治政策:实行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消极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的发展。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时的科举考试只重形式不重讲求实际内容”。( 4 4 分) (3 3) 只在“四书” “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 2323、 .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 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请回答: (1 1) 根据提示填写唐朝和明朝中外交流情况简表。( 8 8 分) 唐朝日本遣唐使来华(2 2 分)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2

15、2 分) 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2 2 分)明朝 郑和七次下西洋(2 2 分) (2 2) 结合以上两个朝代中外交流情况,谈谈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意义?(至少答出两点。 2 2 分) 倡导开放;倡导交流;倡导合作;友好往来;和平共处;互相学习等。 32.3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 古代 2424、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不同程度地推动了社会进步。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1212 分) 朝代 相关人物 成果 隋朝 李春 赵州桥 初中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唐朝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宋朝 毕昇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航海 指南针的发明 2525、材料一: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宋史 材料二:苏湖熟, ,天下足.问题:材料放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出 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是何时开 始,何时结束?答: :南方农业超过北方,经济重心 南移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中原人南迁,带 来先进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南方自 然条件优越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完成. . 2626、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材料二、“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 -唐太宗 材料三、唐太宗常对臣子们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 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