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四第8课《拿来主义》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必修四第8课《拿来主义》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必修四第8课《拿来主义》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必修四第8课《拿来主义》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必修四第8课《拿来主义》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必修四第8 课拿来主义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学习鲁迅先生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了解鲁迅杂文的文体特点,学习本文幽默犀利的语言,领会文章中带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语句。2. 过程与方法: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提高语言运用的技巧和表达主题的能力;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意;理清作品的论证思路,感受本文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3.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作者对待遗产和外国文化的观念;理解批判继承的原理和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坚定“改革开放”方针路线;理解“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教学重点1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以及为什么要拿来2理解比喻论证的方法3理解破与立的关系

2、教学难点1“送去主义”是难点。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对文章的背景不熟悉,文章中有些词语比较费解。所以讲解时要适当介绍背景,把费解的词语作重点讲解。2反语的运用3理解鲁迅杂文的特色,进而理解杂文的写作特点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很浓,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唐诗宋词,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看了不少,每天我们也进行交流,但对于这些文学作品, 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接受它呢?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

3、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板书课题、作者。二、知识积累1走近作者简历:鲁迅(1881 1936) ,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1898 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 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30 年 3 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成就:小说集呐喊、 彷

4、徨 、 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坟、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评价: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探寻背景本文写于1934 年 6 月 4 日,最初发表在6 月 7 日中华日报 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本文写在中华民族 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 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 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革命政策,对外出 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 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 化传统,以此对抗

5、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 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 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 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3、 “介亭”二字的由来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 这个 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 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 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 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o三、学生自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a级)1、注音:自坦()残H (

6、)冷氧()暨如()给与()礼尚往来()脑髓()屋头()蹩进()糟粕() 瞌睡()冠冕堂皇()吝壹()国校()走厕() 徘徊()磕头()故弄玄虚()暴珍天物()高屋建也2、改正别字 辨解() 礼上往来( 针贬时弊( 陷 井(残羹冷灸)嘻笑怒骂) 自栩()积重难反暴唳恣睢() 祖上荫功()四、理清思路,整体感知1,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针对的是什么错误思想?明确: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齐读 1-3 自然段, 说说 “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危害是什么?闭关主义的危害给枪炮打破了大门,碰了一串钉子。送去主义的危害子孙给人家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正是上面两种主义有巨大的危害,作者才提出了自己的观

7、点。请同学们找一找作者的中心论点在哪里。(结合文章题目进行引导)虽然作者在第5 自然段就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命题,但第 7 自然段才准确地阐释了怎么去“拿”的问题,因此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第 7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种先批判错误的思想,然后树立自己观点的论证思路叫什么?先破后立四、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本杂文中作者提到了几个“主义”?作者对此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自己来拿。1分析“闭关主义”问:什么是“闭关主义”呢?作者是怎么对待它的?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就是“闭关主义”。作者用“给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予以否定闭

8、关主义2分析“送去主义”问:“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作者是何态度?有。“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教师板书:送古董衣钵相传送画送去主义落后反动送活人媚外求荣3第3 段是难点,它的论证过程比较复杂。本段用了类比的方法。请将类比的内容填上:自诩地大物博;崛起地下的煤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只送去,不拿来;子孙沦为乞丐(亡国灭种)。 (一、二没有现成的句子,但自己可以概括出来)读课文填表格。尼采:自诩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他发疯而死中国:

9、自诩地大物博 煤矿丰富只送去,不拿来只是给予,不想取得亡国灭种问:这是例证法。那么谁来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呢?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否定送去主义3分析“送来主义”问:“送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问: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呢?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否定送去主义4总结:闭关主义,实行不通。送去主义,沦为乞丐。送来主义,大受其害。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由此看来,1 7

10、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 ,(破)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吸取现实教训错误的做法(破)正确的做法(立)先破后立1 7 段论证的是为什么要“拿来”,照此思路,那么,8 9 节论证的是怎么拿来。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分析比喻论证作者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后,就要说服别人赞成拥护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就叫论证,其间采用的方法就叫论证方法。8, 9 两个段落是在论证中心论点的,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1. 请同学朗读第8 段,说说大宅子在比喻什么?大宅子比喻外国文化或者古代文化遗产。2. 面对大宅子有三种不同人物,请大家从心理、行为两

11、方面来分析他们的本质特点。学生思考、讨论,完成表格。人物 孱头 勃然大怒羡慕旧主人心理 怕染污 放一把火烧光欣欣然接受一切行为徘徊不敢走进门本质拒绝接受坚决排斥全盘接受特点懦弱无能盲目偏激愚蠢无知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十足的懦夫)浑蛋: 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 (左得出奇)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右倾投降主义者)3. 从这些人物的外号来看,就知道鲁迅先生是对这些人的情感是贬义的。文中哪句话可以体现作者的态度?学生浏览课文,回答问题:“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4. 那么“拿来主义”者是怎么做

12、的?请同学来朗读第 9 段。他占有,挑选。5“拿来主义”者对待“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是怎么占有,挑选的?通过比较,大家说说这些比喻的内涵是什么?名称 鱼翅 鸦片 烟枪和烟灯姨太太特点 有养料 毒品和药品形式好看,内容恶劣堕落态度做法 吃掉,不用它来宴大宾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的大可以毁掉各自走散本质内涵 精华 精华与糟粕并存只有形式价值的糟粕糟粕6请大家用八个字归纳“拿来主义”者的做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三、归纳本文中心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本文中心包含四个要点: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指出正确对待文化

13、遗产的必要性。四、总结本文的论证艺术。1比喻论证(8、 9 段) 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2类比论证(第3 段) 用同类事物相比较。3对比论证(8、 9 段) 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第四课时一、复习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讽刺二、体味文中词语的讽刺、幽默的效果。读课文每一节,体会语言特色注:鲁迅的杂文“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风格:犀利、幽默、讽刺。请学生找出文中有关例句,具体体味。1. 例:捧着“几张古画”“一路的挂过去”“捧”刻画恭敬的媚态,“几张”显得相当贫乏,却一路张扬,见得多么寒伧可怜,可鄙可笑。2. “活人替代了古董”,“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反语。媚外求荣又出新的花招,愈演愈烈,讽刺强烈。3. “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丰富” “大度”应加双引号,反语讽刺其不自量力4. 学生质疑,讨论、进一步品味先生用词的犀利、讽刺的效果。三、拓展知识,延伸思想1 毛泽东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2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都是好猫。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不断地从外国拿来一些东西。你发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都“拿来”了什么?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